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一)独抒性灵 情思悠远单元选材特点:1.描写精彩,情景交融。2.意蕴深厚,思想深刻。3.语言优美,文辞出彩。单元复习提示:单元复习提示:1.独抒性灵,情思悠远。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 2.寄情山水,心灵远游。赤壁赋登泰山记 (一)独抒性灵,情思悠远(一)独抒性灵,情思悠远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 1.关注景物描写,把握观察景物的角度和表现景物 的艺术手法。2.体会作者情感,沉浸在具体的意境中去感受作者 的丰富情感。3.涵泳作品语言,品味写景散文用词、句式等语言 艺术和风格。荷塘月色荷塘月色 文中第4、5、6段着力描写荷塘月色,营造出一种勾人心魄的意境,是全文
2、的重点所在,作者是怎样设色着墨展开描绘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第第4 4段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荷塘月色荷塘月色 第4段着力写月色下的荷塘,按照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层次井然,委
3、婉精细。同时运用拟人、比喻、通感、动静结合等多种手法来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和传达出荷塘特有的风姿。荷塘月色荷塘月色第第5 5段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月色荷塘月色 第5段着力写荷塘上的月色,同时也运用比喻、对比
4、、通感、反衬等多种手法来表现出月光的轻盈荡漾,从而使得荷塘愈加显得虚空、缥缈。荷塘月色荷塘月色第第6 6段段: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荷塘月色荷塘月色 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环境,充分渲染了荷塘朦胧幽静的气氛,最后通过蝉鸣和蛙叫声的“热闹”来反衬月夜的寂静和自己心情
5、的寂寞。荷塘月色荷塘月色 本文之所以动人,还在于作者融情入景,请简要概括全文作者情感的变化。这篇散文形式上是以“我”尽情观赏无边的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一路写景,一路抒情,随着荷塘和月色描写的展开,流贯在无边景色中的,正是作者感触颇深的脉脉情思,即情感线索:“淡淡的哀愁 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哀愁”。荷塘月色荷塘月色 本文的语言自然流畅、典雅诗意,极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这些语言平白如话,自然晓畅,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分外亲切。荷塘月色荷塘月色 本文的语言自然流畅、典雅诗意,极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
6、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些语言遣词用字非常准确和贴切,典雅富有诗意。“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些叠词节奏鲜明、韵律协调,极富音乐美。我与地坛我与地坛 第一部分有三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特色,对于作者获得生命启迪分别有什么作用?阶段阶段地坛景物地坛景物景物特点景物特点我的思考我的思考失魂落魄的失魂落魄的我我专心思考的专心思考的我我感恩命运感恩命运的我的我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梳理“我”与地坛相处的阶段,把握不同阶段“我”眼中地坛景物的特点,并由此分析“我”的情感状态和对
7、生命的思考,完成下面的表格。我与地坛景物描写一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我与地坛景物描写一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
8、并看见自己的身影。我与地坛景物描写一 地坛除去了人工的雕琢,磨灭了浮华与光芒,以这样的方式来告诉史铁生一个亘古不变的哲理没有永远的繁华,没有不变的灿烂;繁华过后是衰落,灿烂终究归于平淡。面对岁月的侵蚀和世事的变迁,不怨天尤人,从容面对才是人生真谛。我与地坛景物描写二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 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我与地坛景物描写二 蜂儿如一朵
9、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 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我与地坛景物描写二 细致入微的观察,准确生动的动词,让我们感受到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即使生命卑微似蜂渺小如蚁,都有着不息的生命律动,都活出了自己的美丽和精彩。地坛启发作者应把握人生的意义:残疾但不能一味消极,即使身体无法自如行走,也要让精神自由飞翔,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我与地坛景物描写三 譬如祭坛石门中
10、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我与地坛景物描写三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
11、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我与地坛我与地坛景物描写三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镇静、坦然、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
12、的力量。地坛重新给予了“我”鲜活的生活触角,让一个精神垂死、万念俱灰的人重新获得了对世界敏感入微的感受。地坛苍劲幽远的气魄永存,正如史铁生人格意志永远坚强。阶阶 段段地坛景物地坛景物景物特点景物特点我的思考我的思考失魂落魄的失魂落魄的我我古殿古殿 老柏树老柏树野草荒藤野草荒藤太阳太阳荒芜强韧荒芜强韧 面对岁月的侵面对岁月的侵蚀和世事的变迁,不蚀和世事的变迁,不怨天尤人,从容面对。怨天尤人,从容面对。专心思考的专心思考的我我蜂儿蜂儿 蚂蚁蚂蚁瓢虫瓢虫 蝉蜕蝉蜕露水露水鲜活灵动鲜活灵动虽然身体无法自如虽然身体无法自如行走,但是精神可以行走,但是精神可以自由灵动。自由灵动。感恩命运感恩命运的我的我落
13、日落日 雨燕雨燕孩子的脚印孩子的脚印古柏古柏 落叶落叶博大超然博大超然即使即使身体残疾,但身体残疾,但人格意志依然人格意志依然保持永保持永远的远的坚强。坚强。我与地坛生命哲思 作者与地坛的关系,是一种生命关照和应和的关系。地坛的身份有几个层次:1.作为园林景象的自然;2.作为亲情联结的纽带;3.作为作者的写作之地;4.作为自我关照的处所;5.作为重要的精神家园。我与地坛 本文的语言凝练生动、充满诗意,深沉厚重、富有哲理,请简要赏析。“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作者通过这样诗意生动的语言来表现一个鲜活生动的世界,于细微处看出大千世界的灿烂辉煌。我与地坛 本文的
14、语言凝练生动、充满诗意,深沉厚重、富有哲理,请简要赏析。“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些语言深沉而又厚重,富有哲理,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单元写作任务:1.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都通过描写身边的自然景物,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片段,反复朗读,细加品味,写一段评点文字。2.这几篇都具有融情于景的特点,写景技法高妙,借鉴这些文章的写法,写一篇散文,写完之后可以交换阅读,互相品评,提出
15、修改建议。修改后可以编辑成册,撰写序言,留作纪念。单元写作任务:3.郁达夫与朱自清先生的语言风格都极其鲜明,设想一 下,郁达夫先生描绘“荷塘月色”,朱自清先生描绘“故都的秋”,会是怎样的景象呢?请你模仿朱自清先生的笔调改写故都的秋的第三或第四小节;模仿郁达夫先生的笔调改写荷塘月色的第四或第五小节。小组交流,评选出最佳“模仿秀”。单元写作任务:4.地坛公园准备为史铁生先生竖立一尊塑像:请你用文字描述心目中的史铁生塑像。塑像的铭牌上准备用一句话向史铁生先生致敬,请你 撰写这一句话。请你以读者的身份准备一篇塑像揭幕仪式上的发言稿。单元复习提示:单元复习提示:1.独抒性灵,情思悠远。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
16、与地坛 2.寄情山水,心灵远游。赤壁赋登泰山记 (二)寄情山水,心灵远游(二)寄情山水,心灵远游 赤壁赋登泰山记 1.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感受赤壁水月之境和 泰山雄伟壮观之象。2.关注赋体散文和学者游记各自的特质。3.领略自古以来文人在山水自然中安顿自我的文化 传统,以审美的眼光观照自然景物。赤壁赋 本文“以江山风月作骨”,富有层次地写了赤壁所见、历史之中、哲理感悟的水月,请从文中找出重点语句并概括景物的各自特点,从而体会其中的哲理。赤壁赋赤壁赋赤壁之水月赤壁之水月历史之水月历史之水月哲理之水月哲理之水月各自特点各自特点蕴含情理蕴含情理赤壁赋赤壁赋赤壁之水月: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
17、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赤壁赋赤壁之水月:作者扣住“江”“月”描写了秋夜泛舟赤壁的情景和自己飘然欲仙的快乐心境。这一段正面描写赤壁所见之水月,江面浩渺,月光皎洁,心情舒畅,以景抒情,情景俱佳。赤壁赋赤壁赋历史之水月: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
18、赋赤壁赋历史之水月:客怀古伤今,以曹操周瑜等英雄作古来阐明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悲从中来,同时也表达了对水月等永恒之物的祈羡之意,体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赤壁赋哲理之水月: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哲理之水月:苏轼针对客之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表达自己的见解。苏轼就近拈来水月作比
19、,认为人生虽短,但人与天地万物同样变中有恒,故不必悲观艳羡。赤壁赋赤壁之水月历史之水月哲理之水月各自特点 江面空阔 明月皎洁 江水永流 明月共生 瞬息万变 永恒长存蕴含情理 玩赏之乐 遭际之悲 达观之喜赤壁赋 苏子先写赤壁清风明月之美,来表现自己的玩赏之乐;然后再通过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兴亡,抒发现实的遭际之悲;接着对“变”与“不变”进行辩证阐释,寻求精神的解脱;最后归于达观之喜,展示豁达胸襟和超脱境界。赤壁赋赋体散文(主客问答 儒道对话):“主客问答”是赋体散文的特色,本文的主客对话,阐述作者苦中作乐、力求解脱的思索,是苏轼内心两个自我的辩论。主客问答的悲喜情绪变化中,暗藏的是自我驳诘的胸怀
20、与气度,是更高境界的精神层面的洞达。其实这种对话在文中也是儒道的对话。赤壁赋赋体散文(主客问答 儒道对话):赤壁赋赤壁赋语句语句情思情思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以美人比君,可见忠君建功之殷切以美人比君,可见忠君建功之殷切道家思想道家思想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羽化而登仙渴望凭虚御风,超尘出世,渴望凭虚御风,超尘出世,顺乎自然,获得精神之超脱顺乎自然,获得精神之超脱赤壁赋写景、抒情、说理完美融合,运用自如。写景:景物清爽开阔,令人神往;抒情:情思幽渺畅达,淋漓尽致;说理:寓理于景之中,生动自然。登泰山记登泰山记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
21、写登泰山全程,先写登临过程,而后浓墨重彩写日出景象,之后写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请从文中找出重点语句并概括景物的各自特点,并从中体会作者蕴含的意趣。登泰山记登泰山记 登泰山经过登泰山经过观日出景象观日出景象自然人文景观自然人文景观 各自特点各自特点 蕴含意趣蕴含意趣登泰山记登泰山经过: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登泰山记登泰山经过:点明游览时令,记录到泰安
22、的路线,写登山的时间、同行者、出发点和登山全程,行文一气呵成,笔法开合自如。登泰山记观日出景象: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观日出景象: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先后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衬以云天、东海、群峰,写出泰山日出的万千气象。登泰山记沿途自然与人文景观: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
23、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登泰山记沿途自然与人文景观:先介绍了泰山的名胜古迹,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然后介绍了泰山的自然环境,也是作者游山之后的总体印象。不仅增加了泰山的人文内涵,也使文章显得丰富深刻。登泰山记登泰山记 登泰山经过登泰山经过观日出景象观日出景象自然人文景观自然人文景观 各自特点各自特点漫长艰险漫长艰险气势磅礴气势磅礴古老静穆古老静穆 蕴含意趣蕴含意趣卓然独立卓然独立欣悦舒畅欣悦舒畅纯净澄纯净澄静静登泰山记学者游记(简洁明快 丰赡博雅):作者对整个游程的记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语言简洁明
24、快,鲜明生动,描写极富特征性。如用“自”“历”“穿”“越”“至”几个动词来记录从京城到泰安的路线,而且全程仅用十九个字写完整个登山全程,简括凝练。如“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等,色彩鲜明,形象动人。登泰山记学者游记(简洁明快 丰赡博雅):另外,作者身为桐城派大家,重视考据,所以写泰山地理形势、登山路径、山上古迹得心应手。如“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赤壁赋登泰山记 赤壁水月的逝与不逝、变与不变让苏轼顿悟人生的两重性,最终悟透取与不取的哲理,物我两忘;泰山绝顶的日出在经历风雪之后壮丽
25、呈现,含有姚鼐对人生不断攀登以历绝美的感悟。纵观这些自然中呈现的人生的情与理,可以感受到中国自然美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在山水自然中可以安顿身心,获得情感的慰藉、灵魂的诗意和精神的超越。单元写作任务:1.赤壁赋为文含而不露,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登泰山记用笔俭省,精炼雅洁,富有特色。请从两篇中各选精要传神文字加以品评,将品评文字在班内交流,结集为“班级微点评”。2.游览胜迹,登临高山,常常能引发文人墨客的遐思,从而催生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赤壁是古代战场,引发无数人的怀古之情;泰山为五岳之尊,吸引登临赋诗者众多。请阅读这两篇散文,再搜集一些写赤壁或泰山的诗文,探讨历代文人在赤壁和泰山上的不同情思,探究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贯通式活动,整合化学习:班级内开展名家经典散文的导读导游活动:编制导游卡片:查阅名家名篇的资料,了解创作背景,编制出 系列卡片。经典景致解说:追随作家笔下的自然景致,以自己的理解写出 导游词,进行解说,从而品味故都风味、清 华园荷塘、地坛景物、赤壁水月、泰山日出 的独特情韵。撰写学术论文:追寻这些自然景致之中所渗透的作家内在情感 和哲理感悟,写成小论文,论述这些作品中 寄寓的精神追求,形成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