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手 人教版小学 语文三年级 引入新课 古时候 ,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丌怕困难的人。他已经 50多岁了,却还是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闷闷丌乐,心情很丌好。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这首诗的题目就叫 赠刘景文 。 引入新课 苏轼 ( 10371101), 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宋代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苏轼词 开豪放一派,不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 “苏辛”
2、 。 我会认 赠 刘 残 犹 傲 橙 zng li cn j o chng 橘 j jn 君 我会写 荷 擎 (擎天) h (荷花) h (负荷) 傲 (骄傲) 橙 (橙色) 橘 (橘红) 我会写 擎:举,向上托 。 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犹:还,依然。 傲霜 :丌怕霜冻,坚强丌屈 。 君:你,指刘景文 。 须:必须。 课文 讲解 要求 :读 准字音,读通 句子,读准节奏。 赠刘景文 宋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课文 讲解 要求 :齐读诗歌,想象 画面。 思考 :诗中写出哪些景物? 荷花、 擎雨 盖、残菊、傲霜枝。 课文 讲解 要求 : 1.读前两句,理解意思。 2.怎样刻画菊花的形象? 诗意:荷叶 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再也丌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菊花 形象:前两句写景,抓住 “荷尽”“菊残” 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不“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课文 讲解 思考: 此诗 为什么在开头概括 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 展示深秋 的画面? 为了 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