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5 驿路梨驿路梨花花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粗知故事梗概。2.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结构的特点及表达 效果。3.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过程与方法1.以完成“思考探究”第一题为重点,用 5 分钟时间,略读全文,完成习题。2.指导学生以“我和老余”的行踪为序,理清故事情节的发 展脉络。分析小说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发生的两次误 会、三次悬念,理解“设疑释疑引出新悬念”的巧妙构思及 作用效果。3.引导学生略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梨花”的相关内容。再 细读课文,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思
2、考“梨花”在特定语境中 的作用,从字面意思、深层含义、象征意义方面,分析、理解、品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学习学习重点重点1.仔细体会记叙中的抒情。2.掌握基本的快速阅读法。3.认真体会并掌握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技法。学习学习难点难点文章的记叙顺序和写人技法。学法学法指导指导略读法、品析法、合作交流法。教教学学过过程程教教学学环节环节教教学学内内容容环环节节一一新新 课课 导导 入入我国西南边陲是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今天我 们要学习的驿路梨花,讲述的就是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故
3、 事,读完它,你会被那里的山水、人物所感染,你一定会深深地爱上它。环环节节二二 自自 主主 学学 习习一、助学资讯1.1.作者作作者作品品彭荆风,江西萍乡人,1929 年出生,历任云南军区文化部编辑、成都军 区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协理事等职,著有小说绿月亮 雾茫茫,传记文 学秦基伟将军,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 挥戈落日,散文集泸沽湖水环环节节二二自自主主学学习习色 九月衣裳,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 绿色的网等。2.2.写作背写作背景景本文选自 1977 年 11 月 27 日光明日报。有改动。作者从 1959 年春,随军进入云南,三十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生活。写驿路梨花是作者 在被迫搁笔多年后的 1
4、977 年秋。那时,党中央重新提出了学习雷锋的号召。作者想起了边疆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想起了曾经见过的那深山大岭里的 小茅屋,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以及为了后来的游客,临行前 都要给小茅屋做点事的人。想起这些,一股无形的力量迫使作者拿起笔来,写下了这篇文章。二、字词积累1.1.字字音音驿路(y)陡峭(qio)竹篾(mi)着急(zho)简陋(lu)喷香(pn)露宿(l)修葺(q)菌子(jn)2.2.词词义义麂子(j)撵走(nin)陡峭:形容山势直上直下。修葺: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修长:长。修,也是长的意思。恍惚:指神志不清,看得不真切。折损:因过分尊敬或优待而使人承受不起
5、。简陋:房屋设备简单粗陋,不完备。悠闲: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晶莹:形容光亮而透明,多数是指露珠等球型物体。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香气四溢:指香气浓郁,向四面飘散。溢,水满外流。三、整体感知1.1.找出本找出本文文的线索的线索。本文以“梨花”为线索。2.2.画出文画出文章章中描写梨花中描写梨花的的句子句子。第一处:第 46 段(文章的开头)第二处:第 27 段(文章的中间)第三处:第 37 段(文章结尾)3.3.这几处这几处的的描写哪些是描写哪些是实实写,哪些是写,哪些是虚虚写写?第一处:实写;第二处:虚写;第三处:望梨花(实写),想梨花诗句(虚 写)。4.4.依依据据“我我们们”的行止的行
6、止和和见闻见闻,本篇可本篇可以以分为几个部分为几个部分分?各部分主?各部分主要要写写 了什么了什么?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18),写“我”和老余正在焦急地赶路时发现了小茅屋。第二部分(936),写小茅屋主人的热情周到,引发“我们”对小茅屋主 人的猜想。第三部分(37),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神州大地。环环节节三三 合合 作作 探探 究究一、深层探究1 1.课课文文写写了了哪些哪些人人?这这些人些人为为路路边边小茅小茅屋屋做做了了些什些什么么?为为什么什么要要这这样样 做呢?做呢?谁谁是小茅屋的是小茅屋的主主人呢人呢?“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
7、为小屋送米“我们”一起修葺小 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 造了小茅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修建小茅屋、照料小茅屋、回报小茅屋,只是为了方便后来人,让这片 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得以传递。作者描写小茅屋,则是为了让这种淳朴的民风、乐于助人的精神、善良的美德被更多的人知晓、学习。他们都为小茅屋做出了贡献,都是小茅屋的主人。2.2.本文的本文的悬悬念贯穿念贯穿全文全文,这个悬念是这个悬念是什什么么?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3.3.瑶族老瑶族老人人为我们讲小为我们讲小屋屋的故事,是的故事,是什什么记叙顺序?么记叙顺序?有有什么作用什么作用?插叙;解开悬念,同时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8、4.4.“我我”和老余和老余发发现小茅屋现小茅屋后后,围绕着围绕着小小茅屋的主人茅屋的主人是是谁设置了几谁设置了几次次悬悬 念,发念,发生生了几次误会了几次误会?有什么有什么作作用用?设置了三次悬念。第一次悬念:“我们”正焦急时发现小茅屋,却没有人,没有灯。“我们”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第二次悬念:“我 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而老人说:“我不是主人”。到底谁是主人呢?第三 次悬念:当“我们”要感谢哈尼小姑娘时,她说:“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解放军叔叔为什么盖房子呢?两次误会:第一次:“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时,他说不是。第二 次:“我们”和瑶
9、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悬念作用:在结构安排上,采用一连串的布疑,一环套一环地设悬与释 念,以形成一股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文势。在故事情节发展上,带有浓郁 的扑朔迷离、波谲云诡的神秘色彩。在读者心理上,造成疑团顿生、捉摸不 定而非寻根究底不可的情绪。误会作用:两个误会都带有喜剧色彩,而且又是人物交替误会,波澜迭 起,别有情趣。在这双重误会中,迸发出雷锋精神的灿烂光辉。总之,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情节富有戏剧性。整篇文章,短 短的篇幅,却形成了路转峰回,跌宕起伏之势,读来很有味道。二、语言赏析1.1.赏析下赏析下列列句子句子。1 1山,好大的山啊!山,好大的山啊!起起伏的青
10、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在 迷茫迷茫的的暮暮色中色中。好大、起伏、一座挨一座、延伸、消失等几个词描写山势,由近及远,突出了山的高、大、多,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面小屋的出现给“我 们”带来的惊喜做铺垫。2 2过路人受到照料,过路人受到照料,都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好 让后让后来来人人方便方便。两个“都”字反映了山区人民心灵的美好,社会主义祖国多民族大家庭温 暖如春。环环节节三三合合作作探探究究2.2.下列句下列句子子中中“梨花梨花”所指不所指不尽尽相同相同,请解释请解释各各自的含义自的含义
11、,并说说并说说这这几几 次出现次出现对对全篇结构的全篇结构的作作用用。1 1白色白色梨梨花开满枝头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多么美丽的一一片梨树林啊片梨树林啊!自然界洁白美丽的梨树林,给暮色中行走在大山深处的“我”和老余,带 去了“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点题,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2 2一弯新月升起了,一弯新月升起了,我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里 走走着着。山间的山间的夜夜风吹得人脸风吹得人脸上上凉凉的凉凉的,梨花的梨花的白白色花瓣轻轻色花瓣轻轻飘飘落在我们身落在我们身上上。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了美的意境。3 3原来对门山头上有
12、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前不着着村村后不挨寨,后不挨寨,她她要用为人民要用为人民服服务的精神来帮务的精神来帮助助过路人过路人。梨花是小姑娘的名字。由此,景物“梨花”和人物“梨花”建立起关联。4 4这天夜里,我睡得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里 漫步,漫步,还还看见一个身看见一个身穿穿着花衫的哈着花衫的哈尼尼小姑娘在梨花小姑娘在梨花丛丛中歌唱中歌唱虚实映衬,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照应文题的同时,产生了第二个误会,推动故事情节向
13、前发展。5 5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起 了一了一句句诗诗:“驿路梨驿路梨花花处处开处处开。”引用诗句,梨花寓意双关,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赞扬世代相传的雷锋精 神。同时,再次点题,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小结:以梨小结:以梨花花美景来衬托美丽的梨花美景来衬托美丽的梨花姑姑娘,以花写人,以花映娘,以花写人,以花映人人,写写 出了花出了花的的美美,更突出更突出了了人的精神的美人的精神的美,表达出表达出对对助人为乐的助人为乐的雷雷锋精神的赞锋精神的赞美美 之情之情。3.3.用用“驿路梨驿路梨花花”做标题做
14、标题有有什么妙处什么妙处?“驿路梨花”是盛开在边疆驿路上的梨花,这既是自然界的梨花,又是 梨花姑娘,还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也是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 现:朴实热情、知恩图报、从善如流。“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 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和谐一体。“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这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三、探究写法1.1.象征手象征手法法新颖新颖。作者着意描写梨花,旨在写人。写洁白的梨花,是为了衬托未出场的主 人公、心灵美好的哈尼小姑娘梨花。灿烂、美丽的“梨花”在作品中成了雷 锋精神的象征。教 师 随教 师 随 笔笔:有关梨有关梨花花的诗的诗句句(1)忽如一夜春风
15、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长恨歌刘方平春怨晏殊破阵子春景2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3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4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5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2.2.直接描直接描写写与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相结合结合。环环节节三三 合合 作作 探探 究究文中的“我”和老余、瑶族老人、哈尼小姑娘(梨花妹妹)都是通过语言、动作、肖像等方面的直接描写反映其精神面貌的人物。而梨花、解放军没有 出场,是通过梨花妹妹、瑶族老人口头描述他们的感人事迹进行的间接描写。3.3.巧设误巧设误会会与悬念,使与悬念,使情情节波澜起伏节波澜起
16、伏。文章以“我”和老余一晚一早所见所闻为顺序,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 底是谁”,设计了两次误会、三个悬念。环环节节四四 点点 拨拨 归归 纳纳文文章章 主主 旨旨本文通过记叙哀牢山路边一所小茅屋的故事,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扬的动人情景,再现了西南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 的纯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教教 学学 板板 书书环环节节五五拓拓 展展 延延 伸伸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是否让你感动?读完后,你对“公德”这个概 念有什么想法?联系现实,各同学讨论这个话题。教教学学反反思思略读能力的培养需要略读实践,教学中结合“思考与练习一”,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 回答问题。阅读前再次强调略读方法,例如:不能指读,必须默读,可以扫读;遇到生字词 或者跟阅读问题无关的地方,可以跳读。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还要加强训练。这篇小说立意新颖、构思精致、标题巧妙,值得分析讲解的地方很多。教学中,我注重 了学生间的合作探究,没有用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和体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 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