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新课标案例:六下二单元“读外国名著探广阔世界”大单元教学先说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共读交流会。为了改进上一次共读交流的遗憾,也为了让共读一本书这项活动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我们在班级进行了同读一本书的第二次交流活动汤姆索亚历险记共读交流会。依托共读手册,我们仍旧将共读交流分为了以下几个环节:环节一:交流话题征集我们一共征集了班级原创话题二十四个。如下所示:飞鸟班级汤姆索亚历险记共读交流原创话题集1.生命不止冒险不止,汤姆索亚接下来会做什么?大胆想象,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精彩故事呢?(梓铭)图片7.如果汤姆他们找到了金子,并且强盗没有来,会发生什么呢?(亮一)8.如果汤姆没有去墓地,又会发生什么?(
2、小姜)9.如果汤姆索亚没有参加自己的葬礼,会是怎么样?(嘉怡)10.汤姆是如何不被印江乔埃发现的?(锡文)11.汤姆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之后,在汤姆身上还会发生什么事?(锡文、若冲)12.如果汤姆没有找到宝藏会如何?(若冲)13.汤姆以后还会交什么朋友(子骞)14.如果汤姆来到小岛,就再也没有回家,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译晖)15.如果汤姆当时没有说出来自己目睹的真相,会发生什么呢?(师嘉)16.如果汤姆放弃了在山洞里找路,又会发生什么?(师嘉)17.如果汤姆没有指认凶手,他会怎么样?(小徐、范范、子诺、嘉宁)18.说说汤姆索亚的名字来历(绍恒)19.汤姆通过交换,都获得了哪些小玩意儿?
3、(闫帅)20.如果汤姆只有一个人在洞里迷路,他还会出来吗?(小白、晓盟)21.如果汤姆是个胆小鬼,还会有后面的故事吗?(添乐)22.汤姆是到底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崔崔)23.如果在山洞印第安乔没有走掉,不打算放过汤姆,故事会怎么样?(孟祥远)24.如果汤姆没有揭发坏人,哈克会主动揭发坏人吗?(嘉宁)环节二:固定话题交流固定话题我们选择了共读手册中的人物关系梳理,重要情节以及生活中是否有汤姆一样的同学这三个话题进行交流。首先,人物关系的梳理非常能够体现同学们的思维水平,我们来几位同学的精彩作品:通过上述五种不同形式的人物关系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语言是思维的外国,同样的人物关系处
4、理,同学们呈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得不感慨,思维导图在小学生的日常学习中,特别是阅读呈现中,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学习工具。同学们的作品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能将人物关系绘制得如此清晰,这足以证明同学们对这本书的人物非常熟悉。这也是认真阅读的有效印证啊!不得不感慨,再次为飞鸟班级同学们的创造力点赞!剩下的两个话题交流也较为顺利,特别是在重要情节的梳理部分,同学们能够借助完成的共读手册互相补充,完善了整本书的重要情节。环节三:自由话题交流和鲁滨逊漂流记共读交流的形式相同,在固定环节过后,班级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自由话题的选择与交流。这样的交流办法既尊重了同伴的交流意愿,又增加了阅读交流的宽度。当然,为
5、了弥补上次交流的遗憾。六个小组交流过后,我们重新梳理了话题集,针对没有共同交流的话题,又增加了一个随机交流的环节,这样就使得我们的这一份原创话题集有了充分的利用。环节四:分享共读体会交流不止于此,为了让共读交流的学习过程更加完整。交流后,我抛出了问题:和大家交流后,你对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和体会呢?这份交流太宝贵了,每位同学都在用心思考,认真分享。作为倾听者,动笔记录,还原孩子们课上交流的那些瞬间,阅读的美好滋味,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尽在这些文字之中:图片晨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本书的人物形象写得很立体,汤姆并不是一直很勇敢,汤姆也有害怕的时候,所以汤姆的形象让我感受到很真实。
6、嘉宁: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重新思考了这本书为什么会成为名著?这本书讲述了汤姆的成长,但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汤姆的身边找到自己成长的经历和体会。师嘉:我最大的感受是汤姆让自己闪闪发光,汤姆靠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在遇到危险时,拯救了身边的人。汤姆从不放弃自己,从不放弃生活的希望。梓泓:和大家交流过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这本书的细节内容更加深刻了。我发现大家都读的特别仔细,有很多细节被我忽略了,但是刚才在交流时都被大家都提到了。非常受启发。佳豪:我对汤姆的形象也有了新的认识。他虽然顽皮不听话,但是书中有一个情节也提到,为了不让波利姨妈担心,他悄悄回来看她,这说明他也很为家人着想。锡文:汤姆在法庭上指认凶手的大
7、场面,一个少年的伟大形象就体现在这个时候。乔楚: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马克吐温的经历,作者在年少时父母很早就去世,写这本书的时候他的孩子也去世了,他自己的人生很不顺利,童年虽然有很多不如意,但是对马克吐温来说,却是快乐的。作者可能就是想在书中找寻到童年的快乐与美好。语晨:我也想给大家补充这本书的创作背景,19世纪70年代,美国进入了垄断时期,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感受到了美国现实的凄惨,他为了寻找在充满痛苦的当时美国社会中所找不到的愉快,便转向了南北战争的以前岁月,描绘了童年时代的生活。嘉怡: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和大家交流之后,我对汤姆的勇敢有了新的认识。我之前只只得到汤姆很勇敢,但是却不知
8、汤姆勇敢在何处。译晖: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多样,所以在思考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很多不一样的角度。最后发言的是,是梓铭,他用自己富有创造力的语言进行了总结:在美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作者马克吐温只能从三维世界回到二维世界,在纸上挥洒他曾经的青春与热血。孩子们的交流多好啊!交流之中,互相补充,彼此启发,不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又或者是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交流本身带来的思考,都体现的淋漓尽致。甚至于孩子们的分享,远比成年人读完一本书的交流更为深刻。作为老师我做了什么呢?很简单,两件事:搭平台,把阅读交流的时间在课堂上还给孩子们。认真听,整个交流过程,我是倾听者,也是记录者。我在聆听中切身
9、感受儿童在共读交流中的深入思考。我知道,这一次的共读交流,深度与广度的探寻,我做到了!回首第二单元的学习,在竹平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了每完成一节课,或者一个学习任务,都进行教学反思的记录和撰写。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摸索,学生的学习获得,都实实在在记录其中。从教走向学的转变是如此的自然。第二单元的学习跨度,我们持续了整整两周时间。这两周的学习,因为抛开了课时的拘泥限制,我们真正捧起了外国文学名著,阅读,交流,实实在在地完成了三个子任务:学习作品梗概,撰写人物简评,开展共读交流会。从课文的小小节选,走向了广阔阅读天地。对照成功标准,我们完成的如何?同学们一张张精彩作品,足以说明一切。大单元教学的感觉,真的很奇妙。当然,我深知有力的大单元教学尝试是基于严谨的备课,详细的单元整体解读,以及适切的学习任务设计和科学的评价。这是教师应用的专业态度,更是我们实施大单元教学的底气。这并不是我们阅读一本书的终点,交流课结束,我给孩子们说:“下本书,我们读什么?大家说了算。”我们已经在期待下一次的班级交流了。同读一本书,更将成为飞鸟班级的保留活动,一直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