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理化备考总结与反思邹梦莲2013年中考,我校理化综合成绩名列江岸区第三名,顺利完成学校制定的目标。今天,我就今年中考谈谈理化组复习备考的一些做法。首先,紧扣考点不离纲。复习时,主要参考武汉市下发的中考说明确定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安排,各章分别形成知识框架,以课本为依托按章复习。我们订了一本天下中考,每一章的重点、难点、考点都要求填空,方便学生对本章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教师把中考说明对本章规定的考点编织成教学目标,把握好各知识的能力要求及层次水平,提高复习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做无效劳动。在每周的分层测试中对本章的内容又进行了分层检测,该过关的内容逐一落实到个人。 彭豫南老师要求学生对错题包
2、括选择题都有完整的知识分析,计算过程工整地写在作业本上,讲一题就要真正懂一题,慢慢积累,所以,彭老师这种做法对差生的转化很有成效。王幼存老师则是自备打印机根据错题再次编写打印相类似的习题进行考查。化学上死记硬背的知识较多,重复检测也是有效地措施之一。其次,围绕热点勤查练。所谓热点,指的是历届中考反复测试的知识要点。武汉理化考试已成模式。例如化学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实验基本操作正误的判断,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物理学中平面镜成像,生活中常见物体质量的估计等。我们的观点是“你可以犯错,但不能重复犯错”。四月调考后学校将最后三十人集中成必得分班,每节课训练其中的一个点,学生很有成就感,每
3、章检测题和综合训练题里的第卷客观试题,则侧重编用热点知识的选择题,在综合卷中,遇到训练过的知识点、题型几乎能做到不出错。第三,突出难点重讲评。所谓难点是指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障碍、疑难问题,这些内容容量大,内容广且知识能力分散。我们注重从学生认知的实际出发,舍得在难点问题上花时间、下功夫。例如化学卷上32题的实验探究,题目文字很多,探究内容不是课本所记忆的知识,学生一方面不想看,即使看完了也看不懂。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先读题,找出有用的字眼、语句;后审题,找出实验的目的;最后思考,实验的过程,操作上的注意事项。题目是变化的,不变的是思维的方法和书中知识点。即所谓以不变应万变。教
4、师在复习过程中认真做好练习测试的批改工作,从练习测试中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明确复习中的难点,在试卷的讲评中通过阶梯思考、师生讨论、思维点拨、归纳总结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难点。学生即使不能做全对,通过讲评学生至少不怕这种题型,除了语句表达欠妥当,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按化学的思维来答题。由于物理、化学课时都较少,复习时提高课堂效率尤为重要。首先正确处理好落实知识与训练能力的关系。课堂上老师几乎没有时间进行知识的串讲,要落实的知识主要以平时的作业为主,这种作业因为简单,一方面学生愿意做,做得对,另一方面也减少上课讲评的时间,每周的分层测试再次对已做的知识进行检测。在综合复习的阶段,重点转移到能力训练
5、时,每当剖析某一道能力题时,提示学生注意解题时借助了哪些基本知识,既把这些知识要点再次进行强化,解答难题也是水到渠成。其二,正确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分层指导的关系。中考的考纲和考卷,对于每个考生的要求都是统一的,然而,不同学生的水平有高有低,对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整体要求,分层指导,抓住两头,带动中间”。每个学生在老师心中是有目标要求的,每天的作业,少数人是有能力自己订正的,批改完后立刻发下去,抽空订正送给老师再改,这部分学生有压力作业不敢随意瞎做。大部分人还是等上课靠老师指点;极少数人跟不上节奏,若是必考题型则第九节课个别辅导,若实在太难,直接告诉这是五十分以外的,可以不要,学生也可以坦然接受。其三,正确处理好广集信息与限量用题的关系。信息、资料的采集与使用,对于中考复习的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中考前的试卷资料较多,我们都认真做一遍,依据难易程度,题型出现的频率、是否符合我校学生实际进行筛选组合。在训练量上做到精选精练,限量用题。这样做既保证了学生对精彩的试题能认真消化,促使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控制时间,不影响各学科的平衡发展。 由于受课时少的限制,绝大多数学生可以通过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成绩,我们的做法对极少数学生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只能采用多花时间来磨的笨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