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概况一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整体概述概况三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概况二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3引言:阅读教学你教会了学生什么?这节课你教了什么:数学老师:我教了圆的认识,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周长英语老师:我这节课教了4个单词,一个常用句型。音乐老师:我教唱了一首歌。体育老师:我带领学生做了3个游戏,练习了两个跳绳动作。美术老师:我指导学生画了一幅水墨画。语文老师:我领学生学了一篇课文。字、词、句、段、篇都教了,但学生学得如何我也不知道。4阅读教学的尴尬:在我们的语文老
2、师心里不太清楚要教些什么不太清楚为什么要教不太清楚要教到什么程度不太清楚用什么方法教合适5第一部分:当前阅读教学现状透视n一、阅读教学倾向性问题n.教学目标虚化n.教学内容泛化n.教师作用弱化n.教学活动非语文化 61.理论界的矫枉过正,非此即彼,使传统语文教学与新课程完全对立起来。二、“非语文化”现象探因2.人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出现偏差,造成认识及操作层面上全盘否定传统。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阅读教学的复杂性促成了其在变革过程中出现偏颇。7三、思考:语文教育能否重披传统的“长袍马褂”提高语文课的语文含量 吴忠豪8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崔峦 学-教-导 指导引导9阅读教学
3、崇尚简,依标扣本学语言;人文熏陶含其中,读思议练重实践。崔峦10 简约而不简单忙碌而不盲目放松而不放纵取舍之间 彰显智慧一则电视广告带给我们的思考:11 第二部分 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一、当前需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二)提高阅读教学的时效性问题时效: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发挥的效应。实效:实际的效果。12 二、总体思路 倡简 务本 求实 有度 13倡简倡导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 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14 务本“务本”之“本”,包含三个意思 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二是突出语文的本体 三是用好文本15 求实教学真实;教法朴实;训练扎实。16 华东
4、师大叶澜教授对于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从这样五个方面作了阐述: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17 有度要求有度,推进方式变化有度,拓展有度。18 应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2011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强调了什么19低学级:会听,爱说,敢问,想写。中年级高年级听,能把握主要内容;说,能主动与人沟通,说得清楚明白;写,能自由表达。听,能抓
5、住要点;说,能当众作简短发言;写,能写简单文章,大体上能满足日 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20 应更加强调识字、写字强调识字、写字的重要性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字量、字种、字序提出加强写字的具体措施写字姿势、书写习惯,从第一学段强调到第四学段21 加强识字、写字教学低年级: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打好识字、写字、学词的基础。中高年级:要把字词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22 更加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三多”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语文学习“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是语文教师份内的职责。教师既要用教科书教好语文,又要推进儿童阅读。23
6、 加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改变阅读教学“硬”,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软”的状况丰富训练内容:结合阅读,联系学习与生活保证训练时间:阅读课上安排“运用”的环节拓宽训练途径:体现在“三类”课上,平时语文及各科学习中、日常生活中24 加强儿童阅读阅读是教育的核心。阅读是儿童精神成长的食粮。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让儿童阅读挤进课堂愿景:儿童阅读进课程,进课表,进评价25 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学”。在自主学习中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和发展想象力。阅读,有个人感受和见解;习作,进行个性化表达。在问题驱动和体验式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6三、阅读教学的建议(一)关于教学
7、目标27教学目标的落实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无目标意识。二是教师不能在阅读文本中生成和落实教学目标。三是教师在制订和落实目标中有偏差。281.1.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四个必须”(1)必须把初读落到实处: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流利(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破句)地朗读课文;(2)必须把识字写字落到实处: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战略重点,是必须落实,不能后退的“钢性指标”;(3)必须把理解定位在适当程度:能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大致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情感。(4)必须把熟读背诵落到实处:要关注词语、句式、篇章的背诵和积累。292.2.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三个侧重点 (1)读书能
8、力:在坚持抓好正确、流利和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强默读、略读能力的培养,为加快阅读速度打好基础;(2)理解能力: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3)拓展积累:拓展阅读范围,拓宽阅读视野,加速有效积累。30 (1)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体会词句的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2)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3)学习诗歌、记叙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4)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四个重点31(二)关于文本解读n1.提高教师与
9、文本先期对话的深度与广度 (1)不要在人文内涵上费时、用力过多。(2)引导、点拨和讲解要符合学生接受能力,要深入浅出。32链接备课的三种角色转变n我是一般读者 过了河,回过头去欣赏欣赏桥是什么样的。n我是一位语文老师 两种做法不可取:一是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 二是拿“名师”的教案全盘照搬n我是一名学生 尽量从学生的角度看已知、未知与难易程度 尽量从学生的角度看怎样学才有趣 尽量从学生的角度看如何去点拨和引导33 2做好课前的学情预测,为优化教学过程做好准备 较为准确地预测学生的已知和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未知,明确阅读课的切入点。(学生是否是“零起点”?)34(三)关于教学过程和方法n1.时间要提速
10、;2.环节要精简;3.内容要取舍。学习一篇课文一般的四个步骤: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抓住重点,深入领悟 品读赏读,揣摩写法 积累语言,尝试运用35(四)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n1.自读自悟的能力。学会“圈”“画”“批”“注”的方法。n2.朗读、默读能力。n3.略读与浏览。n4.用多种方法理解文本语言的能力。n5.了解写法以及迁移、运用能力。n6.积累学习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品质。36(五)关于阅读课的基本流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建立起交流话题。2.放手试读,整体感知。中高年级要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反复多次的朗读练习,确保学生能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高年级逐步
11、将此变为自学要求,进一步增加默读和略读的比重,逐渐提高把握关键词句段要点的要求。37 4认读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新词。进入中高年级后,对生字的把握要通过预习和课堂反馈解决;对新词的理解,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为主要渠道,重点加大对工具书的使用。5初步的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写作层次。6.质疑、解疑。38 第二课时 1.复习。2.精读课文。围绕话题,选择重点,读中感悟,以读促悟。(以把握课文中关键词句的作用,把握课文的层次、要点及思想感情为主。)3.熟读课文,形成积累(对背诵的内容、篇幅、自主选择的比例可适当加大)。4.课堂演练(高年段应适当增加小练笔)。39 第三课时 (依文而定)1.字词的巩固。
12、2.课后练习题中个别特殊问题的处理。3.拓展与延伸。4.积累与运用。5.重要知识点的讲解与运用40(六)关于课后练习题n总体思路:课后练习题是教材编者对文本的理解和先期处理,它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编者的意图,试图通过简单的问题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和处理教材。因此,教师备课时,要细读文本,也要细读课后练习,与课后练习的对话也是与文本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41如何借助课后练习题n1.1.要将课后练习中的重点问题融入到解读课文的过程中,不可“讲课”与“练习”两张皮。n2.2.重点的知识训练点可以单独做处理和拓展练习。n3.3.有些练习可以略处理甚至不处理。42第三部分 教学案例与反思43课例:落花生44
13、n海底世界案例流失的,也是最美的n给予树案例“”n语文课,切莫冷落了课本45n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从整体上把握教材重点要落实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对不同板块、不同课文的讲解和处理要详略有度,避免按部就班,平均分布时间和精力。n详则细嚼慢咽n略可一带而过46n如何细嚼慢咽?n1.1.加强对语言文字的品味。n2.2.加强对布局谋篇的领悟。n3.3.加强对时代背景、作者写作风格或类似文章的了解,适当拓展阅读。n4.4.强化背诵积累。n一篇课文可以上个三五课时,如可能上个三五天未尝不可。47如何一带而过?n1.1.读读课文。n2.2.自学生字。n3.3.提出问题,合作解决(或教师答疑)。n4.4
14、.重点讲解一两处。(普遍问题或重点问题)n一课时处理完即可,甚至可以用三两课时,把一个板块放在一起学习。48n举例:动物单元教学49 举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组主题单元“人与动物”教学设计)本主题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老人与海鸥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中国老人和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跑进家来的松鼠是篇俄罗斯的作品,介绍一只可爱的松鼠来到“我”家后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表达了我们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最后一头战象是写在我国西双版纳打洛江畔一头战象再现了他生命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表现出战象嘎羧善良
15、、忠诚的高尚情怀;金色的脚印通过正太郎与狐狸一家之间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50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将较好地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工具性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继续指导学生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引导学生钻研文本,通过理清课文脉络把握主要内容,在经历品词析句的过程中体会语言文字表达的丰富情感,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人文性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入情入境地朗读,感
16、受动物的可爱、聪慧、善良,体悟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主题设计思想1 1 目标性教学,体现学科特点。51 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到叶圣陶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不论是先贤哲人还是教育名家无不倡导启发式教学,无不主张学生自主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是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本主题单元的教学着力体现重点指导、学法引导、品悟促读的教学思路,启发、引领学生在自学、自悟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17、、交流共享的良好习惯。2 2 启发式教学,体现以学定教。52 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本主题单元的教学打破以往传统的逐课讲授的教学定势,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克服了常规教学中出现的一主题单元课文之间无联系的弊端,构建了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安排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读写结合的学习活动、口语交际活动、选读课文学习以及拓展阅读活动,体现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3 3 整合式教学,体现语文综合。531正确读写本单元生词
18、,单元“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能够正确认读。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动物的可爱、聪慧、善良,体悟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3.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得真挚、具体的。4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思考问题,联系生活,汇报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升华对动物的认识与感情。5明确要求,鼓励多元思考,指导学生围绕教材提供的图片新闻展开合理想象,学习本组课文在表达上的方法,努力使习作达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目标。6开展“我们的动物朋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9、,内容包括“同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班级读书会、“我随蒂皮游非洲”读后感演讲会、“我的动物朋友”主题画报展示和“我眼中的动物英雄”诗歌故事会等,通过学生全过程积极地学习参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动物的了解和热爱。54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教学设计12课时。教学老人与海鸥2课时,举行“同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班级读书会1课时,对比学习跑进家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和选读课文军犬黑子1课时,举行“我随蒂皮游非洲”读后感演讲会1课时,教学最后一头战象1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召开“我眼中的动物英雄”诗歌故事会1课时,“我的动物朋友”主题画报展示1课时。55 1.准备课外读物我的野生动物朋
20、友以及书中的精彩故事阿布,我的大象哥哥、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动物来自好人这一边我只吃不认得的鸡豹子很危险,但我照样跟它玩温柔的小狮子穆法萨等。2.指导学生学习的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学案、学生自主学习跑进家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军犬黑子学案。3小黑板或多媒体设备。56 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关系,是语文课堂教学各种关系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对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程度的深浅;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关系的能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师教学水平极其重要的指标,或者说是最重要的指标。树立什么样的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是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关系的基础和保障。57图说语文 1 1“死”与“活”简单性寓于复杂性之中,复
21、杂性又寓于简单性之中,两者是统一的。语文教学不应视为一个线性的过程而展开,而应作为复杂的、有生命力的相互作用的网络。教学要有预设,教案就是教学预设的结果,但好的教学应该是给学生一定量的“开口”,允许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变数”,如果教学设计是一成不变的,那就是呆板的,僵化的,不真实的课堂。线性思维开放思维AB58牧 者59纤 夫60图说语文2 2:“导”与“拉”做拉动学生的“纤夫”?还是做生命的“牧者”?牧者不去代替或包办羊群的吃食,而是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主地快活地吃草,这意味着既管理着羊群,又尊重着羊群的独立的生命活动。古代州官称为“州牧”,原意就是进行牧人式的管理,让老百姓过自
22、己的生活;古代官箴还把佛家“不见自我”视作管理的最高境界,意谓管理者尽可能不要在服务对象的正常活动之中呈现自己的形象或加进自己的意志,这多少表现了一种无为而为的人本思想。这种意识及方法,对今天我们认识语文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仍有启发作用。61图说语文3:3:“导”与“教”做一个学生喜爱的“导游”一次,北大钱理群教授对高考后的学生说:请你们暂时走出高考的阴影,到我这里来做一次书海漫游和精神散步。我的任务是当一个导游,告诉你们哪个地方有风景,好玩在哪里,某个景点的精妙之处在哪里,然后自己去看。如果你看到了一处之后,你又看到了另一个地方,有个新发现就最好。钱教授将书之精妙喻为“风景”,那么引领学
23、生读书的老师自然就是“导游”了。1.1.要做好导游,必须要有很强的“服务意识”。2.2.要做一个“好导游”,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3.3.一个真正的好导游,绝不会“越俎代庖”。4.4.一个好导游,应有一个整体计划和设想。5.5.一个好导游,应该是一个善于和游客共同寻找乐趣的人。62 图说语文4 4:“鞋”与“脚”印度哲学大师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最伟大的祷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生长时,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他们似乎
24、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在课堂上。我们是否也可以说:“当鞋合脚时,鞋也就被忘记了。”63图说语文5 5:“收”与“放”放风筝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活动,看似平常,却颇具哲学意味。从风筝线的控制看,线放得太短,风筝飞不高;放得太长,恐怕有断线的风险。理想境界:收放自如 享受快乐64 图说语文6 6:“薄”与“厚”杯子装水,平平常常,却隐藏了智慧。古代最初的杯子用黏土做,边儿做得很厚,笨重而容积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进,它的“体”杯子本身越来越薄,而杯子的“用”装水的功能,越来越大。“教学的体就是教本身,教是为了使学生学起来,所以教学的“用”,即功能,就是学生的学。教学就像是一只杯子,杯子
25、的边薄,装的水才多。也就是教少而学多。反过来,教得多,就学得少。正确处理杯子的“边”与“水”的关系,即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问题的关键。65图说语文7 7:“虚”与“实”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教师只要挑三两处做精当的讲解和研究即可,不用面面俱到。如同一幅水墨写意画,关键之处浓墨重彩,精细入微,其余大可不必精雕细刻,否则,画就匠气十足了。66 课例:匆匆语文课堂中教师整体设计的智慧67n1.1.朗读指导:不顾课文的整体情感基调,把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独立出来,要学生读出这样那样的感情,给学生以单纯的朗读技法指导。(1)(1)你能带着美丽的春天的感觉读读“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吗?(2)(2)你
26、能用朗读把神州5 5号在碧空中画出美丽图画表现出来吗?(3)(3)“克利亚就这样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你能不能读得再轻一点?(4)(4)谁有本领通过朗读送我们“进入梦乡”?(5)(5)你能把丹顶鹤的嘴读得再长一些吗?68n咏柳为什么“活”树被我们讲死了?n2.2.对文章内容(词语)的理解符号化、理性化n3.3.如何理解词语(鹅和给予树的教学)69 1.1.语文教学应当有“基本式”它反映了教学的基本规律,更应当因生、因师、因时、因地制宜,百花齐放,异彩纷呈。2.2.不同的人教不同的课文,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面对不同学生教同一篇课文,教学过程、方法、应当是不一样的。70不可制造新的模
27、式化介绍作者处理生字词划分段落串讲串读归纳中心概括写作特点“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课改课堂“流行语”“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你喜欢读哪儿就读哪儿!”“你想先学哪一段?”“你最想对他(她它)说”71 无论怎么改革,阅读教学实质都是要关注两个“度”尺度 角度72什么是课堂文化?n课堂文化,就是课堂上那无所不在的“空气”。73课堂文化人所能真实感受到的“教育”。n它是教育发生影响力的核心地带。n一个学生,在校时间中,70%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只要在课堂上呆,哪怕1分钟,就会呼吸到价值观,就会接受影响和渗透。对一个人的发展而言,最终发生作用的,并不是知识,而是价值观,包括在此影响下形成的思维方式。
28、74课堂文化人所能真实感受到的“教育”。n这个发生作用的价值观体系,就是课堂文化。它是对人的心灵产生影响的东西,是作为真实的人所能感受到的“教育”,而不是文件上的教育,理念上的教育,口号上的教育。n课堂文化,参与着孩子全部的精神生活,而不只是智力活动。75中国课堂文化,应该回归人性需求层次。一个人和一个国家带来的启示n雷夫:以信任取代恐惧n“讽刺的是,第56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一种东西害怕。”n老师们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n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n芬兰教育成就世界第
29、一的秘密之一:信任。76中国课堂文化,应该回归人性需求层次。n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首先是生理需求,其次是安全需求,然后是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成就需要。n课堂学习,我们一直定位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它满足的是人的什么需求呢?77课堂文化决定了学生的生命质量。n 邓可清跟坏孩子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说,坏孩子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不公正的对待。他深有感触地创立了他的“从火盆到暖炕”的理论。他说,过去,我们的班级里面,师生是“火盆”模式,老师就是南方冬天烤火的火盆,学生围成一圈,最前面的是学习优秀的学生,既看到了光,又感受到了温暖;处于最外圈的,就是那些学习不太好,表现不出色的学生,既看不到光,也感受不到丝毫的
30、温暖。于是,坏学生产生了。我们要把南方的火盆变成北方的暖炕。暖炕,大家知道吗,就是暖气原理,一供暖,满屋子都热,包括任何一个角落。78针对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五点建议:其一,关注学生的成熟状态;其二,“问道于生”,教育要把握引导的“度”;其三,研究学生的思考过程,研究学生的思维需要;其四,教学是要研究知识的要点而非知识点;其五,教师要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为关注发展学生的思维。79 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什么?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从业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它不是写在书上的理论,它是写在我们心里的一种信仰。80我们的人才观n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
31、多就是愚味;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和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车尔尼雪夫斯基)81 基于以上的观点,教师在对语文课程进行教学规划的时候,可以从下面这几个角度多加思考:1提供大量读写的机会(虽然强调大量读写、创造读写环境,但仍需重视阅读的兴趣以及有意义的书写,才能真正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多功能、多目的的读写教学(结合生活中不同目的、不同形式的阅读与书写活动,培养学生实用的技能)。3思维与讨论(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透过对话、沟通、协助学生建构自我的意义与价值观)。4方法与策略的学习(针对不同目的、不同形式的阅读与书写活动,发展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利用语文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82两点期
32、待: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要让写作成为一种工作状态。83 2009年4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右)在华盛顿白宫玫瑰园向美国2009年度全国优秀教师安东尼马伦颁奖。奥巴马评价优秀教师马伦有着三种优秀的品质,这三种品质让马伦获此殊荣,同时这三种品质也是每一种优秀教师必须拥有的,它们是Passion(激情)professional(专业化)和persistence(持之以恒)。84提问与回答用思想传递正能量85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请写在上边结束语86最后、感谢您的到来 讲师:XXXX 时间:202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