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第12课 拿来主义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课时且介亭杂文序言近几年来,所谓“杂文”的产生,比先前多,也比先前更受着攻击。例如自称“诗人”邵洵美,前“第三种人”施蛰存和杜衡即苏汶,还不到一知半解程度的大学生林希隽之流,就都和杂文有切骨之仇,给了种种罪状的。然而没有效,作者多起来,读者也多起来了。激趣导入1.了解杂文的特点;学习先破后立的论证结构。2.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合作探究“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3.感受作者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时的态度,体会作者对当时统治者的批判和讽刺。4.理清全文的思路,掌握拿来主义的具体内涵。5.学习作者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方
2、法批判继承创新。素养目标12初 读 课 文3知 人 论 世任 务 活 动 探 究4总 结 感 悟目 录1知人论世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1921年发表的代表作阿Q正传,1923年完成小说集呐喊,为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作者档案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是
3、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是直接而迅速的反映社会事件,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抨击的文艺性论文。它介于“论说”和“文学”之间,论证有力,风格多样,不拘一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杂文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日常生活、文化动态及政治事件等的杂感、随笔都可以归入这类。有人说过“鲁迅的杂文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文 体 知 识 杂 文主要特点:(1)迅速反映现实生活,(2)短小犀利,(3)有幽默感,(4)注重形象性。常用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文 体 知 识 杂
4、 文 1934年,日本入侵,此时国共对立,国民党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主义”,致使侵略者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并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对共产党,却是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反革命文人宣传再度学习封建文化,用封建思想统治革命者。面对西方传进的各种事物,面对国内遗留下来的思想文化,人们分歧颇多,不知取舍。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
5、,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写作背景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写作背景2初读课文任务要求:自习浏览课文,梳理内容和结构。略 读:整 体 感 知 3任务活动探究任 务 活 动 一:思 路 初 探 任 务 活 动 一:思 路 初 探(1)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拿来主义,那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
6、全文,然后用原文中的话回答:什么是拿来主义?明确:文章第五段明确表述:“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任 务 活 动 一:思 路 初 探(2)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拿来主义,那除了拿来主义还有什么?明确:送去主义、闭关主义任 务 活 动 一:思 路 初 探(3)那又送去了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文章的前半部分,分析鲁迅先生都写了哪些内容。总结:文章的第五自然段作为全文的过渡段,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前半部分讲的是“送去”,后半部分说的是“拿来”。任 务 活 动 二:学 习 送 去 主 义任务活动二:学习送去主义(1)在过渡段的划分后,我们可以明确文章被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第一自
7、然段到第四自然段。请同学们在阅读前四段后思考:鲁迅先生在这一部分之中,都提到了哪些主义?重点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明确: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重点在后者。由清政府主导的闭关锁国使得国家处于被动局面,处处挨打,后来因为帝国主义的炮火打开了国门,又导致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一味地将本国的好东西送去列强国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送去主义的实质。任务活动二:学习送去主义(2)“送去主义”都送去了什么?明确:从时间上看,一直在送;从数量上看,逐渐减少,实质上是逐渐断送我国的民族文化。任务活动二:学习送去主义(3)注意文章中的这两句话,“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鲁迅先生写这两句
8、话有什么目的?明确:“不知后事如何”说的是古董,国民党政府在把股东送出去以后不会再把它们拿回来了,这样的“后事”我们都可以想到,鲁迅先生一样可以想到,既然知道后事却说不知,这是把话反着说;同样的,“也可以算得是显出一点进步了”说的是活人代替了古董送出去,古董送没了之后要开始送人出去,这其实是当时国家的衰败,并不是进步,这里也是把话反着说,这种把话反着说的写法便是反语。任务活动二:学习送去主义(4)在举例论证之前,有这样一句话:“别的且不说罢”,为什么要在举例之前提到这样一句话?起了什么作用?明确:本处补充背景资料:鲁迅先生在1934年6月4日写的这篇文章,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侵
9、略东北华北地区,而当时的执政党国民党政府软弱无能,被迫实行卖国主义政策,把本国的资源、土地、主权等等都送给别国。任务活动二:学习送去主义(4)在举例论证之前,有这样一句话:“别的且不说罢”,为什么要在举例之前提到这样一句话?起了什么作用?在当时的情况下,国民党政府不仅仅是把学艺上的东西向外送,还有土地、资源、领土,但在这里单把学艺上的东西拿出来举例,深入挖掘,使得读者了解具体,感受深刻,而加上这样一句话是为了限制接下来所讲的内容,对要讲事例限定范围,只讲学艺上的事。任务活动二:学习送去主义(5)第二段可不可以合入到第一段中?原因?明确:当时的人们都没有想到在送去之外还要拿来,处在被动挨打的局面
10、里。这里单独成段是为了强调没有人提出拿来,提醒世人。任务活动二:学习送去主义(6)从前面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一味地实行送去主义。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是怎样的呢?“送去主义”的后果在哪一段体现?(第三段)第三段有一处论证方法,同学们阅读文本分析是什么论证方法?(类比论证)明确: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任务活动二:学习送去主义(7)在此处是什么与什么比较类推?明确:后果是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贺喜”和“讨饭做奖赏”这类行为是在乞丐身
11、上才会有的,鲁迅先生把我们的子孙形容成乞丐的样子,在失去了土地资源主权的情况下,子孙只能向列强国家乞讨,可以看出一味地送去会导致我们的子孙无法在大国面前抬首挺胸,我们的国家也没有机会壮大富强。任务活动二:学习送去主义(7)在此处是什么与什么比较类推?分析“残羹冷炙”可以得出:先看课下注释,“吃剩的饭菜”、“权贵的施舍”,由当时的历史背景可以明确,是帝国主义列强国家在我国领土不停侵占掠夺之后,剩下的不需要的东西施舍给子孙,作者使用这样的一个词语形象地把帝国列强疯狂掠夺的丑恶嘴脸暴露得淋漓尽致,语言生动,感染力强。任务活动二:学习送去主义小结: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知道,在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开始
12、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鲁迅在这里用煤资源代表我国领土主权,在未来会被卖国者全部送出去,国家衰败最终也只能沦为别国殖民地。鲁迅先生用极具讽刺的语言批判国民党政府卑躬屈膝媚外姿态和帝国列强侵占别国的丑恶嘴脸。任务活动二:学习送去主义(8)朗读第四节,思考回答:这一节中区别了哪两个词?为何这样区别?对“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应怎样理解?明确:举例讲解两个词的不同,抛来可以选择接不接受,抛给表示被动接受。“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从课文注释可以了解到当时帝国主义列强运来的物品都对我们的国家造成了可怕的影响,鸦片毒害了我们的国家,废枪炮本来就是废品,香粉和电影也让当时蒙蔽的国民接受不能。还有其他许多例子,但鲁迅先生因为当时的社会对舆论的控制,没有全部举出,体现了其写作语言的隐晦性以及含义深刻。4总结感悟总结感悟 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揭示了当时政治制度从“闭关主义”转变为“送去主义”,国民党政府一味实行送去主义对当时的社会造成重大伤害,用举例论证论述继续送去会葬送民族文化,用类比论证论述继续送去最终国家会沦为殖民地,用了两个论证方法表现对国民党政府趋炎附势、为亲近列强不惜卖国行为的讽刺;批判帝国主义列强国家残忍侵略国家这一行为。这一部分论述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