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第五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数学文化了解数学文化的发展与应用 (一)早期导数概念特殊的形式 大约在 1629 年, 法国数学家费马研究了作曲线的切线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 1637 年左右,他写了一篇手稿求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方法.在作切线时,他构造了差 分 f(AE)f(A),发现的因子 E 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导数 f(A). (二)17 世纪广泛使用的“流数术” 17 世纪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在前人创造性研究的基础 上,大数学家牛顿、莱布尼茨等从不同的角度开始系统地研究微积分.牛顿的微积 分理论被称为“流数术”,他称变量为流量,称变量的变化率为流
2、数,相当于我 们所说的导数. (三)19 世纪导数逐渐成熟的理论 1823 年,柯西在他的无穷小分析概论中定义导数:如果函数 yf(x)在变量 x 的两个给定的界限之间保持连续,并且我们为这样的变量指定一个包含在这两个 不同界限之间的值,那么是使变量得到一个无穷小增量.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魏 尔斯特拉斯对微积分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极限重加表达,导数的定义也就获得了 今天常见的形式. 读图探新发现现象背后的知识 1.我们从物理学中已经知道,物体运动的位移 x、速度 v、加速度 a(均指大小,下 同)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速度描述了位移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描绘了速度变化的 快慢,即 vx t,a
3、 v t , 其中 t 表示时间,t 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特别地,当物体做的是初速度为 v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a 是一个常数,此时 xv0t1 2at 2,vv0at. 2.我们知道,物体在做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是与运动轨迹相切的.例如,如图 所示的砂轮打磨下来的微粒,是沿着飞轮的切线飞出去的.这也就意味着,求切线 是研究曲线运动时经常要做的事情. 我们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已知知道怎样求圆锥曲线的切线.不过, 可能会让你感到意 外的是,那种求切线的方法并不适用于一般的曲线.然而,借助于导数来讨论曲线 的切线更具有一般性. 问题 1:物体运动的速度和位移有什么关系?加速度和速度又是什么关系呢?
4、问题 2:假设切点为(x0,y0),如何求曲线 yf(x)在点(x0,y0)处的切线方程呢? 链接:(1)如果从本章我们要学习的导数知识来看的话,上述速度就是位移关于 时间的导数,而加速度就是速度关于时间的导数,即 vxv0at,av, 其中 x与 v分别表示 x 与 v 对时间 t 的导数. (2)由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线的斜率为 kf(x0),则曲线 yf(x)在点(x0,y0)处切线 的方程为 yy0f(x0)(xx0). 5.1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5.1.1变化率问题变化率问题 课标要求素养要求 1.通过实例分析,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 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 2.体会极限
5、思想. 根据具体的实例计算平均变化率和瞬时 变化率,并得到二者的关系,借此发展 数学抽象与数学运算素养. 新知探究 下面是我国北方某地某日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从 6 时到 10 时为“气温陡增”的时段,它的数学意义 是什么? 提示“气温陡增”是指温度在相同的时间内变化大,即温差大. 问题 2如何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的气温变化的大小?例如:假设 6 时的气温是 25 ,10 时的气温是 29 ,12 时的气温是 30 ,那么如何比较从 6 时到 10 时 与从 10 时到 12 时气温变化的大小? 提示用平均变化率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的气温变化的大小.从 6
6、 时到 10 时的气温 变化率为2925 106 1,从 10 时到 12 时的气温变化率为3029 1210 1 2,则前者的气温 变化大. 1.瞬时速度 (1)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的计算:设物体运动的时间与位移的函数关系式为 yh(t),则物体在 t0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0 lim t h(t0t)h(t0) t . (3)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从物理角度看,当时间间隔|t|无限趋近于 0 时, 平均速度v 就无限趋近于 tt0时的瞬时速度. 2.曲线的割线和切线切线是割线的极限位置 (1)切线:设 P0是曲线上一定点,P 是曲线上的动点,当点 P
7、 无限趋近于点 P0时, 割线 P0P 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位置, 这个确定位置的直线 P0T 称为曲线在点 P0 处的切线. (2)切线的斜率:设 P0(x0,y0)是曲线 yf(x)上一点,则曲线 yf(x)在点 P0(x0,y0)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k0 0 lim x f(x0 x)f(x0) x . (3)切线的斜率与割线的斜率的关系:从几何图形上看,当横坐标间隔|x|无限变 小时, 点 P 无限趋近于点 P0, 于是割线 PP0无限趋近于点 P0处的切线 P0T, 这时, 割线 PP0的斜率 k 无限趋近于点 P0处的切线 P0T 的斜率 k0. 拓展深化 微判断 1.在计算物体运
8、动的瞬时速度时,h(t0t)h(t0).() 提示也可能有 h(t0t)h(t0). 2.瞬时速度是刻画物体在区间t0,t0t(t0)上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提示瞬时速度是刻画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的物理量. 3.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是过该点的割线的极限位置.() 微训练 1.若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st21,则在时间段1,2中的平均速度是_. 解析v (2 21)(121) 21 3. 答案3 2.抛物线 yx21 在点(1,2)处的切线的斜率是_. 解析k (1x)21(121) x 0 lim x (2x)2. 答案2 微思考 1.教材中求抛物线切线的斜率的过程中x 表示什么?它的取值范围是什
9、么? 提示x 是自变量的增量,它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但不为 0. 2.如果某物体在某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为 0, 能否判定该物体在此时间段内的瞬时 速度都为 0? 提示不能. 题型一求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例 1】 某物体运动的位移 s 与时间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s(t)sin t, t 0, 2 . (1)分别求 s(t)在区间 0, 4 和 4, 2 上的平均速度; (2)比较(1)中两个平均速度的大小,说明其几何意义. 解(1)物体在区间 0, 4 上的平均速度为 v 1s(t 2)s(t1) t2t1 s 4 s(0) 40 2 2 0 4 2 2 . 物体在区间 4, 2
10、上的平均速度为 v 2 s 2 s 4 2 4 1 2 2 4 42 2 . (2)由(1)可知 v 1v 24 24 0, 所以 v 2v 2v 3B.v 3v 2v 1 C.v 2v 1v 3D.v 2v 3v 1 解析设直线 OA,AB,BC 的斜率分别为 kOA,kAB,kBC,则 v 1s(t 1)s(t0) t1t0 kOA,v 2s(t 2)s(t1) t2t1 kAB,v 3s(t 3)s(t2) t3t2 kBC,由题中图象知 kBCkABkOA,即 v 3v 2v 1.故选 B. 答案B 5.已知抛物线 y1 2x 22 上一点 P 1,3 2 ,则在点 P 处的切线的倾斜
11、角为() A.30B.45 C.135D.165 解析k 0 lim x 1 2(1x) 22 1 21 22 x 1, 故切线的倾斜角为 45. 答案B 二、填空题 6.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其位移 s 与时间 t 的关系是 s3tt2, 则物体的初速度是 _. 解析 0 lim t s(0t)s(0) t 0 lim t (3t)3. 答案3 7.抛物线 f(x)x24x 在(1,5)处的切线方程为_. 解析k 0 lim x (1x)24(1x)5 x 6,所以切线方程为 y5 6(x1),即 6xy10. 答案6xy10 8.若抛物线 f(x)4x2在点(x0,f(x0)处切线的斜率为
12、 8,则 x0_. 解析k 0 lim x 4(x0 x)24x20 x 0 lim x (4x8x0)8x08,解得 x01. 答案1 三、解答题 9.曲线 f(x)x2上哪一点处的切线满足下列条件? (1)平行于直线 y4x5; (2)垂直于直线 2x6y50; (3)倾斜角为 135. 解设 P(x0,y0)是满足条件的点,曲线 f(x)x2在点 P(x0,y0)处切线的斜率为 k 0 lim x (x0 x)2x20 x 2x0, (1)切线与直线 y4x5 平行,2x04,x02, y04,即 P(2,4)是满足条件的点. (2)切线与直线 2x6y50 垂直,2x01 31, 得
13、x03 2,y 09 4,即 P 3 2, 9 4 是满足条件的点. (3)因为切线的倾斜角为 135,所以其斜率为1,即 2x01,得 x01 2,y 0 1 4,即 P 1 2, 1 4 是满足条件的点. 10.某物体的运动方程为 s(t) 1 t,求其在 t 01 时的瞬时速度. 解s(1t)s(1) 1 1t1 1 1t 1t t 1t(1 1t), 故s(1t)s(1) t 1 1t(1 1t). 所以 0 lim t 1 1t(1 1t) 1 2, 即物体在 t01 时的瞬时速度为1 2. 能力提升 11.若曲线 y2x24xm 与直线 y1 相切,则 m_. 解析设切点坐标为(x
14、0,1), 则 k 0 lim x 2(x0 x)24(x0 x)2x204x0 x 4x040, x01,即切点坐标为(1,1).24m1,即 m3. 答案3 12.若一物体运动方程如下:(位移单位:m,时间单位:s) sf(t) 3t22,t3, 293(t3)2,0t3. 求:(1)物体在 t3,5内的平均速度; (2)物体的初速度 v0; (3)物体在 t1 时的瞬时速度. 解(1)物体在 t3,5上的时间变化量为t532, 物体在 t3,5上的位移变化量为 s3522(3322)3(5232)48, 物体在 t3,5上的平均速度为s t 48 2 24, 物体在 t3,5上的平均速度
15、为 24 m/s. (2)求物体的初速度 v0,即求物体在 t0 时的瞬时速度. s t f(0t)f(0) t 293(0t)3 2293(03)2 t 3t18, 物体的初速度 v0 0 lim t s t 0 lim t (3t18)18. (3)f(1t)f(1) t 293(1t)3 2293(13)2 t 3t12, 物体在 t1 时的瞬时速度为 0 lim t (3t12)12 (m/s). 创新猜想 13.(多选题)已知某物体的运动方程为 s(t)7t28(0t5),则() A.该物体当 1t3 时的平均速度是 28 B.该物体在 t4 时的瞬时速度是 56 C.该物体位移的最
16、大值为 43 D.该物体在 t5 时的瞬时速度是 70 解析该物体在 1t3 时的平均速度是 s(3)s(1) 31 7115 2 28,A 正确; 物体在 t4 时的瞬时速度是 0 lim t s(4t)s(4) t 0 lim t (567t)56,故 B 正确; 物体的最大位移是 7528183,C 错误; 物体在 t5 时的瞬时速度是 0 lim t s(5t)s(5) t 0 lim t (707t)70,故 D 正确. 答案ABD 14.(多空题)已知在函数 yax2b 的图象上点(1,3)处的切线斜率为 2,则 a _,b_. 解析 0 lim x a(1x) 2bab x 0 lim x (ax2a)2a2,所以 a1,又 3 a12b1b,所以 b2. 答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