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的内涵和表现形式。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将传统思想理念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提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觉践行传统美德。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深入解读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的内涵,并结合实例说明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
2、意义。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当代社会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些传统思想理念,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以及各地传统习俗的图片和视频片段,提问学生:“这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传承至今,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二)新授讲仁爱讲述“孔子杏林讲学”中体现的仁爱精神,让学生理解仁爱是发自内心地关爱他人、尊重生命。接着展示疫情期间“最美逆行
3、者”的图片和事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医护人员的行为如何体现了仁爱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去践行仁爱?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总结点评,引导学生明白关爱家人、帮助同学、尊重师长等都是仁爱精神的体现。重民本从古代孟子的“民为贵”思想说起,对比古代封建王朝的兴衰,阐述民本思想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列举当代政府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政策举措,如“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新农合医保”“乡村振兴促进就业”等,让学生分析这些政策是如何体现重民本理念的。设置课堂问答,邀请学生回答自己感受到的身边的民生变化,加深对民本思想在现代社会体现的理解。守诚信讲述“季布一诺千金”
4、的故事,强调诚信是立身之本。播放商业领域中诚信企业获得长期发展和失信企业受到市场淘汰的对比案例视频,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诚信对企业的意义。开展小组诚信故事分享会,每个小组讲述一个身边的诚信故事,并讨论故事中诚信行为带来的影响,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讨论,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在学习、考试、交友等方面如何坚守诚信。崇正义介绍包拯铁面无私断案、海瑞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等历史故事,让学生感受正义在古代社会的价值。展示现代社会中法院公正司法、社会爱心人士救助弱势群体、人们抵制校园霸凌等维护正义的图片和新闻报道,组织学生讨论面对不同形式的不正义现象应采取的正确行动,如在发现同学作弊时勇敢制止、看到老人摔倒主动帮
5、扶等,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维护正义的意识和勇气。尚和合阐释“和而不同”在文化交流、人际交往中的体现,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榫卯结构”,虽部件不同但相互配合构成稳固整体,展示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尊重他国文化、倡导多元共生的案例,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活动。在班级内开展“和谐班级金点子”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班级中营造和谐氛围,如尊重同学差异、共同参与班级活动等,体会尚和合思想在不同场景中的运用和价值。求大同讲述康有为大同书中对理想社会的描绘,联系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实例,讲解求大同思想在当代社会致力于消除贫困、实现公平发展的体现。组织学生开展“我的大同梦”主题
6、演讲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理想谈谈对社会共同理想的理解和追求,激发学生为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三)小组活动提出问题“如何将传统思想理念创新性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思想理念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设计,包括活动形式、宣传标语、实施步骤等内容。例如,对于“讲仁爱”理念,可以设计“爱心义卖助力贫困同学”活动;对于“尚和合”理念,可以设计“班级文化融合展示周”活动等。各小组完成设计后,进行方案展示与交流,其他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评选出最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四)课堂总结教师系统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六种传统思想理念,强调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价值。总结各小组在活动中的优秀表现和创新观点,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积极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思想理念,将其内化为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行为准则,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