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第二十一章自然灾害的医学救援.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443684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8.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第二十一章自然灾害的医学救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第二十一章自然灾害的医学救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第二十一章自然灾害的医学救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第二十一章自然灾害的医学救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第二十一章自然灾害的医学救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十一章 自然灾害的医学救援,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赵钢勇,主要教学内容,危害特点,1,救援原则,2,思 考 题,3,第一节 地 震,提 要,地震及地震灾害的概念 地震灾害的危害特点 重点掌握地震灾害的救援原则,前 言,地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前 言,地震灾害指由于地震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和社会功能的破坏。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具有突发

2、性、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并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等特点。,前 言,地震破坏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其中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震中距,前 言,地震灾害古往有之,是危害人类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据统计,仅20世纪的100年间 全球共发生破坏性地震43次,造成人员死亡149万,财产损失数十万亿美元; 在此期间,中国发生破坏性地震11次,造成人员死亡57.18万人,占全球地震灾害死亡人数的38.4%,财产损失超过十万亿人民币。,一、危害特点,1. 发生突然,防

3、御难度大 地震的孕育是缓慢的,但发生却十分突然,令人猝不及防。一次地震,持续时间往往只有几十秒,却足以摧毁整座城市。人们毫无思想准备和防护措施,造成的人员伤亡非常惨重。此外,建筑抗震性能差,人们防御地震的意识差,都是造成地震防御难度大的原因。,一、危害特点,2. 破坏力强,伤亡惨重 地震释放的能量巨大,破坏性极强,甚至是毁灭性的,首先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大量建筑物毁坏。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当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时,能量相当于512颗美国1945年在日本广岛投放的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还可造成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喷砂、冒水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严重地震灾害可造成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

4、,同时,造成人们精神、心理障碍。,一、危害特点,3. 次生灾害多、复杂 地震次生灾害指,强烈地震发生后,自然以及社会原有的状态,被破坏,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水灾,瘟疫,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对生命产生威胁等一系列的因地震引起的灾害。 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城市是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次生灾害源集中,所以地震次生灾害重。,一、危害特点,4. 地域性分布和周期性 地震发生与发生地的地质构造状况密切相关,地震往往发生在地球上那些断层活动最强烈的地质构造带,地震的发生呈现一定的地域性分布和周期性特征。,一、危害特点,5. 地震预报困难 目前

5、,人们对地震灾害还停留在监测阶段,还不能准确有效地预报地震的发生。,1. 确立救护指挥官 2. 医疗救援队分组 3. 寻找和救护伤员的原则 4. 伤员现场搜救 5. 伤员分流与转运 6. 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原则,二、救援原则,(一)确立救护指挥官,一般由医疗救援队队长担任,其主要任务: 向总指挥汇报现场情况及反应等级 联系其他救援单位 建立通信系统 决定现场部署,通知指挥中心及其他救援单位 分配救护人力,并监督各个部门的工作 必要时请求支援 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提升或降低反应等级并通知指挥中心 直接对现场救护工作的成败及效率负责,(二)医疗救援队分组,医疗救援队需要若干个救援组组成,保证救灾工

6、作能够协调高效进行: 现场抢救小组:搜救人员和医护人员组成,在寻找和抢救伤员。完成初步的救治工作和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处理,这一组承担的任务是挽救病人性命的关键; 后送小组:由医护人员和运送单位组成,医护人员负责救护保障,根据震灾现场和救治医院的距离路途情况需要组织担架队、救护车、救护船运送,有时特殊的重伤员需直升机远距离运送;,(二)医疗救援队分组,医疗救援队需要若干个救援组组成,保证救灾工作能够协调高效进行: 药械供应小组:负责医疗队的药品、器具供应,要保证供应足量的止血带、三角巾、多头带、急救包、小夹板、环甲膜切开器、止痛镇静药等; 救治医院:震灾地区及其附近能够开展工作的医院都应积极投入到

7、救治工作中去,全力组织好医护人员,做好伤员的接诊、分类、登记和救治,尽快安排出足量的床位接受伤员。,(三)寻找和救护伤员的原则,抢救顺序:先救命后治伤,先抢救危重伤员后治轻伤,先易后难,先救活人后处置遗体 对症处理和救命为主:先救命,后救伤 处置迅速及时:力争早抢救,快转移,迅速脱离危险场所。对大出血、严重创伤、窒息、中毒脱水者应现场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置 救护过程环环紧扣:确保现场急救措施紧密衔接、完善,规范填写统一格式的简要医疗文书,以保障后续抢救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转运与现场医疗急救相结合:在伤员转送途中要有专业医务人员随同。,(四)伤员现场搜救,迅速使伤员脱离险境;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心肺复

8、苏; 快速止血; 及时处理气胸; 防止休克及抗感染; 及时处理伤口; 骨折固定包扎固定; 妥善保存离体组织器官; 正确搬运伤员。,(五) 伤员分流与转运,I.伤员分类与分流: 伤情危重、危及生命的伤员:包括如急性呼吸循环衰竭,严重的内外伤出血,严重的脏器损伤,严重颅脑损伤,严重烧伤,休克等,在经现场救护,病情得到一定缓解后,应立即转送三级医院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治疗 暂时不会危及生命,但是伤情比较严重的伤员:包括如单纯肢体骨折,轻度脏器损伤,一般外伤等,这类伤员不必立即后送,应在现场急救后,有计划的转送到医院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轻微伤伤员:可进行基本处置。,(五) 伤员分流与转运,II.伤员转运:

9、依据先重后轻的原则; 转运前要再次对待送伤员进行检伤分类。 在转运途中,必须严密观察伤情变化; 在转运过程中要正确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认真填写转运卡和现场救护的医疗护理记录,认真做好伤员的交接工作。,(五) 伤员分流与转运,.伤员后送的禁忌证: 活动性大出血者,或经现场止血仍未完全控制者; 休克未纠正或途中可能发生休克者 四肢骨折未经固定,或虽经固定但固定肢体末梢循环不良者 颅脑损伤深昏迷,或因颅内血肿、脑水肿等颅内压增高,有发生脑疝可能者 颈椎损伤高位截瘫,且伴有高热和呼吸功能障碍,尚未经颈托固定或急救处理,途中可能伤情恶化者,(五) 伤员分流与转运,.伤员后送的禁忌证: 呼吸道梗阻,有

10、极度呼吸困难或窒息尚未解除者 胸部损伤伴有大量血气胸者,胸腔内继续出血或漏气,伤情有继续恶化可能者,或开放性气胸伤口未封闭者,或因张力性气胸胸腔内压力尚未解除者 伤情严重,途中无医疗监护或未确定转诊医院者,(六)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原则,加强面对突发事件的个人防护知识学习 熟悉突发事件发生后可能导致的医源性污染,开展个人防护的培训演练 熟悉个人防护的分级原则,避免防护不足或防护过度现象的发生 开展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防护知识培训,第二节 海 啸,前 言,海啸(tsunami)是由于突然的海底变形或水体扰动所产生的一列波长和周期极长的海洋重力波。海啸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海底

11、滑坡等地质运动,甚至是海底核爆炸和小行星溅落大洋都有可能引发海啸。,前 言,因地震造成的海啸约占90%95%,因为环太平洋火山带深海地震频繁且强烈,所以世界上大部分海啸(约90%以上)发生于此。 海啸引发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往往对生命和建筑物等造成严重危害。,前 言,根据中国海洋局的资料,我国有29次海啸的历史记载 台湾周边海域,南海海域,及东海陆架边缘是我国的三大地震海啸高风险区 总的来说,中国的海啸发生频度并不大,一、危害特点,(一)海啸的伤害特点 1. 破坏力大 海啸的宽幅范围大,有时达数百公里,这种巨大的“水块”产生的破坏力非常巨大,严重危害岸上的建筑物

12、和人的生命。 从有关数据来看,海啸高达2米,木制房屋会瞬间遭到破坏;海啸高达20米以上,钢筋水泥建筑物也难以招架。,一、危害特点,(一)海啸的伤害特点 2. 速度快 海啸的特征之一是速度快,地震发生的地方海水越深,海啸速度越快。海水越深,海底变动涌动的水量越多,因而形成海啸之后在海面移动的速度也越快。 由于前浪减速,后浪推过来发生重叠,因此海啸到岸边波浪升高,如果沿岸海底地形呈V字形,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更高。,一、危害特点,(一)海啸的伤害特点 3. 突发性强 海啸和地震一样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绝大部分海啸甚至本身就是由地震引发 4. 次生灾害多 海啸常常诱发或引发多种次生灾害,如水灾、火灾、毒气

13、或放射性物质外泄中毒、交通事故以及灾后瘟疫扩散蔓延等,一、危害特点,(二)海啸对人体所致伤亡特点 1. 救援环境恶虐 2. 伤员分布面广 3. 受伤人员多 4. 伤情复杂 常导致多个脏器、多个部位受伤,伤情严重,相当一部分伤员死于致伤现场,即使一部分伤员往往死于后期的并发症。 5. 伤亡惨重 死亡率约为50%左右,甚至可达80%。主要死因是溺水,以及由海浪冲击、海水带来碎片残骸造成的伤亡。,一、危害特点,(二)海啸对人体所致伤亡特点 6. 骨折及挤压伤多 海啸使房屋等建筑物倒塌可产生大量挤压伤伤员,重者可产生挤压综合征,可致死。海啸致伤死亡的原因除溺毙外,主要是创伤性休克和脑的严重创伤。 7.

14、 易漏诊和误诊 海啸时建筑物倒塌可产生一些闭合伤,此种伤情有时隐匿,表现出来的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加之灾害现场救护条件有限、时间紧迫,难以实施全面的查体和仔细的观察,因此,海啸伤害极易误诊和漏诊。,一、危害特点,(二)海啸对人体所致伤亡特点 8. 受灾人群心理创伤严重 9. 公共卫生问题十分突出 海啸发生后,公共设施、基本生活设施遭到极大破坏,食物、饮水遭受严重污染,极易致肠道疾病暴发与流行;灾区气候湿热,环境脏乱,导致蚊虫大量滋生,以疟疾、登革热为主的虫媒传染病有暴发可能 10. 伤亡分类 一般分为溺亡、近似溺亡、吸入性肺炎、钝器伤、骨折、软组织受伤、中毒、冻伤、烧烫伤、脱水、野生动物叮咬、

15、传染病以及爆炸伤等。,二、救援原则,(一)现场救援 1. 对个体而言先抢后救原则 2. 对群体而言分级分类救治原则 3. 分区救治原则 4. 后送的原则 5. 做好紧急卫生救援 6. 常见伤害的救治 (二)医院内救治 1. 急诊科救治 2. ICU救治,(一)现场救援,1. 对个体而言先抢后救原则 现场救援是先抢后救,先救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以救为主,边救边送,伤情严重有生命危险时就地抢救,伤情稳定后方可后送。,(一)现场救援,2. 对群体而言分级分类救治原则 海啸发生后产生大量的伤员,需要采用应急医疗措施或军事医学救护原则进行分级分类救治。 检伤分类。目的是确定救援现场伤员救治的优先顺序,

16、使有限的医疗资源最大限度过地发挥救援能力,提高救援效率。 检伤分类一般将伤者分为红色、黄色、绿色和黑色四类。现场医务人员第一优先处理红色类伤员,第二优先处理黄色类伤员,第三优先处理绿色类伤员,黑色类伤员一般不作处理。,(一)现场救援,3. 分区救治原则 救援现场可划分为 集中区(中心区) 通常在灾害现场或附近,最初医疗队不进入,待相对安全后才进入工作 分类区 在稍外侧,紧邻中心区,主要从事检伤分类工作; 救护区 一般离事故现场稍远,又划分为红、黄、绿色区域,对不同伤者分别进行救治; 后送区一般是伤员经过现场处理后转送到后方医疗单位的集结点。,(一)现场救援,4. 后送的原则 伤病员转运时要做好

17、如下各种准备工作: 转运前风险评估 途中抢救设备及急救药品准备; 转运前,检查静脉通路及呼吸道通畅情况;转运中,确保各种管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 做好与接收医院的协调工作; 做好转运后的交接。,(一)现场救援,5. 做好紧急卫生救援 海啸造成环境恶化。 灾民的生命给养难以正常维持。人体在应急和极度疲劳状态下免疫力、抗病能力显著下降。 紧急卫生救援是救灾的关键一环,重点做好: 疫情检测与报告、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预防控制中毒事件、加强对蚊蝇鼠等病媒生物的控制,做好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自身的防护。,(一)现场救援,6. 常见伤害的救治 (1)溺水 溺水主

18、要是因为人体被海啸产生的巨浪卷入水中或落入水中,大量海水进入呼吸道使呼吸道阻塞,或虽然进入少量海水,却反射性引起声门紧闭,空气不能进入肺内,发生窒息性缺氧死亡。 现场急救应该将溺水者打捞到陆地或船上,清除口腔和咽部异物,充分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停搏时,及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倒水虽然是习惯性动作,但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不过分强调。,(一)现场救援,6. 常见伤害的救治 (2)挤压综合征 挤压综合征指身体肌肉丰富的部位遭受挤压伤后出现以肌红蛋白尿、高血钾、高血磷、酸中毒和氮质血症等为特点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症候群。 挤压综合征的处理除遵循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规处理原则外,应强调早期诊断

19、,及时、妥善处理局部挤压伤;对严重挤压伤首先应该抗休克、抗感染、纠正酸中毒以及高血钾症;休克平稳后,应尽早行筋膜间隙切开减压术,清除坏死组织,必要时行截肢术;保护肾功能。,(二)医院内救治,1. 急诊科救治 (1)急诊科救治是灾难现场救治的延续,对救治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整体的把握上要求要高。立即采取高级生命支持措施,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维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二)医院内救治,1. 急诊科救治 (2)急诊科要有完善的创伤救治体系 创伤急救的场所如诊断室、复苏室、手术室、创伤病房、创伤急救的人才队伍、抢救创伤患者所需的急救技术、创伤急救的组织或领导机构等 应尽量避免分诊分科式救治 采用

20、确定性的救治技术治疗创伤患者,对损伤严重、生理潜能临近耗竭的伤员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二)医院内救治,2. ICU救治 早期救治处理不是治疗的结束,而是系统治疗的开始,因为危重症患者的生理紊乱是一个较持久的过程,整个病情仍然在继续演变。 阻碍患者康复甚至构成对生命重大威胁的往往是各种严重的并发症 实施严密的监护和精心的治疗十分必要,往往要送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系统、规范治疗。,第三节 洪 水,提 要,洪水灾害除对农业、工业甚至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洪水灾害是我国发生频率高、危害范围广、对国民经济影响最

21、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根据洪水灾害的发生及其危害特点,针对性的采取科学、高效的医学救援策略,对保障受灾人民的生命健康,减少灾害的危害,促进灾后生产恢复和社会重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前 言,洪水(floodwater),指河流、湖泊、海洋所含的水体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超过常规水位的自然现象。 洪水灾害是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巨大损失的灾害。,前 言,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洪水往往分布在人口稠密、农业垦殖度高、江河湖泊集中、降雨充沛的地方,如北半球暖温带、亚热带。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是世界上水灾频发且

22、影响范围较广泛的国家之一,洪水灾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居各种灾害之首。,前 言,形成洪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有暴雨、飓风、融雪、冰凌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中暴雨、飓风短期的强降水,超过了一般河道的排水能力是最常见的原因。 人类为了发展经济不加节制地破坏环境,加大了洪水发生的概率。,一、危害特点,(一)我国洪水的发生特点 1. 分布范围广 我国幅员辽阔,大约3/4的国土面积存在着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防洪重点地区如东部平原地区,含辽河中下游、海河北部平原、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以及沿江一带)、珠江三角洲等,另外,东南沿海一些山区和滨海平原的接合部,都在洪泛区。,

23、一、危害特点,(一)我国洪水的发生特点 1. 分布范围广 我国洪泛区近100万平方公里,全国70%以上的工农业产值,40%的人口,35%的耕地,600多座城市,主要铁路、公路、油田以及许多工矿企业受到洪水灾害的威胁。,一、危害特点,(一)我国洪水的发生特点 2. 发生频繁 每年都有发生,只是大小有所不同。据史料统计,从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当中,全国各地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1092次,平均约每两年发生1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50年代,10年中就发生大洪水11次。,一、危害特点,(一)我国洪水的发生特点 3. 突发性强 我国东部地区常常发生强度大、范围广的暴雨,而江河防洪能力

24、又较低,因此洪水灾害的突发性强。,一、危害特点,(一)我国洪水的发生特点 4. 损失严重 1931年江淮大水 1954年是建国以来长江全流域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年 1991年的淮河、太河、松花江等部分江河洪水 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水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2000亿元人民币,仅1998年就高达2600亿元人民币。水灾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 (GNP)的比例在1%4%之间,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020倍,一、危害特点,(二)洪水灾害对人体伤害特点 1. 淹溺 快速暴涨的洪水是引起淹溺死亡的主要原因。 洪水往往流速较快,并且携带大量的石头、树木以

25、及其他大块物体,很容易造成水中的人员受伤 如人们低估这种损伤或试图救人及物,都有可能发生意外。 机动车在流水中熄火,侧滑导致车祸。,一、危害特点,(二)洪水灾害对人体伤害特点 2. 寒冷相关损伤 只要浸泡的水温低于人体正常温度,均可导致低温。 不被水淹也可以因为风雨天气、气温低、无避难所、缺少衣物、缺乏食物而出现体温下降。 严重低温甚至会诱发凝血障碍及心律失常,导致死亡。,一、危害特点,(二)洪水灾害对人体伤害特点 3. 中暑 在炎热夏季,高气温、水源的短缺、过度的体力透支都可促成中暑的发生。 4. 爆炸及烧伤 洪水造成天然气运输管道或储气罐、电源线、化工厂原料罐等被破坏时,很容易发生爆炸及烧

26、伤。另燃油料漂浮水面,可使火势蔓延。,一、危害特点,(二)洪水灾害对人体伤害特点 5. 各种机械创伤 各种机械创伤在洪灾中很常见。建筑物倒塌或其他大件物品坠落严重的挤压伤、肢体损毁以及多发伤,甚至死亡;在灾中重体力劳动;坠落伤、皮肤挫裂伤也较常见。 6. 叮咬伤 洪水上涨时,家畜、老鼠、昆虫、爬行动物等开始迁徙,叮咬伤增多,导致感染狂犬病或者其他动物源性传染病。,一、危害特点,(二)洪水灾害对人体伤害特点 7. 公共卫生问题及相关疾病 灾害动能因素导致严重污染水源。 呼吸道感染、胃肠炎、各种传染病及虫媒疾病等 含氯及含碘消毒剂并不能灭活所有的病原体,预防接种代价大,收益小; 如有放射性、化学有

27、毒物质泄漏,可出现放射性疾病及导致多种中毒; 在通风差环境中生活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一、危害特点,(二)洪水灾害对人体伤害特点 8. 精神障碍 失去亲人、财产,疲劳、损伤等容易使人情绪不稳,甚至会使用暴力、滥用药物,出现抑郁以及创伤后神经紧张性障碍,此类精神障碍在15%20%的自然灾害幸存者中存在。,一、危害特点,(二)洪水灾害对人体伤害特点 9. 传染病 洪水灾害后人畜尸体腐烂、粪尿外溢,水源污染严重,蚊蝇滋生 食物缺乏,衣被短缺,居住条件简陋拥挤、生活环境极差,灾民生活紧张、心情焦急、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则,使人体抵抗力降低,易形成各种传染病的流行,且疫情往往比较复杂。,一、危害特点,(二)

28、洪水灾害对人体伤害特点 9. 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 (2)消化道传染病 (3)虫媒传染病 (4)动物传染性疾病 (5)其他疾病:如食物中毒、脑炎、心肌炎、腹泻、流行性出血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毒蛇咬伤、浸渍性皮炎、各种营养缺乏病等。,二、救援原则,(一)到达前 (二)现场救治,(一)到达前,1. 明确任务 立即集中人员,传达任务,说明灾情和上级要求,明确编组和各组任务。检查补充药材装备及各种物资,并按规定分发到组,落实到人,定车辆、定位置。,(一)到达前,2. 充分的物资准备 检查落实集体、个人赴灾区后工作生活的物资准备情况。包括救生衣、防水护目镜、防雨具、防寒衣物被褥、炊具、生熟食品、

29、照明设备、帐篷、野外露宿、防暑、防虫害和净水、消毒药品等。,(一)到达前,3. 争分夺秒 搭乘快速交通工具(如冲锋舟),迅速向指定地点开进。中途若遇道路中断、交通堵塞时,要立即携带必须急救药品器材徒步前往 4. 保持联络通畅 到达灾区后,向救灾指挥部报道,了解灾情,接受任务。遇到困难及时向救灾指挥部报告,(一)到达前,5. 协同救援 大面积受灾时参加抢救的医疗单位多,医疗队应主动与友邻医疗队或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取得联系,协商划分抢救区域、明确分工。要同各类抢险救灾人员,如救灾部队、民兵、公安、消防、交通拯救队、运输部门等搞好协作,及时配合。,(一)到达前,6. 合理开展救援 医疗站展开地点位置应

30、尽量选择靠近伤病员多的地方;有较大的展开面积,靠近主要交通路口,便于车辆进出;避开可能出现的灾害威胁,(二)现场救治,1. 做好伤病员分类 由有一定经验的医生组成分类组,在较宽敞的场所采取询问伤情和观察体征的简单方法,将需要紧急救治的伤病员,如窒息、大出血、气胸、颅脑伤等,迅速送往手术室;休克伤病员送往抗休克室;传染病员送到隔离室;其他伤病员送往伤病员室。对濒死伤病员要进行现场抢救。分类的同时要进行登记,补填伤票,并挂上分类标志。,(二)现场救治,2. 提高救治整体效能 除按灾难类型配备相应专业力量外,在救治过程中还要经常进行技术力量的调整。面对大量伤病员,各专科医生协同救援,可从事本专业以外

31、的任务,提高救治整体效能。,(二)现场救治,3. 迅速、安全转送伤病员 洪水灾害险情变化较大,现场原来安全的区域可以瞬间变得危险 一、做好后送准备,掌握后送指征,填好伤票和简要病历 二、严密组织伤病员上车、船和登机。将车船编号,伤病员编号,按先后重轻,轻重搭配上车船 三、做好转送过程中伤病情观察,及时急救处理,(二)现场救治,4. 掌握工作重点,随时调整救治力量:工作重点应随着时间变化而有所不同 灾难早期,主要力量放在现场抢救上 当伤病员陆续转送到现场医疗点时 开始时以拣伤分类为主 进行医疗处置时室内救治 随着救治高峰期的回落门诊、巡回医疗 后期卫生防疫和灾区卫生机构重建,(二)现场救治,5.

32、 注意自身安全 伤病员多处于残垣危房、疾风暴雨、洪水急流等非常危险的境地,救援人员行动时要穿救生衣,并且不得单独行动。,第四节 泥石流,提 要,泥石流(debris flow)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具有突发性、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常在短时间内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 掌握泥石流的危害特点以及救援原则,是提高救援效率,减轻泥石流所造成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关键,前 言,我国地形地貌复杂是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 据统计,我国有29个省(区)、771个县(市)正遭受泥石流的危害,

33、平均每年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频率为18次/县,近40年来,每年因泥石流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达3700余人,前 言,我国泥石流分布以辽西山地、冀北山地、华北太行山、陕西华山、四川龙门山和云南乌蒙山一线为界,该线以西的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西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泥石流呈带状或片状分布;此线以东的辽东、华东、中南山地以及台湾和海南岛等山地,泥石流呈零星分布,前 言,按照泥石流形成的自然环境、物质组成和活动特点,不同地区的泥石流各具特点: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冰川泥石流为主,规模巨大,暴发频繁而猛烈; 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暴发较频繁; 黄土高原暴雨激发而成的黄土泥流,暴发频率、规

34、模和破坏力不及上述泥石流;,前 言,按照泥石流形成的自然环境、物质组成和活动特点,不同地区的泥石流各具特点: 华北和东北山地暴雨或台风雨所引起的泥石流,其暴发频率虽较低,但规模较大、来势迅猛。 人员伤害以挤压性外伤、骨折、淹埋造成呼吸道阻塞性窒息、嵌插异物、感染、伤口污染以及精神上的创伤为主要特征。,一、危害特点,1. 突发性强 一切泥石流从启动到停止活动,短则几分钟,长也不过数小时。顷刻间它能冲刷搬运几万到几百万立方米的水和大量泥沙、石块、巨砾混合物,前峰常可形成几米至几十米高的“龙头”,依仗山势,倾泻而下,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以雷霆万钧之势摧毁沿途一切建筑物、障碍物。,一、危害特点,2.

35、冲击力强 泥石流不同于山洪之处是其含有大量的固体物质。泥石流中固体物资体积含量为15%80%左右,使泥石流冲击力强。,一、危害特点,3. 季节性强 我国广大地区降水水气主要来源于夏季季风,其中又以太平洋季风为主,其次为印度洋季风。因此,我国西南与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于78月,一、危害特点,4. 危害性大 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冲毁城镇、企事业单位、工厂、矿山、乡村,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破坏农作物、林木及耕地。 有时也会淤塞河道,阻断航运,引起水灾。 我国一直是泥石流的重灾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城镇泥石流灾害中,死亡者近万,经济损失上百亿,一、危害特点,5. 泥石流对人类

36、危害的特点 泥石流发生时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它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对居民点的危害 (2)对公路和铁路的危害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 (4)对矿山的危害,二、救援原则,(一)统一指挥与独立救治相结合原则 (二)区域救治与巡回救治相结合的原则 (三)地方自救与外来医疗机构救援相结合原则 (四)分级救治与合理转运相结合原则 (五)现场医疗救援安全第一原则 (六)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 (七)根据泥石流灾害对人体造成损伤特点针对性救治原则,二、救援原则,(一)统一指挥与独立救治相结合原则 迅速建立起由卫

37、生主管部门负责人员和医疗救援专家共同组成的现场医疗救援指挥机构。紧急救援的医护人员在独立实施救护时,都应该服从指挥调度、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和优势。,(二)区域救治与巡回救治相结合的原则 医疗救治现场指挥者必须随时巡回,掌握事件现场的全面情况,不应该注重某一单个区域内的伤员救治情况。救援队应该配备一些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巡回医疗队,除直接救治伤病员外,还负责帮助指导解决各个医疗点的疑难问题。,二、救援原则,(三)地方自救与外来医疗机构救援相结合原则 发生泥石流地区应该尽快依靠自己的医疗力量积极开展自救。 当国家、军队或其他地区医疗救援队到达后,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协助。,二、

38、救援原则,(四)分级救治与合理转运相结合原则 医疗救援队进行检伤分类,对伤员进行分级、分区急救处理和转运。不能单纯以伤情轻重来决定伤者分级处理以及转运的先后顺序,对于那些可以获得最大医疗救治效果的重症患者应该优先救治,其他轻症患者可在给予简单处理后转运,救治希望不大的濒临死亡或特重伤患者暂时不作处理。,二、救援原则,(五)现场医疗救援安全第一原则 医疗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前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到达现场后要立刻确定自身是否安全。 原则上尽量就地抢救,但在环境危险时,应该将伤者转移至安全处再检查处置。 不提倡任何不科学的冒险救治。,二、救援原则,(六)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 首先考虑呼吸、循环等致命

39、问题,条件允许时尽早给氧,做好气道管理,积极止血并且适当补液,呼吸循环支持始终是医疗救援的关键。,二、救援原则,(七)根据泥石流灾害对人体造成损伤特点针对性救治原则 1. 呼吸道阻塞性窒息 (1)迅速将伤员抢救出来,转移到安全地带 (2)解开伤者衣领,开放气道,解除舌根后坠,然后清理口腔异物,使呼吸道通畅,有条件者迅速给氧; (3)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该立即做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按压;,二、救援原则,(七)根据泥石流灾害对人体造成损伤特点针对性救治原则 1. 呼吸道阻塞性窒息 (4)如因为严重胸部外伤造成呼吸困难、窒息,应该迅速包扎胸部伤口;如果有张力性气胸,应该立即在伤侧胸壁第二肋间插

40、入粗针头,行胸膜腔造口; (5)情况好转的伤员,立即转送到附近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抢救治疗。,二、救援原则,(七)根据泥石流灾害对人体造成损伤特点针对性救治原则 2. 各种创伤 泥石流造成人体的创伤,主要是局部软组织损伤、血管破裂出血、骨折及脏器损伤等。,二、救援原则,(1)现场止血、包扎 对不同部位的出血,可采用指压、加压包扎、上止血带、结扎血管等方法止血;对于暴露的伤口包扎; 胸部开放性伤口,严密覆盖,紧密包扎,阻断气体从伤口进出; 腹部开放性伤口,如有内脏脱出,不要还纳,可用纱布垫围一圈或者用碗、小盆等容器扣上,保护后进行包扎; 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可用无菌敷料或干净衣物临时包扎。,

41、二、救援原则,(2)固定 有骨折或者严重软组织损伤的肢体,可用夹板或其他硬质材料将肢体固定,固定一般超过伤口上下关节,以减轻疼痛,防止再损伤 (3)转运 应采用担架、门板等就便器材,二、救援原则,(4)建立静脉通道等给药途径,加强创伤性休克的防治。 (5)尽快使用抗破伤风血清以及破伤风类毒素,防治破伤风发生。 (6)伤者尽快使用抗生素,有条件进行清创处理,防止感染。,二、救援原则,(八)现场救治与卫生防疫相结合的原则 泥石流灾害较地震、海啸等灾害而言,伤员数量相对有限,基本完成了现场医疗救治工作后,灾后医学救援工作的重心应迅速从医疗救治转移至卫生防疫。 内容涉及传染病疫情监测、病媒生物监测、消

42、毒、生活垃圾处理、临时厕所设置及无害化处理、退水清淤区域消杀、遇难人员后期尸体处理、灾民安置点卫生防疫、灭鼠等方面。,二、救援原则,(九)健康宣教和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原则 灾后健康教育使灾区居民对于饮水、食品、环境卫生等知识得以掌握,使其行为方式得以改善,对灾后防疫及其关键。 灾难常会给人们造成心理创伤和其他不利的心理后遗症,对伤者、对家属,甚至对救援者都要进行心理辅导。,二、救援原则,第五节 风灾(台风,飓风,龙卷风),提 要,风灾(wind damage)指大风对工农业生产以及人类卫生健康状况、生命安全等造成的损害。 学习和了解风灾的基本知识、危害特点,掌握对风灾防护的方法以及风灾造成生命安

43、全损害的医学救援原则,是减少风灾对人类所造成损失的关键。,前 言,当风速和风力超过一定限度并给人类带来灾害时,风灾就发生了。,前 言,台风(typhoon),是形成于北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热带气旋。按其中心附近的2分钟平均最大风力等级区分为不同的强度,由弱到强依次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前 言,这种热带气旋发生在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则习惯称为飓风(hurricane)。 我国是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南方沿海,如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都是屡遭台风袭击的高危地区。,前 言,龙卷风(Tornado),是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底部下垂的高速旋转着的空气涡旋。龙卷

44、风外形是一个漏斗状的云柱,上面大下面小,从云中下垂,下端有的悬在半空中,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面或水面。当龙卷风的底端与水面或地面相接时就分别成为水龙卷或陆龙卷。,前 言,我国的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华南和华东地区和南海的西沙群岛上。如江苏省每年几乎都有龙卷风发生,但发生的地点没有明显规律。中国的西沙群岛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龙卷,以8、9月为最多。 龙卷风的发生一般与强烈雷暴的出现密切相关,所以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一)台风危害特点,台风可造成多种灾害,其带来的 狂风 暴雨 掀起的海潮、巨浪 是造成台风灾害的主要原因。,(一)台风危害特点,1.狂风 是引起台风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45、,最大风力可达到12级(32.6米/秒),速度最大可达110米/秒。12级以上的强风具有巨大的破坏力,(一)台风危害特点,2.暴雨 一天降水100300mm,甚至可达500800mm。主要是因为:一是台风生成于热带洋面,本身就具有丰沛的水汽;二是台风于周围的天气系统结合,如西风带的高空槽、冷锋等相遇结合,更会造成大范围的台风雨。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之一,在山区可能引起泥石流。,(一)台风危害特点,3.风暴潮、巨浪。 台风是一个很深的低压系统,中心的低气压可对海水起上吸作用,再加上台风区的风边旋转边向中心吹,使得台风中心附近水位更高。当台风移近海岸时,大风持续地正对海岸或海湾吹

46、刮,迫使沿岸海水猛增,如果遇到天文大潮同时作用,就会使海水实际升高数米,翻越堤坝,汹涌上岸,(二)龙卷风危害特点,龙卷风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是目前已发现的破坏力最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巨大破坏能力是由龙卷风中强大的风速和强大的内外气压差造成的。 被龙卷风驱使而四处横飞的杂物、碎块像弹片一样打击其他物体。因此,经过龙卷风袭击后建筑物和设施破坏严重 龙卷风的破坏力虽大,但它影响的范围却比台风要小的多。,(三)风灾对人体的危害,1. 风灾相关的死亡 强风直接引起的砸伤、压伤引起的死亡 强风引起的相关事故导致的间接死亡,(三)风灾对人体的危害,2. 台风相关的损伤 有研究表明,台风相关损伤伤员中 80%以

47、上伤者存在皮肤挫裂伤 18.236.5%伤者存在钝性损伤,多由挤压、高速物品击中、坠落或摔倒造成; 14.531.8%伤者存在穿刺伤,多数是在灾后清理时发生的。 大多数损伤(80%)发生在手足。 目前我国尚无类似统计数据。,二、救援原则,目前不能控制台风等风灾的发生发展,但已能较准确地预测,及时准确地发布台风警报,使有关人员能及时做好防风防汛防洪的准备。 紧急医学救援一般要等风灾过后才能大规模展开。包括两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二)紧急医学救援阶段,(一)准备阶段,1. 医院指挥中心的准备 医院要成立专门的救灾指挥中心,负责灾前到灾后指挥协调医院运转。 要有良好的有线及无线通信,能联系省级应

48、急中心、手术室、血库及急诊部; 要有互联网、当地及中央广播电视接受系统 要有备用办公室,覆盖全院的广播中心,以便更好地整合协调医院运转。,(一)准备阶段,2. 医院水电资源的准备 彻底评估应急电力线路情况及设备情况、燃油储备情况、发电机情况; 要保证关键部门如指挥中心、信息中心、检验室、影像科、手术麻醉室、急诊科等的正常运转。 应急水的供应也十分重要 医院要能蓄水、维持水压,并保证水净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一)准备阶段,3. 医疗物资的准备及后勤保障 储备血液制品、缝合器材、破伤风抗毒素及类毒素、抗蛇毒血清、广谱抗生素、创伤救护敷料等等; 尽可能搭建临时避难所,用于伤员家属的安置 食物储备,(

49、一)准备阶段,4. 急诊科的准备 安排有经验的医师熟练快速地对伤员进行分诊 要有充足的清创缝合包、破伤风抗毒素以及广谱抗生素。,(二)紧急医学救援阶段,1. 现场医疗救援 (1)现场救援原则 现场安全原则 是所有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的最紧急任务。 抢救生命原则 伤后最初60分钟是决定伤员生死的关键时间 检伤分类原则 合理检伤分类有助于伤员快速得到相应的医学处理,避免由于过度分类和分类不足。,(二)紧急医学救援阶段,1. 现场医疗救援 (2)现场救援要点 伤员有无意识?若无意识,立即让伤员头后仰或偏向一侧,防止舌根下坠。 伤员的呼吸怎样?要是呼吸停止,保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 能否触及脉搏,是否有心跳?若心跳已经停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第二十一章自然灾害的医学救援.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