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3古典概型(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十章)一、教学目标1. 利用生活实例判断并得出古典概型的概念;2. 通过课堂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能够正确判断古典概型,计算事件的概率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典概型特点2.难点: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推导,古典概型的识别三、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问题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的所有可能结果是什么?哪种结果的可能性较大?问题2:有红心1,2,3和黑桃4,5这5张扑克牌,将其牌点向下置于桌上,现从中任意抽取一张,那么抽到的牌为红心的概率有多大?【设计意图】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节新课。问题3:你能从上面两个实验中
2、发现这两个试验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设计意图】利用问题情境探究得出古典概型的定义,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2.新知初探我们将具有以上两个特征的试验称为古典概型试验,其数学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即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有限性:样本空间的样本点只有有限个;2)、等可能性:每个样本点发生的可能性相等。问题4:求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3次,事件B=“恰好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我们用1表示硬币“正面朝上”,用0表示硬币“反面朝上”,则试验的样本空间=(1,1,1),(1,1,0),(1,0,1),(1,0,0),(0,1,1),(0,1,0),(0,0,1),(0,0,0),共有8个样本点,且
3、每个样本点是等可能发生的,所以这是一个古典概型。教师讲授: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一般地,设试验E是古典概型,样本空间包含n个样本点,事件A包含其中的k个样本点,则定义事件A的概率.其中,和分别表示事件A和样本空间包含的样本点个数.3.典例分析例: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标记为1号和2号),标记两枚骰子分别可能出现的基本结果.(1)写出这个试验的样本空间,并判断这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2)求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为5的概率;(3)求两个骰子的点数相等的概率;(4)求1号骰子的点数大于2号骰子的点数的概率;(5)若不给两个骰子标记号码,(2)中的概率会改变吗?解:(1)抛掷一枚骰子有6种等可能的结
4、果,号骰子的每一个结果都可与号骰子的任意一个结果配对,组成抛掷两枚骰子试验的一个结果。用数字m表示号骰子出现的点数是m,数字n表示号骰子出现的点数是n,则数组(m,n)表示这个试验的一个样本点。因此,该试验的样本空间=(m,n)|m,n=1,2,3,4,5,6,其中共有36个样本点。由于骰子的质地均匀,所以各个样本点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因此这个试验是古典概型。(2)因为A=(1,4),(2,3),(3,2),(4,1)所以n(A)=4,因为B=(1,1),(2,2),(3,3),(4,4),(5,5),(6,6)所以n(B)=6, 因为C=(2,1),(3,1),(3,2),(4,1),(4,2
5、),(4,3),(5,1),(5,2),(5,3),(5,4),(6,1),(6,2),(6,3),(6,4),(6,5)所以n(C)=15,思考:在典例中,为什么要把两枚骰子标上记号? 你能解释其中原因吗?如果不给两枚骰子标记号,则不能区分所抛掷的两个点数分别属于哪枚骰子,如抛出的结果是1点和2点,有可能第一枚骰子的结果是1点,也有可能第二枚骰子的结果是1点。这样,(1,2)和(2,1)的结果将无法区别。(5).当不给两枚骰子标记号时,试验的样本空间1=(m,n)m,n1,2,3,4,5,6其中,事件A=“两个点数之和时5”的结果变为A=(1,4),(2,3) 思考:同一个事件的概率,为什么会出现两个不同的结果呢?我们可以发现,36个结果都是等可能的;而合并为21个可能结果时,(1,1),(1,2)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等,这不符合古典概型特征,所以不能用古典概型公式计算概率,4.课堂小结四、课外作业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