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形变化的原因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976606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形变化的原因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形变化的原因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形变化的原因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形变化的原因 专题练习题汇编一、单选题和田玉是白云岩在岩浆侵入后经过一系列的变质作用形成的。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图,OK为沉积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可能找到和田玉的区域是( )A.B.C.D.2处的新老地层形成期间,该地( )A.发生过地壳抬升、地面侵蚀、地壳下沉B.未发生过地面侵蚀,但有过沉积间断C.地壳稳定下沉,沉积从未间断D.发生过褶皱运动,但无地壳升降运动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 )A.甲处的物质来源于地壳B.乙处构造由变质作用形成C.丙处岩层含有大量化石D.丁处的构造地貌为背斜谷4图中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2、A.褶皱岩浆侵入断裂岩浆喷出B.褶皱断裂岩浆侵入岩浆喷出C.岩浆侵入褶皱断裂岩浆喷出D.断裂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青田石主要产于浙江青田县,是由中酸性火山岩在漫长地质时期,经部分或全部脱硅、去杂质、物质成分重新组合等过程而形成,是中国篆刻印材主角,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青田石质地坚实细密,温润凝腻,色彩丰富,花纹奇特,易于篆刻。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青田石属于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6关于图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B.乙类岩石代表性岩石是花岗岩C.丙类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D.丁类岩石中可能埋藏石油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

3、,持续不断的火山喷发和板块移动造就了今天的夏威夷群岛,其东南部的普纳鲁黑色沙滩,是夏威夷岛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图是夏威夷群岛的岩石年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7该区域板块的运动方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北向西南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南向东北8夏威夷岛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主要飘向(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9关于夏威夷普纳鲁黑色沙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岩浆喷出海水侵蚀海水堆积B.海水侵蚀岩浆喷出海水堆积C.岩浆喷出海水堆积海水侵蚀D.海水侵蚀海水堆积岩浆喷出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它们被统称为外力作用。下图示意四种地貌类型

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图示四种地貌,成因为流水作用的是( )A.B.C.D.11与图中峡湾成因相同的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长江三角洲D.西北地区西江千户苗塞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下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塞吊脚楼分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2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光照C.降水D.热量13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底层架空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

5、A.B.C.D.下图是黄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聚落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15关于图中各处易发生的自然灾害,说法正确的是( )A.a处易发生地陷B.b处易发生水土流失C.c处常发生旱灾和洪灾D.d处常发生台风下图表示河流沿岸聚落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聚落都位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 )河流为生产、生活提供水源河运便利河流能抵御外敌入侵A.B.C.D.17a聚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势较高处,主要原因是( )A.便于发展水运B.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C.

6、容易获取淡水资源D.地势较平坦,利于人类定居江西三清山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组成该山体的花岗岩水平节理及垂直节理发育,山体演变初期在内力作用主导下形成峰峦,后来外营力进一步沿节理破坏,逐渐发育成峰丛、峰柱、造型石等微地貌景观。下图为三清山剖面及其演变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I阶段作用于山体的内力是( )A.岩浆侵入,水平挤压抬升B.岩浆喷出,垂直运动抬升C.板块边界,水平挤压抬升D.岩层断裂,垂直运动抬升19V阶段山体造型石的形成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地壳运动导致山体破碎B.沿水平节理的风化侵蚀C.风力和流水的共同作用D.旅游需要人工制造景观河流侵蚀基准面指河流下切侵蚀的下限界面,

7、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就各河段而言,一些坚硬的岩坎、湖泊与河流的交汇处等地易成为局部河段的侵蚀基准面。图a是鄱阳湖示意图,图b是19982011年鄱阳湖流域侵蚀基准面海拔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图中最靠近鄱阳湖流域侵蚀基准面的城市是( )A.湖口B.彭泽C.九江D.庐山2119982011年间,鄱阳湖流域水文特征的主要变化是( )A.鄱阳湖枯水期水量增加B.湖口附近湖水流速变快C.鄱阳湖泥沙输出量减少D.庐山附近湖泊水位升高圈河位于图们江下游,靠近日本海。圈河A河段两岸平均海拔约16m,地势平坦,水面宽阔,多岔流、江心洲、河漫滩,河谷南侧以固定、半固定、流动沙丘为主。该

8、流域人类活动强度较小。左图为圈河局部区域位置图,下图为20002015年A河段河岸沙丘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A河段江心洲和河漫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侧蚀作用B.流水下切作用C.流水搬运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23A河段河谷南侧形成大面积沙丘的沙源地主要是( )A.河曲地带B.河漫滩C.两岸山地D.河谷处24下列对A河段20002015年沙丘面积减小的解释,合理的是( )A.河流两岸植树面积增加B.河流流量与挟沙量减少C.上游水土保持效果显著D.河流水位上升淹没沙丘浙江省江郎山景区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10年8月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其丹霞

9、地貌是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B.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C.冰川和流水侵蚀作用D.地壳上升和流水侵蚀作用26下列四种地理事物,主要形成原因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云南路南石林B.长江口的崇明岛C.撒哈拉沙漠沙丘D.喜马拉雅山脉徐爱客游记中记录:“路侧有窑(dn)深坑一圆,名龙井坠空缀磴而下,下底甚平,东北裂一门,透门以入,其内水声潺源一石柱细若碧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龙井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重力崩塌沉积作用地壳凹陷流水溶蚀B.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溶蚀重力崩塌C.流水溶蚀地壳抬升沉

10、积作用重力崩塌D.地壳抬升沉积作用重力崩塌流水溶蚀28我国北方一些地区也有与桂林地区面积相近的相同岩性岩石的分布区,但没有形成桂林那样的峰林,其根本的自然原因是( )A.北方大量破坏植被B.平原面积大,土壤较薄C.可溶性岩石分布面积小D.北方降水较南方少海枯石烂,通过用海水干涸、石头粉碎来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导致“石烂”的作用力是( )A.地壳运动B.冰川侵蚀C.风化作用D.搬运作用30导致“石烂”的能量根本来源是( )A.地球内部热能B.太阳辐射能C.重力势能D.核裂变能二、材料分析题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吉仁台沟口遗址位于伊犁河谷东北部,喀什河中游河流阶地上

11、(如下图),该区气候相对干旱,风力作用强。通过考察发现,该聚落最初兴建在河流阶地上,是青铜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遗址保存完好,在其中发现了青铜时代人类就开始使用煤炭的证据,从而使人类用煤历史上推千年。该聚落的形成和消亡深受区域地壳运动的影响,该处的地壳平均运动速度对聚落的形成和消亡影响巨大。(1)判断该遗址所在的阶地,并分析该聚落选址的原因。(2)分析有利于该聚落遗址保存完好的自然条件。(3)结合图示,说明该聚落从形成到变成遗迹所经历的地壳运动。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和顺古镇位于云南腾冲市境内,地处火山环绕的盆地中。黑龙山火山形成于距今35万年前,马鞍山是大约7000年前喷发的火山

12、,地表大部分覆盖着玄武岩(多气孔),其熔岩流曾经淤堵大盈江,形成古堰塞湖,该地年降水量900mm以上,地表水贫乏。古镇所在地山泉水充盈,600年前人们就在这片平缓火山台地上建造村寨,休养生息。图左是和顺古镇及周边地形简图,图右是古镇所在地地质剖面图。(1)说出图中今农耕区土壤(火山泥土)的形成过程。(2)古镇山泉水分布与古镇地下的地层、构造条件密切相关,据材料分析和顺古镇山泉水丰富的原因。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天山石林位于天山山脉西段,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最广的砾岩石林景观区。该地石林节理发育,经长期的地质变迁和独特气候环境演变,逐渐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造型。研究表明,天山

13、石林岩层由砾岩、黄土、亚粘土沉积而成,且富含海生生物化石。石林东侧是尤尔都斯盆地,开都河从尤尔都斯盆地穿过,流域内季节性冻土广泛分布,河床底层存在永久性冻土。(1)指出天山石林与云南路南石林的岩石和地貌类型的差异。(2)请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天山石林的形成过程。(3)分析冻土对开都河中下游曲流形成的作用。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红土型金矿是含金较高的原生金矿通过风化和雨水淋滤作用,使岩石中的易溶元素流失,铁、金元素保留下来形成红土(质地偏黏重),后经化学作用,金元素逐渐从化合物形态转变为单质形态,再经淋滤、下沉、富集形成的次生金矿。爬奔金矿是老挝著名的红土型金矿,矿石品位高,矿区海拔

14、7501060米,属山坡型矿体,勘探发现红土型金矿体10余条,其下部原生金矿总量达11吨。图示意爬奔金矿的位置和岩层分布。(1)指出红土型金矿形成过程中,红土所起的作用。(2)据图判断爬奔金矿所在区域发生过的主要构造运动,并说明依据。(3)推测爬奔红土型金矿成矿的物质来源。(4)分析爬奔红土型金矿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5)评价爬奔红土型金矿开采的自然条件。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的成因。结合材料“和田玉是白云岩在岩浆侵入后经过一系列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可知,岩浆岩与沉积岩交会处可能会发现和田玉,由图可知,处为花岗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地带,因此可能找到和田玉,A符合题意。处均为沉积岩,找到

15、和田玉概率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层的形成过程。读图可知,处上部为侏罗纪岩层,下部为石炭纪岩层,上下岩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且新老地层不平行,其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表明新老地层形成期间,该地发生过褶皱运动、地壳抬升、地面侵蚀,地壳下沉和再沉积,A正确,B、C、D错误。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类型及地质构造的判读。结合图例可知,甲处岩石为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其物质来源于地幔上部,A错误;乙处岩层断裂,且接近地表处断裂两侧岩体发生明显位移,应为断层构造,由地壳运动形成,B错误;丙处岩石为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不含化石,C错误;由丁处岩层向上拱起可知

16、,其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形成背斜谷,D正确。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读图可知,丙处为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穿过所有岩层最后形成的;乙处发生断裂,断面穿过除丙以外的其他岩层,是倒数第二形成;图中花岗岩侵入其周围沉积岩岩层,故晚于周围弯曲的岩层形成,即先有褶皱,后有岩浆侵入,故图中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是褶皱岩浆侵入断裂岩浆喷出,A正确。5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青田石是由中酸性火山岩在漫长地质时期,经部分或全部脱硅、去杂质、物质成分重新组合等过程而形成”,因此可推测其为火山岩变质而形成,属于变质岩。由图可知,丙为沉积物形成,故为沉积岩;甲乙均由岩浆

17、演变形成,而甲位于地下,属于侵入岩;乙出露地表,为喷出岩;丁为岩浆岩和沉积岩演变而成,故为变质岩。故青田石属于图中的丁,D正确,ABC错误。故选D。6答案:C解析:由上题解析可知,甲类岩石为侵入岩,结晶充分,无明显的气孔构造,A错误;乙类岩石为喷出岩,代表性岩石是玄武岩,B错误;丙类岩石为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C正确;丁为岩浆,不可能埋藏石油,D错误。故选C。7答案:C解析:从图中看,夏威夷群岛中各小岛呈西北东南方向排列;火山的平均年龄从东南向西北增加,东南部火山年龄最小,说明其形成最晚,是板块边界,新形成的火山将之前形成的向外推移,因此可知该群岛板块运动方向是自东南向西北,C正确,ABD错误

18、。故选C。8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夏威夷岛位于20N附近,地处东北信风带,受东北信风影响,夏威夷岛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主要飘向西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9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夏威夷岛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喷发后,岩浆流入海水;在海水的冷却和岩浆内部热量的共同作用下,火山岩崩解破碎;长期受海浪、风力等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形成了黑色沙滩。故夏威夷普纳鲁黑色沙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岩浆喷出海水侵蚀海水堆积,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地貌的成因。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丘由风力沉积形成;黄土高原沟壑和云南石林都是因流水作用而成;峡湾由冰

19、川侵蚀形成。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貌类型的分布规律。由上题分析可知,峡湾由冰川侵蚀形成,而青藏高原海拔高,冰川广布,冰川地貌分布较典型,A正确;四川盆地内主要为平原和丘陵,不属于冰川地貌,B错误;长江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C错误;西北地区以风成地貌为主,D错误。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谷地,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侧的坡地上。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读图可知,图中河谷东侧地势相对较低,坡度较缓,吊脚楼数量多,而西侧地势相对较高,坡度较大,吊脚楼数量

20、少,故导致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地形,故选A。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吊脚楼位于河谷地区,依山而建,修建可就地取材,室内冬暖夏凉,正确。吊脚楼呈梯状逐级抬升,可以获得较多的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正确。吊脚楼依山而建,不易发生洪涝,故底层架空不是为了防涝,错误。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正确。综上,正确,故选B。1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山区聚落一般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流谷地,规模较小,呈狭长带状。故选D项。1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分布。a处位于黄河上游,多峡谷,易发生滑坡、泥石流,A项错误。水土流失是环境问题,

21、不属于自然灾害,B项错误。处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C项正确。d处纬度相对较高,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D项错误。1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为聚落生产、生活提供水源,正确;河运便利,提供运输功能,正确;起防御作用的河流一般围绕着聚落,与图示不符,错误。综上所述,正确,故选A。1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容易发生洪水灾害,地势较高处可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B正确;居民区在地势较高处,与发展水运、获取淡水资源无关,A、C错误;河流沿岸冲积平原地势更平坦,D错误。1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内力作用的

22、表现形式。花岗岩为侵入岩,B错误;由图可以看出,岩浆侵入,原有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中部抬升,A正确;江西三清山没有位于板块边界,没有垂直运动抬升,C,D错误。1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由图及地貌构造可知,花岗岩造型石沿水平节理不断变矮,受到风化侵蚀,B正确;组成该山体的花岗岩水平节理及垂直节理发育,而地壳运动导致的山体自然破碎,不能只体现在水平节理上,A错误;花岗岩造型石沿水平节理不断变矮,不仅只有风力和流水作用,风化作用是重要的前提,C错误;由图可推测山体造型石的形成过程主要是自然演变过程,D错误。2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就各河段而言,一些坚

23、硬的岩坎、湖泊与河流的交汇处等地易成为局部河段的侵蚀基准面”,结合图a可知,湖口位于湖泊与河流的交汇处,在这里侵蚀和堆积达到平衡,所以最靠近鄱阳湖流域侵蚀基准面的城市应该为湖口。故选A。2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特征。由图b可知,19982011年鄱阳湖流域侵蚀基准面的海拔在下降,而侵蚀基准面是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的界限,侵蚀基准面下降说明侵蚀能力增强。根据以上推理,可知19982011年间鄱阳湖湖口附近湖水流速加快,侵蚀能力增强,B对。侵蚀能力增强,泥沙输沙量增加,C错:鄱阳湖流域侵蚀基准面下降,枯水期鄱阳湖补给长江的水量增加,湖区枯水期水量减少,A、D错。2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地

24、貌形成中的流水作用。由材料“A河段两岸平均海拔约16m,地势平坦,水面宽阔”可知,河流流速慢,沉积作用强,从上游挟带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江心洲和河漫滩,所以江心洲和河漫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沉积作用,D正确。2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形成产生的影响。由材料和图可知,A河段有较宽阔的河漫滩,且该地冬半年盛行西北风,风将河漫滩的泥沙挟带至南岸沉积,从而形成大面积的固定、半固定、流动沙丘。故选B。2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沙丘面积减小的原因。A河段20002015年沙丘面积减小,说明泥沙来源减少,合理的原因为河流流量减少以及挟沙量减少,B正确。该流域人类活动强度较小,所以流域内植被面积、水

25、土保持效果不会存在较大变化,A、C错误。从图中看出,河流水位并没有上升淹没沙丘,D错误。2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大,故形成此处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A正确;风力侵蚀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较强,此处风力侵蚀作用较弱,B错误;冰川侵蚀主要分布在高海拔、高纬度等较为寒冷地区,C错误;地壳上升属于内力作用,D错误。2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内力作用与地貌。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主要为流水溶蚀形成;长江口的崇明岛为流水堆积形成;撒哈拉沙漠沙丘为风力堆积形成,这三种地貌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A、B、C错误。喜马

26、拉雅山脉主要是内力作用(构造运动)形成的,D正确。2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地貌的形成过程。根据材料描述可知,龙井为落水洞,是地表及地下喀斯特地貌的过渡类型,其形成过程为先海相沉积,形成可溶性沉积岩,然后地壳抬升,岩石出露地表,接着受到流水溶蚀等作用,形成裂隙、洼地、溶洞等,最后由于地下中空,重力崩塌形成落水洞,B正确,A、C、D错误。2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地貌的形成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峰林主要受到流水溶蚀形成,而北方由于降水较南方少,流水溶蚀能力弱,无法形成峰林,D正确;植被破坏不是自然原因,且没有形成峰林与植被破坏无关,A错误;峰林的形成与土壤发育程度无关,且北方地区土壤较为深厚,

27、B错误;根据题干可知,可溶性岩石分布面积相近,C错误。2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石烂”即石头粉碎。风化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因此“石烂”主要是外力作用中的风化作用导致的。故选C。3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石烂”是风化作用的结果,为外力作用,其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故选B。31答案:(1)遗址位于T3处。选址原因:T3处地形平坦,便于房屋建设;沉积土层深厚,利于农耕;T3处距离河流近,便于取水;T3处地势高,便于躲避洪涝。(2)地壳抬升,超出洪水位,河水侵蚀影响

28、小;气候干旱,风化速度相对慢;风力堆积,聚落遗址被掩埋;聚落未被坡积物掩埋,地质灾害对聚落影响小。(3)地壳间歇性抬升,河流侵蚀形成T3阶地;后因地壳继续间歇抬升,T3阶地水源条件发生改变,聚落被遗弃。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该遗址是青铜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因此,聚落需要较大的建设空间。同时据图可知,T3阶地面积大,地形相对平坦,黄土沉积厚,聚落建设空间大,建设条件便利,且有利于农耕。同时,阶地本身海拔略高,便于躲避洪涝。在T2阶地未形成前,T3距河流近,便于取水,也有利于聚落的形成。(2)根据所学知识,阶地超出洪水位,故聚落遗址河水侵蚀影响小。根据材料可知该区气候相对干旱,降水少,利于

29、保存。据图可知,T3阶地多黄土沉积,故风力堆积,聚落遗址被掩埋也有利于聚落的长期保存。同时T3阶地无坡积物,故聚落未被坡积物掩埋,地质灾害对聚落影响小。(3)根据材料“该聚落最初兴建在河流阶地上”可知该聚落最初兴建在河流阶地上,故聚落的形成是因为地壳间歇性抬升,河流侵蚀形成T3阶地。之后,地壳继续间歇抬升,T2阶地逐渐形成,T3阶地水源条件发生改变,聚落被遗弃。32答案:(1)过程:距今7000年前,和顺古镇西侧的马鞍山火山爆发,熔岩流形成的山体堵塞大盈江,在和顺古镇前形成堰塞湖盆;古火山经风化、侵蚀,岩石碎屑被流水搬运,沉积在大盈江堰塞湖盆中,之后湖水外泄,留下平整肥沃的火山泥土。(2)原因

30、:古镇所在地岩层凹陷为盆地状,地表覆盖的玄武岩多气孔,有利于降水大量下渗汇集;其下层花岗岩质地坚硬,透水性差,受其阻隔,玄武岩孔隙中储存大量地下水:地下水沿岩层裂隙源源不断溢出,古镇成为泉水的汇集区和出露点。解析:(1)过程:由材料可知,黑龙山火山形成于距今35万年前,距今7000年前,和顺古镇西侧的马鞍山火山爆发,火山喷发的岩浆流形成的山体堵塞大盈江,在和顺古镇前形成堰塞湖盆;古火山经风化、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岩石碎屑被流水搬运,在地势低洼的大盈江堰塞湖盆处沉积,日积月累,湖水外泄,湖底的沉积物出露,留下平整肥沃的火山泥土。(2)原因:古镇所在地岩层凹陷为盆地状,且地表覆盖的玄武岩多气孔,地

31、势低洼有利于降水大量下渗汇集;其下层花岗岩质地坚硬,透水性差,受其阻隔,玄武岩孔隙将大量的地下水储存,且盆地将其变为承压水:地下水遇到断层后,沿断层裂隙源源不断溢出,使得古镇成为泉水的汇集区和出露点。33答案:(1)岩石类型:天山石林为砾岩,云南路南石林为石灰岩;地貌类型:天山石林为雅丹地貌风力侵蚀地貌;云南路南石林为喀斯特地貌溶蚀地貌流水地貌。(2)远古海洋时期,大量碎屑物质沉积,固结成岩,形成砾岩;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天山山脉隆起,砾岩受挤压抬升,出露地表后;节理发育;裂隙受冻融风化、风力侵蚀、流水(冰川)侵蚀、重力崩塌等多种外力作用,最终形成天山石林。(3)河床底层永久性冻土坚

32、硬,河流难以下切侵蚀;夏季河流水温高于0,对河岸季节性冻土起着融解作用,土质松软易被侵蚀;季节性冻土融解,增加河流径流量,流水侧蚀加强,河岸形态改变,形成曲流。解析:(1)由材料可知,天山石林位于天山山脉西段,是分布最广的砾岩石林景观区,故岩石类型是砾岩;云南路南石林石灰岩广布,故岩石类型为石灰岩;地貌类型:天山石林位于西北,受风力侵蚀形成为雅丹地貌或风力侵蚀地貌;云南路南石林位于西南,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溶蚀地貌或流水地貌。(2)天山石林的形成过程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由材料可知,石林节理发育,经长期的地质变迁和独特气候环境演变,逐渐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造型,研究表明,

33、天山石林岩层由砾岩、黄土、亚粘土沉积而成,故在远古海洋时期,大量碎屑物质沉积,固结成岩,形成砾岩;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区,板块相互碰撞,天山山脉隆起,砾岩受挤压抬升,出露地表后;形成节理发育;随后在外力作用下,裂隙受冻融风化、风力侵蚀、流水(冰川)侵蚀、重力崩塌等多种外力作用,最终形成天山石林。(3)由材料可知,流域内季节性冻土广泛分布,河床底层永久性冻土坚硬,河流难以下切侵蚀;当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河流水温高于0,对河岸季节性冻土起着融解作用,土质松软易被流失侵蚀;当地有季节性冻土的存在,因季节性冻土融解,增加河流径流量,流水侧蚀能力加强,导致河岸形态改变,河道弯曲,形成

34、油流。34答案:(1)红土中的黏粒对金元素有吸附作用;红土为单质金的淋滤、下沉、富集提供空间。(2)地壳抬升,依据:海相沉积岩(石灰岩)出露地表;挤压断裂,依据:矿区内有褶皱和断裂构造。(3)下部的原生金矿经风化,提供成矿物质;周边地势较高的原生金矿,经风化、重力和外力搬运,在低洼处沉积。(4)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利于原生金矿风化;降水丰富,利于淋滤、富集形成红土型金矿。(5)有利条件:矿石品位较高,易采选;矿体地处山坡,利于自然排水;储量大,埋藏较浅,开采难度低。不利条件:雨季降水量较大,施工困难,工期短;矿体埋藏地势较高,基建投入大;植被茂密,需砍伐大量林木,破坏生态。解析:(1)红土在

35、红土型金矿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首先,红土是含金较高的原生金矿的载体,原生金矿中的金元素通过一系列过程在红土中富集。其次,红土通过风化和雨水淋滤作用,使岩石中的易溶元素(如碳酸盐、硅酸盐等)流失,而铁、金等不易溶元素则保留下来,形成了富含金的红土。最后,这些金元素在红土中经过长期的化学作用,逐渐从化合物形态转变为单质形态,并在淋滤、下沉、富集的过程中形成红土型金矿。(2)根据图所示,首先,区域内地形呈山坡型,且海拔较高(7501060米),图中有石灰岩,石灰岩是沉积于浅海的岩石,现在裸露地表,这明显表明地壳发生了抬升运动。其次,图中明确标出了断裂构造,这是地壳在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并沿破裂

36、面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构造,进一步证明了该区域还发生了断裂运动。(3)爬奔红土型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两部分。首先,原生金矿是其中最重要的物质来源,这些原生金矿中的金元素在风化和雨水淋滤作用下被转移到红土中。其次,富含铁、金的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其铁、金元素得以保留下来,为红土型金矿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4)爬奔红土型金矿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主要包括:该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为雨水淋滤作用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同时,气温高,风化作用强烈,加速了岩石的风化过程,使得岩石中的易溶元素更容易流失,而金元素则保留下来;此外,山区地形有利于雨水的汇集和淋滤作用的发生,进一步促进了红土型金矿的形成。(5)爬奔红土型金矿开采的自然条件具有优势和不利因素。优势在于金矿品位高,矿石质量好,这使得开采效益较高;同时,地形坡度大有利于雨水淋滤作用的发生,增加了矿石中金的含量。然而,不利因素也较为明显,首先是热带季风气候导致的降水量大,这对采矿作业和矿石运输都带来了不便;其次,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增加了采矿的难度和成本;此外,地形坡度大还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对采矿作业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第 19 页 共 1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形变化的原因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