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风险管理的进展-范式转变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193998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3.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害风险管理的进展-范式转变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灾害风险管理的进展-范式转变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灾害风险管理的进展-范式转变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灾害风险管理的进展-范式转变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灾害风险管理的进展-范式转变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11-19灾害风险管理的进展:范式转变灾害风险管理的进展:范式转变温家洪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学院科学革命的结构 库恩提出了一个以“范式”理论为中心的动态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确立起新的范式(新的常规科学)。目录 国际灾害风险管理的范式转变 国际减灾世界大会与行动框架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降低灾害风险 巴黎协定 未来地球计划 中国灾害与风险管理的演化 美国国家韧弹性 国际灾害风险管理的范式转变 从致灾事件着手研究灾害,依赖工程防御对抗致灾事件。Hazard mitigation.响应、救灾和恢复。20世纪80年代:逐步向脆弱性研究转变,将脆弱性的概

2、念引入灾害风险领域以及减灾降险的实践。侧重点从灾后响应变为灾前预防。以救灾为主向降低灾害风险的战略转变。21世纪:向减少脆弱性和加强韧弹性转变。2015年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通过了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巴黎气候协定(CoP21)2012年IPCC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特别报告2005年第二届减灾世界大会,20052015年兵库行动框架(HFA):建立国家和社区的灾害韧性200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1999年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1994年第一届世界减灾大会,建立更安全世界的横滨战略和行动计划1990-1999国际减灾十年国际减灾

3、世界大会与行动框架 造成灾害的大多数自然现象非人类所能控制,但是,脆弱性却一般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内陆国是最脆弱的国家,因为它们最不具备减轻灾害的能力。所有国家中的贫穷和社会处境不利的群体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最不具备应付灾害的能力。大型的城市集中点特别脆弱,因为它们的复杂性和人口及基础设施集中在有限的区域内。有些消费、生产和发展格局会增加易受自然灾害的可能性,特别是贫穷和社会处境不利的群体。第一届世界减灾大会:横滨声明和减灾行动计划 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应能更新、应用和分享缓和自然灾害影响的传统方法,并利用现代科技知识来补充和加强自己。预防灾害总是胜于应付灾害。第

4、二届减灾世界大会:20052015年兵库行动框架(HFA):建立国家和社区的灾害韧弹性 五个行动重点:1.确保减少灾难风险成为国家和地方的优先事项并在落实方面具备牢固的体制基础。2.确定、评估和监测灾害风险并加强预警。3.利用知识、创新和教育在各级培养安全和抗灾意识。4.减少潜在的风险因素。5.在各级为有效反应加强备灾。20152030 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v明确了7 项全球性减轻灾害风险的具体目标:到2030 年大幅降低灾害死亡人口,使20202030 年年平均每十万人全球灾害死亡率须低于20052015 年。到2030 年大幅减少全球平均受灾人数,为实现这一具体目标,使20202030

5、年平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数须低于20052015 年平均受灾人数。到2030 年,使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全球国内生产总产值(GDP)的比例有所减少。到2030 年,大幅减少因灾造成的重要基础设施的损坏和服务的中断,特别是要通过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降低卫生和教育设施的受损程度。到2020 年,已制订国家和地区减轻灾害风险战略的国家数目大幅度增加。到2030 年,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减灾国际合作,对执行本“框架”的发展中国家完成其国家行动提供充足和可持续的支持。到2030 年,大幅增加人民可获得和利用多灾种预警系统,以及灾害风险信息和评估结果的机会。v通过的通过的四大优先行动四大优先行动事项包括事项包

6、括:理解灾害风险(Understanding disaster risk);加强灾害风险治理,管理灾害风险(Strengthening disaster risk governance to manage disaster risk;);投资减轻灾害风险,增强韧弹性(Investing i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for resilience);加强备灾以提升有效响应能力,在恢复、安置、重建方面做到让“灾区明天更美好”(Enhancing disaster preparedness for effective response,and to“Build Back Be

7、tter”in recovery,rehabili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降低灾害风险v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兼顾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经济、社会和环境。议程共包括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这些目标和具体目标将促使人们在今后15年内,在那些对人类和地球至关重要的领域中采取行动。v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目标1.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目标2.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目标3.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目标4.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

8、目标5.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目标6.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目标7.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的、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目标8.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促进充分的生产性就业和人人获得体面工作目标9.建设具备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续工业化,推动创新目标10.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目标11.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目标12.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目标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目标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15.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可

9、持续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目标16.创建和平、包容的社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让所有人都能诉诸司法,在各级建立有效、负责和包容的机构目标17.加强执行手段,重振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169个具体目标中,也有多条具体降低灾害风险和灾害影响的,目标1的具体目标之一,到2030年,增强穷人和弱势群体的抵御灾害能力,降低其遭受极端天气事件和其他经济、社会、环境冲击和灾害的概率和易受影响程度;目标14的具体目标之一,到2020年,通过加强抵御灾害能力等方式,可持续管理和保护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以免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并采取行动帮助它们恢复原状,使海洋保持健康,物产丰富。

10、巴黎协定v巴黎协定共29条,当中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v本协定在加强公约,包括其目标的执行方面,旨在联系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努力,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包括:(a)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C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C之内,同时认识到这将大大减少气候变化的风险和影响;(b)提高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能力并以不威胁粮食生产的方式增强气候抗御力和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c)使资金流动符合温室气体低排放和气候适应型发展的路径。v确立关于提高适应能力、加强韧弹性和减少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的全球适

11、应目标,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确保在第二条所述气温目标方面采取适当的适应对策。v认识到避免、尽量减轻和处理与气候变化(包括极端气候事件和缓发不利影响)相关的损失和损害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于减少损失和损害的作用。v为加强理解、行动和支持而开展合作和提供便利的领域包括以下方面:(a)预警系统;(b)应急准备;(c)缓发事件;(d)可能涉及不可逆转和永久性损失和损害的事件;(e)综合风险评估和管理;(f)风险保险工具,气候风险分担安排和其他保险方案;(g)非经济损失;(h)社区的韧弹性、生计和生态系统。1.背景与目标背景与目标2.研究主题研究主题3.开展方式开展方式4.现状与计划现状与计划19未

12、来地球计划国际科联和国际社科联合并成立新的国际科学理事会 2018年,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ISSC)合并成立新的国际科学理事会(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形成代表全球科学界包括所有社会与自然科学最权威的国际组织。1.背景与目标 Toprovidetheknowledgerequiredforsocietiesintheworldtofacerisksposedby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andtoseizeopportunitiesinatransitiontoglobalsustainability.为

13、全世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引起的风险提供所需的知识,为全世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引起的风险提供所需的知识,抓住机遇,向全球可持续性发展转变。抓住机遇,向全球可持续性发展转变。旨在打破目前的学科壁垒,重组现有的国际科研项目与资助体制,填补全球变化研究和实践的鸿沟,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更积极地服务于可持续发展。1.背景与目标发起单位国际科联国际社科联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署全球变化研究资助机构联合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大学由各国基金委组成的Belmont论坛FE整合现有的全球环境变化(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GEC)各研究计划,包括原先在ESSP框架下的四大计划。四大

14、计划之一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由于有不同的资助方,目前以观察员的身份加入“未来地球”计划。1.背景与目标FE 从何而来?1996 19861980 19912001 2013 是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国际合作平台国际合作平台。为国际社会提供面对全球变化主要挑战以及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跨学科集成跨学科集成研究。提倡“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知识和行动依据。通过协同设计协同设计研究,加强科学家、科研资助机构以及用户之间的联系联系。Co-Co-Co成功的关键成功的关键科学家最为欠缺的能力,也是科学家最为欠缺的能力,也是Co-Co-Co成功成功的另一

15、关键的另一关键学科学科交叉的交叉的研究方法是难点也研究方法是难点也是迫切需要的创新点是迫切需要的创新点1.背景与目标区别于以往项目2、研究主题1)动态地球 Dynamic Planet2)全球发展 Global Development3)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Transformations towards Sustainabilityu地球观测系统u数据共享系统u地球系统模式u发展地球科学理论 八个关键交叉领域的能力八个关键交叉领域的能力u综合与评估u能力建设与教育u信息交流u科学与政策的沟通与平台Dynamic Planet 动态动态地球地球observingunderstandingproje

16、cting environment societal systemexplainingthresholds coaststropical forestspolar regionsdrivers方法与模式方法与模式状态与趋势状态与趋势关键区关键区Global Development 全球全球发发展展materialsfisheriesclean airbiodiversityTrade-offsclimate changefood securitywater availabilityhealthy environmentmining资源的管理资源的管理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管理平衡公平获取公平获取

17、decision makingIncentives 动机Transformation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向可持向可持续发续发展展转变转变development optionsassessment of policiestrade-offsemerging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lawregional enforcement执行economymega-cities转变过程转变过程创新与观念创新与观念全球与全球与区域治理区域治理平衡协同设计协同设计协同实施协同实施协同推广协同推广Science for ScienceTraditionalTr

18、aditionalScience for SocietyFE EraFE Era 协同设计、协同实施、协同推广(co-design,co-produce and co-deliver)科研成果和解决方案,增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FE的参与者群体科研人员科研人员科学科学-社会界面社会界面投资者投资者政府政府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商业与工业商业与工业民间协会民间协会媒体媒体学术界、利益相关者的全程参与学术界、利益相关者的全程参与1)环境污染及健康2)城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3)季风区气候变异与人类活动4)全球变化及关键区响应5)食品、能源供给与未来发展6)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

19、服务7)产业转型与绿色生产CNC-FECNC-FE研究领域研究领域8)变化环境下的灾害预警9)东亚传统文化与可持续性发展10)极区可持续性发展11)地球系统观测和知识服务12)地球系统模式、气候经济模式与气候变化科学决策13)海洋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14)青藏高原及其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灾害与风险管理的演化v第一代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采取的是条块分割的方式,风险和灾难的治理都是由不同的部委或机构负责。v主要特点:部门垂直控制强而水平协作弱。v第二代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采取了系统方法构建一个以风险为基础的、包括所有灾害、综合性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v以四个指标为基础:国家和地方各级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协调各

20、级政府机构进行应急管理的机构体制;处理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以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专门立法。为国家应急管理创设新的机构体制。v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案发事件应对法,建立以“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属地管理”为主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v 2005年12月,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公室正式成立。该办公室为综合协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了框架,包括指导应急演练、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等内容。v每一类突发事件都有相应的一个国家级的政府委员会负责应对:国家减灾委员会负责管理自然灾害应对;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处理工业事故灾难;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处理公众卫生事件;国家综合管理委员会负责社会安全事件

21、的应急管理。“一个办公室四个委员会”构成了中国基本的灾难应急管理体系。制定新的应急处置法:v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中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大里程碑。v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灾害风险管理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与灾害风险管理有关的法律30余部。v以及自然灾害救助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森林防火条例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等200余部。健全国家应急预案体系:v2003年12月,中国国务院开始着手制定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集预案。v专项

22、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省和地方各级政府编制的应急预案等。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v运行机制内容构成: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的准备和演练、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事后的恢复和重建。v各级应急管理委员会和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应急处置,有权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和社会机构之间的应急处置行动。v依据“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模式,不同级别的突发事件由不同级别的政府负责处置。v2018 8年3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v1989年4月,中国政府响应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计划,设立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作为国家级灾害风险管理的综合协调机构。v2005年4月,设立国家减灾委员会2016年,两个坚持,三个转变v坚

23、持以防为主,防灾救灾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v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寄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v2016年1月10日,中国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健全统筹协调体制。总体要求是统筹灾害管理和综合减灾。其中,尤其是要加强各种自然灾害管理全过程的综合协调,强化资源统筹和工作协调。健全属地管理体制。意见强调,要强化地方应急救灾主体责任、健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制度、完善军地协调联动制度。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v制定并实施国家减灾规划:1998年4月我国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

24、),自此,在“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先后编制、颁布和实施了国家综合减灾规划。v美国 国家地震韧弹性What is national earthquake resilience?v建议国家地震减灾计划采用以下“国家地震韧弹性”定义:v灾害韧弹性国家,是其社区有减灾措施和灾前准备,当重大灾害发生时具备维持社区的重要功能并迅速恢复的自适应能力。What does an earthquake-resilient community look like?vNo systematic concentration of casualties(没有集中的重大伤亡).vFinancial loss

25、 and societal consequences are manageable,not catastrophic(经济社会损失可控,无灾难性后果).vEmergency responders are able to respond and improvise(应急救援人员能够做出响应和应对).vCritical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continue to be provided in the aftermath of a disaster(重大基础设施在灾害发生后继续提供服务).vDisasters do not escalate into catastroph

26、es(灾害不会升级为灾难).vResources for recovery meet the needs of all affected community members(资源满足所有受影响社区成员的恢复需求).vCommunities are restored in a manner that makes them more resilient to the next event(以应对下次灾害更具韧弹性的方式进行社区恢复).Elements of the RoadmapvTask 1:Physics of Earthquake Processes(地震物理过程)vTask 2:Advan

27、ced National Seismic System(美国国家地震监测台网升级)vTask 3:Earthquake Early Warning(地震预警)vTask 4:National Seismic Hazard Model(美国国家地震致灾事件模型)vTask 5:Operational Earthquake Forecasting(可操作的地震预报)vTask 6:Earthquake Scenarios(地震情景构建)vTask 7:Earthquake Risk Assessments and Applications(地震风险评估与应用)vTask 8:Post-earthq

28、uake Social Science Response and Recovery Research(震后科学响应与恢复研究)vTask 9:Post-earthquake Information Management(震后信息管理)vTask 10:Socioeconomic Research on Hazard Mitigation and Recovery(减灾和恢复的社会经济研究)vTask 11:Observatory Network on Community 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社区韧弹性和脆弱性观测网络)vTask 12:Physics-ba

29、sed Simulations of Earthquake Damage and Loss(地震破坏和损失的物理模拟)vTask 13:Techniques for Evaluation and Retrofit of Existing Buildings(现有建筑物评估和加固技术)vTask 14: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for Buildings(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vTask 15:Guidelines for Earthquake-Resilient Lifeline Systems(生命线系统韧弹性指南)vTask 16:Next Generation Sustainable Materials,Components,and Systems(下一代可持续材料、构件和系统)vTask 17:Knowledge,Tools,and Technology Transfer to Public and Private Practice(知识、工具和技术转移给公共和私人实践)vTask 18:Earthquake-Resilient Communities and Regional Demonstration Projects(地震韧弹性社区和区域示范项目)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灾害风险管理的进展-范式转变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