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历史第一课 三个基本问题 1、什么是历史? 2、为什么学习历史? 3、怎样学习高中历史? 所谓“历史”,包含三层意思: 一、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 二、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历史著述,是经过人脑的思考、加工而形成的主 体化的历史。 三、它还指一门学科,或一门专业 历史是客观的,历史学是主观的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 解释、家国情怀解释、家国情怀 初中历史与高中历史的不同要求:初中历史与高中历史的不同要求: 初中:初中:是什么(时间、事件、人物等)是什么(时间、事件、人物等) 高中:高中:为什么
2、(原因)、怎么样(影响、评价)、为什么(原因)、怎么样(影响、评价)、横向纵向相互关联横向纵向相互关联等。等。 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的重点是历史的本质及其意义,当然历史事件 我们也要牢记,这是学好历史的关键,是出发点,是基础,是根本。 2 2、为什么学习历史、为什么学习历史?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处今日物竞炽烈之势,不鉴于古则无以进文明,不观于人则无由自知其“处今日物竞炽烈之势,不鉴于古则无以进文明,不观于人则无由自知其 不足”不足” 孙中山孙中山 历史对现实历史对现实 有借鉴作用有借鉴作用 3 3、怎样学习高中历史?、怎样学习高中历史? (一
3、)端正学习动机,培养历史学习兴趣 (二)熟悉课程标准,明确历史学习历史 (三)遵循学习规律,矫正不良习惯 课前 做好预习(辅导 材料、导学案) 课中 针对性的认真听讲,积极发表 自己的见解,并做好课堂笔记。 课后 及时复习巩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按 时上交作业。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秦汉统一多民族 封建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一单元 人教版必修上册人教版必修上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唯物史观】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知道 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2.了解夏、商、
4、西周更替的脉络,掌握西周分封制; 【时空观念】 了解中国古代远古时代的历史分期问题;对中国早期的历史发展有一个较为清晰的 脉络。 【史料实证】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图片、史实、有条件的可以有实物);通过制作 表格、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解释】 1.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 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2.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并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家国情怀】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 情感和民族自豪
5、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与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 切的关系,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理解中国当今改革的必要性和挑战性。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重点: 1、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2、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难点:分封制、宗法制 教材各辅助栏目的作用和意图教材各辅助栏目的作用和意图 1 1、学习聚焦:、学习聚焦:置于每一目的标题旁,概括本目的基本内容或要点提炼。 每目设一个学习聚焦。有利于把握重点和难点。 2 2、史料阅读:、史料阅读:每课至少设置一个,配合课文,提供简要的文献材料,作为知 识的补充或拓展,加深对正文内容的理解,提升我们的证据
6、意识和阅读、分析、 解释史料的能力。 3 3、历史纵横:、历史纵横:每课至少一个,用以叙述正文因篇幅所限难以展开,但 又有必要知道的重要内容,如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等,是对课文内容的 扩展和补充。 4 4、学思之窗:、学思之窗:每课至少一个,配合课文,多是提供一段阅读材料后提出问题,将课文、材 料、问题三者结合,宗旨是综合提升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5 5、探究与拓展:、探究与拓展:作为课后栏目,含“问题探究”和“学习拓展”两部分。 “问题探究”结合每课内容设置一个思考题,思考的方向一般是比较重大的问题 “学习拓展”一般与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要求对相关材料、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提高归纳
7、与概括、 分析与综合等能力,多角度提升核心素养。 元谋人门齿化石元谋人门齿化石 元谋人在打制石器元谋人在打制石器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 产生于什么时候?我们的祖先 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1、石器时代的划分: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打磨结合制作石器)新石器时代(打磨结合制作石器) 元谋人:距今约元谋人:距今约170170万年万年 北京人:距今约北京人:距今约70702020万年万年 早期,距今约早期,距今约70007000 50005000
8、年:年: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黄河流域: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 长江流域:河姆渡文长江流域:河姆渡文 化化 晚期,距今约晚期,距今约50005000年:年: 黄河中下游:龙山文黄河中下游:龙山文 化化 辽河上游:红山文化辽河上游:红山文化 长江下游:良渚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 石器时代的划分 (1)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我国已发现的旧 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 人和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他们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 居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2)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 制作
9、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 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 北京人北京人 北京人,北京周口店,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保留了猿的 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 然火。 我国最早的人类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元谋人 元谋人,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 距今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发现的最 早人类。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远古人类 距今时间 体制形态 工具制造 生产活动 社会组织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请大家结合刚才的材料及初中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山顶洞人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1930年发掘于
10、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生活在距 今约1.8万年,有爱美观念,会在小件器物上磨光钻孔,还能捕鱼, 把生产活动范围扩大至水域,这标志着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能 力的提高。 约170万年 约70 20万年 约1.8万年 制造粗糙工具, 知道用火 打造粗糙石器和使用 天然火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人工取火 采集、狩猎 采集、狩猎 狩猎、采集和 捕鱼 多半像猿 原始人群,群 居生活 兼有猿和人 的两重性 与现代人相 似 原始人群,群 居生活 进入氏族公社 时代 观察上面三幅图,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并指出新石 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址的概况和特点?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11、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红山文化牛红山文化牛 河梁遗址的河梁遗址的 祭坛、积石祭坛、积石 冢和女神庙冢和女神庙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早期人类分布基本特点:分布既分散又集中,主要分布在黄河流 域和长江流域地区。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概况: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 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 特点: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生活。 比较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辽河流域 社会形态 社会特征 新石器 时代早期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
12、 母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 生产力低生产力低 共同劳动共同劳动 成果共享成果共享 新石器 时代晚期 龙山文化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良渚文化 红山文化红山文化 父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 贫富分化贫富分化 私有制私有制 阶级分化阶级分化 农作物 粟(小米)粟(小米) 水稻水稻 手工业 彩绘陶器彩绘陶器 蛋壳黑陶蛋壳黑陶 养蚕缫丝技术养蚕缫丝技术 精美玉器精美玉器 精美玉器精美玉器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特点:向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址及特征 阅读教材内容,指出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分别有哪些特点? 1、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
13、成员共同劳动, 成果共享。 2、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 的萌芽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总结:总结: 从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变化,说明当时私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变化,说明当时私 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 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扩大财富和权力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扩大财富和权力。中国中国即将即将迈迈入入阶级社会阶级社会的的 门槛。门槛。 二、从部落到国家二、从部落到国家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1 1、你对神话(即黄帝时期有
14、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你对神话(即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 传说)有什么看法传说)有什么看法?神话传说和?神话传说和史实史实的区别?的区别? 2 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算起?、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算起? 后世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后世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3 3、你还听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你还听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 的传说?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的传说?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 合作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 识。识。 三皇三皇:燧人氏钻木取火 伏羲氏带领人们用兽皮制衣、结网打鱼
15、、发明八卦,创造文字结束“结绳记事”的历史 神农氏为我国农业始祖和医药始祖 五帝:黄帝黄河中上游部落首领,联合炎帝组成炎黄部落联盟 颛顼、帝喾 尧、舜中原部落联盟首领 “万邦时代” (一)三皇五帝传说的时代 二、从部落到国家二、从部落到国家 夏朝(部落-国家) 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夏商周夏商周 夏 朝 建立者:禹 时间:公元前2070年,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三、商和西周三、商和西周 基本概念 尧舜尧舜时期,通过推举和考察的方式,民主推选时期,通过推举和考察的方式,民主推选 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国家国家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王
16、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特点特点是是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权力传承:传权力传承:传贤贤传子传子 国家性质:公国家性质:公天下天下家天下家天下 禅让制禅让制 王位世袭王位世袭制制 夏王是最高统治者,称为“后”。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对夏后氏 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 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夏朝行政管理制度: 礼记祭义言,“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反映夏 人对官位的重视,也从侧面说明夏代的职官已有明显的高低等级区别。 中央: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地方:地方:内外服制 内服指
17、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外服指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控制的地区 特点:王权与神权相特点: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王权结合,王权具有神秘具有神秘色彩色彩 王位世袭王位世袭 目的:巩固统治目的:巩固统治 甲骨文 后后母戎鼎母戎鼎 四羊方尊 商朝晚期青铜礼器,商朝晚期青铜礼器, 祭祀用品祭祀用品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大量甲骨文与青铜器。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戒者兽骨上的一种古文字。主要为商代 人刻写的占卜记录。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演变,逐渐成为一种 成熟的文字。 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如后母戎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二)西周的分封制(二)西周的分封制 分封制:分封制: 1 1、含义、含义:
18、 又称封邦建国又称封邦建国,是周,是周王王将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分派将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分派各地,广各地,广建诸侯国建诸侯国的的 封国制度。封国制度。 2 2、目的、目的: 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西周建立:公元前1046年 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 问: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又有 什么特点呢? 材料材料二二:荀子荀子儒效篇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 十三人。”十三人。”左传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也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 之国者十有
19、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材料一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 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 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 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
20、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 “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材料三:材料三:武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 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 而师尚父为首封。而师尚父为首封。 分封的对象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对象特点:以同姓贵族为主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对象特点:以同姓贵族为主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诸侯的权利:诸侯的权利: 爵位爵位世袭;
21、设置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义务:义务: 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觐述职;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觐述职;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纳贡赋。赋。 材料四:材料四:“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 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材料五:材料五:“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 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述职的义务。”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
22、述职的义务。” 西周分封示意图西周分封示意图 西 周 分 封 和 等 级 示 意 图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分封制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开拓开拓疆土,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维护国家统一疆土,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维护国家统一, ,巩固周王统治巩固周王统治 (西周初年);(西周初年); 西周后期西周后期诸侯势力逐渐壮大,成为地方割据势力;诸侯势力逐渐壮大,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4.4.作用影响:作用影响: (三)西周宗法制:(三)西周宗法制: 1.1.含义:含义: 是用是用父系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等级制度、巩固统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等级制度、巩固统治 2.2.目的: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
23、的统治秩序,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在权力和财产继承解决统治阶级在权力和财产继承 上上的矛盾。的矛盾。 3 3. .内容:内容: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嫡子亦写作“适子”,特指嫡子亦写作“适子”,特指正妻生的继承家业的长子正妻生的继承家业的长子。出自。出自 左传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僖公二十四年。 4.特点: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 宗关系宗关系,大宗具有崇高地位;血缘,大宗具有崇高地位;血缘与与 政治结合,“国”与“家”紧密结合政治结合,“国”与“家”紧密结合 5.
24、作用、影响:作用、影响: (1 1)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 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 结。结。 (2 2)宗法制所蕴含的宗法观宗法制所蕴含的宗法观 念,对当今社会影响深远念,对当今社会影响深远; 礼乐制:为了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还制定了各种礼乐制 度。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 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的贵族要行 不同的礼仪。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6 6.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互为
25、表里、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解决了统治集团内部在;解决了统治集团内部在 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 分封制 血缘纽带(里) 政治制度方面 的表现(表) 宗法制 礼乐制 维护的 工具 维护的 工具 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 周厉王为政暴虐,引发国人暴动, 召公周公“共和行政” 西周灭亡 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 天下。犬戎攻破镐京 东周建立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 四四、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 1、地位: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2、土地制度: 3、农业: 主要生产部门,主要使用木、石、骨
26、、蚌等材质的工 具,青铜农具极少 井田制是基本的土地制度,井田即方块田,整治规则, 有沟渠灌溉。 4、手工业: 青铜铸造是主要生产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绢帛是商周贵 族普遍的衣着材料。 井田制(表面国有,实质私有)井田制(表面国有,实质私有) 1、概念: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西周时盛行。 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制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 有制。 2、瓦解原因:直接原因: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对土 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耕作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有夏商到西周的历史,也就是有夏商到西周的历史,也就是 奴隶社会兴起、发展、鼎盛到瓦解的历史,奴隶社会兴起、发展、鼎盛到瓦解的历史, 这一时期为巩固统治,扩大疆域,实现了这一时期为巩固统治,扩大疆域,实现了 禅让制到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转变,禅让制到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转变, 国家机构逐渐完善,经济与文化领域也有国家机构逐渐完善,经济与文化领域也有 所发展,这就为东周向封建社会过渡奠定所发展,这就为东周向封建社会过渡奠定 了基础。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