1、微专题7 无明显反应 现象的探究,专题精讲,【拓展】利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即数字传感器(即数字化实验)进行测定,从而判断反应是否发生。,跟踪训练,1(2019宜昌) 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如图四个实验。实验、中小花变红,实验、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 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 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 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2实验室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温度和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是
2、将稀盐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放热最大 C. 在060 s,pH变化不大是因为氢氧化钠没反应完 D. 70 s时,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Na,D,3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A. 温度差 B. 重力差 C. 压强差 D. 浮力差,C,(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
3、探究:,A图的现象为_,B图的现象为_,C图的现象为_。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_ _。,软塑料瓶变瘪,去壳熟鸡蛋被吸进集气瓶,气球变大,CO2溶于水或与溶液中的水发 生了反应,(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_,现象为_;第二组同学滴加_;现象为_。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和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4(2019金华)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展开了系列实验。
4、,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实验操作】 用试管取6毫升氢氧化钡溶液,往试管中加入6毫升稀盐酸,等分成两份。 【实验证明】 (1)往其中一份混合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继续探究】 (2)能否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于是往混合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发现变红色,溶液呈酸性,这不能证明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讨论后,形成了新的对照实验方案,将步骤补充完整: 往盛有另一份混合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镁片; _,加入等量的镁片。 (3)证明原混合液的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的现象是_。,OH,另用试管取3毫升相同质量分数
5、的稀盐酸和3毫升水混合,第步产生的气体比第步慢,5(2019遵义)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某兴趣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如图一)。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二)。,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放出,(2)从微观角度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由上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 【交流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钠减少(或消失),或者有新物
6、质生成,都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3)探究实验后烧杯中溶质的成分。,无明显现象,白色固体,【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评价反思】.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2得出“溶液中含有HCl”证据不足,理由是_。 .运用中和反应,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工厂用氨水(NH3H2O)处理废水中的硫酸,能得到一种氮肥硫酸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氯化钠也能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2NH3H2OH2SO4= (NH4)2SO42H2O,6(2019厦门5月质检 )研究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方案探究CO2与
7、NaOH溶液是否发生反应。 方案一: 【查阅资料】 乙醇不与NaOH、Na2CO3、CO2反应; 25 时,NaOH和Na2CO3在乙醇中的 溶解度如下表:,【实验装置】如图1。,图1,【实验步骤】.打开K1,关闭K2,从导管口a通入CO2气体,直至观察到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产生大量沉淀,停止通CO2; .从导管口a通入足量氮气; .关闭K1,打开K2,向装置甲的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装置乙的现象。 (1)步骤产生沉淀的原因是_。 (2)步骤的目的是_。 (3)步骤装置乙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很小,排尽装置内的二氧化碳气体,CO2
8、Ca(OH)2= CaCO3H2O,方案二: 【实验装置】 如图2(三颈瓶内集满CO2气体;装药品后的注射器B的活塞用夹子固定)。,图2,【实验步骤】 按以下步骤完成实验,通过相对压强传感器测量瓶内压强的变化。整个实验过程的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3。 .将注射器A内的NaOH溶液注入瓶中,测量压强直至不再改变; .取下夹子,将注射器B内的盐酸注入瓶中,测量压强直至不再改变; .将两个注射器的活塞都拉回原位,并都用夹子固定,测量压强直至不再改变。,图3,(4)检查图2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 _。,(5)为缩短中反应的时间,可采取的操作是_。 (6)写出导致压强变化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7)步骤 结束后瓶内压强比注入NaOH溶液前小,其原因是_ _。 (8)请结合图3信息,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_ _。,向外抽拉注射器活塞,一段时间后活塞慢慢恢复至 最初位置,轻轻振荡三颈瓶,Na2CO32HCl= 2NaClH2OCO2,溶液中的水溶解了部分二氧化碳,的压强减小量明显大于 的压强减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