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公开课《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教案.doc

上传人(卖家):阿汤哥 文档编号:59814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公开课《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公开课《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公开课《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公开课《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公开课《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了解文章的结构及揣摩文章的语言。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进行探讨。 2、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以探究式教学为主。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 “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 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

2、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 我们今天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作者简介:伯特兰罗素( 1872 1970),出生于英国, 2 岁丧母, 4 岁丧父,由他曾出任过两次英国首相的祖父把他抚养。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 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 动天才的辩论家”。在 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 三、“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 爱因斯坦 指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教

3、师做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体味本文优美流畅的文笔、凝练生动的语言、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应读出他的从容、激昂和无奈,读出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读出他对人类苦难者的漠大关心,读出一个哲学家的大度来。 四、全体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文思路是如何安排的? 明确结构:总分总。 (后附板书设计) 五、默读课文。布置学生画出 自己难以理解句子。 然后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探讨解答。 难以理解的句子可能包括以下一些: 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握吹来吹去 ,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深不可测的深渊。 在爱

4、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以上这些句子,教师与同学共同探讨如何理解。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六、作者的三种激情哪一种最能引起你的共鸣?你 最(是否)赞同作者的哪一观点?讨论 1(渴望)爱情(至高无上、纯洁无瑕之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2(追求)知识人类(了解苦乐);自然科学(科技的威力,现代武器基因工程航天技术;社会科学(三大宗教、马列主义) 3(同情)苦难者战争不幸者、天灾受害者、人祸带难者、贫困无助者、衰老无养者? . 七、作者是怎样把这三种激情联系在一起的?由此你看出罗素的人格是怎样的 ?我们

5、大家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1 自己被爱的幸福感博爱(让其他人也能走进幸福的天堂) 2 获取知识,提高生产力,了解人类内心的苦痛,实现终极关怀。( 他追求知识,生命不息,写作不辍,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无数文章,他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献给了人类。召唤人类互相关爱) 3 直接参与救弱扶困,拯救人类苦难,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他更加痛苦。且也身受迫害,但终其一生,执志不渝。(他从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轻时因反战而锒铛入狱,在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他逝世的当天,还为以阿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

6、心忡忡。这一切缘于他对人类的同情和爱心) 总结: 罗素 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的胸怀充满正义、良知、睿智、温情,多姿多彩,博大精深 。 辨别活着的价值、意义: 个人 人类 假恶丑 真善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进行探讨。 2、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齐读本文,进一步感受罗素崇高而伟大的人格。 二、分析鉴赏: 1、 罗素为什么而活着?罗素一生有哪 几种追求呢?(课文第一句话) 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

7、难。(板书) 2、 这三种感情(追求)是什么样的呢? 作者首先肯定是:纯洁、无比强烈、支配 、激情 同时用比喻手法说“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作者把激情比作飓风,飓风是威力无穷的,它将作者肆意地吹来吹去,作者无力自主,这应该是指这三种激情无时无刻不在强烈冲击着他的内心世界,以致让他无比痛苦,所以作者才说“在深深的苦海上”、“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那么作者最终 绝望了吗? 没有。作者选用了“濒临”一词这表明他一生受这三种激情的支配,痛苦,这三种激情是罗素人生痛苦绝望的源头,痛苦得几乎绝望,可他一生又从未停止过对它们的追求,而且把它们

8、作为活着的唯一理由,那么大家就纳闷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接着阅读找答案 3、首先看: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 它给人带来狂喜,解除孤寂,使人看到天堂的神秘缩影。 ( 1)带来狂喜:这是自然,在前段时间我们细细欣赏了长亭送别梁祝大家还记得那一见钟情的瞬间的情感体验吗? 当然是狂喜了! ( 2)解除孤寂 那 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深不可测的深渊。 句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后边的语句解释前边的“孤寂”的感觉。 没有爱情滋润的感觉就像亲身经历过可怕孤寂而产生的战栗的感觉,处于这种可怕孤寂中的人,有时会感觉到除了自己,这世界好像再也没有其他生命,世界抛弃了他,或者是他抛弃了世界,自己走

9、到了世界的尽头,似乎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沉在没有情感、没有温暖、没有希望的的无底深渊之中。而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把这人从那世界的边缘、无底的深渊中解救出来,给他安慰,温暖,力量,勇气,希望。懂得了这孤寂之苦 ,自然就能明白爱情的给人的充实、喜悦。可见,至高无上、纯洁无瑕之爱情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啊! 爱情的最终归宿当然该是两个灵魂的完美结合 ( 3)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天堂的景象是美丽的,另所有人神往的。圣徒的特点是感情圣洁;诗人则是浪漫,富有想象力和激情的;作者认为爱情是这美丽的神秘缩影,告诉我们爱情给人类生活带来美好的体验可见,作者是以此来赞美爱情

10、的,告诉了我们他追求爱情的理由。 罗素是一个“渴望”爱情的人,情感非常丰富,他追求爱情,在他漫长的一 生中,他爱过不止一个女性,经历过几次婚姻的变故,但他始终是真诚的,他说:“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地将偏狭得多。”每一个他爱过的女人都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迹。 爱情无疑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只要是健康的,生理发育健全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会怀有对爱情的美好渴望。在座的你们,也早就萌发了恋爱的种子了吗?你们中的某些人甚至实践了吧! 有这样的欲望是正常的;但是请把你们美好的情感暂时藏一藏,可不能不管一切如飞蛾扑火般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哦!因为我们在这个年龄

11、阶段有更重 要的事啊! 知识 4、罗素追求哪些领域的知识? “渴望了解人的心灵,知道星星为什么发光,还有,数字如何支配万物”。 这里写了追求知识的三个方面: 1.了解人类心灵; 2.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 3.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自然、社会。 5、“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的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天堂与尘世是相对的。他同情谁?尘世究竟是什么样?他是如何做的? 我们可以体会到,爱情和知识把罗素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可他忘不掉人世的种 种不幸,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作者耳边经常回响起痛苦的呼唤,眼前浮现的是饥饿

12、中的孩子、被压迫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这一切唤起了作者的同情心,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苦难。 作者直接参与救弱扶困,拯救人类苦难,他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 他成为一个保卫和平的战士 : 三、小结本节课内容。 四、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了解文章的结构及揣摩文章的语言。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进行探讨。 2、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继续分析鉴赏可以 1、现在大家应该能解答第一小节留给我

13、们的疑问了吧?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追求知识,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之中。 可是他又说:“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 败,这就使他更加痛苦。 且也身受迫害,但终其一生,矢志不渝。 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心中呼唤,可见强烈;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他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的所有智慧和力量奉献给人类,希望用知识救民众于水火中。他亲身力行,希望拯救人类的苦难。可是一切都没有因他而改变。所以,虽然他个人的生活幸福如在天堂,得到了爱情,却说“它对人生来说似乎过于美好”;他得到了一些知识,却说只是一些、不多。 爱 博爱;他心怀大众,悲天悯人,不是为 一己之利。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八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公开课《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教案.doc)为本站会员(阿汤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