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掌握三国至隋唐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历程及文化成就2、理解魏晋玄学的主张及石窟艺术的特点自学指导(一)自学指导(一)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目,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3分钟后比谁能准确作答。1、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儒、佛、道的关系是如何演变的?2、魏晋玄学的主张有哪些?3、魏晋至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有哪些?4、灭佛的原因?儒学儒学道教道教佛教佛教汉朝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发展发展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发展发展汉武帝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吸收佛、道精神“三教合归儒”,以儒为主,调和并吸收佛道理论统治者推行三教并行唐中期,韩愈等人提出
2、复兴儒学官方正统思想仍是儒学官方正统思想仍是儒学东汉末兴起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道教最受尊崇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盛行,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武则天时有很大发展,禅宗影响最大1、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儒、佛、道的关系是如何演变的?时期表现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成为蔚然大宗秦朝焚书坑儒,儒学遭受重创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确立正统地位,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 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韩愈复兴儒学儒学的发展过程探究:佛教、道教为什么会盛行?儒学为什么会受到挑战?任何时代,任何时代,苦难中苦难中的人
3、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寻找未来的幸福。柏杨柏杨 中国人史纲中国人史纲道教道教强调人生的哀乐、现实的纵情,且备有强调人生的哀乐、现实的纵情,且备有长生之方、登仙之术长生之方、登仙之术人们可由此来超凡脱俗,逍遥神游,人们可由此来超凡脱俗,逍遥神游,求得精神上的充实和超越。求得精神上的充实和超越。佛教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从而有可能稀释、有可能稀释、消除消除人们对于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死亡的恐惧。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
4、困惑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传统儒学充斥着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伦理说教,却,却不能不能对人的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汉唐儒学简单的思想体系,已不能应。汉唐儒学简单的思想体系,已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葛兆光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史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人们缺乏精神寄托佛教和道教注重解决人生的现实问题,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儒学自我伦理体系缺陷不完备,不能适应社会现实需要道教道教所关心的,是社稷荣衰、战争胜负、命运穷达、人生贫富、寿命长短、前途吉凶、祛病消灾等所关心的,是社稷荣衰、战争胜
5、负、命运穷达、人生贫富、寿命长短、前途吉凶、祛病消灾等社会现社会现实问题。实问题。佛教与人们欲求脱离苦海的愿望产生共鸣,僧人们还吸取道家的道术,关心人们的现世利益佛教与人们欲求脱离苦海的愿望产生共鸣,僧人们还吸取道家的道术,关心人们的现世利益 据卜宪群总撰稿据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秦汉魏晋南北朝整理整理佛教和道教符合各阶层现实需求,得到统治者的支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对国家、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灭佛原因)原因:劳动力不事生产,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广修寺庙、耗费钱财;阻碍社会生产的发展。表现:民间:南朝范缜抨击佛教政府: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
6、武宗和后周世宗)灭佛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削弱佛道特权、增加劳动力和税收,维护封建统治。影响:2、魏晋玄学的主张有哪些?(1)背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2)内容:思想上,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政治上,主张“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3)影响:形成了寄情山林、纵酒清谈的社会风气。3、魏晋至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有哪些?(1)佛、道盛行,冲击儒学,儒学的统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动摇。(2)儒学地位不独尊,与佛、道并存,且通过援佛道入儒来实现重生。(3)儒学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传统力量而缺少成熟的文化政策做保证
7、,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对儒学冲击较大,隋唐统一,复兴儒学迫在眉睫。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二)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二目,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3分钟后比谁能准确作答。1、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我国文学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分别有哪些主要成就?2、我国石窟艺术有哪些特点?1、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我国文学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分别有哪些主要成就?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书法绘画雕刻建安文学、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隶、草、行、楷均已完备;“书圣”王羲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诗歌数目多,成就高“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融合南北朝创新风格,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题材广泛、风格
8、多样,山水、花鸟成为绘画主题,“画圣”吴道子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东汉末建安文学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人生哀伤与建功业交织东晋田园诗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南朝骈文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局部统一安逸间律
9、和谐,词句华丽儒学中积极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蕴含了佛道思想,淡薄名利、逃避现实黑暗政治偏安江左玄学官场逃避现实,归隐田园,追寻理想人格南北朝南北朝民歌敕 勒 歌北魏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南北对峙民俗差异语言质朴 风格豪迈唐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736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757年)唐朝气象国力强盛到由盛转衰1.文学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凄苦哀思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2、我国石窟艺术有哪
10、些特点?以佛教雕塑群像为主,而佛教造像又与人性结合 塑像内容、形象与现实紧密结合 所塑造的佛国世界等级森严,以佛为中心,形体格外高大突出,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按等级高低排列,侍立两旁,如众星托月 早期塑像以彩色为主课堂小结,构建体系课堂小结,构建体系整理知识,理解记忆整理知识,理解记忆背诵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儒、佛、道关系的演变当堂训练,巩固运用当堂训练,巩固运用熟记本节课的知识点完成练习册P47 1-3第八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掌握三国至隋唐时期的科技发展的情况。2、理解此时期的中外交流和唐朝对外交流的历史影响自学指导(一)自学指导(一)同
11、学们阅读课本第三目,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3分钟后比谁能准确作答。1、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科技有哪些主要成就?2、古代中国科技的地位如何?1、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科技有哪些主要成就?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南朝祖冲之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七位数字。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地理学:西晋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隋唐时期:建筑: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印刷术: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火药: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天文学:唐朝天
12、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医学:医学家孙思邈著千金方。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2、古代中国科技的地位如何?古代中国科技素称发达,但并未一直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仍属于传统科技,而且以总结为主,发展停滞;西方此时则兴起近代科技,而且以创新为主,后来居上。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二)同学们阅读课本第四目,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3分钟后比谁能准确作答。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我国中外文化交流主要表现有哪些?有何特点?主要表现:1、佛教东传高僧来华: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西行取经: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
13、典。唐朝的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在那烂陀寺钻研多年,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影响: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2、影响周边鉴真东渡: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学问僧来华: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如日本的高僧空海,回国时携带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影响:这些交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3、其他方面(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日本、新罗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其文化深受唐朝的影响。(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特点: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上兼容并包,注意吸收各族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课堂小结,构建体系课堂小结,构建体系整理知识,理解记忆整理知识,理解记忆背诵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科技的主要成就当堂训练,巩固运用当堂训练,巩固运用熟记本节课的知识点完成练习册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柳公权的金刚经碑洛神赋图女史箴图“以形写神”:追求外在形象兼内在精神本质的刻画送子天王图大同云冈石窟露天大佛唐招提寺唐朝主要对外交通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