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品课件: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doc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427836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精品课件: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大学精品课件: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大学精品课件: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大学精品课件: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大学精品课件: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绪论绪论 一一 什么是中医?什么是中医?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传统医学。 二二 中医学学科属性中医学学科属性 中医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1)属于自然科学 (2)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3)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4)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另:三大补品:人参、鹿茸、冬虫夏草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是中医理论体系确立的 标志。 神农本草经我国(世界)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典籍。 伤寒杂病论东汉 张仲景(张机)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一 中医药

2、起源的几种观点中医药起源的几种观点 1、医源于巫 2、医源于动物本能 3、医源于圣人 4、医源于人类劳动和生活的实践 二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条件:1、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 2、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 3、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 4、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 标志:1、 黄帝内经 (包括素问 、 灵枢各 9 卷) 2、 难经 3、 伤寒杂病论 (后世按内容分为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4、 神农本草经 三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 1、先秦、秦、两汉:形成时期,四大经典 2、魏、晋、隋、唐:充实和发展,临床专科专著 晋 王叔和 脉经

3、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 晋 葛洪 肘后备急方 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 南朝宋 雷敩 雷公炮炙论 南朝宋 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 唐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 、 千金翼方 唐 王焘 外台秘要 唐 李勣、苏敬 新修本草 唐 孟诜 食疗本草 唐 陈藏器 本草拾遗 3、宋、元、金:突破性进展,金元四大家 宋 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宋 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 宋 唐慎微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宋 太医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擅用寒凉药物,故称寒凉派 张从正,以攻邪立论,擅用汗、吐、下三法,故称攻邪派(攻下派) 李杲,以脾胃立论,擅用温补脾胃法,故称补土派 朱震亨,以相火立论,擅用滋

4、阴降火法,故称滋阴派(养阴派) 4、明、清:综合汇通深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中药学大总结时期 明 吴又可 温疫论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清 叶天士 温热论 清 吴鞠通 温病条辨 清 薛生白 湿热条辨 清 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 清 王清任 医林改错 5、近现代:继承、发展、创新;中医学是开放系统 近代时期: (鸦片战争后) ,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 是继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如 30 年代曹炳章主编的中国医学大成 , 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 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以唐宗海

5、、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为 代表的中西汇通学派,认为中西医互有优劣,可以殊途同归,主张汲取西医之长以发展 中医,如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即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作。 现代时期: (建国后) ,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因而此时期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的趋势: 是中医学理论经过梳理研究而更加系统、规范; 是用哲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现代实证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大量的 专著和科研成果相继出现; 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思维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中医学理论概念的发生之源与继续 发展、创新之路。 四四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6、 整体观念 1、概念: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各个部分之间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事物与事物之间亦密切联系, 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的有机整体。 2、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 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这就要求人们在医疗实践中,必须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 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 3、内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是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7、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 以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相比较,可见中医学早就从宏观上勾画出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全部构架, 并且给这一现代医学模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天人一体观。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 辨证论治 1、相关概念 病,即疾病。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 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概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 关系等。 2、辨证论治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

8、、 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辨证要点 辨清疾病的原因 辨清疾病的部位 辨清疾病的性质 辨清病变的邪正关系 4、辨证论治内涵 以症辨证,以症辨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在辨证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意义: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其病情 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亦不一样。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和相同的证,因而也可采 用相同的方法治疗。 第一章第一章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 第

9、一节第一节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 一一 阴阳学说的起源和形成阴阳学说的起源和形成 国语周语记载伯阳父用阴阳来解释周幽王三年公元前 779 年陕西发生的大地震“阳伏而不能出, 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管子“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 国语周语“阳至而阴,阴至而 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周易“立天之道,曰阴曰阳。” “一阴一阳之谓道” 二二 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既可以代表相互关联、 性质相反的两 种事物和现象,又可以用以说明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的特性:

10、 (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不可反称,相对对立统一法有其局限性 是指事物阴阳属性的不可反称性 是中医学根据自身的需要规定阴阳 三三 阴阳学说的相互关系阴阳学说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相互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并由此而产生各种相应的变化和 反应。 1、阴阳的对立制约 (1)属性相对 (2)相互制约 (3)相互排斥 2、阴阳的互根互用 (1)阴阳互藏 (2)阴阳互根 (3)阴阳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1)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2)皆消、皆长 4、阴阳的相互转化 (1)渐变 (2)突变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

11、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阳 表 上 左 外侧 腰背 背 胸 六腑 心 肺 手足三阳经 阴 内 下 右 内侧 胸腹 腰 腹 五脏 肝脾肾 手足三阴经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盛: (1)阳盛 则热(2)阴盛则寒 2、阴阳偏衰: (1)阴虚 则热(2)阳虚则寒 3、阴阳互损 4、阴阳转化 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 阳气(阳)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 阴精(阴)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升、出(阳) 降、入(阴) 升降相因,相反相成 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阴盛 阴阳 偏盛 实寒证(阴胜则寒) 伤阳 兼阳虚(阴胜则阳病) 阳盛 实热

12、证(阳胜则热) 伤阴 兼阴虚(阳胜则阴病) 阴虚 阴阳 偏衰 虚热证(阴虚则热) 不能生阳 阳虚(阴损及阳) 阳虚 虚寒证(阳虚则寒) 不能生阴 阴虚(阳损及阴) 阴不制阳 阳不制阴 正常的生命活动阴阳平衡;病态阴阳失衡 风邪、暑邪、火(热)邪为阳 六淫 (阳) 寒邪、湿邪为阴 饮食居处,情志失调(阴)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阳 阴 色 泽 鲜明 晦暗 声 息 高亢宏亮 低微无力 症 状 热、燥、动 寒、润、静 脉 象 数、浮、大、洪、滑 迟、沉、小、细、 涩 病变部位 表、外、上 里、内、下 其 它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防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确定治疗原则:调整阴阳,补其

13、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 即: (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实者泻之”、“损其有余” 阳盛则热-“热者寒之” 阴盛则寒-“寒者热之” (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虚者补之”、“补其不足” 阴虚则热-“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治阳光” 阳虚则寒-“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3)阴阳互损-“阳中求阴”、“阴中求阳” (六)归纳药物的性能: 四气:温、热阳 寒、凉阴 五味:辛、甘、淡阳 酸、苦、咸阴 作用方向:升降阳 浮沉阴 第二节第二节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 一一 五行基本概念五行基本概念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行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 调

14、整 阴 阳 阴盛 阴阳 偏盛 实证实证 实寒证 寒者热之(热性方药) 伤阳 兼阳虚(酌加温阳药) 阳盛 实热证 热者寒之(寒性方药) 伤阴 兼阴虚(酌加养阴药) 阴虚 阴阳 偏衰 虚证虚证 虚热证 补阴 (阳病治阴, 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 ) 阳虚 虚寒证 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 泻泻 其其 有有 余余 补补 其其 不不 足足 二二 五行学说的起源和形成五行学说的起源和形成 殷商时期:“五方”说 春秋时期:“五材”说 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缺一不可。” 尚书大传“水火者,百姓是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是所兴作也,土者,万物是所 资生,是为人用。” 尚书 洪范始明确提出“五

15、行”一词,“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 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 从革,土爰稼穑。”标 志五行学说初步形成。 战国后期: 出现了五行的相生相克学说, 标志者五行学说的建立。 并和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成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三三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火曰炎上:温热、向上(升腾)、光明、茂盛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直接

16、分类法取象比类法 (二)事物的五行分类 间接分类法推演络绎法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 1、相生:五行中某一行对另一行的促进和助长作用。 2、相克:五行中某一行对另一行的抑制和制约关系。 3、制化:相生和相克的结合。 4、相乘:相克太过。 5、相侮:有反克。 四四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 1、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2、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取象比类法,五脏功能和五行特性相类比 3、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相生相克解释五脏之间相互协同、互相制约的关系 4、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二)解释五脏系统疾病的传变规律 1、母子

17、相及的病理传变 母病及子:“肝肾精血不足”、“水不涵木” 子病累母:“心肝火旺” 2、相乘相侮的病理传变 相乘:“木旺乘土”、“土虚木乘” 相侮:“木火刑金”、“金虚木侮” (三)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诊断 1、指导疾病的定位诊断 2、判断疾病的传变趋势 3、推测疾病的预后转归 (四)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治疗 1、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 2、情志相胜疗法 3、确立五脏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1)根据相生规律确立 虚则补其母:滋水涵木、培土生金法 实则泻其子:心肝火旺,或肝火独胜,清心火泻肝火 (2)根据相克规律确立 抑强:抑木扶土、佐金平木 扶弱:培土制水、壮水制火 4、指导脏腑用药 第第二章二章 藏象

18、藏象 一一 藏象的概念藏象的概念 藏,意指隐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从外部察知的现象、征象。 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六腑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是贮藏精气。 二二 中医脏腑学说特点中医脏腑学说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中医学中的脏腑,尤其是五脏,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上的概念,而是一个 综合性的功能单位。中医学与现代解剖学中同名脏腑的生理功能不完全相同。 第第一节一节 五脏五脏 一一 心心 1、生理特性 心在五脏中居于首要地位,对脏脏功能活动起着

19、主宰的作用。 2、主要生理功能 主血脉。即心能推动血液运行。 主藏神。即心主管精神活动的能力。 3、与形体官窍联系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开窍于舌 在液为汗 在志为喜 二二 肺肺 1、生理特性 肺为娇脏。又称华盖之脏。肺气运动的特点是宣发和肃降。 2、主要生理功能 肺主气,司呼吸:即肺具有主管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功能 肺主宣发与肃降: 即肺气既具有向上宣升和向外布散的功能, 又具有向下通降和保持呼吸道洁净 的功能。 宣发四个方面:排浊气;向上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卫气;将会聚于肺的血液经清浊之气交换 后布散全身。 肃降五个方面:吸清气;向下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清除肺和呼吸道的异物;洁净血液;有

20、利于大 肠的向下传导糟粕。 助心行血: 肺朝百脉, 即指全身的血液经过血脉汇聚于肺, 血液的循行虽然主要依靠心气的推动, 但心气的盛衰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贯心脉”助心行血,正是通过肺朝百脉而实现 的。 肺主通调水道:即肺具有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的功能。 “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3、与形体官窍联系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 在液为涕 在志为悲 三三 脾脾 1、生理特性 喜燥恶湿,主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主要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即主管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的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二方面 脾主升。含升清、升举二个意思。 脾主统血。即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

21、能。 3、与形体官窍联系 在体合肉,主四肢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在液为涎 在志为思 四四 肝肝 1、生理特性 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 2、主要生理功能 肝主疏泄。即肝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使之调畅的功能。 (1)调畅精神情志。 (2)促进脾胃消化吸收与输布。 (3)维持气血运行。 (4)促进水液代谢。 (5)调节生殖功能。 肝藏血。即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 3、与形体官窍联系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开窍于目 在液为泪 在志为怒 五五 肾肾 1、生理特点 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 2、主要生理功能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 肾主水液。即主管水液代谢的功能。一是温煦和

22、推动肺脾等脏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二是肾气、肾 阳对水液代谢的调节是通过“蒸腾气化”、“升清降浊”来实现的。 三是司膀胱的 开合,排泄尿液。 肾主纳气。即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防止呼吸表浅的功能。 3、与形体官窍联系 在体合骨(齿为骨之余) ,其华在发 开窍于耳及前后阴 在液为唾 在志为恐 第第二节二节 六腑六腑 一一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性六腑共同的生理特性 “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以降为顺”,“以通为用”。 二二 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生理功能 1、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2、胃:受纳和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顺 3、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4、大肠:吸收水分,传导糟粕。 5、膀

23、胱:贮尿和排尿。 6、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其中 上焦如雾,概括了心肺宣发输布精气的功能 中焦如沤,概括了脾胃、肝胆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 下焦如渎,概括了肾、膀胱对尿液形成和排尿的功能 第第三节三节 奇恒之腑奇恒之腑 一一 概念概念 奇者,异也;恒者,常也。奇恒之腑形态上中空与六腑相似,故称“腑”,但生理功能与六腑不同, 而与五脏相似,主要是贮藏精气,故称奇恒之腑。 二二 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生理功能 1、脑 主宰生命活动。古人称脑为“精明之府”,“为髓之海” 主管精神思维。古人称脑为“元神之府” 主管感觉和运动 2、髓 充养脑髓 滋养骨骼 化生血液 3、骨 贮藏骨髓 支撑形体 主司运动 4

24、、脉 运行气血 传递信息 5、女子胞 主持月经 孕育胎儿 三三 与五脏的关系与五脏的关系 1、脑与五脏关系 2、女子胞与五脏和经络的关系 第四节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一 五脏之间的关系五脏之间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对人体精气血津液物质的生成、运行、输布及相互转化方面的协作关系。 1、心与肺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气血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方面。 2、心与脾的关系 血液运行方面的协同作用。 心血、心神与脾的运化方面的依存关系。 3、心与肝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血液与神志方面既有依存关系,又有协同关系。 4、心与肾的关系 心阴心阳与肾阴肾阳之间的依存关系。 心血与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 5、肺与脾的关

25、系 宗气生成方面的协同作用。 津液代谢方面的协同作用。 6、肺与肝的关系 气机调节方面的协同与依存关系。 7、肺与肾的关系 水液代谢方面的协同和依存关系。 呼吸运动方面的协同和依存关系。 8、肝与脾的关系 消化功能方面的依存关系。 血液运行方面的协同作用。 9、肝与肾的关系 血与精之间相互依存关系。 阴液之间相互依存关系。 10、脾与肾的关系 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的依存与协同关系。 脾的运化功能与肾精、肾阳之间的依存关系。 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二二 六腑之间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方面的协同作用。 三三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脏属阴,

26、腑属阳;阴主里,阳主表,一脏一腑相互配合,故脏腑关系又称表里关系。 1、心与小肠的关系 2、肝与胆的关系 3、肺与大肠的关系 4、肾与膀胱的关系 5、心包与三焦的关系 6、脾与胃的关系 纳运相配。 升降相因。 燥湿相济。 第三章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精、气、血、津液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 精指体内的精微物质。 气指极精细而活力很强的一类物质。 血指红色液态在脉管中运行的物质。 津液指体内正常的水液。 精、气、血、津液,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第一节第一节 精精 一一 精的概念精的概念 精,在中医学中有广义之精与狭义之精的概念区分。 广义之精泛指物质,包括与生俱来、后

27、天所得如气血津液等。 狭义之精专指肾精中具有生殖功能的一种物质,故又称生殖之精。 二二 精的生成精的生成 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主要藏于肾。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三三 精的功能精的功能 生殖繁衍 促进生长发育 生髓充脑养骨化血 滋养濡润 防御卫外 第二节第二节 气气 一一 概念概念 气是极精细而活力很强的一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二二 气的生成气的生成 1、气的来源 先天之精气:禀受于父母生殖之精 后天水谷之精气:饮食物化生而成 后天自然界清气:通过呼吸而得 以上先后天之气结合起来,就生成为人体的气,又称真气。 2、气生成与脏腑的关系 与肾、脾胃、肺关系密切。

28、肾藏精,脾胃主运化,肺主呼吸。 三三 气的功能气的功能 推动作用 固摄作用 营养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气化作用 四四 气的运动气的运动 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即称“气机”。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气升降出入场所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机体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实质上都是气升降出入运动的 具体体现。 五五 气的分类气的分类 (一)元气 1、生成:主要来源于先天父母之精气,又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 2、分布:藏于肾,通过三焦,流布全身。 3、功能特点: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 激发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活动。 (二)宗气 1、生成 由肺吸入的大自然之清气和由脾胃运化饮食物

29、所得的水谷精气在胸中结合而成。 2、分布 宗气积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脉。 3、功能特点 走息道以行呼吸。所以,凡呼吸的强弱, 与宗气盛衰有关。 贯心脉以行气血。主要体现在助心行血。 与人的视、听、言、动等相关。 (三)营气 1、生成: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中精华部分所化生。 2、分布:循行于脉内,运行周身,环周不休。但偏于内脏。 3、功能特点 营养全身 化生血液 (四)卫气 1、生成 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中慓悍部分所化生。 2、分布 行于脉外,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肤,布散全身。但偏于肌表。 3、功能特点: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开合汗孔,调节体温。 影响睡眠 第三节第三

30、节 血血 一一 血的概念血的概念 二二 血的组成血的组成 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 三三 血的生成血的生成 饮食物经脾胃运化化生为水谷之精,上输心肺,变化为赤,而成血。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化生为血。 津液充盈脉内。 自然界清气与营气相结合,贯注于心脉。 四四 血的功能血的功能 濡养作用。 运载作用(清气水谷精气,浊气浊物,传递信息) 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五五 血的运行血的运行 1、血的运行特点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2、维持血的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心脏的搏动 肺主呼吸,辅心行血。 脾主统血。 肝主疏泄和藏血。 脉管的通利。 第四节第四节 津液津液 一一 津液的概念津液的概

31、念 津液是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故又称水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与液在性状、分布部位、功能方面有一定区别。 津,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孔窍之中,起滋润作用;液,较稠厚,流动性较小, 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濡养作用。 二二 津液的生成津液的生成 来源于水谷,经脾胃以及大小肠等脏腑的消化吸收功能而生成 三三 津液的功能津液的功能 滋润和营养作用。 渗入脉中,组成血液成分。 运载作用。 四四 津液的输布与排泄津液的输布与排泄 1、津液输布:脾的升清,上归于肺,肺主通调水道,与心、三焦共同将津液输布到全身。肾主水, 能调节全身水液代谢,使水液中清者上升

32、,复归于心肺。 2、津液的排泄 肺气宣发,外合皮毛,使津液与代谢废物从皮肤和呼吸道排出。 肺气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且肺与大肠相表里,被利用后多余津液与代谢废物从大、小 便排出。 肾为水藏,能升清降浊,调节水液代谢,使水液中浊者下降至膀胱,经膀胱气化而排出体外。 第五节第五节 精气血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一 精与气的关系精与气的关系 气属阳。精与气存在相互化生的阴阳互根关系。 精能化生气。 气能化生精。 气能固摄精。 二二 精与血的关系精与血的关系 精与血存在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精血同源。 精能化生血液。 血液能化生精。 三三 气与血的关系气与血的关系 1、气属阳,主

33、煦之;血属阴,主濡之。 2、气为血帅 气能生血 能行血 能摄血 3、血为气母 血能载气 血能化气 四四 气与津液的关系气与津液的关系 参考气与血的关系。 五五 血与津液的关系血与津液的关系 “津血同源” 。 生理上相互转化(津化为血,血渗为津) ,病理上相互影响。故治疗时应该遵循“夺血者无汗” , “夺汗者无血”的原则。 六六 精与津液的关系精与津液的关系 同源同化关系。即同源于水谷,经脾胃化生而得。 第四章第四章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 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一 经络的概念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人体经脉和络脉

34、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 的循行部位。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循行于较浅部位,有如网络一样联系全身。经络相贯,遍布全身, 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皮肉筋骨等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二 经络的组成经络的组成 三三 络的走向、交接、表里关系络的走向、交接、表里关系 手三阴经均起于胸中,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均起于手指,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均起于头面,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均起于足趾,从足走向胸腹,交于手三阴经。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 经属腑而络脏,阴经属脏而络腑。脏与腑有表 里相合的关系,阴经和阳经有表里络属的关系。

35、四四 络的作用络的作用 1、生理方面: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能 平衡。 2、病理方面:传递病邪,反映病变。 经络 经脉 络脉:十五别络、浮络和孙络 十二正经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阴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三阴经 手三阳经 足三阴经 足三阳经 奇经八脉: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 3、诊断方面:循经诊断,察穴诊断。 4、治疗方面:循经取穴,分经用药。 第五章第五章 体质体质 一一 概念概念 体质,又称素质、禀质、禀赋,是人

36、体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生理机能、形态结构和心 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隐定的固有特性。 二二 体质特点体质特点 先天遗传性、差异多样性、形神一体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变性、连续可测性、后 天可调性。 三三 体质的形成体质的形成 1、先天因素:涉及父母的身体素质、婚育、养胎、母体妊娠期疾病等方面。 2、后天因素:涉及饮食、情志、劳动、婚育、疾病针药、锻炼等方面。 3、其它因素:涉及年龄、性别、地理环境等方面。 四四 体质分类体质分类 1、阴阳平和质:指功能较协调的体质。 2、偏阳质:指具有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对风、热、暑邪的易感性较强。常发展演 变为阳亢、阴虚、痰

37、火等病理性体质。 3、偏阴质:指具有偏于抑制、偏寒、多静等特性的体质。对寒、湿之邪的易感性较强。易形成临床 常见的阳虚、痰湿、痰饮等病理性体质。 王琦的体质分型:共九种 “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中医体质标准研究”2007 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 年 3 月 31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五五 体质学说的应用体质学说的应用 1、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2、阐释发病原理 3、解释病理变化 4、指导辨证 5、指导治疗 6、指导养生 第六章第六章 病因病因 一一 概念概念 病因就是破坏人

38、体协调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 二二 病因分类病因分类 外感病因(六淫,疫疠) 内伤病因(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当) 其他病因(外伤因素,胎传因素,病理性因素) 三三 中医病因学说特点中医病因学说特点 1、 “取象比类”为认识病因的重要依据。 2、 “审证求因”为认识病因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第一节 外感病因外感病因 一一 六淫六淫 1、六气和六淫的概念:六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界的气候。六气的太过、不及,或 非其时有其气情况下,六气即成六种致病邪气,简称“六淫”。 2、致病特点: 季节性及环境性。 相兼性:即六淫致病常二种以上邪气兼挟致病。 转化性:六淫致病过程中相互影响,且在一定条

39、件下病证性质可以发生转化。 外感性:六淫来源于自然界,从肌表口鼻侵入发病。 (一)风邪 性质: 1、浮越: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性善动。 4、风为百病之长。 致病特点 1、病症易发生在头面、肌表、阳经。 2、病变部位不固定;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 3、有明显的感觉或肢体的动摇症状。 4、易兼挟他邪致病。 (二)寒邪 性质: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主痛。 3、寒性收引。 致病特点 1、全身或局部有明显寒象。 2、气血凝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3、肌肤收缩,毛窍闭塞,筋脉牵引拘急。 (三)暑邪 性质: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

40、暑性升散,易耗气伤津。 3、暑多挟湿。 致病特点 1、热盛症状。 2、汗多伤津,气随津泄。多见口渴、气短乏力。 3、除暑热症外,可同时见胸闷脘痞,肢倦,便溏不爽等症。 (四)湿邪 性质: 1、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粘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致病特点: 1、气机升降失常,易损脾阳。 2、肢体沉重,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 3、症状粘滞,病程缠绵。 4、病症多见于人体下部。 (五)燥邪 性质: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清肃失司。 致病特点 1、干燥症。 2、燥邪犯肺,干咳少痰,痰粘难咯。 (六)火邪 性质: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

41、易耗气伤津。 3、火易生风动血。 4、易致疮疡。 5 、易扰心神。 6、多兼邪 致病特点: 1、症状多见于上部头面。 2、高热多汗,口渴气短。 3、热极生风,迫血妄行。 4、疮疡痈肿,红热肿痛。 5、心烦失眠,神昏谵语。 6、风热、暑热、湿热等。 二二 疫气疫气 1、概念:疫气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外感致病邪气。古代中医文献中又称疫疠、疠气、戾气等。 2、致病特点: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3、影响传染和流行的因素: 气候因素。 环境和饮食因素。 个人卫生、预防隔离及社会因素 第二节第二节 内伤病因内伤病因 一一 七情内伤七情内伤 (一)概念:喜、怒、

42、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的简称。七情的“太过” ,尤其是长时期“太 过” ,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成为病因。七情的形成主要有社会 、疾病和个人的体质等病因。 (二)七情和脏腑气血的关系 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为其物质基础,而情志活动的异常,也可累及脏腑气血,导致其生理 功能的失常。 同时中医学认为不同的情志归属于不同的脏腑。 “心在志为喜”、 “肝在志为怒”、 “脾 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三)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并首先影响心神:惊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 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情

43、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二二 饮食失宜饮食失宜 (一)饮食不节:过饥过饱;进食不按时。 (二)饮食不洁 (三)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偏嗜饮酒。 三三 劳逸失当劳逸失当 (一)过劳: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二)过逸 第三节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能导致继发病证的因素,统称为病理性因素。主要有痰饮和瘀血。 一一 痰饮痰饮 1、概念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病理变化及其病理性产物,为继发病因之一。痰饮有广义和 狭义之分。 2、形成痰饮的病因病机 3、致病特点 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 易扰心神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二二 瘀血

44、瘀血 (一)概念指体内血液循行不畅,或离经之血不散,停积于体内的病理变化及其病理性产物,为 继发病因之一。 (二)形成瘀血的病因病机 (三)致病特点 1、瘀血致病的病机特征 (1)阻滞气机 (2)瘀塞经脉 (3)伤及脏腑 2、瘀血致病的症状特征 (1)疼痛:多为刺痛,固定不移,昼轻夜重,拒按。 (2)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者青紫肿胀,在体内者质硬或压痛。 (3)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瘀块,或大便色黑如漆。 (4)望诊方面面、唇、爪甲青紫;舌质青紫或有瘀斑;或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下瘀斑, 青筋暴露。 (5)脉诊方面脉多见涩、迟、沉、弦。 (6)其他。神志不清,发狂,善忘。 三三 结石结石 (一)

45、概念:结石是指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的砂石样病理产物。以肝胆、肾、膀 胱和胃为多见。 (二)结石的形成因素 饮食失宜、情志内伤、寄生虫感染及服药不当有关 (三)结石的致病特点 1、多发于肝胆、肾、膀胱和胃等脏腑。 2、易阻气机,损伤脉络 3、梗阻通道,导致疼痛 4、病程较长,轻重不一 第四节第四节 其他病因其他病因 一一 外伤因素外伤因素 跌打损伤,金刃损伤,烧烫伤,冻伤,虫兽咬伤,化学伤,电击伤。 二二 寄生虫寄生虫 三三 药邪药邪 四四 医源性因素医源性因素 五五 先天因素先天因素 遗传因素、胎传因素 第七章第七章 病机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的机理,又称“病理”。

46、 第一节第一节 发病原理发病原理 一一 发病的基本原理发病的基本原理 1、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维持和谐协调,保持动态平衡,即能保持人 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中医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之,“阴阳失调”,即为病理状态。 2、人体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邪气和正气两个方面。 (关键词正气,邪气) 3、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4、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正胜邪却则不病,邪胜正负则发病 二二 影响发病的因素影响发病的因素 外环境:生活工作环境,如气候变化、地域特点、工作条件、居住环境等。 外环境主要关系到病邪的形成。 内环境:人体内部的差异性,如体质

47、特点、精神状态等。 内环境决定正气的强弱。 三三 发病途径发病途径 外感病邪侵入的发病途径:主要是皮毛、口鼻等。 内伤病因伤人的发病途径:包括邪伤和正虚两方面。 其他病因致病的发病途径:有从肌肤,有从口鼻,也有直接损伤脏腑气血者。 四四 发病形式发病形式 (一)感而即发 (二)伏而后发 (三)徐发 (四)继发 (五)复发 疾病复发的因素: (1)食复 (2)劳复 (3)药复 (4)重感复 (5)其他因素致复 (6)自复 第二节第二节 基本病机基本病机 基本观点疾病繁多,各有其病理特点,但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及脏腑经络失 常是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 一一 邪正盛衰邪正盛衰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是邪正盛衰病机的两个主要方面。此外,还有虚实错杂和虚实真假 两种复杂病机。 1、邪盛。 (邪气盛则实) 2、正衰。 (精气夺则虚) 3、虚实错杂。 4、虚实真假。 (“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 二二 阴阳失调阴阳失调 阴阳偏盛和阴阳偏衰是阴阳失调病机的两个主要方面。 1、阴阳偏盛主要指邪气偏盛,多表现为实证。其中 阳偏盛病机特点为“实热”,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阴虚”。 阴偏盛病机特点为“实寒”,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阳虚”。 阴阳偏盛至极可导致“阴阳格拒”(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 2、阴阳偏衰主要指正气不足,多表现为虚证。其中 阳偏衰病机特点为“虚寒”,并可导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大学精品课件: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doc)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