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同步练习一古诗词同步练习一 一、朗读古诗采薇(节选),完成练习。 采 薇(节选) 昔我往矣, 。 今我来思, 。 行道迟迟, 。 我心伤悲,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理解词语的意思。 (1) 依依: 。 (2) 霏霏: 。 (3)昔: 。(4)迟迟: 。 3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 “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 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 “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 又似乎表示冷漠。 C “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D “今 我来思”一句中
2、的“思”是语助词。 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 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 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 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 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 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的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 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
3、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 “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 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 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 共 305 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 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 兴的表现手法。 二、朗读古诗春夜喜雨,完成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 乃: 发生: 潜: 野径: 红湿处: 花重: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 。 这首诗诗中 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 之情。 3.这首诗以“好雨”开头,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是: 4.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 、 (感觉)来写
4、春雨。 5.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一句是 ,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 响人,教育人的一句是 。此句 中你认为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6. 这首诗赋予了春雨 的品格, 表 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7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去描绘春雨形象,把春雨 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B“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先从听觉上描绘,后 从视觉上刻画,在写景中饱含着诗人的赞颂之情。 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 物生长,给农夫渔父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 紫千红的美景。 D全诗透过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 喜民之喜,与广
5、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 8.读春雨,比较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春 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 情。请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 (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 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 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 古诗词同步练习一古诗词同步练习一 一、1.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载饥载渴 莫知我 衷 2. (1) 柳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 (2) 雪飞貌 (3) 从前,指出征时。(4)迟缓的样子。3.B(提示: “霏霏”是形容雪下得很大) 4.A(
6、提示:这首 诗没有运用起兴的手法) 5.D(提示:“全部都是 四言诗”错) 二、1.就; 使植物萌发、生长;秘密地、暗中; 田野间的小路; 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花因为饱含 雨水而显得沉重。 2. 唐 杜甫 喜悦 3.在作 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 时候飘然而至, 催发生机。 多好的春雨! 4.听觉 视 觉 5.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示例:潜;这个 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的特点。 6.无 私奉献 对春夜细雨的喜爱赞美 7.A 8.(1) 杜诗:春雨来得及时;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周诗: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春雨水量可观。 (2)杜诗要点: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好雨知 时节”);借助拟人修辞塑造形象(“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展 开想像,寄托情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虚实结合,富于变化(以时间为线,眼见与想像 相结合);言有尽而意无穷(由“红湿”、 “花重” 联想到滋润万物)周诗要点:含蓄委婉的抒情风 格(全诗不见一个“喜”字);侧面描写的表达效 果“耕人”、“花”“鸥”的作用);结构布局 的变化性(先言他物,侧面表现,后见主体,正面 突出“春雨”,前后呼应,彼此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