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 春新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同步练习题春新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同步练习题 1.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巩固一、基础知识巩固 1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 之国(shng) 摄 乎大国之间(ni) 风乎舞雩 (y) B.因之以饥馑 (jn) 夫子哂 之(shn) 夫子喟 然叹曰(ku) C.以俟 君子(s) 愿为小相 焉(xing) 为 国以礼(wi) D.异乎三子者之撰 (zhun) 冠 者五六人(gun) 浴乎沂 (y) 2 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的
2、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风 乎舞雩 A.如会同,端 章甫 B.越国以鄙 远,君知其难也 C.能面 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左右欲刃 相如 3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如”字与例句中的“如”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方六七十,如 五六十 A.如 或知尔 B.求,尔何如 C.如 会同,端章甫 D.如 其礼乐,以俟君子 4 4.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同,也相同。 B.不同,也不同。 C.相同,不同。 D.不同,相同。 二、阅读能力培养二、阅读能力培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8 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 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
3、也。居则曰不吾知 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 乎大国之间,加之以 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 及三 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 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 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 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 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 “夫
4、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 礼,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 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 能为之大?” 5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 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比 及三年 比比较。 B.舍 瑟而作 舍放下。 如 五六十 如或者。 C.吾与 点也 与赞成。 如会 同 会诸侯相见。 D.其言不让 让谦让。 孰 能为之大 孰谁。 6 6.对下列句子中“以”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 (因为)吾一日长乎尔 B.毋吾以 (因为)也 C
5、.为国以 (因为)礼,其言不让 D.加之以 (把)师旅 7 7.下列省略内容补充及其注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可使(之千乘之国的百姓)有勇,且知方也 B.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之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足民 C.(我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 D.如或知尔,则(之他们)何以哉 8 8.下列对相关人物言行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冉有先说“方六七十”,转而改口“如五六十”优柔寡断,缺乏果决。 B.冉有说“礼乐”大事“以俟君子”谦虚谨慎,敦厚礼让。 C.公西华在孔子的催促下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忍让谦恭,隐藏锋芒。 D.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放达洒脱,从容自得。 (二)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912 题。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 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旍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 一 队而敌之,必也攘 地千里,搴旗执馘 。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瀁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 。赐着缟衣 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辩 哉!” 颜回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 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 孔子曰“虽然
7、,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 对曰“回闻熏莸 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 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 敷其五教 ,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 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 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 对曰“夫子何选焉 ?” 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选自孔子家语) 注馘(gu)古代战争中割敌人的左耳以记功,这里代指左耳。熏香草。莸臭草。五 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9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当 一队而敌之 当率领。 B.必也
8、攘 地千里 攘夺取。 C.挺刃交兵 兵兵器。 D.夫子曰“辩 哉!” 辩通“辨”,区别。 10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 B.孔子赞赏子路的“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 C.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 D.本文与我们学过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都体现出孔子平等、民主、 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 1 11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2)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
9、,释国之患。 (3)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 三、表达能力提升三、表达能力提升 1 12 2.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分别讲述 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 篇末是曾皙与孔子师生二人的对话,这一对话存在 两种不同的标点,其中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 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另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 )“唯求则非邦也与?” ( )“安见
10、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唯赤则非邦也与?” (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请在括号内写出本句的说话人。 (2)不同的标点源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请简要说明第二种解读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 有 人认为第二种解读优于第一种,你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1.1.2 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一、积累应用一、积累应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胡龁 (h) 觳觫 (h s) 衅 钟(xn) B褊 小(bin) 忖度 (cn d) 便嬖 (pin b) C吾惛 (hn) 邪侈 (ch) 庠 序(yn) D赴愬 (s
11、) 莅 临(wi) 厌恶 (w) 2下列句子均出自课文,其中书写无误的一句是( )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长。 B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帮。”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C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 为,求若所欲,犹源木而求鱼也。”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然则废衅钟与 B王说 ,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C言举斯心加诸彼 而已 D盖 亦反 其本矣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无以,则王 乎? B
12、他人有心,予忖度 之 C是以君子远 庖厨也 D朝 秦楚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 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至于,连词) B若 无罪而就死地(好像,动词) C王若 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如果,连词) D以若 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这样,代词) 6对下列句中“之”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齐桓、晋文之 事可得闻乎 臣未之 闻也 保民而王,莫之 能御也 王见之,曰:“牛何之 ?”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 不忍也 A都是助词,都是代词,是动词 B都是助词,都是代词,是动词 C都是代词,都是动词 D都是助词,都是代词,是动词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词
13、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此心之所以 合于王者,何也 B否,吾何快于是 ,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C俯足以畜妻子 D则牛羊 何择焉 8对下列句子的分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坐于堂上(“于堂上”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B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C臣闻之胡龁曰(“之”后面省略了介词“于”) D将以衅钟(“以衅钟”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_,_;幼吾幼,_:天下可运于掌。 (2)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 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
14、矣;_,_,_。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 者,未之有也。 10填空。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_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 _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_”。 孟子 作为一部_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 把它与 礼记 中的 两篇以及 合称为“四书”,成为后世(如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取材依据之一。 二、课内阅读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117 题。 (齐宣王)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
15、 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 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 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 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 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 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16、?声音不足听于 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 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 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 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 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
17、盍反其本 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 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 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挟太山以超 北海 超:跳过 B刑 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刑:施加刑罚 C欲辟土地,朝 秦楚 朝:使朝拜,名词用作使动词 D莅 中国而抚四夷也 莅:临,这里指统治 1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是( ) A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B古之人所以大过人 者,无他焉 C商贾皆欲藏 于王之市 D欲辟土地,朝秦
18、楚,莅中国 而抚四夷 13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全都表示动作的一项是( ) 为 长者折枝 不为 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是不为 也,非不能也 物皆然,心为 甚 为 肥甘不足于口与 以若所为 ,求若所欲 吾不为 是也 A B C D 14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D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 民也 B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 足以事父母 C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 D五亩之宅,树 之以桑 16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以挟
19、泰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的生动的事例说明了不能做与不去做的根本区 别。 B孟子指出了齐宣王要想治理好国家,需要有善于推恩之心。 C在上面的选段里,齐宣王的心里已经没有了以武力争霸的想法。 D孟子不仅强调了经济的重要性,而且还强调了教化的重要性。 1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 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译文: _ _ _ _ _ (2)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 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20、,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 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 _ _ _ _ _ 三、课外延伸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1821 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 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 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
21、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 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 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收成不好 B填然鼓 之 鼓:战鼓 C谨庠序 之教 庠序:古代的学校 D申 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教导 19与“直不百步耳”的“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 好世俗之乐耳。 B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C游鱼细石,直 视无碍。 D木直 中绳,车柔以为轮。 20与“寡人之于国也”中
22、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 河东。 B则无望民之多于 邻国也。 C季氏将有事于 颛臾。 D龟玉毁于 椟中,是谁之过与? 21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喻,说明什么道理? _ _ 22 孟子 的语言言近旨远,生动诙谐,常常迸射出哲理的火花。其中不少被后人以 最简单的短语形式总结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成语,流传至今。请指出下面的语段分别被概括 为什么成语。 (1)“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概括成 语为:_。 (2)“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概括成语为:_。 1.1.3 庖丁解牛庖丁解牛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一、基础知
23、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中 经首之会 中:合乎 B批大郤,导 大窾,因其固然 导:引导 C族 庖月更刀,折也 族:众 D.然已解,如土委 地 委:卸落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奏刀然,莫不 中音 B因其固然 C虽然,每至于 族 D所见无非 牛者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A. 与尔 同销万古愁 嗟尔 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 但 愿长醉不愿醒 但 见悲鸟号古木 C. 主人何为 言少钱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 乎来哉 D. 将进酒,杯莫 停 一夫当关,万夫莫 开 4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4、( ) A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 B视为止,行为迟(被动句) C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状语后置) D提刀而立,为之四顾(省略句)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译文: _ (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译文: _ (3)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译文: _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尧以天下让 许由,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即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 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 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
25、不治庖,尸祝 不越樽俎 而代之矣。”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 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 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 也。”故天下大器 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春耕种,形 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 大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
26、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 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 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 养。”因杖而去之。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 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 亡其身岂不惑哉! (节选自庄子让王)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 B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 C今世之人/居高官尊
27、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 D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让”即禅让制,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 人。 B“尸祝”一种称谓,指古代殡葬时对死者读经文的人;也指主祭人。 C“樽俎”指古代用来盛酒肉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后来常用作宴席的代 称。 D“大器”本义指“珍贵的器物”,也指宝器,后来引申为“能担负重任的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州支父不接受天下,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看重。庄子借推倒天下的价值来确立 生命的价值
28、。 B子州支伯托病辞绝天下,说明拥有天下和珍视生命二者不可得兼。 C善卷追求自给自足、逍遥自得的生活,乐享适意人生,天下对他来说反而没有什么 价值。 D因亶父珍视百姓的生命,所以称其“可谓能尊生”,说明庄子提倡的尊生包含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两方面内容。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 译文: _ (2)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译文: _ 1.2.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一、课外阅读一、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周浚,字开林,汝南安成人也。浚性果烈。以才理见知,有人伦鉴识。乡人史曜
29、素微贱, 众所未知,浚独引之为友,遂以妹妻之,曜竟有名于世。浚初不应州郡之辟,后仕魏为尚书郎。 累迁御史中丞,拜折冲将军、 扬州刺史 ,封射阳侯。 随王浑伐吴,攻破江西屯戍,与孙皓中军大 战,斩伪丞相张悌等首级数千,俘馘万计,进军屯于横江。 时闻龙骧将军王濬既破上方,别驾何 恽说浚曰: “张悌率精锐之卒,悉吴国之众,殄灭于此,吴之朝野莫不震慑。 今王龙骧既破武昌, 兵威甚盛,顺流而下,所向辄克,土崩之势见矣。 窃谓宜速渡江,直指建邺,大军卒至,夺其胆气, 可不战而擒。 ”浚善其谋,便使白浑。恽曰:“浑暗于事机,而欲慎己免咎,必不我从。 ”浚固使 白之,浑果曰: “受诏但令江北抗衡吴军,不使轻进
30、。 贵州虽武,岂能独平江东!今者违命,胜不 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重。且诏令龙骧受我节度,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济耳。 ”恽曰:“龙骧 克万里之寇,以既济之功来受节度,未之闻也。 且握兵之要,可则夺之,所谓受命不受辞也。 今 渡江必全克获,将有何虑?若疑于不济,不可谓智;知而不行,不可谓忠,实鄙州上下所以恨恨 也。 ”浑执不听。居无何而濬至,浑召之不来,乃直指三山,孙皓遂降于濬。浑深恨之,而欲与 濬争功。恽笺与浚。浚得笺,即谏止浑,浑不能纳,遂相表奏。浚既济江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 新附以功进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明年,移镇秣陵。时吴初平,屡有逃亡者,频讨平 之。宾礼故老 ,搜求俊乂,甚有威德
31、,吴人悦服。初,吴之未平也,浚在弋阳,南北为互市,而诸 将多相袭夺以为功。 吴将蔡敏守于沔中,其兄珪为将在秣陵,与敏书曰: “古者兵交,使在其间, 军国固当举信义以相高。而闻疆埸之上,往往有袭夺互市,甚不可行,弟慎无为小利而忘大备 也。 ”候者得珪书以呈浚,浚曰:“君子也。 ”及渡江,求珪,得之,问其本,曰:“汝南人也。 ”浚 戏之曰:“吾固疑吴无君子,而卿果吾乡人。 ”迁侍中。武帝问浚:“卿宗后生 ,称谁为可?”答 曰: “臣叔父子恢,称重臣宗;从父子馥,称清臣宗。 ” 帝并召用。 浚转少府,以本官领将作大匠。 改营宗庙 讫,增邑五百户。后代王浑为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卒于位。
32、(摘编自晋书周浚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浚既济江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B.浚既济江/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C.浚既济江/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D.浚既济江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成武侯/食邑六千 户/赐绢六千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刺史,古代官职名,汉武帝时在全国分设十三部(州),每部(州)设置刺史一人,巡行郡 县,“刺”有检核问事之意。 B.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
33、祀祖宗的庙宇。据学界考证,周代宗庙制规定,只有天子和诸 侯可以设宗庙,其余人则不准设庙。 C.故老,古代常指地方上很有社会声望的年高而见识多的人, “宾礼故老” 就是将当地德 高望重的老人像宾客一样敬重。 D.后生,年轻人、后辈,论语中有“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之语。 “卿宗后 生”即“爱卿家族中的年轻人”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浚富有才思,善于识别人才。同乡人史曜一向地位卑微,湮灭无闻,只有周浚把他当 朋友看待,还将妹妹嫁给他,史曜后来果然闻名于世。 B.周浚作战勇敢,处事很有原则。跟随王浑伐吴杀敌立功,俘敌数以万计;宁肯失去立功 机会也
34、不擅自行事,王浑要与王濬争功,他能及时 劝谏。 C.周浚治理有方,爱惜尊重人才。 孙皓投降后,他安定抚慰人心;镇守秣陵时,他讨伐平定 逃亡者,寻求贤才,礼敬故老,很有威望,令人 悦服。 D.周浚为人忠诚,推举自己家族贤者。 升任侍中后,周浚回答举贤不 避内亲,使武帝最终 任用了他举荐的家族中的两个富有名声的年轻 后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浚善其谋,便使白浑。恽曰:“浑暗于事机,而欲慎己免咎,必不 我从。 译文: (2)而闻疆埸之上,往往有袭夺互市,甚不可行,弟慎无为小利而忘大备也。 译文: 二、语言运用二、语言运用 5.请根据以下示例,概括烛之武的事迹并简要点评。(
35、60 字左右) 示例: 事迹:邹忌三问三思由小悟大,用宫闱私事现身说法委婉规劝齐王除蒙去蔽。 点评:邹忌身在自家,心在国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忠心一片实在难得。 6.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注意与前文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相 一致。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 ; 冬天的雪, , 。 7.大学毕业生王明想到一所中学应聘,得知这所学校的校长曾是父亲的学生,于是就写 了封求职信寄给校长。下面是求职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四处不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欣闻您是家父的高足,故冒昧打扰,请您在日理万机中抽点时间看完我这
36、封求职信以及 随信惠寄的个人简历。 到敝校求职,是我长久以来的夙愿。 我想我能胜任教学工作,并将在工 作中回报您惊喜。 三、创意三、创意微写作微写作 8.请你写一段文字,描写拔河的场景,要运用场面描写,200 字左右。 写作提示:场面描写就要根据特定情境设置合理的时间、 地点、 人物及周围的景物,要注 意点面结合,写出气氛,写出顺序。 1.3鸿门宴鸿门宴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张良出,要项伯 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旦日飨 士卒 飨:犒劳 B此亡秦之续 耳
37、续:继续 C今事有急,故幸 来告良 幸:幸而 D拔剑撞而破 之 破:使破,使动用法,可译为“击碎”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籍 吏民 B沛公军 霸上 C范增数目 项王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之 4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乃 令张良留谢 度我至军中,公乃 入 B. 公为我献之 愿伯具言臣之 不敢倍德也 C. 不如因 善遇之 因 击沛公于坐,杀之 D. 谁为 大王为此计者 何辞为 5下列各项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
38、常也 6与“因击沛公于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具告以事 B长于臣 C得复见将军于此 D大王来何操 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1)如今_,我为鱼肉。 (2)所以遣将守关者,_。 (3)今者项庄拔剑舞,_。 (4)_,大礼不辞小让。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 项王军壁 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 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 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 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 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 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
39、泣数行下,左右 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 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 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 故汉追及之。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 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 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 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 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 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 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 辟易
40、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 ,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 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 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 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 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 十余创,乃自刎而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注】 赤泉侯:汉将杨喜,因击杀项羽有功,后封赤泉侯。船待:使船靠岸等 待。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 垓下 壁:营垒 B骑能属 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 C此天之亡我,
41、非战之罪 也 罪:过错 D项王身亦被 十余创 被:遭受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 数重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B. 于是项王乃 悲歌慷慨 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 C. 以 故汉追及之 罚所及,则思无以 怒而滥刑 D. 项王嗔目而 叱之 文武并用,垂拱而 治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力拔山兮气盖世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大呼驰下, 汉军皆披靡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 B C D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里听到四面的楚歌声,感到大势已去,于是在帐中饮 酒,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阴陵时迷路,为一老农所 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上。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将杀敌,瞋目一叱,使汉军 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带领部下徒 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译文: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