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1.南北朝时期的政治:(1)三省制。(2)九品中正制度。(3)北魏孝文帝改革*。2.唐朝的政治:(1)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2)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3)科举制与监察制度。(4)唐太宗*。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主干梳理,考点一魏晋至隋唐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机构的演变,(1)魏晋南北朝:初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但职掌和权力分配还未定型。(2)隋唐:三省六部制,2.监察制度与选官制度,(1)监察制度概况: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2)选官制度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a.含义:由品评官评定
2、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b.盛行:魏晋南北朝。,地方割据,皇帝,皇帝,c.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隋唐时期:科举制a.背景:隋朝统一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b.创立:隋文帝时开始分科取士,隋炀帝时设进士科。c.完善:科举制度在唐代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d.影响: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_;促进_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大批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社会基础,官僚体制,考点二选修部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1)1.历史背景,2.改革内容,3.历史作
3、用,(1)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2)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3)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4)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选修4)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制度:发展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2)法律:修订颁行唐律,重视法制建设。(3)经济: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法,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奠定了唐初经济逐步复苏的基础。(4)选官:发展隋代的科举制,使庶族地主获得晋升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5)民族政策开明。(6)对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7)个人品德:从谏
4、如流,克制自励。,2.唐太宗的历史作用,唐太宗执政时期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调整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漫画解史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实质,三省六部制下相权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皇权得以加强。,巧学妙思,构图解史 三省六部制运转,构图解史 选官制度的演变,图说历史 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取士,为广大庶族地主、寒门子弟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史论观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条件下进行的。孝文帝改革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如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汉族、鲜卑
5、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的融合。孝文帝改革实质上是一场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知识拓展 唐太宗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1)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文化的丰富多彩。 (2)大大加强了中国同亚、欧、非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也间接影响了欧洲的文化发展。,1.史实概念士族门阀制度士族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后期,形成、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朝后期开始衰落,随着隋唐科举制的推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士族门阀制度是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选官用人制度的主要依据。其最大的特征是按门第高低、血缘选拔任用官吏,世袭传承。,2.史论概念朝议制度朝议制度,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
6、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朝议制度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国家制度是封建统治集团普遍实行的一种决策制度,体现了地主阶级内部最高层次的民主。它较为有效地限制了君权的非正常行使。3.历史现象宦官专权中国古代历史上,封建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宦官专权,也是皇帝与文武官员争权的手段。通常情况下,皇帝年幼,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烈时,则易形成宦官专权局面。从历史上来说,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主题一从“相权独揽”到“共议国事”汉至唐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史料一(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
7、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钱穆国史大纲,史料研读,史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唐书刘祎之传史料三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
8、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1.史料一为后人历史评论类文献史料,主要说明了君权与相权之争推动了汉至魏晋、隋唐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2.史料二为文献史料,主要反映了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由史料二中“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可以看出三省六部制中“中书、门下”的职能。3.史料三为历史文献史料。史料“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说明了唐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国事。,1.根据史料一,概括汉、魏晋、唐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答案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2.根
9、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答案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唐世宰相,名尤不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唐代宰相名称不同,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国事,分散了宰相权力,与实际宰相地位不相符;皇权加强,削弱了相权。,史论归纳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伴随相权的逐步衰落和君权的逐渐强化而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10、。由实位到虚位反映了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主题二从“任人唯亲”到“选贤任能”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 史料研读,史料一汉代“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史料二(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隋唐五代史论集,史料三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
11、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史料四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史料一为历史文献史料,据史料信息可知汉代通过察举制、举孝廉的方式,注重品行进行选拔人才。2.
12、史料二为后世史学研究性材料,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信息,可知主要反映了九品中正制以家世门第为选官的主要的标准。3.史料三为后世历史文献,主要反映了科举制相对汉晋时期选官制度的进步之处,通过概括“前此选举”的弊端,认识科举制的进步性。4.史料四为后人史学评论性史料,注意史料中省略号对史料分层的作用。史料信息“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体现了促进人才的流动、客观公平、激励人才等借鉴价值。,1.根据史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2)进步性:有利
13、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2.根据史料四,概括科举制的“创新之处”。答案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机制;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史论归纳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的影响(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考法1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历史记载的真伪,【考题1】 (2017课标全国,2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