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题20242024年年高高考考语文专题复习语文专题复习信息筛选与文意理解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查点。“信息”是指文章要告诉读者的内容,可以是一种认识、发现或感受,可以是一种见解、推论或观念,也可以是蕴含某些知识或内容的概念、句子或句间逻辑、语义关系等。信息筛选就是对命题人对文本的归纳、概括、转述相关内容正误的判断。准确答题的关键:设误手法;命题陷阱;准确答题的关键:设误手法;命题陷阱;准确答题的步骤:定位信息源;落实设误点。准确答题的步骤:定位信息源;落实设误点。命题总特征命题总特征: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定语或状语状语(复句的部分分
2、句分句),从而改变句意。1删:删减删:删减。删减定语、状语、补语,改变原意。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内容的曲解。2添:添加添:添加。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内容的曲解。添加原文没有的结果、结论或事实,造成混淆是非。3改:改换改:改换。改换词语(名词、代词、动词等)代替,造成曲解原意、说法绝对、张冠李戴。一、【设误手法】一、【设误手法】4漏:遗漏漏:遗漏。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造成断章取义、曲解原意。5:拼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随意组合而造成错误,
3、干扰判断,造成无中生有。6、变:调换变:调换调换句子顺序或句间关系,使逻辑关系与原文不一致或不合事理,造成因果颠倒、强加因果。注:正确选项多采用句式互换、同义词替代句式互换、同义词替代的方式。【设误手法】【设误手法】以偏概全以偏概全01指代不明指代不明02张冠李戴张冠李戴03无中生有无中生有04因果不当因果不当05八 大 设 误 类 型八 大 设 误 类 型主次颠倒主次颠倒06偷换概念偷换概念07武断绝对武断绝对08以 偏 概 全以 偏 概 全设错方式:命题者设计这类选项时,故意增删、变换、改动文中表示范围大小或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常常以整体代部分(或以部分代整体)、以一般代个别(或以个别
4、代一般)、以普遍代特殊等。解题要点:1.勾画选项与原文重要词语前边的表修饰与限制的词。表程度:很、非常、相当、十分、更、最、根本;表范围:几乎、都、凡是、全部、所有、总共、基本、部分等;表数量:少数、部分、几个、大多等:表频率: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多项并举词:和、同、跟、以及、另外等2.细心比对选项和原文中这些表修饰与限制的词。以偏概全【典例分析1 1】原文: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都适应了一天24小时的循环形式,植物当然也不例外。大部分生理过程都是按一天的生理节奏进行的。【选项】植物的感光受光体会自动调整自己的生理钟,与太阳的循环周期保持同步,保证了所有生物白天生长、夜晚休眠的生理节奏。解题
5、对策: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题2】(2022年全国甲卷)原文:金银器工艺的发展演进,关键在于品类的丰富以及与时代风尚紧密相关的造型和纹饰的设计之妙,技术的进步并非主导。纹样设计首先取决于工匠的慧心,付诸熟练掌握传统技术的巧手,乃其第二义。纹样设计所涉及的图式演变,也包括两项主要内容:一是金银器本身设计与制作具有连续性的工艺传统,一是设计者和制作者共处的风俗与共享的文学所形成的文化生态。因此可以说,中国金银器史,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古代社会风俗史。选项:文章末段重点论证了连续性的工艺传统对金银器技术、造型和纹样设计的影响。绝对武断原文的内容在范围、程度等方面有
6、所保留,而选项内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注意选项中:表示全部范围的词(全部、所有、总共、一概)、表示限定范围的词(只、仅仅);表示肯定的词(必定、必须、一定、就)。绝对武断【例题】【例题】1(2022年全国甲卷)原文:原文:从造型设计的角度来看,工艺美术是共性多、个性少、最为贴近生活的艺术。无论哪朝哪代,祈福与怡情都是纹样设计的两大主旨,当然,不同时代表现的形式多有不同,亦即选择与创造的艺术形象不同,这也正是工艺美术史所要展示的一个主要内容。选项:选项:1 C无论哪朝哪代,金银器纹样设计都脱不开祈福与怡情两大主旨,其他工艺美术门类的纹样设计也是如此。绝对武断【例题】2(2022
7、全国新高考 I 卷)原文: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选项:2 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3.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混淆有无)选
8、项在加工转述原文内容时增添了原文没有的信息;原文中并无此意,而是命题者故意增加内容,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也不能从原文信息中推断出来。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3.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例题】【例题】1(2021全国新高考 I 卷)原文:原文: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
9、者一目了然。选项:选项:2.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3.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例题】2(2022全国新高考 I 卷)原文: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选项:1 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
10、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混淆时态混淆时态(1)已然未然混淆命题者故意把“未然”(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或推测)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把“已然”说成“未然”。(2)或然必然混淆或者把“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转述为“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或把“必然”说成“或然”。要判断“混淆时态”的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时,要特别注意表推测和表时间的词语。如: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必将、过、着等。混淆时态混淆时态【典例分析1】原文: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作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
11、解决。【选项】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例题【例题2】(20212021年年全国乙卷)全国乙卷)原文:原文:由于杂交水稻不同熟期组合的出现,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种与杂交水稻种植相配套的新型种植由于杂交水稻不同熟期组合的出现,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种与杂交水稻种植相配套的新型种植模式。湖南、浙江、广东、广西、江苏、湖北等省区以种植杂交水稻为主,发展麦类与一季模式。湖南、浙江、广东、广西、江苏、湖北等省区以种植杂交水稻为主,发展麦类与一季杂交稻、双季杂交稻、玉米与杂交稻等多种模式。这些新型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杂交稻、双季杂
12、交稻、玉米与杂交稻等多种模式。这些新型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促进了粮食、食用油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经营发展,而且培育了地力,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与促进了粮食、食用油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经营发展,而且培育了地力,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推广杂交水稻,还促使中低产稻田的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改变了农民对中生态效益。推广杂交水稻,还促使中低产稻田的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改变了农民对中低产稻田的种植评估观念。杂交水稻分蘖力强,根系发达,吸收力好,秆粗叶茂,株型好,低产稻田的种植评估观念。杂交水稻分蘖力强,根系发达,吸收力好,秆粗叶茂,株型好,光能转化效率高,这使中低产稻田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与高
13、产稻田产量的差距大大缩小。光能转化效率高,这使中低产稻田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与高产稻田产量的差距大大缩小。选项:选项:2 D水稻的推广正好与全国各地涌现出的新型种植模式相配套,这些新型模式不仅提升了土地的复种指数,还培育了地力。4.混淆时态 5 5、指 代 有 误、指 代 有 误选项句对原文中的内容指代有误,或是类别上的,或是程度上的,或是范围上的。选项句中或原文中有表指代意思的关键词,如:这、这些、此、之等。根据语境,确定指代词指代的内容。5 5、指 代 有 误、指 代 有 误【例题】(2021年全国乙卷)原文:需要补充的是,当考查单篇文本的文本特征(例如需要补充的是,当考查单篇文本的文本特
14、征(例如计算一篇文档中所有单字的出现频率),或者分析计算一篇文档中所有单字的出现频率),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例如提取一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对话其内部结构(例如提取一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对话网络)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网络)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也是成立的。选项:1 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6.偷换概念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解释文意时,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或外延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表面上
15、与原文说法一致,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并不相同。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对象,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句中的陈述对象(一般是主语或宾语)与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6.偷换概念【例题】原文: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走出去”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在执中鉴西、贯通中外的实践中积极树立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同时,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积极主动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16、。选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7.混淆是非肯定和否定混淆:命题者设置选项时,选项中的内容故意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反说,原文是肯定的,在选项中变成了否定;原文是否定的,在选项中反而变成了肯定。要特别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要格外关注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如:也许、或许、可能、大约、大概、已经、不一定、不可能、一定、必定等。7.混淆是非【例题】(2021 浙江卷)原文:所谓进行时态的散文写作,不仅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当读者送惑:现在有些散文为什么写得像小
17、说?是对小说的借鉴吗?我认为不是。问题的核心在于进行时态的介入。随着散文表述时态的变化,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选项:B.进行时态的特点是能借鉴小说的写法,使散文更像小说,并使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发生相应改变,它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8 8.张冠李戴张冠李戴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比如把某一时间、地点,说成另一时间、地点。注意判断选项句的主语、宾语与原文相关信息中的主语、宾语是否一致。关注代词、主语。8 8.张冠李戴张冠李戴 故意弄错对象【典例分析】原文: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
18、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选项】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9、因果混乱因果关系的两种情况:一是因果的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了“因”(或条件)等;二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说成有因果关系。9、因果混乱【典例分析】“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
19、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选项】“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分析:选项中“从而”一词强加因果。从原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可知,青花瓷“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只是“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而不是“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的因素。1 01 0、条 件 关 系 颠 倒、条 件 关 系 颠 倒【例题】2原文: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了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文明。透过这些生动丰富的文明形态,抓住交流互鉴这一本质要求,顺应文明发展规律,才能破除人类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的诸多困惑,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选项:抓住了交流互鉴这一本质要求,就能破除人类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的诸多困惑。解题对策: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关系是否倒置系是否倒置。重点关注:因为、因此、由于、因为、因此、由于、因而因而等词语。读书一增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