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题语言的组织古诗鉴赏篇语文科 胡欣典例分析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过香积寺过香积寺 王维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驾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诗眼”的说法,所谓的说法,所谓“诗眼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诗眼”分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
2、合全诗简要赏析。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参考答案 “诗眼诗眼”分别是分别是“咽咽”、“冷冷”。山中的流。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呻吟,仿佛呜咽之声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呻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得阴冷“咽咽”、“冷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思考思考:答案好在哪里?答案好在哪里?让我们先来审清题干吧!审清题干 这道古诗鉴赏题,先问“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这是确切的;再问“为什么?
3、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这是发散部分,而“结合全诗”就是题目中的制约。这些答案该拿多少分?例一:例一:“诗眼诗眼”分别是分别是“咽咽”、“危危”、“冷冷”。因为这三个字生动、。因为这三个字生动、形象精练传神。形象精练传神。评判:0分+0分例二:例二:“诗眼诗眼”分别是分别是“咽咽”、“冷冷”。泉水呜咽,岩石高大险峻。泉水呜咽,岩石高大险峻青松茂密,日色阴冷,很生动、精练、传神。青松茂密,日色阴冷,很生动、精练、传神。评判:2分+2分该拿多少分?为什么?该拿多少分?为什么?例三:例三:“诗眼诗眼”分别是分别是“咽咽”、“冷冷”。危石使。危石使泉水仿佛发出呜咽的声音,山上的青松使日色变泉水仿佛发出呜
4、咽的声音,山上的青松使日色变冷,很生动、精练、传神。冷,很生动、精练、传神。评判:评判:2 2分分+3+3分分 第一问第一问2 2分,每答出一个分,每答出一个“诗眼诗眼”给给1 1分。第二问分。第二问4 4分分。如只写。如只写“这两个字精练传神这两个字精练传神”之类的话,而没有具体之类的话,而没有具体分析,不给分如只具体分析两个字的传神之处,给分析,不给分如只具体分析两个字的传神之处,给3 3分;分;如又能结合全诗点出幽静孤寂的意境,语言通顺,给如又能结合全诗点出幽静孤寂的意境,语言通顺,给4 4分分。摘自王大绩摘自王大绩高考语文试题的启示高考语文试题的启示再温习一次高考参考答案!小结:小结:
5、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诗眼诗眼”分别是分别是“咽咽”、“冷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呻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阻拦,发出呻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咽”、“冷冷”两字绘声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在以这些明确的规定制约之余,评分标准又给出了适度在以这些明确的规定制约之余,评分标准又给出了适度发散的空间:如从发散的空间:如从字的活用字的活用、句式的倒装句式的倒装或或修辞的角度、修辞的角度、心理的角度心理的
6、角度来对来对“诗眼诗眼”进行赏析,只要言之成理,都可进行赏析,只要言之成理,都可给分:给分:示例一示例一活用角度:“诗眼”分别是“咽”、“冷”。“咽”“冷”二字是使动用法,突出了山中巨石、青松等景物的特点及作用,为作品蒙上一层凄冷的色调,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示例二示例二修辞角度:“诗眼”分别是“咽”、“冷”。“咽”意为呜咽是拟人手法,将泉水描写得如泣如诉;“冷”字本指触觉,用它来表现日色,是通感:这两个字赋予客观景物人的感受,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本题有三个要点:一是“咽”、“冷”二字运用了比拟通感的修辞,使诗文更为生动;二是绘写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此
7、所谓意境;三是此二字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这道题从炼字角度出发,难度适中,又包孕了语言表达、意境形象、思想感情三个层面的考查,是一道不错的考题。总结总结:无论如何发散,高考古诗鉴赏题答题语言无论如何发散,高考古诗鉴赏题答题语言的组织都有着一定的规范:的组织都有着一定的规范:3 3、要熟记一些常用的鉴赏术语及其作用、要熟记一些常用的鉴赏术语及其作用 (p26)p26)1 1、审清题意,按顺序,看题示,问什么,答什么、审清题意,按顺序,看题示,问什么,答什么 2 2、字不离句,句不离篇(联系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字不离句,句不离篇(联系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结合具体内容和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结合具体内容
8、和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p26-p30)p26-p30)4 4、要熟记一些常见意象的含义、要熟记一些常见意象的含义(P23)5 5、语言要简洁,明确、语言要简洁,明确作业答案分析作业答案分析山中留客山中留客 张旭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言归。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言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1、你认为第一句哪一个字尤其用得好,为什么?2、试分析最后两句怎样起到“留客”的作用?1、你认为第一句哪一个字尤其用得好,为什么?、你认为第一句哪一个字尤其用得好,为什么?让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让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示例一:示例一:纵使晴明无雨色中的纵使晴明无
9、雨色中的“晴晴”字用得好,字用得好,“晴晴”谐音于谐音于“情情”,借此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借此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示例二示例二:“弄弄”字好,因为这样可以写出山地春天的美景。字好,因为这样可以写出山地春天的美景。示例三示例三:“弄弄”字用得好,字用得好,“弄弄”字既写出山中春充满生机的字既写出山中春充满生机的样子也写出山在春中的动态,起到了以动写静的效果样子也写出山在春中的动态,起到了以动写静的效果。示例四示例四:“弄弄”,用拟人手法写出山光物态之美,用拟人手法写出山光物态之美答非所问答非所问没有结合具体内容没有结合具体内容乱贴标签乱贴标签太笼统太笼统!示例六:示例六:第一句第一句“弄弄”字
10、尤其用得好。字尤其用得好。“弄弄”运用了拟人手法,运用了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使山光春晖的完美,结合展现了生动活泼,增强了动感,使山光春晖的完美,结合展现了生动活泼,令人感到恋恋不舍。令人感到恋恋不舍。示例五示例五:第一句中第一句中“弄弄”字尤其用得好,作者把山物写活了,字尤其用得好,作者把山物写活了,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山光、物态和春晖自然地联系在一起,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山光、物态和春晖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把山地春天的美景都描绘出来了写得有声有色,把山地春天的美景都描绘出来了还有没有满分的答案?接着看!“弄”字用得好,因为“弄”字将山光物态写活,也同时表现出初春山林生机勃勃的景象示例七
11、示例七:示例八:示例八:“弄弄”字用得好;因为字用得好;因为“弄弄”字把山光物态拟人化了,字把山光物态拟人化了,形象地描绘出山光物态的动态美,更形象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山光物态的动态美,更形象生动。再对比一下参考答案:“弄”字用得出神入化,用拟人的手法渲染出了万象更新,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2、试分析最后两句怎样起到“留客”的作用?判断三组答案:看看问题在哪里,好在哪里?判断三组答案:看看问题在哪里,好在哪里?A组:1、山中景物清新美丽,山之高给人以脱俗之感,这样的胜景足以令人心旷神怡,令人陶醉,摆脱生活的烦嚣2、由于夜晚露水落到山上,使山上的草木仍沾着许许多多的由于夜晚露水落到山上,使山上
12、的草木仍沾着许许多多的露珠,即使天晴,露珠也还没蒸发掉,为了不让其沾湿身上露珠,即使天晴,露珠也还没蒸发掉,为了不让其沾湿身上的衣服,的衣服,“山客山客”只好先留在山上。只好先留在山上。3、最后两句是说,即使晴朗天气,深入山林深处,而“轻阴言归“亦会感到沾衣”,把山中景物拟人化,像是要把客人留下,拉着客人的衣服想挽留而“沾衣”。B组:组:1、第三四句笔锋一转,用、第三四句笔锋一转,用“纵使纵使”一词写出了一词写出了“入云深处入云深处亦沾衣亦沾衣“的景色,表现留客主旨。的景色,表现留客主旨。2、告诉客人,即使是晴朗无雨的天气,进入、告诉客人,即使是晴朗无雨的天气,进入云深处也会湿衣,劝他不要轻言
13、归,起到了云深处也会湿衣,劝他不要轻言归,起到了很好的留用。很好的留用。3、最后两句写了即使晴朗、明朗没有下雨,入、最后两句写了即使晴朗、明朗没有下雨,入到云深处也会沾湿衣服,借此景此事来到云深处也会沾湿衣服,借此景此事来“留客留客”。C组:组:1、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用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用“纵使纵使”来写来写“莫为莫为”,写出,写出“入云深处入云深处亦沾衣亦沾衣”的又一景色,以晴天也有的又一景色,以晴天也有 “雨雨”的奇特景象来起到的奇特景象来起到“留留客客”的作用。的作用。2、最后两句通过对天气晴朗与、最后两句通过对天气晴朗与“入云深处入云深处”的景象对照,突出的景象对照,突出山中另有一番山
14、中另有一番“亦沾衣亦沾衣”的美景,从而吸引客人。的美景,从而吸引客人。3、最后两句写出了、最后两句写出了“入云深处亦沾衣入云深处亦沾衣”的奇特景象,给客人以的奇特景象,给客人以想象的空间,让客人对此景更加迷恋,起到留客的作用。想象的空间,让客人对此景更加迷恋,起到留客的作用。参考答案:最后两句针对客人的心理,用自己的感受告诉客最后两句针对客人的心理,用自己的感受告诉客人,来这儿游山,别有一番情趣:即使朗朗晴天,山人,来这儿游山,别有一番情趣:即使朗朗晴天,山深处的云雾也会弄湿衣服。这两句不仅表现淳朴的友情,深处的云雾也会弄湿衣服。这两句不仅表现淳朴的友情,而且引导客人开阔视野,驰骋想象,改变想
15、法留下来。而且引导客人开阔视野,驰骋想象,改变想法留下来。“入云深处入云深处”四字,简洁、含蓄,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四字,简洁、含蓄,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用令人神往的意境,引起客人的游山之兴。用令人神往的意境,引起客人的游山之兴。总结:总结:答题语言实际是解题思维和思考结果的外在反映,答题语言实际是解题思维和思考结果的外在反映,通过对古诗鉴赏题答题语言的分析,应该对我们的备考有通过对古诗鉴赏题答题语言的分析,应该对我们的备考有具体帮助:具体帮助:高考考点分析:高考考点分析:以考题为例,古诗鉴赏题从炼字角度出发,包孕了以考题为例,古诗鉴赏题从炼字角度出发,包孕了语言表达、意境形象、思想感情三个层面
16、的考查。语言表达、意境形象、思想感情三个层面的考查。解题思路:见备考指南备考宝典:备考宝典:1 1、注重积累、注重积累 作家、作品知识、时代背景作家、作品知识、时代背景 2 2、掌握表现手法、掌握表现手法3 3、熟记一些意象(内涵)、熟记一些意象(内涵)4 4、掌握规范的名词术语。、掌握规范的名词术语。古诗鉴赏的解题程序(一)弄清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二)了解作家的思想、经历、风格(三)读懂作品的字面内容(四)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评论(五)针对某一方面要求,寻根找据(六)借助季节、节日表示情感堂上练习反馈: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注释 流人
17、:流落江湖的音乐人 1、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2分)2、“泪痕深写的是谁?根据是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分析。(4分)描写的是秋季。(从“枫林”可推知,2分)2、“泪痕深”写的是诗人自己,从标题可知听流落江湖的乐人弹筝的正是诗人。(2分)这首诗反映诗人孤独的思乡情思,诗人正是由于听筝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悲从中来,不禁潸然泪下。(2分)1、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2分)2、“泪痕深写的是谁?根据是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分析。(4分)2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谢亭送别许谢亭送别许 浑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
18、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前人在评价诗歌表现手法时,有所谓“乐景写哀情”的说法本诗就含有这种手法。请指出本诗的“乐景”与“哀情”并简要分析二者是如何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06高考模拟高考模拟1“乐景乐景”就是由就是由“红叶青山红叶青山”构成的艳丽画面(构成的艳丽画面(1分),分),“哀哀情情”就离别的哀伤情感(就离别的哀伤情感(1分)。分)。这二者看似不协调,但两者恰恰构成一种反衬:景色越美,这二者看似不协调,但两者恰恰构成一种反衬:景色越美,越能显示出欢聚的难舍和离别的难堪(越能显示出欢聚的难舍和离别的难堪(2分)。分)。这道古诗鉴赏题,先要求
19、“指出这首诗中的“乐景”与“哀情”这是确切的;再要求“简要分析二者是如何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这是发散部分,制约是必须结合全文,明确主旨,尤其注意应从分析表现手法制约是必须结合全文,明确主旨,尤其注意应从分析表现手法入手入手现在开始读诗!现在开始读诗!1 1、审清题意,按顺序,看题示,问什么,答什么、审清题意,按顺序,看题示,问什么,答什么 作者以红叶、青山和奔流的水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间美景,同时作者也抒发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依恋之情和对友人前途的关怀之情,这一切又因为急流的水将友人的小舟加快行驶,使作者感到离别的伤痛更深,满天的风雨又在暗示友人此行的际遇,到此,二者相互交融,达到和谐的统一。
20、评判:2分示例示例能拿几分?作原因分析:能拿几分?作原因分析:示例示例 “红叶青山急流”是“乐景”,“日暮酒醒人已远”是“哀情”,作者把水流急而船行远与相思、留恋之情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景写情,很自然的乐景写哀情。能拿几分?作原因分析:能拿几分?作原因分析:评判:3分2 2、字不离句,句不离篇(联系所运用的、字不离句,句不离篇(联系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结合具体内容和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结合具体内容和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3 3、要熟记一些常用的鉴赏术语及其作用、要熟记一些常用的鉴赏术语及其作用难点释疑“反衬反衬”和和“对比对比”两种修辞两种修辞手法有何区别手法有何区别?“反衬反衬”是用两个相反的事物互相衬托是用两个相反的事物互相衬托,有明显有明显的主次之分的主次之分,并用次要的来衬托主要的并用次要的来衬托主要的:例例:蝉噪林逾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鸟鸣山更幽-王籍王籍 (以动衬静以动衬静)昔我往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依依;今我来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雨雪菲菲 (乐景写哀情乐景写哀情)(乐景写哀情乐景写哀情)“对比”就是通过比较,揭示事物的不同面目,所比较的对象,两个方面没有主次之分。例:月落乌啼霜漫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冷色)(暖色)张继枫桥夜泊 遍身罗綺者,不是养蚕人 (富人)(穷人)张俞蚕妇小结回顾1、解题程序2、答题规范3、备考要求 每日完成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