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四节 骨和关节检查法检查方法和次序1、检查方法:关节的体位、身体的姿势双侧对比:先查健侧,然后查患侧。对急性损伤手法要轻2、次序: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关节活动-测肌力-测长度、周径-特殊检查-神经功能-血管检查等。遇有病痛处,先远后近。1ppt课件望诊:观察患病部位与对侧相应部位的对称性和活动度。注意有无肿胀和肿块,皮肤色泽,畸形类型,下肢的步态,以及患处的活动度。2ppt课件(一)肢体长短的测量法上肢长度的测量:从肩峰至桡骨茎突尖 (或中指尖)1)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外上髁2)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或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3ppt课件下肢长度的测量: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或脐至内
2、踝下缘。1)大腿长度:髂前上棘至膝关节内缘2)小腿长度:膝关节内缘至内踝或腓骨头至外踝下缘。4ppt课件5ppt课件(二)肢体周径的测量法:两肢体取相应的同一水平测量。目的:了解肿胀程度或有无肌肉萎缩。大腿周径测量:髌骨上一横掌或至厘米处。小腿周径测量:在小腿最粗处测定。6ppt课件(三)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法:评定关节的功能。中立位度法:确定每个关节的中立位为度。2 邻肢夹角法:以两个相邻肢端所构成的夹角计算。7ppt课件8ppt课件9ppt课件10ppt课件11ppt课件12ppt课件13ppt课件14ppt课件三 肌力检查(一)检查内容肌容量:观察肢体有无肌肉萎缩、挛缩、畸形。2 肌张力:在
3、静止状态时肌肉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高与低。15ppt课件(二)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肌力检查:可以测定肌肉的发育情况及神经损伤的定位。肌力测定标准:六级,双侧对称0静1动2关3抗4阻5正常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I级: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II级:肌肉收缩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重瘫)。III级:能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轻瘫)。IV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抗一定强度的阻力(近正常)。V级:能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16ppt课件四、临床检查法摸法即摸诊,鉴别外伤的轻重深浅的不同。1.
4、摸法的主要用途:1)摸压痛处;根据压痛的部位、范围、程度来鉴别损伤的性质、种类,环形压痛、纵向压痛等。2)摸畸形:判断骨折性质和脱位的性质、位置、移位方向及呈现重叠、成角或旋转畸形情况。3)摸皮肤温度:辨别热症或寒症。了解肢体远端血运情况。4)摸异常活动:非关节处出现异常活动多是骨折或韧带损伤。5)摸弹性固定:关节脱位的特征之一。6)摸肿块:区别肿块的解剖层次,骨性的、囊性的;在骨骼还是在肌腱、肌肉组织中,摸其大小、形态、硬度、边界是否清楚,移动否。17ppt课件2、常用的手法:1)触摸法:“手摸心会”辨明损伤的局部情况(畸形、皮肤温度)等。2)挤压法:根据力的传导作用来诊断骨骼是否骨折。(肋骨、骨盆)。3)叩击法:以掌根或拳头对肢体远端的纵向叩击所产生的冲击力,来检查四肢的骨折及愈合的方法。4)旋转法:手握住伤肢的远端作轻旋转动作,观察伤处有无疼痛、活动障碍及特殊的响声。5)屈伸法:握住伤处邻近的关节作屈伸动作,检查关节的疼痛,局部的摩擦音,根据屈伸的度数作为测量关节活动功能的依据。6)摇晃法:一手握伤处,另一手握伤肢远端,作轻轻摇晃,判断有无骨与关节损伤 要认真对待“望、比、摸”善于对比健侧及患侧。18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