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节选)-2-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学习目标 1.了解哈姆莱特整个剧本,分析戏剧冲突。2.揣摩人物语言个性化特征,体会人物内心情感。3.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3-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其主要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等悲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喜剧,亨利四世等历史剧,以及爱情的礼赞等十四行诗。-4-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
2、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戏剧的代表作。该剧描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当时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使先进于封建专制思想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深入人心,而当时的英国政治斗争非常尖锐,人们的进步思想和社会的腐朽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悲剧哈姆莱特正是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以丹麦国的政治斗争暗示英国社会现实。-5-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来扩及德、法、英、荷等欧洲其他国
3、家。在14、15世纪,由于城市手工工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新的资产阶级为了反映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便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标榜,提出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但因各国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不同,在各国带有各自的特征。-6-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1.读准字音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
4、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7-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8-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2.写对字形 词语易错字词语易错字暴n虐yn落陨戏xu谑破sn损迁yn延z咒诅怪dn诞j嚼咀罪ni孽dio谢凋分ni蘖chu缪绸-9-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
5、课件)-10-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11-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4.词语辨析涂脂抹粉文过饰非涂脂抹粉:涂胭脂,抹香粉。原指妇女修饰容貌,现多比喻对丑恶事物进行粉饰。文过饰非:掩饰过失、错误。相同点:都有“掩饰”的意思。不同点:“涂脂抹粉”的适用对象是丑恶的事物,“文过饰非”侧重于过失、错误。例句不管他怎样涂脂抹粉,也掩盖
6、不了他的丑恶本质。有的人生前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有像瞿秋白同志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的。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12-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当机立断斩钉截铁 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相同点:都有“不犹豫、果断”的意思。不同点:“当机立断”侧重于对某事做出决定;“斩钉截铁”侧重于态度果断,说话不拖泥带水。例句该舍弃的东西就要当机立断地舍去了,越是犹豫伤害越多。他那斩钉截铁
7、的话、严峻的态度,震慑了所有同学,他们迅速排成两队飞速地下楼。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13-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14-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课文节选的是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一场,主要是国王和波洛涅斯利用计谋试探哈姆莱特是否真的疯癫
8、的情节。作品通过哈姆莱特的独白体现了他置身于矛盾斗争中难以采取行动的痛苦心境,也揭露了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与阴险。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15-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任务一】了解戏剧冲突,把握人物形象1.概述节选部分的主要情节。提示:国王怀疑哈姆莱特内心有疑虑和秘密,他利用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娅试探哈姆莱特,被哈姆莱特识破。国王打算把哈姆莱特送到国外去。2.课文是围绕什么冲突进行的?提示:这场戏将哈姆莱特与国
9、王之间的冲突放在主要冲突的位置上,戏中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而产生误解后的冲突,以及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都是围绕这一主要冲突展开的。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16-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3.在奥菲利娅的独白中,哈姆莱特过去是怎样的形象?莎士比亚为什么借奥菲利娅之口对哈姆莱特极力赞美?提示:高贵、理智、青春貌美。莎士比亚一连用“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等七个短语,借奥菲利娅之口从七个角度来极力赞美哈姆莱特,
10、说他近乎完人。尽管哈姆莱特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有知识、有理想的青年,他敢于承担重任并坚持完成它。他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化身,莎士比亚深爱着笔下这个人物,他代表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进步思想,代表着正义向邪恶的封建集团挑战。他是一个英雄,同时也是一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17-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4.从课文中王后的对白中可以看出王后在剧中是一个什么形象?结合她的对白加
11、以分析。提示:“你们有没有劝诱他找些什么消遣?”一句体现出王后的无知,她无形中孤立了哈姆莱特,说明她并不了解自己儿子的心理。“我愿意服从您的意旨”“但愿”“更愿”等词语,体现了王后在新王面前的顺从,她无形中变成了新王的帮凶,她为寻找儿子疯癫的原因寄希望于奥菲利娅,为此充满希望却又饱含担忧。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18-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任务二】品味人物语言,鉴赏艺术手法5.“你们不能用迂回婉转的方法,探出他为什么这样
12、神魂颠倒”国王的这段对白,体现了他什么心理?提示:体现了国王杀兄篡位后,面对哈姆莱特的疯癫表现出怀疑和极度不安的心理。6.“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提示: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排比,借奥菲利娅之口对哈姆莱特的人品、学识、人格进行了赞美,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哈姆莱特为什么赢得了美丽少女奥菲利娅的深深爱恋,用侧面描写表明哈姆莱特是一个高贵而伟大的人。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哈姆莱特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19-第1课时子路
13、、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7.结合课文,分析话剧主要通过什么来塑造人物形象。试举一例说明。提示:表现人物个性的恰当的台词是话剧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如:国王:(旁白)啊,这句话是太真实了!它在我的良心上抽了多么重的一鞭!涂脂抹粉的娼妇的脸,还不及掩藏在虚伪的言辞后面的我的行为更丑恶。难堪的重负啊!这段台词真实地暴露了国王的内心世界,把国王的虚伪、丑恶和内心的不安展现得淋漓尽致。-20-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课本节选的这场戏
14、中的哈姆莱特,心事重重。他既要重整乾坤,又要面对强大阴险的对手,他强调的是个人的作用,求助的是自我思想的力量,所担负的责任与实际上的力不从心,在他内心深处掀起阵阵波澜。这时他对生命意义做了哪些思索?-21-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提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哈姆莱特的内心独白脍炙人口,它深刻地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哈姆莱特在进行个人复仇和探索
15、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剖析自己,“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作家借哈姆莱特之口,深刻而具体地揭露了当时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22-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善用比喻莎士比亚善于运用比喻等手法,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
16、,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段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运用比喻需注意以下几点:比喻的事物必须是常见的,浅显易懂的;必须抓住本体和喻体的特征;比喻要新颖、独特,不落俗套。-23-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迁移练笔请用比喻手法写一个人物片段,150字左右。示例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倦怠无力时,淡雅的馨香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使你安然入梦;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志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为你化开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