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卷全国卷4242题解题思路指导题解题思路指导1.1.试题不断创新,年年试题不断创新,年年“变脸变脸”;2.2.注重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强调学科素养注重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强调学科素养(时空观、(时空观、史料证实、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史料证实、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3.3.试题命制与学术成果、史学前沿动态联系密切;试题命制与学术成果、史学前沿动态联系密切;4.4.均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鼓励创造性思维和求均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鼓励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答案多元化);异思维,答案多元化);5.5.考查视角:考查视角:论证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评论历史观
2、点、提出不同、提出不同看法看法一、全国卷第一、全国卷第4242题的命题特点题的命题特点6.应考对策:当你把观点题练的差不多的时候,它改成考信息变应考对策:当你把观点题练的差不多的时候,它改成考信息变化题,当你把这两类题练的都差不多的时候,高考开始考自拟论化题,当你把这两类题练的都差不多的时候,高考开始考自拟论题了。题了。我们好像总是慢了一步。我们好像做的都是无用功。我们好像总是慢了一步。我们好像做的都是无用功。所以所以我们要找到不同和相同的规律。我们要找到不同和相同的规律。要找到要找到42题的共性和规律,要静题的共性和规律,要静观其变。观其变。二、试题回顾二、试题回顾年份年份 卷卷别别试题内容
3、(素材)试题内容(素材)试题设问试题设问类型类型2011 课课标标欧洲崛起的方式欧洲崛起的方式“评评材料中西方崛起的材料中西方崛起的观点观点”观点论证类观点论证类2012 课课标标中国近代化的动力中国近代化的动力“评析评析冲击冲击反应反应模式模式 观点论证类观点论证类2013卷卷1 东汉唐代地方区划东汉唐代地方区划方式的比较方式的比较在两幅图片中在两幅图片中“提取提取两项有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于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于说明说明”提取信息类提取信息类卷卷2 太和殿与英国王宫、太和殿与英国王宫、首相官邸建筑风格首相官邸建筑风格的比较的比较“提取提取图片中的
4、图片中的信息信息从建筑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比较”提取信息类提取信息类2014卷卷1 关于抗日战争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教材目录教材目录”“对该目录对该目录提出提出修改意见,修改意见,并并说明说明理由理由”提取信息类提取信息类卷卷2 关于世界近代史相关于世界近代史相关内容的两幅关内容的两幅“教教材目录材目录”指出指出其中一处其中一处不同不同,并指出,并指出不同的不同的原因原因提取信息类提取信息类2015卷卷1 科技与生产力之间关科技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系的“公式公式”“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探讨”观点论证类观点
5、论证类卷卷2 19502008我国部我国部分节假日状况分节假日状况“指出指出其中(我国节假日的)其中(我国节假日的)变化的趋势变化的趋势并并说明说明形成的历形成的历史史原因原因”提取信息类提取信息类2016卷卷1 围绕围绕“制度构想与实制度构想与实践践”“拟定拟定一个具体的一个具体的议题议题,并,并进行简要进行简要阐述阐述”自拟论题类自拟论题类卷卷2 提炼出一个观点(玄提炼出一个观点(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奘西游鉴真东渡)“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加以论述论述”观点论证类观点论证类卷卷3 近中国开埠通商代近中国开埠通商代“提取提取一个自开商埠的一个自开商埠的信息信息简要简要
6、分析分析”提取信息类提取信息类2017卷卷1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信息,自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信息,自议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议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阐述阐述自拟论题类自拟论题类卷卷2 钟表的演变钟表的演变提取两条或以上信息,拟定一提取两条或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阐述自拟论题类自拟论题类卷卷3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洋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自拟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自拟论题类自拟论题类例例1,1,论证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20132013全国
7、课标卷全国课标卷1-42.1-42.(1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图图9 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图10 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比较图9 9、图、图10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2(12分)分)示例一:示例一:信息: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
8、明: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示例二:示例二:信息: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说明:唐代唐代“道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附:附:评论观点评论观点解题技巧解题技巧一、解题要领一、解题要领1.1.先表态,得观点明确分;先表态,得观点明确分;2.2.想论点,得分层论点分;想论点,得分层论点分;3.3.找史实,得历史史实分;找史实,得历史史实分;4.4.做结论,得整体印象分;做结论,得整体印象分;5.5.排好版,得规范逻辑分。排好版,得规范逻辑分。二、解题三段式二、解题三段式1.1
9、.观点:观点:提炼提炼表态表态阐释;阐释;2.2.论证:论证: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层次清晰,条理清楚;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层次清晰,条理清楚;3.3.结论:结论:点明观点,评判,升华,拓展。点明观点,评判,升华,拓展。例例2,2,评论历史观点评论历史观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冲击反应反应”模式模式 。(要求:。(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进行评析,史论结合。)附:附:找出不同看法找出不同看法解题技巧解题技巧一、解题要领一、解题要
10、领1.1.提出不同观点;提出不同观点;2.2.论述观点;论述观点;3.3.再次说明观点;再次说明观点;例例3,提出不同看法提出不同看法【解析】【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以生产力诸要素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以生产力诸要素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通过渗透到生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通过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产力诸要素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的)的“公式公式”为切入点,要求学生根为切入点,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对这一据所学,对这一“公式公式”进行探讨,全面考查学生进行探讨,全面考查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阅读和获取
11、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探讨问题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探讨问题的多种能力。按的多种能力。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以及生产组织形式等要素构成。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以及生产组织形式等要素构成。该公该公式主要表明了科学技术对于提高生产力的贡献,近代以来科技作为第式主要表明了科学技术对于提高生产力的贡献,近代以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使生产力各要素的效益发生增殖(代数性倍增),这是对一生产力,使生产力各要素的效益发生增殖(代数性倍增),
12、这是对材料公式的理解;材料公式的理解;而本题的落脚点还要运用史实探讨,可以依据世界而本题的落脚点还要运用史实探讨,可以依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选取科学近现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只要认可其中一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只要认可其中一个关系,并进行合理的论证即可。当然,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个关系,并进行合理的论证即可。当然,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答题示例答题
13、示例1 1】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科学技术与公式中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1 1)表明观点:)表明观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能放大生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产力诸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说明:从得高分的角度看,专家学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在一定条(说明:从得高分的角度看,专家学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所以对其件下有其合理性;所以对其“合理性解读合理性解读”更易于展开和获得高分。)更易于展开和获得高分。)(2 2)论述观点:)论述
14、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牛顿力学、热学等科技进步,促使了蒸汽机的出现和机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工具的改进);进一步推动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促使煤炭大量开采、交通运输等新兴行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促使了“蒸汽时代”的来临。(劳动对象的扩展)。可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工具的改进速度加快,生产管理水平更加科学高效,劳动对象扩展迅速,科学技术放大了生产力诸要素,放大了生产力诸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乘法效应。(3 3)再次说明观点:再次说明观点:生产力诸要素的乘法效应有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诸要素的乘法效应有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说明:问题要求用世界近现
15、代史的史实,与之最直接的就是三次(说明:问题要求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与之最直接的就是三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诸要素的推动。任选自己熟悉的一次工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诸要素的推动。任选自己熟悉的一次工业革命中相关史实论述即可。也可用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业革命中相关史实论述即可。也可用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论述,其逻辑列表如下。)论述,其逻辑列表如下。)【答案示例答案示例2 2】就就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1 1)表明观点:)表明观点:科学技术与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具有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具
16、有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用。(说明:本答案也是对专家观点(说明:本答案也是对专家观点“合理性解读合理性解读”的角度作答,只是的角度作答,只是选取了其中一个要素进行阐述。)选取了其中一个要素进行阐述。)(2 2)论述观点:)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和推广,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和推广,工厂制应运而生。工厂制应运而生。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进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
17、的到来为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的到来为流水线生产流水线生产创造了条件,进一步促创造了条件,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如流水线生产在汽车工业中的发明应用,大大进了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如流水线生产在汽车工业中的发明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流水线生产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流水线生产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综上,综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促进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生产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促进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3 3)再次说明观点:再次说明观点:总
18、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产管理的提高是相总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产管理的提高是相互作用的。互作用的。(说明:该答案选择一个要素生产管理进行论证,线索相对更清晰,(说明:该答案选择一个要素生产管理进行论证,线索相对更清晰,也更有利于作答。选择什么要素,需要考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自也更有利于作答。选择什么要素,需要考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自己熟悉的问题入手。)己熟悉的问题入手。)【答案示例答案示例3 3】就就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1 1)表明观点:)表明观点:科学技术有助于促进科学技术有助于促进劳动对象劳动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19、,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劳动对象的多样化又促一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劳动对象的多样化又促一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说明:本答案也是对专家观点(说明:本答案也是对专家观点“合理性解读合理性解读”的角度作答,只是的角度作答,只是选取了其中一个要素进行阐述。)选取了其中一个要素进行阐述。)(2 2)论述观点:)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促进了蒸汽机的发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促进了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进而推动了煤矿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劳动对象范围明和广泛运用,进而推动了煤矿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劳动对象范围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磁感应的发现、发电机、内燃机等科技扩大。第二次工业革
20、命时期,电磁感应的发现、发电机、内燃机等科技发明,促进了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范围进一发明,促进了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科学突破,为原子步扩大。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科学突破,为原子能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进而推动了航空航天、计算机新能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进而推动了航空航天、计算机新兴行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反过来兴行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在更多领域的深入发展。又促进生产力在更多领域的深
21、入发展。(3 3)再次说明观点:再次说明观点:总之,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的变化相互推动、总之,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的变化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相互促进。(说明:该答案选择一个要素劳动对象进行论证,与现实联系更加(说明:该答案选择一个要素劳动对象进行论证,与现实联系更加密切。)密切。)【赞同观点论证方案】【赞同观点论证方案】技术水平落后的农业时代,生产力进步速度有限;进入工业时代后,技术水平落后的农业时代,生产力进步速度有限;进入工业时代后,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工具得以改进,生产管理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工具得以改进,生产管理更加科学高效等,这些因素使社会生产力迅
22、猛发展。科学技术转化成生更加科学高效等,这些因素使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速度加快。产力速度加快。事例事例科学科学+技术技术各生产要素各生产要素工业革工业革命命牛顿力学、热学、牛顿力学、热学、蒸汽机等蒸汽机等蒸汽时代(劳动工具),工厂制(生产管理),蒸汽时代(劳动工具),工厂制(生产管理),煤炭被大量开采(劳动对象)等煤炭被大量开采(劳动对象)等第二次第二次工业革工业革命命电磁感应理论、发电磁感应理论、发电机、内燃机等电机、内燃机等电气时代(劳动工具),内燃机及汽车(劳动工电气时代(劳动工具),内燃机及汽车(劳动工具),大企业制(生产管理),石油化工新兴行具),大企业制(生产管
23、理),石油化工新兴行业及钢铁传统工业的技术革新(劳动对象)等业及钢铁传统工业的技术革新(劳动对象)等第三次第三次科技革科技革命命量子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相对论、计算机技术、空间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技术、原子能技术等等信息时代(劳动工具),原子能(劳动工具),信息时代(劳动工具),原子能(劳动工具),“经营者革命经营者革命”(生产管理),第三产业兴起(生产管理),第三产业兴起(劳动对象)等(劳动对象)等特别提示:特别提示:论证中要有论证中要有2 2个或个或2 2个以上从不同角度选取的世界近现代史个以上从不同角度选取的世界近现代史正确的史实,并对其中一个史实进行有理论联系的论证。正
24、确的史实,并对其中一个史实进行有理论联系的论证。42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12分)分)材料表材料表4 4时间时间中国中国外国外国14141515世世纪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制度。郑和七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制度。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史上的壮举。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哥伦布到达美洲大印刷机。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佛罗伦萨陆。佛罗伦萨200200余家纺织工余家纺织工场
25、雇佣场雇佣3 3万余名工人。万余名工人。1616世纪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一条鞭法法”改革。李时珍改革。李时珍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刊刻。玉米、刊刻。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汤显祖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汤显祖出生,代表作出生,代表作牡丹亭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哥白尼提出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哈姆雷特姆雷特。
26、1717世纪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茶叶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茶叶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刊刻。刊刻。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英国早期移民乘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五月花号”到达北美。到达北美。(1)20172017年全国卷年全国卷I42I42题体现的命题趋势题体现的命题趋势唯物史观唯物史观 问题意识问题意识(2)依托材料由)依托材料由观点观点变成了具体的变成了具体的史实史实,设问方式把设问
27、方式把考生思维的起点从考生思维的起点从史论史论推进到推进到史实史实(3)答题论述的观点或论题由)答题论述的观点或论题由命题者制定命题者制定发展到学生发展到学生自行自行拟定拟定由由说明既有的历史问题说明既有的历史问题到到评论别人的观点评论别人的观点再到再到说明自己的说明自己的观点观点(4)评分标准趋于统一评分标准趋于统一思想观点的深刻性、严谨性、开拓性思想观点的深刻性、严谨性、开拓性;论据的典型性、充分性论据的典型性、充分性;史史论结合的融合性和逻辑性论结合的融合性和逻辑性42题评分标准:论题部分论题部分0-30-3分,阐述部分分,阐述部分0-90-9分,具体赋分如下:分,具体赋分如下:分值赋分
28、要求10-12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外关联的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史实分析准确,论证充分,结论合理;逻辑严谨,表述通顺。7-9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外关联的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史实分析较为准确,论证较充分,结论合理;逻辑较严谨,表述通顺。4-6能够拟出论题,基本符合要求;能够运用史实支持论题,有一定的分析和论证,表述通顺。0-3能够拟出论题;能够运用史实说明。核心不变 论证和探讨问题:论证和探讨问题:以史证论,因论据史以史证论,因论据史高考模拟训练学生得分情况统计高考模拟训练学生得分情况统计:10-12偏少7-9偏少4-6相对集中
29、0-3不少三、问题分析三、问题分析 1,难以提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论题,是考生,难以提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论题,是考生失分的首要原因(论题不符或没有论题)失分的首要原因(论题不符或没有论题)2,未能进行符合题目要求的论证探讨,是,未能进行符合题目要求的论证探讨,是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审题不到位、史实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审题不到位、史实不对、史实无关联等)不对、史实无关联等)3,书写不够规范,书写不够规范 4,时间和能力等因素,没有仔细作答,时间和能力等因素,没有仔细作答学生失分的原因学生失分的原因四、全国卷第四、全国卷第4242题解题策略题解题策略试用各类材料入题;试设思辩性较强的问题;试用各种史观阐
30、释历史;试用各类材料入题;试设思辩性较强的问题;试用各种史观阐释历史;试用各种方式开放;试用不同方式激发创造活力试用各种方式开放;试用不同方式激发创造活力第第41题是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题是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试验田试验田”;多年来,命题人;多年来,命题人一直秉承一直秉承“高考还是难一点好高考还是难一点好”的理念的理念A.A.保持平常心态,面对难题沉着自信保持平常心态,面对难题沉着自信从从20152015年全国卷试题使用省区年全国卷试题使用省区130139130139份文综试卷答题情况统计来看,份文综试卷答题情况统计来看,4141题总体得分偏低。题总体得分偏低。四、全国卷第四、全国卷第4242题
31、解题策略题解题策略B.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1.1.了解试题类型,明确观点,有的放矢了解试题类型,明确观点,有的放矢纵观近纵观近6年的全国卷第年的全国卷第41题(历史论证题),大致分两类:题(历史论证题),大致分两类:(1)历史阐释题:历史阐释题:观点提炼观点提炼+阐释说明。阐释说明。如如20132013年全国年全国卷和卷和卷;卷;20142014年全国年全国卷和卷和卷;卷;20152015年全国年全国卷。卷。(2)历史探讨题:历史探讨题:观点判断观点判断+论证评价。论证评价。如如2011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从两种观点中选年全国新课标卷从两种观点中选
32、其一;其一;2012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从赞成、反对、片面三种观点中选年全国新课标卷从赞成、反对、片面三种观点中选其一;其一;20152015年全国年全国卷自主观点下多维阐释。卷自主观点下多维阐释。B.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3.3.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1)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观点观点1 1:西方崛起是欧西方崛起是欧洲自身文明发洲自身文明发展延续的结果展延续的结果 -观点观点2 2:西方崛起是本西方崛起是本土文明延续和土文明延续和外来文明综合外来文明综合作用的结果作用的结果
33、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命题呈现的材料中为观点1提供的有效信息要比为观点2提供的多,所以作答观点1相对难度较小,得分率往往较高。不足:缺少总不足:缺少总结性评价;书结性评价;书写范围超出答写范围超出答题框限制。题框限制。四、全国卷第四、全国卷第4242题解题策略题解题策略B.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3.3.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1 1)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证(2 2)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尽量不论证逆向思
34、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点 学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总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学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总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对学者观点进行合理的解读是一个较对学者观点进行合理的解读是一个较“讨巧讨巧”的得分手段。否定的得分手段。否定式的作答应谨慎使用,除非学者观点有明显瑕疵,且你的论据确式的作答应谨慎使用,除非学者观点有明显瑕疵,且你的论据确凿。凿。再如:再如:2012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41题考生持赞成、反对或另立题考生持赞成、反对或另立观点均可,但从作答情况统计看,选择赞成的占观点均可,但从作答情况统计看,选择赞成的占88.5%88.5%,这从反
35、,这从反面说明另立新论难度很大。面说明另立新论难度很大。四、全国卷第四、全国卷第4242题解题策略题解题策略B.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3.3.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1 1)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2 2)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3 3)注意史论的时空限制,准确表述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点)注意史论的时空限制,准确表述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点 任何历史认识都
36、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存在基础之上的,而时空任何历史认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存在基础之上的,而时空就是历史存在的方式。因此,运用材料论证时,必须对材料进行时就是历史存在的方式。因此,运用材料论证时,必须对材料进行时空上的甄别,以免出现论证逻辑错误。如空上的甄别,以免出现论证逻辑错误。如20152015年全国年全国卷第卷第4141题:题: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公式进行探讨。如果考生采用世界史在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公式进行探讨。如果考生采用世界史在新航路开辟前的史实和中国史在新航路开辟前的史实和中国史在1840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史实,就会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史实,就会出现史料与史论时空不对应,
37、史料不能印证史论成立。出现史料与史论时空不对应,史料不能印证史论成立。四、全国卷第四、全国卷第4242题解题策略题解题策略四、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3.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1)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2)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3)注意史论的时空限制,准确表述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点(4)“条分缕析”是增分的有效手段下面是下面是20142014年湖南省的一份满分卷(原汁原味呈现)年湖南省的一份满分卷(原汁原味呈现)建议:建议:将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删除,改为删除,改为“国民党
38、的英国民党的英勇抗战勇抗战”。理由:理由:1.1.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国民党一直是前线的作战者,共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国民党一直是前线的作战者,共产党则开展游击战,国民党的军队要远远多于共产党的军队。产党则开展游击战,国民党的军队要远远多于共产党的军队。2.2.在当时,国民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抗日战争的主力。为在当时,国民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抗日战争的主力。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先后开展多次正面交战,了挽救民族危亡,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先后开展多次正面交战,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等,损失惨重,死伤无数,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等,损失惨重,死伤无数,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39、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不可磨灭的功绩。3.3.历史教材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历史教材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19601960年新中国成立年新中国成立1111年,打败了反动统治者。教科书的编写受时代气息的影响,年,打败了反动统治者。教科书的编写受时代气息的影响,出于与中央保持一致的需要,编成了此教科书。出于与中央保持一致的需要,编成了此教科书。其实,我们应该正确面对那些党派之争,用包容之心去对其实,我们应该正确面对那些党派之争,用包容之心去对待历史。历史无法改变,我们要正确认识历史。待历史。历史无法改变,我们要正确认识历史。思路思路1.1.是什么?(观点或修改建议)是什
40、么?(观点或修改建议)2.2.为什么?(两个角度:原因及影响)为什么?(两个角度:原因及影响)3.3.怎么样?(小结:上升到理论或史观的角度分析)怎么样?(小结:上升到理论或史观的角度分析)步骤一:看问题、明要求、确定对象步骤一:看问题、明要求、确定对象步骤二:细读材料提炼观点在提炼观点的时候一定要做步骤二:细读材料提炼观点在提炼观点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并要用专业术语表述。到言简意赅并要用专业术语表述。步骤三:组织答案(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主张序号步骤三:组织答案(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主张序号化)化)在组织答案时要分三段:在组织答案时要分三段:第一段观点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要求你做到两步
41、,第一第一段观点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要求你做到两步,第一步用专业语言写出你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观点,第二步步用专业语言写出你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观点,第二步亮明你选择的观点,表述时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亮明你选择的观点,表述时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为正确、我同意正确、我同意等。(等。(2-3分)分)解题技巧指导解题技巧指导第二段:史论结合部分(第二段:史论结合部分(7-8分)分)在这一部分中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运用史实来在这一部分中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运用史实来论证你选择的观点,尽量要做到史论结合。论证你选择的观点,尽量要做到史论结合。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4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思路二:外因、外因。思路二:外因、外因。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
43、,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第三段:评论部分。(第三段:评论部分。(2-3分)分)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和相关的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和相关的历史史观以及历史发展的趋势等来论证。)历史史观以及历史发展的趋势等来论证。)具体解题技巧具体解题技巧(一)题型(一)题型1、从常规出题来看,它一般分为两类、从常规出题来看,它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某种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明确表态(是否正确;是否一类是针对某种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明确表态(是否正确;是否全面等)后再进行分析解
44、答;全面等)后再进行分析解答;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另一类则是一题中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或先后明确另一类则是一题中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或先后明确表态,然后分别进行论证。表态,然后分别进行论证。2、从材料陈述看、从材料陈述看一类是材料观点直接给出;一类是材料观点直接给出;另一类是观点间接(观点隐含)给出另一类是观点间接(观点隐含)给出3、设问类型看:包含评述,评价,评论三种、设问类型看:包含评述,评价,评论三种(1)评价,即评定
45、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2)评述则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评述则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3)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价注意:注意:(1)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述类偏重于叙述史实;评述类偏重于叙述史实;评论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
46、史观,表明自己对历评论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2)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价、简评、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为、你价、简评、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评价:(1)定性评价即整体评价;)定性评价即整体评价;(2)定量评价,即以史实说明。)定量评价,即以史实说明。(3)一分为二和看主流相结合。)一分为二和看主流相结合。历史事件或现象评价:历史事件或现象评价:(
47、1)根据要求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根据要求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2)需要结合背景、特点、作用、影响等等,看评价角)需要结合背景、特点、作用、影响等等,看评价角度。度。(二)解题步骤(二)解题步骤第一步:完整的阅读材料,提炼观点第一步:完整的阅读材料,提炼观点提炼观点提炼观点,弄清几个问题:弄清几个问题:评论的客观对象评论者的主观认识是什么?评论的客观对象评论者的主观认识是什么?有几个观点?有几个观点?各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各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误区:为了抢时间作答,没有完整、准确的阅读材料,误区:为了抢时间作答,没有完整、准确的阅读材料,断章取义,随便把材料中的任意一句话当
48、成题目要论证断章取义,随便把材料中的任意一句话当成题目要论证的观点,导致全盘皆输。的观点,导致全盘皆输。注意:注意:如果设问是:论证材料中某某的某某观点,只能同意。如果设问是:论证材料中某某的某某观点,只能同意。提炼出观点后,一定不要急着下笔作答,花一分钟左提炼出观点后,一定不要急着下笔作答,花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在大脑构思如何表态有利于你接下来的论证,右的时间在大脑构思如何表态有利于你接下来的论证,而不是按照你的初衷去表态。而不是按照你的初衷去表态。第二步:陈述观点并对观点进行判断表态第二步:陈述观点并对观点进行判断表态1、材料只有一种观点怎么表态、材料只有一种观点怎么表态同意或正确同意或正确不
49、同意或错误,陈述你的观点不同意或错误,陈述你的观点辩证看待:既有合理一面也有不合理一面辩证看待:既有合理一面也有不合理一面(做题慢的同学尽量避免这种答法,因为时间紧急,论(做题慢的同学尽量避免这种答法,因为时间紧急,论证费时,不利于得分,做题快的同学可以尝试,挑战满证费时,不利于得分,做题快的同学可以尝试,挑战满分分2、材料有多种观点(出现概率大)、材料有多种观点(出现概率大)同意其中一种。同意其中一种。材料观点都不同意,提出自己的观点。(其实材料中材料观点都不同意,提出自己的观点。(其实材料中的多种观点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所以你自己的观点最好的多种观点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所以你自己的观点最好是综
50、合多种观点。)是综合多种观点。)注意:注意:1)不要答不同意其中的一种,因为你不同意其中一种,有)不要答不同意其中的一种,因为你不同意其中一种,有两种可能:两种可能:A.与材料另一种观点不谋而合,还不如直接同意另一种;与材料另一种观点不谋而合,还不如直接同意另一种;B.材料的观点你都不同意,那你为啥不直接说出你的观点呢,材料的观点你都不同意,那你为啥不直接说出你的观点呢,用这种方式呢?用这种方式呢?2)如果设问是这样的:)如果设问是这样的:“你同意哪一种,请说明理由你同意哪一种,请说明理由”,而不是而不是“评析材料中评析材料中观点观点”。原则上可以另立自己的观点了,但标准答案里没有设计材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