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寓教于乐 素养 “ 天天看 ”诗花相配喻人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 中,用古诗与花相配,说说它们各比喻哪个女人: 黛玉; 宝钗; 探春; 李纨; 湘云; 袭人; 麝月; 香菱。 A 杏花 日边红杏倚云栽 B 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 C 并蒂花 连理枝头花正开 D 芙蓉 莫怨东风当自嗟 E 老梅 竹篱茅舍自甘心 F 牡丹 任是无情也动人 G 桃花 桃红又是一年春 H 荼蘼花 开到荼蘼花事了 答案: D F A E B G H C 高考最新题型 研究 1. (2017 新课标全国卷 )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 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高考之后,我们 将面临
2、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 。 .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和逻辑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级。 首先要根据语段内容理清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找出另外两处表推断的句子,弄清错误所在,然后仿照所给例句确定句式,组织答案。梳理逻辑关系时要特别注意关联词语和 “ 必将 ”“ 一定 ” 等表示程度、范围、或然、 未然等的副词。文段中 “ 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 ”“ 毕业后一定能
3、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 的推断明显存在问题,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 答案: 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 2 (2017 全国 卷 )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 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 爆竹声声除旧岁 ” ,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 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 。 . 。 解析:
4、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逻辑推断和仿写的能力。火灾不一定造成人身伤亡。这一推断如何得出的呢?有这样的推理过程: 燃放烟花爆竹易发生火灾。 发生火灾可能造成人身伤亡。 燃放烟花爆竹可能带来人身伤亡。 这样的推理,让我们明白,都是一种可能性推断。 文段中的 “ 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 就显得绝对了。同样的道理, “ 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 也就不对了。产生环境 污染还有其他原因。 这个题目,考查简单,但它提醒考生,在语言运用中,要注意逻辑运用,对于逻辑知识在语言中的运用,或许会开启一个良好的局面。 答案: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 不是限制燃放烟花
5、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3 (2015 天津卷 )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 ? 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 100 字以内。 例: “ 月 ” 字形如弯弯的月牙, “ 月 ” 加 “ 日 ” 是 “ 明媚 ”的 “ 明 ” 。 “ 月 ” 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 “ 朗月清风 ” 让人神清气爽, “ 月是故乡明 ” 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答: .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仿写句式,二是仿写修辞,三是仿写内容,包含文化信息。语意准确、语言通畅。 答案: ( 示例 )
6、“ 田 ” 字形似方整的土地, “ 田 ” 加 “ 心 ” 是“ 思念 ” 的 “ 思 ” 。 “ 田 ” 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恬静、归隐、故土相联系, “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让人怡然自乐, “ 耕种山田三四亩 ” 则引发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4 (2014 浙江卷 ) 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 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 “ 月 ”“ 湖 ”“ 鱼 ” 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答: . 解析: 解答此题时,首先应明确题目要求如 “ 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 ” 。其次要分析示例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月 ” 与 “ 鱼 ” 同在 “ 湖 ” 中,有动有静,第三句紧承前两句营造的意境,第四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意趣。再次要明确示例的表现手法,第四句是想象的内容,同时还是一个问句的形式。最后要注意所写句子符合情理。 答 案: ( 示例 )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 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