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 14 个生字, 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 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共话春节 1读对联-“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 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 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2.齐读课题。 3自由朗读课
2、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 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余同 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你可 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培养学生边 听边想,读书动笔的习惯。) 5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 哪些重要日子?按顺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 腊月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6春节像一场大戏,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的拉开了序 幕,请同学们速读浏览,按照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 找出相应的段落。 三、细读鉴赏,感受春节。 (一)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 哪些热闹、浓烈的画
3、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几幅。 (二)小组研读。 出示研读提示: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划出最能表现春节 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二、 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自己再读相关段落,补充完 善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体会年前的忙碌。 交流节前的年味主要表现在哪?重点交流节前都有哪些重 要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的主要活动、讲究及人们的心态。 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 读中体会人们忙碌中洋溢着 的喜悦和希望: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指导学生抓住学生反馈的词语进
4、行感情朗读。 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你在过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呢? 2体会过节的热闹 交流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过节最大的特点是什 么?(热闹) 同是热闹,但闹中各有不同,默读思考:除夕、初一、正月 十五这三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 一读,想一想。 交流各自的体会,教师相机引导: 除夕:喜庆、团圆;初一:悠闲、快乐;十五:红火、美丽。 再读一读,讨论、交流:这些感受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 的? 交流反馈 “除夕” 一段, 师相机指导朗读, 进一步体会喜庆、 团圆。 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烈; 抓“除非,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
5、感受团圆的氛 围。 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二篇短文,比较:同是写除夕,作者 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梳理:老舍笔下的除夕为我们展现的是全 景图, 抓住除夕人们主要的活动简单勾勒, 语言简洁明快; 而 “阅 读链接”短文二由回忆外婆入手,重点写了一家人怎么过除夕的 情景,其中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情景。 交流反馈“初一”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初一的 悠闲、快乐。 重点指导朗读“逛庙会”时人们的表现来体会悠闲与快乐。 交流反馈十五一段, 师相机指导朗读, 进一步体会十五的红火、 美丽。 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引导想像:还会有哪些花灯
6、呢?除了灯,还有什么? 出示老舍的原文,创设情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 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 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 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感情的朗读体 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总结:从腊八到正月十九,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却被作家仅仅 用了一千多字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作者正是抓住每个节日最突 出的特点,用极其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热闹喜庆, 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去用心体会作者的 表达方法。 四、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先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课文哪些部分写
7、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 再读腊八一段, 思考: 腊八的活动很多, 为什么单写腊八粥、 腊八蒜,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文中还 有很多,你能再举一例吗? 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 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 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谈,如:选材要详略得当、描写节日 要抓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夹叙夹议等。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 节日集锦: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 果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北京的春节 过年 除夕 老
8、舍 梁实秋 斯妤 热闹 忙乱 喜庆 团圆 祥和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序幕 彩排 高潮 帷幕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作者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 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 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方面的问 题;接下来略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知道作者是按时间 顺序来进行叙述的,并按时间顺序列举出这些日子;然后让学生 默读课文,弄清在不同的日子里,那里的人们都有些什么风俗习 惯,并完成表格填写;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浏览课文,看作者
9、 是将哪几天作为重点来写的,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再接着就是找出文中描写孩子们的句段,仔细研读, 体会孩子们过春节的感受;最后,再回顾全文,看你从作者的叙 述中感受到了什么,体会文章的主题。 至此,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完了。接下来我先给同学们拓展了 一些其他地方人们过春节的不同习俗。 然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了 课文后的阅读链接, 体味不同的人过春节的不同感受以及在写法 上的不同。 再就是引导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家乡或家里过春节的习 俗。最后,让他们动笔依照课文或课后的阅读链接把刚才口语交 际的内容写下来。从作文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写得是比较成 功的: 按时间顺序写得详略得当, 较好地表现出了春节那种热闹、 祥和的气氛;特别是孩子们的那种无忧无虑和快乐,给我留下了 很深的印象。 回顾本课的教学,我觉得自己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一是以读 促悟。每一个学习目标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完成,老 师极少去代替。二是充分发挥了阅读链接的作用,并有目的地进 行了一些拓展。这样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三 是比较成功地进行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 既培养了学生的口 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做到了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