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北京临川学校 2017-2018 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并答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每题 4 分,共 12 分)。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 “ 向善 ” 的价值追求。孟子认为, “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 ,它同 “ 恻隐之心 ” 、 “ 羞恶之心 ” 、 “ 是非之心 ” 皆为 “ 善端 ” ,由此形成仁 、义、礼、智 “ 四德 ” ,进而达到
2、至善。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 “ 为和 ” 的价值追求。儒家强调, “ 礼之用,和为贵 ” 。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 “ 有序 ” 的价值追求。 “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 , “ 国无礼则不宁 ” 。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 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 社会秩序。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
3、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然而,遵循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礼仪文化有着 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
4、值观教育的落实。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现代礼仪文化的价值取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观内涵,对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追求进行提炼,与友善、和谐、文明、法治等现代价值观念联系起来进行科学阐释,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之上,使核心价值观落小为礼仪 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 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使礼仪文化变成礼仪行为和礼仪习惯。中国礼仪文化强调自律,西方礼仪文化强调他律。 我们应该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保障各种礼仪规范和- 2 - 公约守则为人们自觉地遵守,或者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遵守。同时,通过
5、一些仪式和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使礼仪文化成为每个人的礼仪行为,变成全社 会的礼仪习惯,在传播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 1下列 关于中国礼仪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B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追求 “ 向善 ” ,它表现出善良的人性,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和善良宽容的心灵。 C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 “ 有序 ” 的价值追求。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D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遵循 “ 取其精华
6、,去其糟粕 ” 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能够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从儒家对中国礼仪文化 的诠释来看,儒家已经意识到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B中国礼仪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密切,中国礼仪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C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为礼仪价值取向,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让大众接受。 D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礼仪文化可以变成礼仪行为和礼仪习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
7、优势,我们应该通过礼仪文化教育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教育的落实。 B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观内涵,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之上。 C中国礼仪文化强调自律,西方礼仪文化强调他律。我们应该将中国礼仪文化和西方礼仪文化有机地结合,保障各种礼仪规范和公约守则为人们自觉地遵守,或者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遵守。 D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有助于礼仪文化成为每个人的礼仪行为,变成全社会的礼仪习惯,在传播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文学类文字阅读(本题共 2 小题,每题 4 分,共 8 分)。 阅读微信谨防病 态 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
8、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 3 -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 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 今天,上 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 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 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
9、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 、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
10、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
11、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 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 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 “ 转疯了 ”“ 不能不转 ”“ 是中国人就转 ”“ 有良心的就转 ” 等词语作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
12、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 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 - 4 -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摘编自人民日报 2016 年 1 月 21日)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 B中国 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都已经成了常态行为,当然有时微信与工作也是有关的。 C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
13、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 D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信群,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 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B须臾离不开微信,这种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C病态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D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 (三)、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每题 4 分,共 12 分)。 桃花以它 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