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1010课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辽夏金元的统治1.辽与西夏2.金朝入主中原3.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4.元朝的民族关系目目 录录CONTENT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1.了解辽夏金元诸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相关制度建设;2.2.认识北方少数民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作用。01 01 辽朝辽朝契丹族契丹族(916-1125916-1125)03 03 金朝金朝女真族女真族(1115-12341115-1234)02 02 西夏西夏党项族党项族(1038-12271038-1227)04 0
2、4 元朝元朝蒙古族蒙古族(1271-13681271-1368)(1 1)特点特点:变法涉及政治、农业、商业、军事、科举多个领域。变法涉及政治、农业、商业、军事、科举多个领域。含义含义:加强国家对各个领域的管理和控制加强国家对各个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目的。(2 2)利:)利:制度制度建设建设严密严密,对于各种不稳定因素和管理漏洞的防范,对于各种不稳定因素和管理漏洞的防范十分到位。(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十分到位。(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弊:严重弊:严重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束缚了人的
3、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体制僵化,行政效率,导致体制僵化,行政效率低下,统治危机日趋严重;过度低下,统治危机日趋严重;过度崇文抑武崇文抑武,导致军备废弛、国势,导致军备废弛、国势积弱积弱1111(1 1)方式:战争、移民戍边、设置管理机构,和亲等方式。)方式:战争、移民戍边、设置管理机构,和亲等方式。(2 2)实行)实行南北面官制南北面官制,北面官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民族,北面官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民族,南面官模南面官模仿唐代制度管理汉人(四时捺钵不写)仿唐代制度管理汉人(四时捺钵不写)(3 3)意义:加强了统治;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面貌;促进)意义:加强了统治;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面貌;促进
4、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展(形成?)。(形成?)。政权政权制度特点制度特点辽辽西夏西夏金金元元“有城国,有行国有城国,有行国”兼具兼具农耕经济农耕经济和和游牧经济游牧经济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总体特征(辽夏金元)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总体特征(辽夏金元)“虏制虏制”和和汉制汉制两套制度,两套称谓两套制度,两套称谓西夏文一套制度(汉制),两套称谓一套制度(汉制),两套称谓 金朝于金朝于11531153年正式迁都燕京城,年正式迁都燕京城,定名定名中都中都大兴府,同时拆毁上京宫大兴府,同时拆毁上京宫殿,将宗室贵
5、族及其所属殿,将宗室贵族及其所属猛安谋克猛安谋克尽行迁入内地尽行迁入内地政权政权制度特点制度特点辽辽两套制度,两套称谓两套制度,两套称谓西夏西夏一套制度(汉制),两套称谓一套制度(汉制),两套称谓金金元元有城国,有行国有城国,有行国兼具兼具农耕经济农耕经济和和游牧经济游牧经济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总体特征(辽夏金元)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总体特征(辽夏金元)“虏制虏制”和和汉制汉制从虏制到汉制(从虏制到汉制(“猛安谋克猛安谋克”的异化)的异化)窝阔台时期的汉化措施使大蒙古窝阔台时期的汉化措施使大蒙古国在汉化方面作出了试探性的迈进,国在汉化方面作出了试探性的迈进,但同时也受到了蒙古贵族、西域官僚
6、但同时也受到了蒙古贵族、西域官僚和商人的抵制、破坏。窝阔台死后,和商人的抵制、破坏。窝阔台死后,耶律楚材在汗廷受到排挤和冷遇,不耶律楚材在汗廷受到排挤和冷遇,不久抑郁而终,其改革措施亦大都中止久抑郁而终,其改革措施亦大都中止 中统元年(中统元年(12601260年年)5 5月,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月,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蒙古帝国大汗帝国大汗。忽必烈发布称帝的即位诏书。忽必烈发布称帝的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皇帝登宝位诏(祖宗创立(祖宗创立基业基业5050余年余年,“,“武功迭兴武功迭兴,文治多缺文治多缺”;忽必烈决心;忽必烈决心“宜新弘远之规宜新弘远之规”,“祖述变通,正在今日
7、祖述变通,正在今日”)1271 1271年年1212月,忽烈取月,忽烈取易经易经“大哉乾元大哉乾元”之义,将国号由之义,将国号由“大蒙古国大蒙古国”改为改为“大元大元”,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皇帝。p59材料元睿宗元睿宗政权政权制度特点制度特点辽辽两套制度,两套称谓两套制度,两套称谓西夏西夏一套制度(汉制),两套称谓一套制度(汉制),两套称谓金金元元有城国,有行国有城国,有行国兼具兼具农耕经济农耕经济和和游牧经济游牧经济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总体特征(辽夏金元)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总体特征(辽夏金元)“虏制虏制”和和汉制汉制从虏制到汉制(从虏制到汉制(“猛安谋克猛安谋克
8、”的异化)的异化)从虏制到汉制,但有所保留(汉化迟滞)从虏制到汉制,但有所保留(汉化迟滞)元朝可能采取了怎么样的政治制度?(中央和地方)元朝可能采取了怎么样的政治制度?(中央和地方)元朝统治的特点元朝统治的特点4.2 4.2 中央制定:中书省中央制定:中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书省中书省(行政)(行政)元:中书省一省制元:中书省一省制御史台御史台(监察)(监察)枢密院枢密院(军事)(军事)左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相权相权反弹反弹4.4 4.4 地方制度地方制度2 2:驿站制:驿站制度度元代急递铺令牌 蒙古征服欧亚广大地区之后,为实蒙古征服欧亚广大地区之后,为实现对征服地区的有效统治,巩固统一
9、,现对征服地区的有效统治,巩固统一,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驿站: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运输官府物资,分陆站和水站。水务,运输官府物资,分陆站和水站。水站用船;陆路又有马站、牛站、车站、站用船;陆路又有马站、牛站、车站、轿站、步站之分。蒙古地区的驿站设通轿站、步站之分。蒙古地区的驿站设通政院管理,中原地区的驿站则归兵部掌政院管理,中原地区的驿站则归兵部掌管。元顺帝时全国有驿站管。元顺帝时全国有驿站15001500多处。多处。驰道直道驰道直道概念解读什么是行省?(全称、性质)什么是行省?(全称、性质)性质的变化:
10、性质的变化:从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从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到到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为什么要设行省?行省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设行省?行省具有什么特点?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
11、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部分弥补。摘编自张岂之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国历史 元明
12、清卷元明清卷为什么为什么要设行省?行省具有什么要设行省?行省具有什么特点特点?原因原因:元朝政府的民族征服背景元朝政府的民族征服背景;维护统治的需要维护统治的需要;疆域辽阔。疆域辽阔。宋:县州路中央元:路、府、州、县行省-中央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郡县制郡县制行省制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什么是行省?(全称、性质)什么是行省?(全称、性质)性质的变化:性质的变化:从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从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到到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在哪?行省的边界有何特点?行省在哪?行省的边界有何特点?为什么这么划界?为什么这么划界?为什么要设行省?行省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设行省
13、?行省具有什么特点?除除腹里腹里由中书省直辖外,由中书省直辖外,犬牙交错犬牙交错武夷山武夷山南南 岭岭唐唐 朝朝 根据山脉、河流等自然根据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划分地理区域,进地理特征划分地理区域,进而划分行政区域。是中国古而划分行政区域。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域划分的重要原则代行政区域划分的重要原则之一,能够之一,能够使行政区划与经使行政区划与经济、文化区划一致,有利于济、文化区划一致,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容易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容易成为地方割据的有利条件成为地方割据的有利条件。山川形便山川形便是指打破山川地形特征,是指打破山川地形特征,跨地理区域划分行政区域。跨地理区域划分行政区域。利用
14、犬牙相入划分的行政区利用犬牙相入划分的行政区域往往地跨多个自然区域,域往往地跨多个自然区域,内部自然条件、经济特点、内部自然条件、经济特点、文化风俗差别较大。文化风俗差别较大。犬牙交错犬牙交错 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南南 岭岭行省权力行省权力大而不专大而不专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度的影响?思考思考2 2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
15、错为主导,目的是从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
16、有广西之地,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给予行省较大的自主权,但使其给予行省较大的自主权,但使其“大而不专大而不专”行省区划的边界设计行省区划的边界设计 山川形便山川形便犬牙交错犬牙交错中央的制约中央的制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度的意义、影响?(对政权、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后世)思考思考2 2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
17、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化的发展。(原因?原因?)行省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行省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开端。(思考点思考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队
18、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君主专制得以加强行省在中央集权下拥有适度权力,在防止地方权力过大和发挥地方积极性上取得了一种平衡4.5 4.5 地方政策地方政策3 3:边疆政:边疆政策策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西域由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吐蕃地区设澎湖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台湾4.6 4.6 民族关系:四等人制民族关系:四等人制 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对各民族进行分化,让先被征服地区的人比后被征服地区的人地位高一些,人为地
19、制造民族等级。元世祖时,把全国人分为四等(即“四等人制”)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当然,当然,元朝统治者实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并不是元朝统治者实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区别对待,一切以巩固统治为目的。一概而论,而是区别对待,一切以巩固统治为目的。元朝统治者对各族的上层都是优容有加,极力笼络联元朝统治者对各族的上层都是优容有加,极力笼络联合,以使他们为蒙古政权忠实效劳。合,以使他们为蒙古政权忠实效劳。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概念
20、解读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四等人制的目的及评价?思考思考3 3目的:目的: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评价:评价: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同时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民族间的交往和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加速的元朝的灭亡。4.6 4.6 民族关系:四等人制民族关系:四等人制政权政权制度特点制度特点辽辽两套制度,两套称谓两套制度,两套称谓西夏西夏一套制度(汉制),两套称谓一套制度(汉制),两套称谓金金元元有城国,有行国有城国,有行国兼具兼具农耕经济农耕经济和和游牧经济游牧经济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总体特征(辽夏金元)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总体特征(辽夏金元)“虏制虏制”和和汉制汉
21、制从虏制到汉制(从虏制到汉制(“猛安谋克猛安谋克”的异化)的异化)从虏制到汉制,但有所保留(汉化迟滞)从虏制到汉制,但有所保留(汉化迟滞)民族与制度的交融民族与制度的交融 趋势?趋势?(从(从960-1368960-1368)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国家的统一、中华民族的发展、制度的革新国家的统一、中华民族的发展、制度的革新 辽人自称炎黄子孙,称自己为辽人自称炎黄子孙,称自己为“中国中国”,同时也称宋朝为,同时也称宋朝为“中国中国”。金人进入中原以后,即援引。金人进入中原以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中原即中国”、“懂礼懂礼即中国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金人并没有
22、将宋人排除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金人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宋也有承认金人占据的中原地区是中国,并引申金于中国之外,宋也有承认金人占据的中原地区是中国,并引申金朝为中国。朝为中国。赵永春赵永春“中国多元一体中国多元一体”与辽金史研究与辽金史研究 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 ,“中国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 ,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乃是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
23、最重大的变化,乃是“中国中国”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和汉人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和汉人的联合政权。元朝同时承认了辽、宋、金的联合政权。元朝同时承认了辽、宋、金“各与正统各与正统”的地位。的地位。摘编自何志虎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在元代的转换等等4.7 4.7 帝国覆灭帝国覆灭元朝滥发货币,物价元朝滥发货币,物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飞涨,百姓苦不堪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突出。日益突出。13511351年,北方白莲教发动了年,北方白莲教发动了红巾军起义,号称红巾军起义,号称“石人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只眼,挑动黄
24、河天下反”。13681368年,红巾军将领朱元璋在南京称年,红巾军将领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攻克元大都。元朝皇帝,建立明朝,攻克元大都。元朝皇帝退回大漠建立政权,称为帝退回大漠建立政权,称为“北元北元”。最后,还是蒙古最后,还是蒙古 人鬼力赤杀掉了人鬼力赤杀掉了北元最后一个皇帝,建立了鞑靼,元朝北元最后一个皇帝,建立了鞑靼,元朝彻底覆灭。彻底覆灭。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为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
25、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
26、央集权。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2)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时空坐标时空坐标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
27、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辽辽夏夏金金元元的的统统治治辽朝辽朝西夏西夏金朝金朝元朝元朝起源起源契丹族契丹族 916-1125916-1125建立: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建立: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统治政策:南北面官、四时捺钵统治政策:南北面官、四时捺钵起源起源党项族党项族 1038-12271038-1227建立:元昊,兴庆府建立:元昊,兴庆府统治政策:模仿北宋统治政策:模仿北宋起源起源女真族女真族 1115-12341115-1234建立:完颜阿骨打,上京会宁府建立:完颜阿骨打
28、,上京会宁府统治政策:猛安谋克制统治政策:猛安谋克制起源起源蒙古族蒙古族 ,铁木真建立蒙古国,铁木真建立蒙古国建立与扩张:忽必烈,大都建立与扩张:忽必烈,大都 1271-13681271-1368统治政策:统治政策:中央:中书省中央:中书省地方:行省制,驿站制度,边疆政策地方:行省制,驿站制度,边疆政策民族:四等人制民族:四等人制课课堂堂小结小结1.3 1.3 四时捺钵制度四时捺钵制度 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四时捺四时捺钵钵主要地点主要地点 时间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春捺钵长春州鱼儿泺正月上旬捕鹅、钩鱼夏捺钵永安山炭山四月上旬七月中旬避
29、暑、议政、放鹰秋捺钵庆州伏虎林七月中旬入山射鹿冬捺钵永州广平淀十月以后避寒、议政、猎虎四时捺钵:流动的国家政治中心四时捺钵:流动的国家政治中心作用进行军事训练笼络归属民族酋长作用特点:因俗而治,蕃汉分治特点:因俗而治,蕃汉分治缓和了民族矛盾,稳定了契丹的统治促进了辽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加快了民族交融P54学思之窗思考思考1 13.2 3.2 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制性质:性质:兵农合一兵农合一/兵民合一兵民合一 制度,制度,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基层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基层社会组织材料一材料一 商鞅变法打破了原有的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初步建立了封建商鞅变法打破了原有的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初
30、步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此基础上将原本军旅中常用的什伍连坐制度推行于民间,土地所有制,在此基础上将原本军旅中常用的什伍连坐制度推行于民间,将百姓以将百姓以什伍什伍为单位编制起来。平时,什伍之内作为一个单独的为单位编制起来。平时,什伍之内作为一个单独的劳动单劳动单位位,完成日常农业生产,完成日常农业生产;农闲时,以什伍为单位参加郡县组织的军事训练;农闲时,以什伍为单位参加郡县组织的军事训练;战时,什伍就作为最基本的战时,什伍就作为最基本的作战单位作战单位被征调上战场。被征调上战场。材料二材料二 通过普遍招募方式组建军队的做法开始于唐玄宗时期。通过普遍招募方式组建军队的做法开始于唐玄宗时期。p5
31、4 p54、55 55 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兵农合一”的的征兵制征兵制,取代,取代募兵制募兵制影响:影响:既节约了财政开支,又保证了较强的战斗力。既节约了财政开支,又保证了较强的战斗力。推动了女真族的推动了女真族的封建化封建化进程。进程。出现出现“大定之治大定之治”性质:性质:兵农合一兵农合一/兵民合一兵民合一 制度,制度,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基层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基层社会组织消极?消极?3.2 3.2 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制p60p60是原始社会后期由于征掠是原始社会后期由于征掠围猎的需要发展而来的围猎的需要发展而来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军事和社会组织兵民合一兵民合一1206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被推举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蒙古国先后灭西辽、西夏,建立蒙古国先后灭西辽、西夏,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的蒙古大帝国。了一个横跨欧亚的蒙古大帝国。4.1 4.1 元的概况元的概况返回返回典章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