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拟事评类议论文写作父亲教育孩子方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教子视频: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犯了错误,父亲问男孩:“子不教-什么?”男孩回答:“子不教,父之过。”父亲说:“这一次是爸爸的错,爸爸没教好你,让你犯了错误,爸爸替你受这一次罪,打!爸爸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拿棍子来,快点,动手!”这时孩子哭了。然后爸爸拿起棍子边打自己后背,边说:“我的错,我没教好我的儿子,这一次我该为儿子受罪!”这个视频引起广大网友热议。有网友说,这位父亲做得好,有责任,敢担当。也有网友认为,这位父亲教育子女的动机虽好,但方式并不妥,在孩子面前过于自责,甚至对自己施加暴力,这样有可
2、能会让孩子心理产生扭曲。你怎样看待视频中这位父亲的做法呢?请以“某高二学生”的名义给这位父亲写一封信,对其教育子女这件事谈谈你的看法,并提出建议。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优秀作文原卷】【作文升格】尊敬的叔叔:您好!我在网上看见了您对孩子的教育视频,对您教育子女的决心与担当深感敬佩,但对您对自己施加暴力,“为儿子受罪”的做法不甚认同。冒昧向您修书一封,望您海涵。您的教育理念,无非源自于弟子规中“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即孩子未教育好是父亲之“责”。您再希望通过“打在您身,痛在他心”的方式让孩子明白道理。诚然,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
3、,对孩子的未来抱有般般期望,这样的爱子深情真的很让人感动。但您是否设身处地地想过您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意义?首先应明确的是,“责任”不是“责备”,更非自责”。孩子未教育好,的确有父亲的原因,但这个“责”真的不一定需要用“责备”这种不“友好”的方式进行,更何况您用的还是暴力手段惩戒您自己呢?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犯点小错,这可能是成长道路上难以避免的环节。父亲的责任应在谆谆教诲中体现,在循循善诱中流淌,而不应在举打脚踢,刀枪棍棒中展露,这种“暴力”的方式,是您今天“教育”他的方式,也可能就是日后面对困难矛盾时他首先想到的解决的方式,因为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从外界汲取常识,茁壮成长的阶段,这样的教育,难免
4、潜移默化地产生“暴力解决过错”这样的认识,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他的成长弊大于利。其次,“为儿子受罚”这样的理念是不可取的。您告诉儿子“子不教,父之过”,为儿子的错担责,可一旦父母可以为自己受罪”的想法在孩子心里根深蒂固,孩子的成长之路也就可能一歪而不可复返。如今社会,“啃老”的风气甚嚣尘上,许多手脚健全的精壮青年窝在家里,让早已垂垂老矣的父母养活自己,宛如一个大型婴儿,都是因为孩子成长路上缺失担当意识所致呀。亚历山大大帝说过:”有卓越的才能,而无一心不断的毅力、百折不挠的忍耐,亦不能立身于世间。”让孩子经受风雨的洗礼,而非自责己身“为儿子受罚”,才能收获一株健壮的大树。如此说来,您的作为的确是
5、有责任敢担当的一种体现,却也走岔了路,采用了不妥当的方式。孩子的行为是父母的镜子,培养孩子的过程正像过着自己的第二人生。孩子犯错时,与其用棍棒敲打自己,不妨向孩子讲述他错在哪里,下次该怎么做,陪伴孩子处理这错误的后果,更正这种错误。让孩子充分在这次错误中汲取营养,收获真理。作为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陪伴、引导,春风化雨胜过包办、暴力千万里。教育本就是父母与孩子双方一同成长的过程,通过正确的教育,孩子才会成长为您希望他成为的样子。“责任”二字是父爱的本质,“父之过”并非要用棍棒来达到目的,以身作“责”也并非自“责”己身。不妨放下棍棒,牵起孩子之手,直面错误,勇担责任,共赴一个新的春天。此致敬礼!高二学生小明2022年7月【评语】本文紧密结合材料中“父亲的做法”进行评论,采用了辩证分析法:既肯定在教育孩子事件中这个父亲的决心和担当,又指出:“责任”不是责备,更非“自责”,“为儿子受罚”的理念不可取。作者还提出了“与其用棍棒敲打自己,不妨陪伴孩子更正错误”的建议。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但原稿在第三、四段论述时说理有不够严谨之处,升格后文气更顺畅,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