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专题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教材补遗 1.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是指 1904 1905 年间 (清朝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 ),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 ,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日俄两国交战 ,战于中国的领土之上 ,而清朝政府却宣布严守 “ 中立 ”, 1905 年 9 月 5 日 ,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 ,背着中国 ,擅自在中国东北划分 “ 势力范围 ” 。将旅顺、大连及附近领土领海的租借权让给日本 ,俄国还承认朝鲜为日本的 “ 保护国 ” 。 1905 年 12 月 ,在日本的压力下 ,
2、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 2.帝后党争 帝后党争是指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以光绪为中心的帝党与以慈禧为中心的后党之间的权力争斗 ,因其交织着对民族危机和国家改革的不同态度 ,故又含有新旧之争的性质。帝党主要成员有翁同龢、孙家鼐、志锐、文廷式、汪鸣銮等官僚士绅 ;后党主要成员有李鸿章、荣禄、刚毅等握有军政实权的重臣大吏。光绪二十年 (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党争围绕和战问题展开 ,帝党主战 ,后党主和。甲午战后 ,帝党倾向变法图强 ,逐步与维新派结盟以反对后党 ;后党则顽固守旧 ,阻挠新政。光绪二十四年 (1898),党争趋于白热化。光绪帝下诏宣布变法后 ,后党强行罢黜帝党
3、首领翁同龢 ,逐回原籍 ,同时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 ,节制北洋三军。光绪帝则将堵塞言路的礼部六堂官怀塔布、许应骙等革职 ,将阻挠新政的李鸿章等赶出总理衙门 ;对谭嗣同等维新人士特别赏给官品 ,令其入职军机 ,参与新政。但手中无实权的光绪帝毕竟不是慈禧太后的对手。八月初六 ,后党发动政变 ,幽禁光绪 ,捕杀维新党 ,惩办支持变法的帝党官僚。帝后党争以慈禧再度 “ 训政 ” 、总揽最高统治权而告终。 3.政闻社 1907 年 10 月 17 日 ,清末立宪派梁启超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政闻社 ,以配合清政府 “ 预备立宪 ” 。梁启超等提出 “ 实行国会制度 ,建立责任政府 ;厘定法律 ,巩固司法权之独
4、立 ;确立地方自治 ,正中央、地方之权限 ;慎重外交 ,保持对等权利等四大政纲。创办机关刊物政论 ,鼓吹君主立宪 ,以总务员、常务员主持日常工作。马相伯任总务员。次年总部迁上海 ,积极联络国内各立宪团体 ,发起国会请愿运动。不久 ,被清政府查禁。由于政闻社采取维护清朝统治的立场 ,故遭到革命党人反对。当东京召开成立大会时 ,革命党人张继、陶成章等闻讯到场轰散 ,并痛殴梁启超。戊戌变法失败后 ,康、梁在政治上既为慈禧所不容 ,又因为不能随时 代前行 ,而为革命者所抨击。 4.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四方面争论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观念之争 (是否学 ):主要是顽固派和洋务派之争。顽固派主
5、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 (2)内容之争 (学什么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3)政体之争 (学哪种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 ;无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俄国式的社会主义民主制。 (4)模式之争 (向谁学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英、 日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美、法 ;无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俄国。 -温馨提示: - 本文档仅为 【 2019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 全套资料 之一 】 欢迎点击下方按钮链接, 下载全套资料 ! 请点此到 下载本文全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