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名称案例名称5.2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科目科目数学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七 年 级 学生备课人备课人课时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1) 、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2 2) 、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3 3) 、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并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通过具体的例子,归纳移项法则,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合并同类项”和“移项” ,体会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教学难点: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教学
2、过程教学过教学过程程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预期结果设计意图及预期结果自主自主(一) 、学习目标(1) 、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2) 、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二)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P135p136 页,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一:性质二:2.移项的概念:把方程中某一项_,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外一边叫_.学生自主预学生自主预习课本习课本,独立独立完成学案完成学案 自自主学习主学习 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复习一元一次方程及等式的性质,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由学生独立完成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解方程的速度和能力,学习学习3.学习例 1,例 2 归纳求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
3、步骤:_,_,_。4.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1)267 x(2 2)4531x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检检测 自 主 学 习测 自 主 学 习效果效果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身边的问题开始, 能给学生一种轻松的心理氛围, 易于学生学习新知识。点拨点拨归纳归纳1、把等式一边的某项改变符号后移到另一边,叫移项。2、移动的项要;移项通常是将,已知项;(移项法则)3、 本节课之后遇到方程的解题步骤:移项; (等式性质 1)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化为 1. (等式性质 2)认真听讲认真听讲,总总结反思结反思通过学生的思考、观察和教师的讲解得出什么是移项, 便于学生理解。对相关概念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
4、对知识进一步理解掌握。典例典例讲讲 解解例题例题 1把下列方程移项5236)2(543) 1 (xxx例题例题 2解方程9=154x例题例题 3xx23273例题例题 4138532xx同 学 自 己 做同 学 自 己 做完完 并 展 示 过并 展 示 过程程1.教学中应注意提醒学生注意: 方程中的项是连同它前面的符号2.使学生熟练掌握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格式。自检自检互互 评评学案自检互评内容学 生学 生 独独立 完 成 自 检立 完 成 自 检内 容 并内 容 并 分 小分 小组讨论。组讨论。学生展学生展示成果。示成果。通过让学生自主展示,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彼此学习。
5、移项移项总结总结归纳归纳1.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1;2.移项是将方程的某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而不是左边或右边的某些项交换位置;3.移项时要变号,不变号不能移项。4.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化未知数系数为 1学 生 思 考 回答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教后反思教后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基本完成,教学目的基本达到。1、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出移项的法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起始年级逐步训练,这样使学生学会学数学的方法。2、学生对移项的掌握比较可以,移项时注意的问题(移项要“变号” ) ,个别学生掌握的不够扎实,不能灵活应用。解决方法:合作交流帮忙找错,自行订正,再进行检测,直到全部做对为止 。3、在用代数方法解方程的过程中,逐步渗透数学中变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