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合格考基础知识整合.doc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4638725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合格考基础知识整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合格考基础知识整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合格考基础知识整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合格考基础知识整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合格考基础知识整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哲学与文化合格考复习学案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谁决定谁,谁先出现,谁为第一性,谁是本原)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有同一性:可知论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无同一性:不可知论 (休谟,康德)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对物质的理解不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理解的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水、火、气、土等)进步: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

2、上是正确的。局限:可贵猜测,无科学依据 ;复杂问题简单化。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半截子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理解的物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元素)进步: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机械性(认为人是机器);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观点看问题);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自然观:物质决定意识 历史观:人的意识支配社会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2)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对意识的理解不同主观唯心主义理解的意识: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感觉、经验、心灵等)客观唯心主义理解的意识:客观精神(上帝、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3、老子“道”、朱熹“理”)(3)两个对子和两大阵营哲学史上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两者对立焦点和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哲学史上两大阵营(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核心观点: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辨证唯物论)1、辩证唯

4、物论(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常用原理(关键词:物质、意识、规律)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2、规律的相关知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相关知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的。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5、而不能违背规律。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的。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4、意识的能动作用(

6、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1)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能动创造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4)正确意识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5、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6、如何做到一切从实

7、际出发、实事求是?(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法联系观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1)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

8、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3)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相关知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是多样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9、的功能。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3、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

10、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2)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看到光明的前途,支持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抓住时机,

11、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关系事关矛盾问题的精髓。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分析法、)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

12、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求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办事情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13、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解决好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探索认识的奥秘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要重视认识的作用,树立正确认识,克服错误认识。2、真

14、理的相关知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认识论(探索认识的奥秘)相关知识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直接现实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要求我们树立实践第一的

15、观点,自觉投身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要求我们重视认识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现真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的重点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

16、展;(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时会推动社会发展,不适合时会阻碍社会发展;(4)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单独考查)(6)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7)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

17、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8)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运用“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分析、理解怎样实现人生价值(1)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着。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2)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8、。(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4)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5)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1.文化的功能(1)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

19、民族强(3)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5)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

20、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一些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

21、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 (1)为什么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XX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种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距。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当材料凸显爱国主义精神时选用)

22、(4)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4.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 正确态度: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5.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怎样进行文化交流)(1)尊重文化多样性,在坚持各民族平等

23、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推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4)立足国情,交流互鉴。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6.为什么进行中外文化交流必要性: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重要性:从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包括“引进来”“走出去”)和对世界文化的意义两个角度;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推动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国

24、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繁荣。7.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它凝魂聚力,发挥其引领作用。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1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政治 > 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 >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 合格考基础知识整合.doc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