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0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后作业.doc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021575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0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后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教材)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0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后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教材)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0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后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合格考全员做】1下列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自然条件下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ABCD2下列关于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即发生了进化B只有当环境发生改变时,生物才会发生进化C进化的结果一定会出现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了变化,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3下列形成了新物种的是()A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B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 S(灰色)95%变为 s(黑色)95%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D克

2、隆羊多莉4关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殖隔离不一定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B存在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如果人为地放在一起,一定不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C生殖隔离产生的关键原因是种群基因库的差异D不同的物种之间一定具有生殖隔离5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来解释,正确的是()A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B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不同种地雀C同一种地雀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D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6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但不一定导致新物种

3、的形成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新物种形成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7对于二倍体西瓜来说,四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的物种,其原因是()A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B产生了生殖隔离C发生了染色体变异D出现了新的基因8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植物因开花季节和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ABCD9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 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

4、将植物 a 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种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 a、b 和 c 之间形成_,种群 b 和种群 c 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传粉,说明已产生了_。(2)在对 b 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10%和 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和 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理由:_。【等级考选学做】10下图表示我国黄河两岸 a、b、c、d 这 4 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 a

5、 物种进化为 b、c 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黄河北岸的 b 物种迁到黄河南岸后,不与 c 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内因是种群的基因库不同,外因是存在地理隔离Cc 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D判断 d 物种和 b 物种是否为不同物种的方法是观察两者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11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合理的是()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说明有生殖隔离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的过程中, 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变化环境能使生物发生进化, 而生物不会使环境发生进化三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ABCD122011 年古生物学家发现了

6、最早的驯养狗化石,该化石与现代格陵兰萨摩犬在形态大小上最为接近,而与狼在牙齿特征上特别相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狗可能是人类通过驯养狼演变而来的B现代格陵兰萨摩犬与狼不存在生殖隔离C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的改变D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3(不定项选择)如图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甲和乙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丙作为食物。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能确定甲和乙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和乙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它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B甲、乙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对生物进化是有利的C若甲和乙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

7、的基因库D自然选择使甲、乙和丙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14(不定项选择)普氏野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据兰州晨报报道,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精心挑选出了两个家族的 25 匹普氏野马,将其放归到保护区中。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B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基因库不同C野外的普氏野马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种群中某些基因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15科学家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种果蝇(物种 1 与物种 2)的进化过程时发现:在百万年

8、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为 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型(如图所示);当基因 A 与 B 同时出现在个体中时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 C 与 D 或基因 E 与 F 同时出现也发生胚胎早亡。(1)甲地所有的果蝇可被称为_。(2)北美大陆不同区域在阶段出现了基因结构的差异,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_的。(3)果蝇最多只能飞越邻近两地的距离。对历史阶段而言,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差异的最高级别属于_(填“物种”“个体”或“基因”)之间的差异。判断的理由是_。(4)北美大陆在阶段时,一些地区的果蝇类型消失,其消失的原因可能有_(多选)。A某些类型的果蝇不适应

9、逐渐改变的环境B环境导致果蝇的基因发生定向突变C突变产生了新的致胚胎早亡的基因D某些类型的果蝇天敌大规模增加【素养达成练】16 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不仅吃粪便, 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 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1)与普通蜣螂相比,该蜣螂发生了进化,其实质是_。(2)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的变化是_的结果。(3)根据题目信息,能否判断该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为什么?201解析:物种就是在自然条件下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一个物种可以有多个种群,错误,正确;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正确

10、;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错误。答案:D2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即发生了进化, A 正确、 B 错误;生物进化使基因库发生了改变,如果这种改变不大,则不一定出现生殖隔离,C 错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了变化,基因频率不一定会发生变化,如杂合子连续自交的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但是基因频率不变,D 错误。答案:A3解析: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中,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四倍体西瓜自交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四倍体西瓜是一个物种,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

11、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则四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A 符合题意;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 但未突破物种的界限,仍属于同一物种,B 不符合题意;骡是不育的,不能称为一个物种,C 不符合题意;克隆羊多莉是经无性生殖产生的,其遗传组成基本不变,仍属于原来的物种,D 不符合题意。答案:A4解析:不经过地理隔离也可能产生生殖隔离,存在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如果环境条件相差不大,也可能不会导致生殖隔离;若存在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属于同一个物种,人为地放在一起,由于不存在生殖隔离仍能产生可育后代。答案:B5解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且被海洋隔开,这样不同种群间形成地理

12、隔离。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使不同种群地雀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也不同,最终使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这标志着形成了不同物种的地雀,A 正确。答案:A6解析: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答案:B7解析: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因此,对于二倍体西瓜来说,四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的物种,原因是产生了生殖隔离。答案:B8解析: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而产生生殖隔离; 植物因开花季节和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而产生生殖隔离; 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由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而产生生殖隔离;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属于生殖隔离。答案:D9解析:(1)将植物 a 引种

13、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种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 a、b 和 c 之间形成地理隔离;种群 b 和种群 c 个体之间因为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传粉,这说明种群 b和种群 c 已产生了生殖隔离。(2)第一年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10%和 70%, 则基因型为 Dd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20%, 由此可以计算出 D 的基因频率为 10%20%(1/2)20%, d 的基因频率为 80%; 第二年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和 64%,则基因型为 Dd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32%,由此可以计算出 D 的基因频率为 4%32%(1/2)20%,d 的基

14、因频率为 80%。则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该植物种群没有发生进化。答案:(1)地理隔离生殖隔离(2)否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10解析:a 物种进化为 b、c 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A 正确;b 物种迁到黄河南岸后,与 c 物种之间不存在地理隔离,B 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 正确;是否存在生殖隔离是判断 d 物种和 b 物种是否属于两个物种的依据,D 正确。答案:B11解析:地理隔离也会使两个种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不合理;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合理;新物种形成,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基因频率一定发生改变,不合理;

15、光合放氧生物的出现使环境中增加了氧气,环境也发生了进化,不合理;三倍体西瓜由于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所以不能产生后代,不是一个新物种,不合理。答案:B12解析:从题中信息分析,驯养狗化石与狼在牙齿特征上特别相近,说明狗可能是人类通过驯养狼演变而来的,A 正确;现代格陵兰萨摩犬与狼是两个物种, 因此存在生殖隔离, B 错误;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就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C正确;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D 正确。答案:B13解析:生殖隔离包括不能自由交配、胚胎致死、产生后代不育等,能进行自由交配的生物,不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甲、乙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对生物进化是有利的,B正确;基

16、因库是对种群而言的,甲、乙属于两个种群,因此不具有共同的基因库,C 错误;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 正确。答案:BD14解析: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频率将发生改变,但基因突变频率不一定因此增加,A 错误;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生存环境的不同而导致其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进而引起基因库出现差异,B 正确;野外的普氏野马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 种群中某些基因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C 正确;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D 错误。答案:BC15解析:(1)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

17、个体称为一个种群, 故甲地所有的果蝇称为种群。 (2)北美大陆不同区域的果蝇间出现了基因结构的差异, 这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3)甲、乙两地果蝇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之间的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4)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环境起选择作用。答案:(1)一个果蝇种群(2)不定向(3)物种甲、乙两地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不能存活(胚胎早亡),说明存在生殖隔离(4)ACD16解析:(1)该种蜣螂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发生变化,说明其发生了进化,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的蜣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有差异, 但没有研究它们之间能否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代是否可育, 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答案:(1)该蜣螂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自然选择(3)不能。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有差异,但没有研究它们之间能否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代是否可育, 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生物 > 人教版(2019) >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0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后作业.doc)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