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岳阳楼精品课件背景介绍:背景介绍:唐代宗唐代宗大历三年()大历三年()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引题引题写景写景个人景况个人景况国事艰难国事艰难广阔胸襟广阔胸襟 交代背景交代背景宽阔广大宽阔广大凄凉落寞凄凉落寞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诗人青年时代当值“开元盛世”,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
2、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祖国山河残破,疮疾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宋 刘须溪“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明王嗣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气势磅礴,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 一派壮阔的图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老病”: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两年,身体衰
3、弱不堪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有孤舟”: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 上联展现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画出水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
4、,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互为表里,故虽悲伤却不消沉,虽沉郁却不压抑。名为“登岳阳楼”,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屏弃了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老杜品格,穷而愈坚,悲而能壮,在自怨身世之中,仍保持傲岸的气魄与阔大的胸襟。以阔壮之景寓悲凉之怀的抒情境
5、界。旅夜书怀 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背景介绍:背景介绍: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月夜孤舟,微风阵阵,寂静和孤独笼罩着一切 在这茫茫的寂寥江天之间,羁旅之怀油然而生 揭示诗人浪游漂泊的孤清处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远处,星辰低垂,平野开阔 近处,月影翻涌,大江流动这这苍茫的背景苍茫的背景下,下,诗人所处的一叶扁舟,诗人所处的一叶扁舟,显得更加的显得更加的渺小与孤寂渺小与孤寂在大自然在大自然雄伟瑰丽雄伟瑰丽的景象之前,人生命运的景象之前,人生命运更是更是孤单凄凉孤单凄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大笔勾勒,写得真切细腻,创造出一种阔大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从而
6、再反衬诗人的孤独,景中见情,景与情融。名岂文章著 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实非己愿,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读来令人心沉。官应老病休 看似自我解慰,实乃牢骚之语 虽然此时作者确已老病,但休官主要原因是被排挤 以此暗示作者心中的不平,揭示作者晚年孤凄飘泊的主要原因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旧注云:“名实因文章而著,官不为老病而休,故用岂、应二字。反言以见意,所云书怀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触景而情发,景以自况 以沙鸥自比,自伤飘泊 广阔的“天地”,映衬一微小的“沙鸥”,愈显出自己飘零不遇的身世的可悲与可叹。前半极力渲染描绘旅夜江上壮伟之景,后半尽意宣泄孤舟漂浮的悲怀 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后人对杜甫的评价 无高尚伟大之人格,亦无高尚伟大之文章。王国维 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闻一多庄严:人格瑰丽:艺术永久:影响杜杜甫甫草草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