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必修默写 汇总打包
- 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学生卷.pdf--点击预览
- 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教师卷.doc--点击预览
- 必修三 二三单元理解型默写(教师版).doc--点击预览
- 必修二理解性默写.doc--点击预览
- 必修二理解性默写答案.docx--点击预览
- 必修五默写练习 - 教师.docx--点击预览
- 必修五默写练习.docx--点击预览
- 必修四默写 生版.doc--点击预览
- 必修四默写.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必修一必修一 理解性理解性默写练习默写练习 沁园春沁园春长沙长沙(毛泽东)(毛泽东) 1. 沁园春长沙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 , , 。 2. 沁园春长沙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 , ”;近观: “ , ” 。 仰视:“ ” ; 俯瞰: “ ” 。 总结: “ ” 。 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关心国家命运,发出慨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 是: , , ? 4.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过度句是: 。 。 5.表现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句子是 : , 。 6表现革命者关心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 , 。 7.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问题的诗句是: , , ?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左左传传 1.晋文公从“仁”的角度认为不应该挑起与秦国之间的战争的句子是: , 。 认为攻打秦国是不理智的的句子是: , 。从“武”的角度剖析与秦战争利 弊的句子是: , 。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 ( “易水诀别”“易水诀别” ) ( 战国策 ) ( 战国策 )。 1.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是: , 。 2.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 , 。 3.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 。 4.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 表现荆轲慷慨赴难、 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 , 。 5.表现宾客在与荆轲临别时悲伤的句子是: 。 6.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 , 。 7.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 , 。 鸿门宴(司马迁)鸿门宴(司马迁) 1.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 , 。 2.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 , 。 3.形容自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 , , ? 4.形容秦王杀人如麻,有虎狼之心的句子是: , 。 新课标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背诵默写练习新课标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背诵默写练习 沁园春沁园春长沙长沙(毛泽东)(毛泽东) 1. 沁园春长沙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2. 沁园春长沙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 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 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关心国家命运国家命运,发出慨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诗是:怅寥廓怅寥廓, 问苍茫苍茫大地, 谁 主沉浮? 4.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过度句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过度句是: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5.表现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强劲有力的句子是 :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遒 6表现革命者关心国家大事的言行关心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指点江山,激扬激扬文字 7.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问题的诗句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击水,浪遏飞舟?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左传 1.晋文公从“仁”的角度认为不应该挑起与秦国之间的战争的句子是: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认为攻打 秦国是不理智的的句子是:失去所与,不知。从“武”的角度剖析与秦战争利弊的句子是:以乱易整,不 武。 荆轲刺秦王荆轲刺秦王 ( “易水诀别易水诀别” ) (战国策战国策 ) 。 1.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是: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3.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复为慷慨羽声。 4.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 兮不复还。 5.表现宾客在与荆轲临别时悲伤的句子是:士皆垂泪涕泣。 6.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7.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鸿门宴鸿门宴(司马迁)(司马迁) 1.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3.形容自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4.形容秦王杀人如麻,有虎狼之心的句子是: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高中语文必修三 二三单元理解型默写(教师版) 蜀道难 1.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绝壁峭立,景物奇险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 吁嚱!危乎高哉!” 。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 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 以横绝峨眉巅。” ,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 神话,描述蜀道开凿过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 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攀登高山,步履艰难,惶恐、疲累的神情,绘声 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扪(mn)参(sh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但见悲鸟号(h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 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 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 峥嵘而崔嵬(w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9.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两种动物作衬托,生动暗示行人入 蜀艰难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飞湍瀑 (p)流争喧豗(hu),砯(png)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 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fi)亲,化为狼与豺” ,从而表达 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2.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嗟”的 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秋兴八首(其一) 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 萧森。 2.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 故园心。 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zhn)。 4.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江间波浪兼天 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咏怀古迹(其三) 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难归之怨,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千 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群山万壑赴荆 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4.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通过对昭君美貌和结局的对比,说明昭君的怨恨之 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登高 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 清沙白鸟飞回。 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边景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 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 恨繁霜鬓(bn),潦倒新停浊酒杯。 6、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bn),潦倒新 停浊酒杯。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如“建瓴走坂” 、 “百川东注”的长江 秋日图的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 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 琵琶行 1 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 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 4 个句子: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诗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并为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渲染出 悲凉气氛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诗歌中写第一次听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 发。 4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 句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6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7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银瓶乍破 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8.描写琵琶弹奏的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 声。 9.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 白。 10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11琵琶女年轻美貌时青年男子对她的态度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12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13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我闻琵琶已 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4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15写诗人被贬之后终日听杜鹃哀鸣,只能取酒独倾的诗句是: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6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写诗人邀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 是: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而琵琶女面对诗人邀请的表现与动作 是: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17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 湿。 18 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 半遮面。 ”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 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 心情的诗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19既表现全诗的主旨,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 20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讳莫如深,会让人想 起琵琶行中那两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 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两句就表达了 一种凄凉之意。 22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 会发出琵琶行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喟。 23.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千呼万唤始出 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 眼、主旨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4.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 形写声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 具体形象。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再如,诗人还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间关莺语花底 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还如,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 音乐境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 乐描写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 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 月白。 25.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寻声暗 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态 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26.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校弦试音,对此诗人 用“未成曲调先有情”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 也暗示下文的音乐描写将会是琵琶女内心积聚情感的爆发。写琵琶女演奏琵琶曲目的 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也用 “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内心情感。 这些都是概述性的描写。 27.琵琶行一诗具体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表 现了其乐曲的不同特点:其中表现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现乐声 轻细特点的句子是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了乐声流畅特点的句子是间关莺语花底滑, 表现了乐声冷涩特点的句子是幽咽泉流冰下难,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特点的句子是银 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28.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 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 绝。 29.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同 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0.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第一次正 面“忽闻水上琵琶声” ,侧面描写的句子是 主人忘归客不发;第二次当正面写“四 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来进 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正面写“凄凄不似向前声” ,作者又用“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作侧面描写。 31.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两句,写那若断若续 的余音,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 锦瑟 1、 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 弦一柱思华年。 2、 锦瑟一诗的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表现的这种可望 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 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 锦瑟一诗中较为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锦瑟表达“聆听锦瑟之繁弦,勾起对华年往事之追思,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 言”的诗句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5、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句庄生晓梦迷 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 千古名句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6、锦诗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 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 马嵬 1、 马嵬中通过对比报时器具的不同,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是:空闻虎 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2、从对比角度写李、杨的爱情悲剧的句子是: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3、对比手法来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诗句是: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寡人之于国也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找出孟子实行“王道”或者说“仁政”的七种措施的句子: 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农业方面的);数罟不入洿池,鱼鳖 不可胜食也(渔业方面的)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林业方面 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纺织方面的);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畜牧业方面的);百亩之 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农业方面的);谨库序之教,申之 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兴办教育)。前面的 16 是属于从保民 角度提出了六条措施 ,7 是属于从教民角度提出了一条措施。 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最后一段旨在说明什么(即目的)?(用原文来回答)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这也应该是君王的态度。最后一段旨在阐述统治者想 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3、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狗彘食人食 而不知检”(诸侯贵族的奢侈浪费行为)与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待下层百姓 没有仁慈之行为)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 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 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五十步笑百步。 劝学 1、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君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锲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 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 相近的句子是:“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 , 善假于物也 ”,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 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6、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积善成德,而神 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 7、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 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吾尝终日而 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荀子劝学中“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 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10、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 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 的句子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1、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 目标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2、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 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 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 由此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3、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4、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 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 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5、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6、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 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 17、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 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18、 “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 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9、“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 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0、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 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1、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来说明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 有益。 22、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作品) 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 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与韩愈师说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 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23、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学不可以已 这句话印证了 这句话。 过秦论 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削弱百姓的武力反抗所采取的直接措施是:收天 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3、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4、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 世之业也。 5、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短短的四个句子 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6、 阿房宫赋中有“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话,请 默写出课文过秦论中总结秦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 也。 7、过秦论中陈涉与秦始皇有多处对比:地位出身: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 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与秦始皇“至尊,王侯之家”;军队数量:陈涉“数百” 与秦始皇“万乘”; 军队素质:陈涉“疲弊之卒”与秦始皇“良将、信臣、精卒” ;武器状况:陈涉“斩木为兵”与秦始皇“劲弩、利兵”;地理条件:陈涉“阡 陌之中”与秦始皇“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金城千里”。 8、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如贾谊的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借言秦过失,为汉帝谋“长治 久安”之策,施仁义于民。 9、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贾谊 过秦论明言秦亡原因的警策语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白居易琵琶 行的警策语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文天祥过零丁洋的 警策语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诸葛亮出师表的警策语是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师说 1、师说中陈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说中陈述择师标准的句子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 之所存也。 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 足羞,官盛则近谀。 4、师说中阐述师生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 弟子。 5、师说中韩愈认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由是“ 闻道 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6、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 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 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7、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的错误态度。 8、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 对其子“择师而教之 ”;对自身“则耻师焉 ”。 9、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10、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 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 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1 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必修二理解性默写 氓 1 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 。 2 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 。 3 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 。 4 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 , 。 5 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 。 6 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 。 采薇 1采薇中写出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的句子是 , 。 2采薇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是 , 。 离骚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 2 ,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3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 。 4 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 , 。 5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 , 。 6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 。 7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 。 8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 。 9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 。 10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 , 。 11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 。 12离骚中屈原用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 , 。 13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 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话: , 。 14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 。 15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 , 。 16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 , 。 诗三首 2 1涉江采芙蓉中写采莲人自问自答的诗句是: , 。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 , 。 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 , 。 3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 , 。 4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 , 。 5 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诗句是: , 。 6归园田居 (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的两句是_ _,_。 7归园田居 (其一)中描写黄昏时村落里炊烟袅袅的句子是_,_。 8归园田居 (其一)中描写作者居所前后环境的句子是_,_。 兰亭集序 (王羲之) 1 兰亭集序中表达意思类似“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一句_,_ 。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_,_ _ 。 3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 ,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静 者”的是_,_ 。 “躁者”的是_,_。 4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在天气晴朗空气清新中,俯仰所看到的景色是_ _,_ _ 。 5 赤壁赋 (苏轼) 1苏轼赤壁赋中用_,_ 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以及游人的怡然自乐。 2.(2016 全国卷)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 篇,即文中所谓“ , ” 。 3 赤壁赋用_,_ 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 4 赤壁赋中用_,_ 写出月下的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5 赤壁赋中用_ _,_ _ 写出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 6 赤壁赋中用比喻正面描写悲凉幽怨的箫声的句子是_,_ 。 7 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悲凉幽怨的句子是_,_ 。 8.(2014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II)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 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9 赤壁赋中用_,_ 两句写出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 10 赤壁赋中用比喻手法写人生短暂,生命渺小的句子是_,_ 。 11 赤壁赋用_,_ 两句写出客人希望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 12 赤壁赋中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的_,_ ;_,_ 。 13 赤壁赋指出若从变化的角度来看,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_,_ _ 。 14 赤壁赋作者指出若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万物都是无尽的一句是_,_ _ 。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1 “_,_ ” ,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 3 2 “_,_ ” ,照应“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 3.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认为,如果“” ,对我们自己而言,没什么可后悔的,对别人来说, “?” 1 必修二理解性默写答案 氓 1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2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3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4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6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采薇 1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离骚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4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5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6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7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8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9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0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1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2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13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14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15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16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涉江采芙蓉 1.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短歌行 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归园田居 6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7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8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兰亭集序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 3.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赤壁赋(苏轼)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5.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6.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8.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9.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10.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1.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游褒禅山记 1.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2.险以远 则至者少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其孰能讥之乎 必修五背诵默写练习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来表达过去 不可挽回,未来尚可把握。 2.归去来兮辞中体现作者急于回家的迫切心情的句子是“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 熹微。 ” 3.归去来兮辞中作者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来表现山野的宁静与恬淡, 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来强调自然的生机,让临泉田园倍增诗情画意。 4.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上的管弦之盛和歌声之美的句子是“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 凝而白云遏” 。 5.滕王阁序中表现滕王阁处于人间富贵地的句子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 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6.逍遥游中,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在全文的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 句子是 7.逍遥游中用一种动物和一种植物来比喻因为生命的短暂,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 西的语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8.逍遥游中指出做到“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就不再需要凭 借什么,可以真正逍遥了。 9.苏轼的“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和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 九万里”共同化用了逍遥游中的“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0. 庄子用水和大舟表现世间万物互相联系的名句是“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1. 李密从“外”和“内”两方面来说明自己门庭衰微、孤独无助的窘状的句子是“外无 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2. 李密陈情表中的“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两句,以乌鸦反哺做比喻,向晋武帝提 出了先尽孝后尽忠的愿望。 13. 陈情表中,作者用“结草报恩”的典故希望皇帝答应自己“终养”祖母之请求的 语句是“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 必修五背诵默写练习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 “_,_”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尚可把握。 2.归去来兮辞中体现作者急于回家的迫切心情的句子是 “_,_” 。 3.归去来兮辞中作者用“_,_”来 表现山野的宁静与恬淡,用“_,_” 来强调自然的生机,让临泉田园倍增诗情画意。 4.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上的管弦之盛和歌声之美的句子是 “_,_” 。 5.滕王阁序中表现滕王阁处于人间富贵地的句子是 “_,_;_,_” 6.逍遥游中, “_,_”在全文 的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7.逍遥游中用一种动物和一种植物来比喻因为生命的短暂,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 西的语句是“_,_” 8.逍遥游中指出做到 “_,_,_”就不再 需要凭借什么,可以真正逍遥了。 9.苏轼的“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和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 九万里”共同化用了逍遥游中的 “_,_” 10. 庄子用水和大舟表现世间万物互相联系的名句是 “_,_” 11. 李密从“外”和“内”两方面来说明自己门庭衰微、孤独无助的窘状的句子是 “_,_,_,_ _” 12. 李密陈情表中的“_,_”两句,以乌 鸦反哺做比喻,向晋武帝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的愿望。 13. 陈情表中,作者用“结草报恩”的典故希望皇帝答应自己“终养”祖母之请求的 语句是“_,_。 ”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默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默写 望海潮望海潮(柳永)(柳永) 1、望海潮中的“ , , 。 ”三句首先点出杭州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词中的“ ”写街巷河桥的美丽;“ ”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写都市人口的繁庶。 3、望海潮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 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 , , ” 上阕中,这几句最能体现词人的炼字功力。 4、望海潮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 : , , 5、望海潮词中描绘西湖美景,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 , , 词人描写杭州湖山之美,选取了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对仗也很工稳的两个句子 , 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7、望海潮中,作者生动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表现钓鱼老翁、采莲姑娘的欢 乐情态的一句是 。 8、望海潮中,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 , , 9、望海潮中,柳永在望海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