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说课稿.doc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43022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87 大小:2.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7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7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7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7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五年级上下册说课稿年级上下册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五年级上册说课稿年级上册说课稿 一、倍数与因数 数的世界说课稿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 元的第一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 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在揭示倍数和因数概念时,是让学生根据现实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利用 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知识,探索 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小数、分数、负数的认 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本课

2、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 约 分、通分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数学探 索能力,解决实际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和学生认知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在 100 以内找到某 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找数学信息,分类,解决问题等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的导向,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

3、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能按要求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教 学难点: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说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已有的知 识、经验,改变传统课程实施中过分依靠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 现象。本节课的设计,按照这一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遵循学生主体、教师 主导,学生操作、探究为主线,首先从学生找数字入手,由浅入深,认识自然数 和整数,然后结合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最后自主探究找一个数倍数的方 法。 三、说学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自学能力是学法指导的重点。学生通过实

4、践、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进行观察与思考,在合作交流中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通 过自主探索发现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结合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本节课开始,我就利用猜数字的谜语导入,由数字进入本课主题数的世界。 接着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字,并将找到的数进行分类。然后指导学 生自主阅读课本, 通过观察, 比较等思维活动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设计意图: 我设计用数字激趣导入,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对数的回忆,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 知的兴趣。学生通过找数字、分类和自读教材等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结合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 在这个环节我让

5、学生结合情境图帮淘气选择一样商品,并计算出价钱。在学生汇 报的同时,我选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板书。然后让学生自读教材并结合黑板上的 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同时,我会举出一个不在研究范围内的例子,让学生 在我纠正错误的同时,也可以为自己敲响警钟。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我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认识倍数和因数。 对于学生容易忽略的倍数与因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我利用 人物关系帮学生记忆。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明白在描述倍数和因数 关系时,一定要说请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 、自主探索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在这一部分我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活动的。我

6、先提出问题:1 下面 哪些数是的倍数?与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14、17、25、77)这一问题的提出, 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规律。然后发现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然后我再提出 下面两个问题:2 你还能找出 7 的其他倍数吗?3 你能找出 100 以内 7 的所有倍 数吗?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一系列有梯度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去深入思考、 猜测、探究,最后发现方法。 ) 、巩固新知,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将书上的习题转变为游戏形式。让学生分别为 4 的倍数和 6 的倍数找家。 12 和 48 这两个既是 4 的倍数又是 6 的倍数的特殊数字。 学生在处理时可能会产

7、生疑问。我会抓住时机,向学生渗透集合的思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也为以后 学习公倍数打下基础。 ) 五、说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设计,能够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 生可以清晰的总结出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 2 2,5 5 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高慧燕高慧燕 荥阳荥阳一小一小 一、一、教教材分析:材分析: 2,5 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17-18 页的内 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好找因数、 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 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

8、分知识。因此, 掌握能 2、5 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二、学学情分析:情分析: 因为上一节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有关知识,学生对于 2,5 的倍数已掌 握,所以这节课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不大。在教学 这节课的内容时我是先安排学生 进行预习自学,然后再进行教学的,因为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 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 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为此我给学生提出了具体的预习问题. 所以探究新知识的时候我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切入,让学生说出预习之后所获 得的知识。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然后我只做

9、出相应的点拨。讲完所 有内容之后再进行反馈,让孩子们对自己预习的内容进行修正,再进行自我评价, 肯定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三、三、学习学习目目标标的确定:的确定: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 2、5 的倍数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1、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5 的倍数。 2、能举出生活中的数,再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3、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 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 2、5 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1、掌握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特征。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0、。 四、四、说教说教法和法和学学法:法: 由于 2、5 的倍数的特征学起来易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如下的 教法和学法: 1、 布置预习,引导探究 先给学生布置以下预习任务,(1)2 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2)什么叫偶 数?什么叫奇数?(3)5 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让孩子们先对这节课所学的内 容有一定的了解,再带着问题上这节课。上课的时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加 以引导,探究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加强练习、强化反馈 学生汇报完所预习内容之后,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成果有一个反馈, 让学生 初步掌握预习方法。因为预习之后初步掌握了一些知识,课上再对这些知识进行 探究,所以先进行一些基础性的

11、练习题,然后练习题的难度逐渐提高,考虑到今后 学习的需要,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2、5 的倍数的特征,因此在本课中设计了 生活中的数学、闯关我能行等练习,来巩固新知识。 五、五、说教学说教学程序:程序: 1、走进课堂、汇报总结 因为是先预习的课,所以我让学生根据预习后的内容先相互交流,然后接 着问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你都学会了什么从孩子们掌握的知识切入,进行 新授。让学生总结出 2、5 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的概念,以及既是 2 的倍 数,又是 5 的倍数的特征。 二、尝试练习 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 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经

12、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 握了新的数学知识, 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 果。 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 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因为是预习之后的课,所以学生感到 练习题的难度不高,安排了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来巩固新知识。 (一)生活中的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到过哪些偶数?哪些奇数? (二)闯关我能行 1、判断下面哪些数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哪些数同时是 2、5 的倍数? 60 75 106 130 521 8700 要求学生在 2 的倍数,5 的倍数,2 和 5 的倍数的数下面作上不同的记号,

13、 集体订正后,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这时老师问: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 数有什么特征?当学生发现、说出后,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并强调。 2 、找朋友 老师让学生拿出 180 的数字卡片,每人一卡,按以下要求看谁举得又对又 快。(1)2 的倍数(2)奇数(3)偶数(4)5 的倍数(5)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 3、填空 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4、排一排 用 5、0、8 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 2 的倍数;再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 5 的倍数;各有几种排法?排成的三位数中哪些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 三. 梳理知识,全课小结 本环节主要围

14、绕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或想法?展开交 流。 四、设置悬念,课后延伸。 布置学生课后探究 3 的倍数的特征。 本节课教学,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改变了概念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传 统模式,采取预习,自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构建知识结 构,深化内容层次;突出练习,强化概念;培养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使 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体现自身价值。 六六.教学建议 教学时,让学生联系前面学过的 2 的倍数的求法,说出若干个 2 的倍数。在 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都是 0,2,4,6,8.从而 形成猜想,所有 2 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 0,2,4,6,8.

15、因此,判断一个数是不 是 2 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上是什么数就可以了。接下来,可以让学生举 出一些数进行验证。由于 2 的 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法一一验证。在这儿, 只要学生通过观察有限个2的倍数的特征, 总结出所有2的倍数的特征就可以了。 5 的倍数的特征可以参照 2 的倍数的特征的教法进行教学。最后在 2,5 的倍数 的特征基础上,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3 3 的倍的倍数数的特征的特征说课说课稿稿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3 的倍数的特征,它是人教版 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19 页的内容。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说说: 第一方面:

16、第一方面:教学内教学内容分析容分析 3 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 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 握 2、5、3 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材是先教学 2、5 的倍数的 特征,再教学 3 的倍数的特征。因为 2、5 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 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 3 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 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 3 的倍数来判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 困难,因此,把它放在 2、5 的倍数的特征后面教学。 第二方面:重点目第二方面:重点目标标及及难难点点:

17、本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 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 教学难点: 3 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第三方面:第三方面:过过程程与与方法方法 本节课型是新授课,课前速算:快速写出 31= 32= 33= 333=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我 便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情境: 让学生出题,随意说一个数,老师迅速地说出该数是不是 3 的倍数的,以此来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 3 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将学习新的内 容,从而引出课题。(板

18、书:3 的倍数的特征) 第二环节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 猜测由于学生在猜一猜游戏中产生了急于探索的热情,我便让学生去做 大胆猜想。猜想3 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充分说出他们的猜测, 学生可能说出:个位上是 3、6、9 的数,都是 3 的倍数。 3 的倍数个位 上的数有 1、2、3、4、5、6、7、8、9、0,没有什么特别规律,十位上的数字 也没有什么规律。 2、互动交流 (1)小组交流:举例验证 学生有可能也会发现以下情况: 45 是 3 的倍数,但是,个位上的数字是 5,不是 3、6、9 等。 26 个位上的数是 6,但它不是 3 的倍数。 (2)、全班交流:猜测的结论

19、不成立。 师:对于一个结论是否成立,只举一个正例是不够的,如举一个反例就可 以推翻这个结论,这个结论就不能成立。让学生意识到已经不能用原来的方 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而应该换个角 度去思考。 3、出示速算表格 (1)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 3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把你的发现 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交流。)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巡视,认真倾听学生有什么发现,有什么不 懂的地方。 (3)组织全班交流。在学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概括学生的实际情况, 提出新的思考问题 :观察每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与 3 有什么关系?将每个数的各 个数字加起来看一看会怎样?

20、 3、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试着概括出:3 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 3 的倍数 , 那么 , 这个数一定是 3 的倍数 。 否则,这个数就不是 3 的倍数。 4、检验结论。 (1)我们从 100 以内的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 3 的倍数的特征,如果 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 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 (2)利用 100 以内数表来验证。 (3) 延伸到三位数或更大的数。如:573、753、999、1236、2244、7863 (4)学生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否相同。 在本环节,我用充足的时间让小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成果,说出各自的思考过 程,对学生

21、的回答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发现是否正 确,最后达成共识: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 3 的倍数 (板书)。这样便巧妙地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第三环节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当学生学会了老师猜数所用的窍门,显然兴致极高,个个跃跃欲试,想一显 身手,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课本 P19 做一做第 1 题。 下列数中 3 的倍数有: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 (这是一个基本练习,使全体学生都能对新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达到 巩固新知的目的。) 2、变式练习: 课本 P19 做一做第 2 题.既是 2 和

22、 5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的最小三 位数是多少?此题是培养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3、综合练习:P21(7 题)在 口里填一个数字,使每个数都是 3 的倍数。 口 7 4 口 2 口 44 65 口 12 口 1 第四环节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为增添课的趣昧性和挑战性,我让学生畅谈整节课的收获,并让学生式 写出一些能同时是 2、5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和同伴交流,观察它们有什么 特点?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新课标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新知,相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每一个 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我说课 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方面:目第四方面:目标测试标测试: 练习三的第 4、5、6、8 题。 附:设板书设计: 3 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 3 的倍数, 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找因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 号,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学习内容 -找因数 。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这三大板块进行 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倍数和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它是学好找因数、 通分、 约分以及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 因此, 掌握找因数的方法,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根据课标的四基目标, 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和能力。 2、在 1-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在观察、猜测和 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 说教 法与学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 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5、,向学生提供充分 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 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由于学生 已经学习了 2、5 的倍数的特征之后,有一定的学习经验,本课学起来应该易懂。 为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抓住关键, 为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情景创设 (活动) 法 ( 重 组教材也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鼓励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总结归纳的方式来探究新知,正真的做到把课堂 还给学生,教师只是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更好地迎合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 者、合作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这一课程理念。

26、三、说教学程序设 计 在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法学法的基础上,我预设的教学过程分 四个层次进行: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三、巩固 内化,拓展创新;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下面我具体说说这四个层次的教学 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我便充 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拼一拼的游戏情境:让学 生用课前准备好的 12 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比一比, 看看谁拼的种类多。 (二)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由于上一环节的活动激发学生急于探索的学习兴趣,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发挥学生

27、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我便学生大胆地去猜想3 的倍数的特征 。我 安排这样几个小环节: 1、自主探究:引导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然后写出乘法算式。 2、互动交流:在思考有几种拼法、画法,然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思考讨 论:哪两个数相乘等于 12。这个思考问题其实也就是为了落实找一个数的因数 的基本方法作一个引导铺垫。 3、共同优化:在以上几个小环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概括学生的实 际情况,提出新的思考体验:用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是不是比较合理科学?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通过分析、比 较、归纳得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

28、限 的。 4、 验证结论: 学生自己写数并验证, 然后小组交流, 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否相同。 (三) 、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明白了老师课前猜测的诀窍,学生兴致很高,在这个 环节,我就趁机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 发展智力。这个环节我从下面两方面进行巩固内化: 1、结合教材安排不同难度的练习来巩固新知。 2、开展数学游戏:这个细节主要围绕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设计的数学游 戏,通过游戏来加深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掌握。 (四) 回顾总结, 反思提升 1、 我提出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2、 我想借助这个环节来及时反馈

29、本课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在总结上有所提升, 不管是知识方面,还是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方面都有收获。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 实践中学会新知,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相信能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找质数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在座的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因数与倍数中的 第五节找质数 。 我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五大方面进行说 课的。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知识属于 数论 的范畴,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后面学习

30、约分、 通分的基础。 对于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学习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按前一节找因数的编写思路编写本课,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引 导学生认识质数与合数。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为:1)在用小正方形拼 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2)能 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 感受数学发展的文化魅力;4) 、在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 学的乐趣,积累数学学习的方法。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特确定本课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质数与合数

31、的意义。 难点: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有了利用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找因数的经历, 为本节课再次通过小正方 形拼摆长方形找质数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只是学生的思维水平还存在一定的 差距,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快慢之分。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因此在本课 中, 我主要采用引导发和趣味法进行教学,以求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 而学生则主要采用动手操作法、 观察分析法和讨论法进行学习掌握新知的。 四、说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充分尊重教材编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 念与思

32、想。在此,我主要采用的是趣味教学法。 学生的认知活动将受课堂情绪因素的影响,宽松,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能成为 学生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的催化剂所以本节可, 我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一个字趣。 首先、导入课前互动部分。我与学生做了个猜年龄的游戏。老师今年 30 岁,有 个学生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因数, 问这个学生可能有多大?通过这个游戏拉近了 师生的距离,并且在学生猜年龄的过程中通过找 30 的因数,需要调动头脑中关 于因数的知识,也为今天的学习做了很好的知识铺垫。 其次,在新课教学中,我以做拼图游戏引入,先让学生分别用 2 个,4 个和 12 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看看可以分别拼成几个长方形。在学生说出

33、结果后提出质 疑是不是小正方形的个数越多,拼成的长方形个数就越多呢?在学生给出否 定的回答后,再让学生通过举反例加以论证。然后再抛出一个问题: 那与什么 有关呢?让学生进行猜想,当学生说出与因数个数有关时,接着让小组合作, 分别摆出由 212 个小正方形组成长方形并填写书上表格(课件出示)在学生完 成表格后,在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思考:(ppt 出示) 1、观察上表格各因数,你会有什么发现;2、结合你的发现将 212 各数按因数 进行分类并说说这两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 (这点可以不说,直接出示) , 然后让学生自学书本,看看数学上把具有这类特点的数分别叫什么数。 从而达到 理解这一概念的目的。 (

34、这一环节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学习过 程,是学生对质数、合数的概念达到理解的目的。 ) 其次,在练习部分,老师先出示 1100 的表格, (课件出示)让学生说说他是如 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会用概念去判断。在教知 识的同时也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生兴致勃勃的对这些数进行判断时,是 迅速抛出: 1, 是质数吗? 这一问题引出学生的争论, 将课堂用一次推向高潮。 接着让学生根据标准的不同对自然数进行分类, 从而能使学生很自然的把奇数与 偶数、质数与合数加以区分。 (这也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 一个重要环 节,学生自己探究的知识,其乐趣溢于言表。 )接着我

35、有设计了难易程度不同的 练习题以适应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总之,整堂课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通过引导学生猜想验证概括 理解的学习过程,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积累了数学学习的方法,丰富了学生 的情感体验,激发了今后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 最后进行课后小节,让学生畅谈收获与体会。 五、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介明了,能突出重点。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如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数的奇偶性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景园小学的数学教师张园园,我说课的内容是数的 奇偶性 教材分析 数的奇偶性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节课 ,是在 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认识及四

36、则运算的基础上, 探究两个数相加结果的奇偶性变 化规律。本节课我利用网络环境的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几组制定好计算公式的 excel 表格,应用 excel 表格能够高效快捷的计算特点,提高课堂效率,并在教 材原内容上增加了探究多个数相加减结果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和探究简单的两个 数相乘结果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交流的能力。大多数学生能较清晰 地表达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能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和全班范围内的交流 来提升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多个数相加减和简单的两个数相乘结果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能够应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

37、些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和探究的过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创新素质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加减法算式中结果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探究 并发现多个数相加减时结果的奇偶性与谁有关。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制定 了以下几个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铺设质疑: 首先我创设了喜羊羊与灰太郎斗智的故事情境。灰太郎又来羊村抓羊了,于是喜 羊羊拿出转盘对灰太郎说,如果转盘上的指针指向的两个数字之和是偶数,就送 给他一只羊。这时电脑屏幕上显示出大转盘,转盘旋转几次后结果都是奇数,都 是喜羊羊获得胜利,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灰太郎每次都输呢?会

38、不会与转 盘上的两圈数字有关呢?的确,喜羊羊正是利用了数的奇偶性的知识, 战胜灰太 郎。那么数的奇偶性是由谁决定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猜想验证、探究明理: 在这一环节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两组表格,一组为计算两个数相加减的表格,另 一组为计算多个数相加减的表格。首先让学生猜想当两个数相加减时,什么情况 下结果一定是奇数?什么情况下结果一定是偶数?再打开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表 格,按照要求输入数字,去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这里我为学生准备的 excel 表格中已经制定好了计算公式,在旁边附有使用说明。首先点击链接进入 excel 书写状态,在红色的方框中填入任意的偶数,在绿色的方框中填

39、入任意的奇数, 再按回车键, 算式的结果会自动出现, 填完所有的算式后观察算式结果的奇偶性, 最后在蓝色的方框中填写出你发现的规律。 学生会发现当算式中有一个奇数一个 偶数时,结果一定是奇数,当两个数都是奇数或两个数都是偶数时,结果一定是 偶数。这时再请学生解释一下喜羊羊在转盘游戏中为什么会保持胜利,正是因为 转盘中的两圈数字一圈都是奇数,而另一圈都是偶数,所以无论怎样旋转结果都 一定是奇数。 虽然喜羊羊用自己的智慧暂时保住了羊村,但灰太郎并不服输,他又给喜羊羊带 来了新的难题。灰太郎的问题是当多个数相加减时, 结果的奇偶性又是由谁决定 的呢?这时学生带着新的问题填写第二个表格。 这里我为学生

40、提供了计算 5 个数 相加和5个数混合加减的excel表格, 学生可以在表格中任意的填写奇数和偶数, 填完后按回车键电脑会自动计算结果, 学生再数一数算式中的这 5 个数里有几个 奇数, 然后以小组的形式交流,奇数的个数与结果的奇偶性有什么样的联系?通 过全班交流学生会发现当奇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结果一定是奇数。 当奇数的个数 是偶数时,结果一定是偶数。 三、知识拓展、独立尝试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将尝试独立探究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结果的奇偶性变化 规律。学生先独立完成表格后,汇报在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发现结果的奇偶性有 什么规律?这里学生要应用在前两个表格中学会的探究方法发现规律, 也就是一 个不为

41、 0 的数乘偶数结果一定是偶数,只有奇数乘奇数结果一定是奇数。 四、 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里我安排了四个小题目,以由浅入深为原则,有梯度的训练和检 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分别是 1 小羊过河: 学生需要点击鼠标来寻找数的奇 偶性规律,判断小羊的位置;2 美羊羊和灰太郎: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判断出 两个数相加和多个数相加结果的奇偶性,用鼠标点击正确的答案,全部正确后美 羊羊才会获救;3 慢羊羊和灰太郎: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判断两个数相乘结果的 奇偶性;4 灰太郎的密码:学生可以在电脑中尝试操作,是学生对数的奇偶性的 实际应用。在练习中学生可以利用电脑的交互性,点击结果做出自己的判断。这

42、 样以人人参与的形式,扩大了练习的范围,并且以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 热情。 本节课的整合点一:在导入中利用电脑创设有趣的情景, 将学生引入到充满智慧 的转盘游戏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和质疑,为教学内 容的展开做好铺垫。 整合点二: 在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利用 excel 表格中已经制定好的计算公式, 任意输入数字,由电脑进行计算,节省了计算的时间,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更 有利于学生观察算式中的数与结果的关系。 并且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了课堂的 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整合点三:在练习环节中,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独立的应用知识

43、解决问题,并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竞赛形式的练习,不 仅对知识进行了加深和巩固,更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我的说课完毕,恳请各位的批评与指正,谢谢大家。 二、图形的面积(一) 比较图形的面积说课稿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中的第一课时,教学内 容是比较图形的面积。 比较图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基本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求长 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观察 比较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懂得面积比较方法的多样化。同时,也让他们知道确定 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

44、格子的 多少来确定的。这样,也为学生自己探索基本图形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突出的特点是: 一是把方格纸做为载体, 呈现各种形状的平面图, 并提出 “下 面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知道的,与同学进行交流”的要求。这样 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不同的图形进行面积 大小的比较,掌握一些比较的方法。二是鼓励学生自己探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 方法,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比较面积大小方法是怎样的。教材 中虽呈现了3个小卡通人物提出的3种比较方法, 可是学生在课堂的实际活动中, 还会出现更多的方法,这样的开放式的教材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变的更 聪明,思维

45、更敏捷 2教学目标: (1) 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 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 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和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3教学难点分析: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4教学课时:1 课时 5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引入课题 师: 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或知道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平面图形) :谁来用手比划一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 长?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有多大?(生演示)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生 1:用尺子先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再量出它的宽是多少,用长

46、乘 以宽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 2:把它放在一个边长为一厘米的小正方形的大方格纸里,数一数它有多 少个面积是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就可以知道它的面积有多大。 师: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真好,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副图(出示课本第 16 页主题图的课件) , 图上有许多平面图形, 今天就来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 (板 书:比较图形的面积) 。 (二)自主探究 1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图形面积的关系(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观察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大小,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同学们可先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的?

47、生 1:1 号和 3 号图的面积相等,我们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的。 生 2:我们把 1 号平移到 3 号的位置,两个图形重合,所以 1 号和 3 号的面 积相等。 师:请你再说一遍你们用的什么方法比较 1 号和 3 号图的面积相等? 生 2:我们用的平移法,把 1 号平移到 3 号的位置,两个图形重合,所以 1 号和 3 号面积相等。 (教师按照学生叙述的方法,用课件演示 1 号和 3 号两个图形重合的方法。 ) 生 3:我们发现把 1 号和 3 号拼起来正好是 4 号图。所以 1 号加 3 号的面积 与 4 号图的面积相等。 (师课件演示过程) 师:你们的发现真不错,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再来说

48、一说。 生 4:2 号和 6 号图的面积相等。因为把 2 号图从上往下翻过来正好是 6 号 图。 生 5:2 号和 5 号图的面积相等,把 2 号图从右往左翻过来正好是 5 号图。 生 6:把 5 号和 6 号图合在一起与 8 号的面积相等。 生 7:9 号和 10 号图合起来与 12 号图的面积相等。 生 8:4 号和 7 号两图的形状不一样,但面积相等,我们是用数方格的方法 知道的。 生 9:11 号和 13 号两图的形状也不一样,但面积一样,我们也是用数方格 的方法知道的。 (三)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细,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真不少,现在老师想考一考 你们的眼力,判断下面哪些图的面

49、积与图 1 一样大? 1出示书 17 页的练一练 1 题。 生(1) :图(1)和图(3)的面积一样大,把图(3)的上面的小三角形剪 下来向放到缺的地方,变成图(1) 生(2) :图(1)和图(4)的面积一样大,把图形(4)右面的三角形分割 下来向左平移到缺的地方,变成图(1) 师:请你上台来演示一下你的分割方法,好吗? (学生演示) 生(3) :我的分割方法和他的不一样,我是从左边的尖外分割成两个直角三 角形平移到右边,也变成图(1) 。 2如图(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少了一块,你认为下面的哪个图形补上 去就能使这个长方形完整了? 生(1) :图 2 我先把这个长方形画完整,发现它缺一个直角梯形。所以我 认为是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北师大版(2024) > 五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说课稿.doc)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