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文化部分必背知识整理.doc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463860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文化部分必背知识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文化部分必背知识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文化部分必背知识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文化部分必背知识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文化部分必背知识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文化含义: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2文化、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4文化的载体: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

2、5文化的功能(1)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引领风尚: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教育人民: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社会: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推动发展: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民族复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

3、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7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

4、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2)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8为什么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坚持文化传承的原因?(1)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3)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

5、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0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

6、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1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它要求:对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既继承优秀传统文

7、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4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精神支柱+结晶+精神动力+精神火炬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

8、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15.伟大抗疫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16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1文化具有民族性(1)民族文化的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2)民族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

9、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3)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4)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各方面。2文化具有多样性(1)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地位: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意义: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原则: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文化交流(1)原则:求同存异、取长补短(2)要

10、求: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老师人类文化的发展。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4文化交融(1)必要性: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2)重要性: 对本国而言: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怎样交融)对世界而言: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

11、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5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正确态度: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指明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

12、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3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3、,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4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5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必要性: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2)重要性: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

14、化强国 ,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才能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才能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6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化发展的主体是:人民文化创作的源泉:社会实践文化创作导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文化与时代的关系: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问题

15、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融通不同资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实现综合创新:(1)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2)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3)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4)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

16、文化。7如何建设文化强国(1)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必要性: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2)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

17、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3)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原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求: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关、文化观。(四观)公民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四德)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4)建设文化强国,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国内: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

18、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国外: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8坚定文化自信(1)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2)如何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

19、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当今中国时代之基,解决时代问题。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融通古今中外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9.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20、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当今中国时代之基,解决时代问题。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融通古今中外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政治 > 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 >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文化部分必背知识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