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5115880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此见众议以祥瑞为美事,频有表贺庆。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无祥瑞,亦可比德于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有芝草遍街衢,凤凰巢苑囿,亦何异于桀、纣?夫为人君,当须至公理天下,以得万姓之欢心,此是大祥瑞也。自此后诸州所有祥瑞,并不用申奏。” 八年,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多大水。太宗以问侍臣,秘书监虞世南对曰:“春秋时,梁山崩,晋侯召伯宗而问焉,对曰: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乐,降服乘缦,祝币以礼焉。梁山,晋所主也。晋侯从之,故得无害。今蛇见

2、山泽盖深山大泽必有龙蛇亦不足怪又山东之雨虽则其常然阴潜过久恐有冤狱宜断省系囚庶或当天意且妖不胜德修德可以销变”太宗以为然,因遣使者赈恤饥馁,申理冤讼,多所原宥。同年,有彗星见于南方,长六丈,经百余日乃灭。太宗谓侍臣曰:“天见彗星,由朕之不德,政有亏失,是何妖也?”虞世南对曰:“昔齐景公时彗星见,惧而修德,后十六日而星没。陛下若德政不修,虽麟凤数见,终是无益。但使朝无阙政,百姓安乐虽有灾变,何损于德?”太宗曰:“吾之理国,良无景公之过。然自谓古来英雄拨乱之主无见及者,颇有自矜之意,此吾之过也。上天见变,良为是乎?”魏征进曰:“臣闻自古帝王未有无灾变者,但能修德,灾变自销。陛下因有天变,遂能戒惧,

3、反复思量,深自克责,虽有此变,必不为灾也。”太宗深嘉其言。(节选自贞观政要论灾祥,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蛇见山泽盖深山大泽必有龙蛇亦不足怪又山东之雨虽则其常然阴潜过久恐有冤狱宜断省系囚庶或当天意且妖不胜德修德可以销变 B今蛇见山泽盖深山大泽必有龙蛇亦不足怪又山东之雨虽则其常然阴潜过久恐有冤狱宜断省系囚庶或当天意且妖不胜德修德可以销变 C今蛇见山泽盖深山大泽必有龙蛇亦不足怪又山东之雨虽则其常然阴潜过久恐有冤狱宜断省系囚庶或当天意且妖不胜德修德可以销变 D今蛇见山泽盖深山大泽必有龙蛇亦不足怪又山东之雨虽则其常然阴潜过久恐有冤狱宜断省系囚庶或当天意且妖不

4、胜德修德可以销变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无祥瑞”与石钟山记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的“虽”意思相同。 B“亦可比德于尧、舜”与促织中“宰严限追比”的“比”意思相同。 C“虽麟凤数见”与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的“数”意思相同。 D“颇有自矜之意”与陈情表中“犹蒙矜育”的“矜”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以明君的清明之治与昏君的暴政之乱作对比,下令各州府不要再上报有关祥瑞之事。 B陇右山峰崩塌,大蛇多次出没,虞世南以古喻今,认为修炼道德并施行仁政可消除灾变。 C天降彗星久不灭,唐太宗虽有自责之语,但自认为能力

5、挽狂澜,古来英雄没人能比得过他。 D唐太宗从谏如流,无论是虞世南还是魏征,只要他们进谏的言论合乎情理,他大都能接受。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太宗以为然,因遣使者赈恤饥馁,申理冤讼,多所原宥。(2)但使朝无阙政,百姓安乐,虽有灾变,何损于德?14唐太宗在应对祥瑞和灾异时体现了其治国理政的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张中丞传后叙(节选)注韩愈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

6、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以与贼抗而不降乎?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7、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进明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已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强留之,具食与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因拔所佩刀,断一指,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将斩之;又降霁云。巡呼云曰:“不可为不义屈!”即不屈。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及城陷,巡将戮。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注本文是韩愈为安史之乱期间睢阳(今河南

8、商丘)守将张巡、许远而作的。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B.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C.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D.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

9、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远诚畏死”与“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两句中“诚”字含义不相同。B.“贼”,名词,中国古代可指作乱叛国危害人民的人,文中指的是安史之乱中的叛军。C.“小人”有“人格卑鄙之人”“地位低下之人”和谦称自己等义,文中用的是第一种。D.“巡就戮时,颜色不乱”与“金就砺则利”(劝学)两句中“就”字的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愈翻阅家中旧书张巡传,发现张巡传虽详细周密,但仍有缺失,没有为爱国守将许远作传,且有关雷万春的事迹不全,因而写下这篇文章。B.睢阳城被叛军攻破后,张巡先于许远而死,张、许两家的子弟认为许远

10、因为怕死而投降做了俘虏,韩愈依据实情展开分析,对此进行了有力反驳。C.议论的人认为城池被攻陷,是从许远所守之地开始,由此诽谤诋毁他,作者则以人的内脏受到侵害、绳子受力扯断为喻,阐发道理,为许远正名。D.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时,睢阳城形势危急,断粮一个多月,贺兰进明出于私心,不顾在座众人反对,坚持不派救兵,城破之后,南霁云不屈而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2)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14.文章借张籍之口讲述了有关张巡的什么事迹,分别突出了人物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

11、文,完成下面小题。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之,问管仲曰:“与仲甫谋伐莒,未发,闻于国,其故何也?”管仲曰:“国必有圣人也。”少顷,当东郭牙至。管仲曰:“此必是已。”乃令宾延而上之,分级而立。管仲曰:“子邪,言伐莒?”对曰:“然。”管仲曰:“我不伐莒,子何故言伐莒?”对曰:“臣闻君子善谋,小人善意。臣窃意之。”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以意之?”对曰:“臣闻君子有三色:欢然喜乐者,钟鼓之色;愁然清净者,衰绖之色;怫然充满手足者,兵革之色。 君口垂不吟所言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又莒也臣窃虞国小诸侯不服者其唯莒乎臣故言之 ”夫管仲,上智之人也,其别物审事矣。云“国必有圣人”者,至诚谓国

12、必有也。东郭牙至,云“此必是已”,谓东郭牙圣也。如贤与圣绝辈,管仲知时无十二圣之党,当云“国必有贤者”,无为言圣也。谋未发而闻于国,管仲谓“国必有圣人”,是谓圣人先知也。及见东郭牙,云“此必是已”,谓贤者圣也。东郭牙知之审,是与圣人同也。客有见浮于髡于梁惠王者,再见之,终无言也。惠王怪之,以让客曰:“子之称淳于生,言管、晏不及。及见寡人,寡人未有得也。寡人未足为言邪?”客谓髡。髡曰:“固也!吾前见王志在远,后见王志在音,吾是以默然。”客具报,王大骇曰:“嗟乎!淳于生诚圣人也?前淳于生之来,人有献龙马者,寡人未及视,会生至。后来,人有献讴者,未及试,亦会生至。寡人虽屏左右,私心在彼。”夫髡之见惠

13、王在远与音也,虽汤、禹之察,不能过也。志在胸臆之中,藏匿不见,髡能知之。以髡等为圣,则髡圣人也。如以髡等非圣,则圣人之知,何以过髡之知惠王也?观色以窥心,皆有因缘以准的之。(选自王充论衡知实篇,有删改)【注】淳于髡,人名,姓淳于,名髡,战国时齐国人。讴,唱歌。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口垂/不吟所言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又莒也/臣窃虞国/小诸侯不服者/其唯莒乎/臣故言之/B. 君口垂不吟/所言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又莒也/臣窃虞国小诸侯不服者/其唯莒乎/臣故言之/C. 君口垂不吟/所言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又莒也/臣窃虞国/小诸侯不服者/其唯莒乎/臣故言之

14、/D. 君口垂/不吟所言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又莒也/臣窃虞国小诸侯不服者/其唯莒乎/臣故言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乃令宾延而上之”与“秦人开关延敌”(过秦论)两句中的“延”字含义不同。B. “臣窃意之”与“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两句中的“意”字含义不同。C. “君子有三色”与“年长色衰”(琵琶行)两句中的“色”字含义相同。D. “虽汤、禹之察”中“汤”指商汤,“禹”指大禹,都是上古时期贤明有道的君王。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齐桓公与管仲商议讨伐莒国,谋划好了还没有行动而国内的人都知道了,齐桓公感到很

15、奇怪,就询问管仲原因,管仲认为是国内一定有圣人。B. 东郭牙来了,管仲就派一个管接待的官员把他请到殿堂上,管仲问他凭什么说将要讨伐莒国,东郭牙称自己是小人,并回答了管仲的问题。C. 管仲说“国内一定有圣人”,这是说圣人能先知。等到看见了东郭牙,说“一定是这个人”,是说贤人就是圣人,东郭牙和圣人是一样的。D. 梁惠王一连两次接见淳于髡,但淳于髡一言不发,梁惠王对此很不高兴。淳于髡解释说,前一次梁惠王在看龙马,后一次梁惠王在听音乐。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管仲,上智之人也,其别物审事矣。(2) 如以髡等非圣,则圣人之知,何以过髡之知惠王也?14. 东郭牙和淳于髡有什么共

16、同之处?请简要说明。(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葛洪,宇稚川,丹阳句容人也。洪性寡欲,不好荣利,少好学,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樗蒱齿名。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核是非,而才章富赡。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及含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征镇檄命一无所就。元帝为丞相,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候。干宝深相亲友,荐

17、洪才堪国史,领大著作,洪固辞不就。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险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其自序曰:“权贵之家,虽咫尺弗从也;知道之士,虽艰远必造也。考览奇书,既不少矣。率多隐语,难可卒解,自非至精不能寻究,自非笃勤不能悉见也。道士弘博洽闻者寡,而意断妄说者众。至于时有好事者,欲有所修为,仓卒不知所从,而意之所疑又无足够。今为此书,粗举长生之理。世儒徒知服膺周孔,莫信神仙之书,不但大而笑之,又将谤毁真正。故予所著子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馀驳难通释,名曰外篇,大凡内外一百一十六篇。虽不足藏诸名山,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

18、者。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后忽与邓岳疏云:当远行寻师,克期便发。岳得疏,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节选自晋书葛洪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B.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C.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D.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

19、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樗蒲,汉末盛行的棋类游戏。博戏中用于掷采的投子最初用樗木制成,故称。B.檄,秦相张仪曾用檄指斥楚相的过错,文中指古代官府用来声讨征伐的文书。C.黄白,指方士用来烧炼丹药的金银。为了保密,不直言金银而以黄白作隐语。D.克,句中意为严格限定,克期是指把完成某事规定在严格的期限之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葛玄是葛洪从祖,曾把炼丹秘术传给弟子郑隐。葛洪向郑隐学道求仙,掌握了郑隐的全部法术,后来又师从鲍玄。鲍玄器重葛洪,把女儿许配给他。B.葛洪被干宝推荐承担国史编修工作,

20、但他坚决推辞,因年岁已高,想炼仙丹以求长寿,听说交阻出产仙丹,便请求任句漏县县令,皇帝开始不答应。C.葛洪在自序中表明写书目的:大概讲讲长生之理,决人之疑;世上儒家门徒只知道信服周公、孔子,没人相信神仙之书,作此书给真有见识的人看。D.葛洪博学精识,在江东无人可比。著述篇章比斑马身上的斑纹还要富丽多彩,又很能辨析玄奥的理义。他写信给好友后即端坐着像睡着一样去世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权贵之家,虽咫尺弗从也;知道之士,虽艰远必造也。(2)虽不足藏诸名山,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者。14.葛洪是道家理论家,又是医药学家。请简要概括葛洪取得医学成就的原因。(3分)(一)

21、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

22、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

23、。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B.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C.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D.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亲魏善楚的“善”指交好,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的

24、“善”字相同。B三川在西周时期指关陇地区的泾河、渭河和洛河;现多泛指整个黄河流域地区。C戎狄即先秦时代华夏对北方和西方的非华夏部落的统称,即北戎和西狄的合称。D鼎是中华古代重要的器皿,九鼎更是代表国家统一昌盛,王权至高无上的宝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惠王想要伐蜀,司马错和张仪在惠王面前争论,张仪认为不如先攻打韩国,司马错认为应先攻打蜀国。B.张仪认为攻打新城、宜阳,惩罚周王室的过错,然后再趁机入侵魏楚,伐蜀无名无利,离称王越来越远。C.司马错认为蜀主统治残暴,吞并蜀国并不会落下贪暴的名声,攻打韩、周等会导致对方联合,“危”机四伏。D.司马错计谋考虑周全,惠

25、王非常高兴,蜀被收服后,陈庄担任宰相,秦国实力日益强大,更加轻视诸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2)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14面对伐蜀还是伐韩,张仪和司马错的分析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酒三日反报曰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乃召昌国君乐间而问曰:“何如?”对曰:“赵,四达之国也,其民皆习于兵,不可与战。”王大怒。左右皆以为赵可伐,遽起兵六十万以攻赵。燕人大败,乐间入赵。燕王以书

26、让间,且谢焉,曰:“寡人不佞,不能奉顺君意,故君捐国而去,则寡人之不肖明矣。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君之于先王也,世之所明知也。寡人望有非则君掩盖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望有过则君教诲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今君厚受位于先王以成尊,轻弃寡人以快心,则掩邪救过,难得于君矣。且世有薄于故厚施,行有失而故惠用。今使寡人任不肖之罪,而君有失厚之累,于为君择之也,无所取之。寡人虽不肖乎,未如殷纣之乱也;君虽不得意乎,未如商容、箕子之累也。然则不内盖寡人,而明怨于外,恐其适足以伤于高而薄于行也,非然也?苟可以明君之义,成君之高,虽任恶名,不难受也。本欲以为明寡人之薄,而君不得厚;扬寡人之辱,而君不得荣,此一

27、举而两失也。义者不亏人以自益,况伤人以自损乎?愿君无以寡人不肖,累往事之美。昔者柳下惠吏于鲁,三黜而不去。或谓之曰:可以去。柳下惠曰: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宁于故国尔。柳下惠不以三黜自累,故前业不忘;不以去为心,故远近无议。今以寡人无罪,君岂怨之乎?愿君捐怨,追惟先王,复以教寡人。敬以书谒之。”乐间怨不用其计,卒留赵不报。(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酒三日/反报曰/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B.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酒三日/反报曰/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28、C.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酒三日/反报曰/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D.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酒三日/反报曰/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在古文中有多个义项,如:文字、字体、书籍、尚书等,在文中指书信。B.先王,指尧、舜、禹、汤等有名的帝王,也可指已逝的前代君主,文中指后者。C.殷纣,商纣王。殷是商朝的另一个名字,纣则是商朝最后一位君王,是位暴君。D.“追惟先王”与“可畏惟人”谏太宗十思疏) ,这两句中的“惟”字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9、A.燕王喜轻信栗腹的话,打算起兵攻赵,乐间劝阻,燕王不听,最终遭受重大挫败,乐间也因而离燕人赵。B.燕王写信责备乐间并道歉时,一方面指责乐间出走 是不明智之举,另一方面也真诚地指出了自己的错误。C.燕王在信中指出乐间离开燕国,是想借此表明自己的不忠厚,张扬自己的耻辱,这其实是损人而不利己的行为。D.燕王举柳下惠屡遭罢黜而不肯离弃故国、人们铭记他的功绩、不非议他的例子,是希望乐间能返回燕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寡人不佞,不能奉顺君意,故君捐国而去。(2)然则不内盖寡人,而明怨于外。14.柳下惠多次被罢黜也不离开鲁国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一)文言文阅

30、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014题。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颂功业。于是召集鲁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议封禅。诸儒或曰:“古代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而祭祀,席因菹秸。”议各乖异,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太山阳至颠,立石颂德: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

31、世不得而记也。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发北山石椁,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于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骊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侯生、卢生相与讥议始皇,始皇闻之大怒,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诸生皆诵法孔子,今

32、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军于上郡。三十七年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始皇二十余子,少子胡亥最爱,请从,上许之。秋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日/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B.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C.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日/死而以行为溢/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D.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日/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

33、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谥,即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古代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B.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意思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举行。C.阳,古人多用“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用“阴”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文中“上自太山阳至颠”指从泰山的南坡一直到达顶峰。D.崩,中国古代称皇帝或皇太后的死亡。礼记曲礼中有这样的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34、。”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秦王兼并六国,改称号为“皇帝”,自称为“朕”,追尊秦庄襄王为太上皇,废除谥号制度。B.秦始皇准备到泰山封禅,有的儒生认为要用蒲草包裹车轮,使用草席,最终秦始皇没有采纳。C.秦始皇在上林苑中修建阿房宫,在东海边上竖巨石,迁大量百姓到骊邑和云阳,加重了他们十年的赋税。D.秦始皇活埋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始皇长子扶苏劝谏,始皇为之大怒,便派扶苏到上郡去监督蒙恬的军队。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议各乖异,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2)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14.贾谊在过秦论中总

35、结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本文看,你赞同贾谊的观点吗?为什么?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 教师版(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此见众议以祥瑞为美事,频有表贺庆。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无祥瑞,亦可比德于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有芝草遍街衢,凤凰巢苑囿,亦何异于桀、纣?夫为人君,当须至公理天下,以得万姓之欢心,此是大祥瑞也。自此后诸州所有祥瑞,并不用申奏。” 八年,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多大水。太宗以问侍臣,秘书监虞世南对曰:“春秋时,梁山崩,晋侯召伯宗而问焉,对曰: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

36、不举乐,降服乘缦,祝币以礼焉。梁山,晋所主也。晋侯从之,故得无害。今蛇见山泽盖深山大泽必有龙蛇亦不足怪又山东之雨虽则其常然阴潜过久恐有冤狱宜断省系囚庶或当天意且妖不胜德修德可以销变”太宗以为然,因遣使者赈恤饥馁,申理冤讼,多所原宥。同年,有彗星见于南方,长六丈,经百余日乃灭。太宗谓侍臣曰:“天见彗星,由朕之不德,政有亏失,是何妖也?”虞世南对曰:“昔齐景公时彗星见,惧而修德,后十六日而星没。陛下若德政不修,虽麟凤数见,终是无益。但使朝无阙政,百姓安乐虽有灾变,何损于德?”太宗曰:“吾之理国,良无景公之过。然自谓古来英雄拨乱之主无见及者,颇有自矜之意,此吾之过也。上天见变,良为是乎?”魏征进曰:

37、“臣闻自古帝王未有无灾变者,但能修德,灾变自销。陛下因有天变,遂能戒惧,反复思量,深自克责,虽有此变,必不为灾也。”太宗深嘉其言。(节选自贞观政要论灾祥,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蛇见山泽盖深山大泽必有龙蛇亦不足怪又山东之雨虽则其常然阴潜过久恐有冤狱宜断省系囚庶或当天意且妖不胜德修德可以销变 B今蛇见山泽盖深山大泽必有龙蛇亦不足怪又山东之雨虽则其常然阴潜过久恐有冤狱宜断省系囚庶或当天意且妖不胜德修德可以销变 C今蛇见山泽盖深山大泽必有龙蛇亦不足怪又山东之雨虽则其常然阴潜过久恐有冤狱宜断省系囚庶或当天意且妖不胜德修德可以销变 D今蛇见山泽盖深山大泽必有龙

38、蛇亦不足怪又山东之雨虽则其常然阴潜过久恐有冤狱宜断省系囚庶或当天意且妖不胜德修德可以销变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无祥瑞”与石钟山记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的“虽”意思相同。 B“亦可比德于尧、舜”与促织中“宰严限追比”的“比”意思相同。 C“虽麟凤数见”与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的“数”意思相同。 D“颇有自矜之意”与陈情表中“犹蒙矜育”的“矜”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以明君的清明之治与昏君的暴政之乱作对比,下令各州府不要再上报有关祥瑞之事。 B陇右山峰崩塌,大蛇多次出没,虞世南以古喻今,认为修炼道德并

39、施行仁政可消除灾变。 C天降彗星久不灭,唐太宗虽有自责之语,但自认为能力挽狂澜,古来英雄没人能比得过他。 D唐太宗从谏如流,无论是虞世南还是魏征,只要他们进谏的言论合乎情理,他大都能接受。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太宗以为然,因遣使者赈恤饥馁,申理冤讼,多所原宥。(2)但使朝无阙政,百姓安乐,虽有灾变,何损于德?14唐太宗在应对祥瑞和灾异时体现了其治国理政的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10.B(“冤狱”是“有”带出的宾语,“冤狱”之后宜断开;“德”是“不胜”带出的宾语,“修德”是动宾结构的短语,是下个句子的主语,“德”字之后宜断开。句子的大意是:现在蛇在大山、 大河被人

40、发现,深山大河必潜藏着龙蛇,也不值得奇怪。勇外,崤山以东地区普降大雨,虽是寻常之事,但时间持续过长,恐怕民间有冤情,应当重新审理官可,或许可以顺从天意。而且邪不压正, 只要修炼道德就可以使灾害自然消失。)11.B(A都是“即使”。B.原文“比”是“比较、相比”之意;促织中“宰严限追比”的“比” 指地方官严逼限期交税交差或交代问题,过期以杖责监禁方式继续追逼。C都是副词,表示多次。D“自矜”的“矜”是夸耀;“矜育”的“矜”是怜悯。)12.C(“但自认为有力挽狂澜之力,古来蒙雄没人能比得过他。”错误,纂改文意。结合“然自谓古来英雄拨乱之主无见及者,颇有自矜之意,此吾之过也。意思是自认为力挽乱世狂澜

41、,古来英雄无人可比,所以志得意满,傲视古今,这是我的过失。”原文本意是唐太宗在分析自己的过失, 认为天降彗星是对自己的警告。)13. (1)唐太宗认为对,于是派使者赈济抚恤饥饿的人,伸(申)张冤屈,审理诉讼,(得到) 原谅宽宥的人很多。(2)只要让朝廷处理政事没有过错,百姓安居乐业,即使有灾害变故,哪会损害陛下的圣德?(1)采分点:“然”,正确;“饥馁”,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饥饿的人;“宥”,宽宥、宽恕、饶恕;“所原宥”,名词性短语,所原谅宽恕的;句意,1分。“申理冤讼”译为“重新审理有冤情的案件”亦可得分。(2)采分点:“但”,只;“阙”,过错;“虽”,即使;句意,1分。)14. 以民为本(不

42、好大喜功);善于反省;善于纳谏;重视德政。(一点1分,答对三点满分。)【参考译文】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我近来见人议论,认为上天呈现吉祥的征兆是美好的事情,频频上表庆贺。依照我的本意,只要能使天下太平,家家户户富足美满,即使上天没有吉祥的征兆, 也可比尧、舜的比较德行了。如果老百姓衣食不足,少数民族侵犯中原,纵然满大街都长着芝草,苑囿中有凤凰筑巢,又与桀、纣有什么差别呢?身为国君应当用至公无私的心治理好天下,以此来赢得百姓的拥戴。尧、舜在位时,百姓像对待天地那样敬重他们,像对待父母那样爱戴他们,不管什么事情,百姓都乐意去做,他们发号施令,百姓都乐意接受,这才是真正的吉祥征兆啊。从今以后

43、,各州府如果发现有吉祥的征兆,不要再上报朝廷了。”贞观八年,陇右一带发生山崩,大蛇屡屡出现,崤山以东及江淮地区也常常发生洪灾。唐太宗向大臣们询问此事,秘书监虞世南说:“春秋的时候,梁山崩塌,晋国国君召见大臣伯宗询问原因, 伯宗说:国家主宰着山川,因此出现山岳崩塌、河流枯竭,国君应该停止举行娱乐活动,不穿华丽的衣服,乘坐没有文饰的马车,陈列祭品献给神灵。梁山,是晋国主祭的山。晋国国君听从了这个意见,因此晋国没有发生灾害。现在蛇出现在高山深泽,本来高山深泽一定潜藏着龙蛇,也不值得奇怪。另外,崤山以东地区的大雨,虽是寻常之事,但时间持续过长,恐怕是有冤案,应当审查在押的囚犯,或许可以顺从天意。而且歪

44、邪不能胜过仁德,修炼仁德可以消除灾变。”唐太宗认为对,于是派使者赈济抚恤饥饿的人,伸(申)张冤屈,审理诉讼,(得到)原谅宽宥的人很多。同一年,有彗星出现在南方,长六丈,经过一百多天才消失。唐太宗对侍臣说:“天上出现了彗星,是因为我没有修好德行,处理政事有缺失,这是什么凶兆呢?”虞世南说:“过去齐景公看见彗星,非常畏惧,因而修行德政,十六天后彗星就陨落了。陛下如果不能修行德政,即使麒麟凤凰屡次出现,终究是没有益处的。只要让朝廷处理政事没有过错,百姓安居乐业,即使有灾害变故,哪会损害陛下的圣德?”唐太宗说:“我治理国家,确实没有齐景公那样的过失。不过我自认为自古以来能力挽乱世狂澜的英雄没有比得上我

45、的,很有自我夸耀的意思,这是我的过错啊。如今上天出现灾变的征兆,确实是因为这样吧?”魏征说:“我听说自古以来帝王没有谁没见过灾变的,但只要能加强修行仁政德行,灾变自然会消除。陛下因为上天有变故,便能警戒畏惧,反复思考反省,深切自责,所以即使有这种灾变,也一定不会成为灾害啊。太宗非常赞同他的话。(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张中丞传后叙(节选)注韩愈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

46、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以与贼抗而不降乎?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进

47、明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已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强留之,具食与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因拔所佩刀,断一指,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将斩之;又降霁云。巡呼云曰:“不可为不义屈!”即不屈。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及城陷,巡将戮。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注本文是韩愈为安史之乱期间睢阳(今河南商丘)守将张巡、许远而作的。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