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勃朗峰 登勃朗峰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识记生字词,理清本文写作脉络。2.学习本文细致的景物描写以及风趣幽默的语言。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识记生字词,理清本文写作脉络。2.学习本文细致的景物描写以及风趣幽默的语言。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课件,多媒体或智慧课堂教学课时教学课时2 课时课前准备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2.学生:预习课文,学习生字词并尝试梳理文章思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勃朗峰的法语意思是“白色的山峰”,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也是西欧第一
2、高峰,海拔 4810 米,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勃朗峰山势陡峭,为欧洲名胜之一,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游览。今天,让我们穿越到一个世纪以前,跟随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去攀登勃朗峰,欣赏一下它美丽的景色吧!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1.作者简介。马克吐温(18351910),是美国著名的幽默大师、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 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幽默、机智,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主要的代表作品有 百万英镑(短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乞丐王子等。2.背景链接。本文选自远处的青山。作者于 1866 年去夏威夷岛采访。
3、1867 年,一家当地的报纸提供了一次前往地中海地区的轮船旅游。在前往欧洲和中东旅行期间,他写了一系列信件,于 1869 年整理成旅行信件系列傻子旅行。本文是他欧洲旅行游记中的一篇。3.解决生难字词。(1)生难字词字音:翌日(y)俯瞰(kn)皑皑白雪(i)巉峻(chn)拾级(sh)灼热(zhu)霓裳羽衣(n chn)颠簸(b)打嗝()(2)词语解释:翌日:次日。巉峻:险峻陡峭。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题目解读:你觉得这篇文章的题目好不好?说
4、一说理由。明确: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又交代了行文线索,文题简洁,一目了然。2.速读课文,说说作者的游览线路是怎样的,又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明确:作者的游踪变化:马蒂尼黑首勃朗峰阿冉提沙蒙尼旅馆。文章是以作者前往勃朗峰途中的所见所感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四、再读课文,理清文脉四、再读课文,理清文脉1.根据作者的游踪,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注意要讲清楚作者的经历。明确:作者一行人先到马蒂尼,第二天路上结伴徒步前往勃朗峰。取道黑首,抵达高地,沿途看到秀美的景色。快到阿冉提村前,欣赏到壮观的勃朗峰。在峰顶高地,眺望周围山峰的景象,有了独特的感悟。尔后下山经河谷,坐“车王”的敞篷车去沙蒙尼。提示:
5、如果学生忽略游览的方式,教师需要提醒。2.请再次阅读文章,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意思。第一部分(16):写徒步登山的见闻和感悟。第二部分(711):写乘车的经历与感受。五、细读文本,把握内容五、细读文本,把握内容文章开头第一段描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明确:描写了人们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游览勃朗峰的盛况,通过对比自己和其他游客的不同样子,说明徒步去勃朗峰才是最明智的选择。首段开篇点题,总领全文;设置悬念,为写勃朗峰的秀美景色作铺垫。道路难行,天气炎热,但人们游兴不减,说明了勃朗峰的魅力。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勾画文中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赏析。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一部分:写徒步登山的见闻和感悟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登勃朗峰登勃朗峰 首段 设置悬念,吸引阅读第二部分:写乘车的经历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