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二章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

上传人(卖家):QXX 文档编号:7949047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素养目标]第二章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核心素养目标]第二章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核心素养目标]第二章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核心素养目标]第二章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物理观念:(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初步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学会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3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培养学生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乐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1重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

2、察,会提出问题。2难点: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多媒体、纸杯、棉绳、牙签、音叉、水槽、乒乓球、闹钟(或音乐芯片)、玻璃罩、抽气机、鼓、小纸人。一、声音的世界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声形并茂的声音世界。师:在这声音的海洋中,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讨论、交流后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二、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师:大家的问题提得很好,接下来我们先来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请每位同学将食指放在自己正在发声的喉咙处,有什么感觉?生:正在发声时喉咙在振动。播放蟋蟀鸣叫的录像片或光盘,让学生观察正在鸣叫的蟋蟀翅膀在振动。师:你还

3、知道哪些动物鸣叫时的姿态?生甲:蜜蜂快速扇动翅膀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嗡嗡”的响声。生乙:鸟鸣叫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生丙:青蛙鸣叫是靠气囊的振动。生丁:雄蝉鸣叫是腹部下方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振动,这些振动通过共鸣室的放大,最后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来。师:同学们讲得很好,说明你们对生物很感兴趣,观察很仔细。你们知道有一种树叫笑树吗?笑树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原来笑树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就像人的笑声。师:根据以上例子,你可得出什么结论?生:声音与物体振动有关。师:下面请大家看演示实验。演示实验l:小纸人在发声的鼓面上跳动;发

4、声的音叉放进装满水的水槽中,水花四溅;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的乒乓球弹开。师:由以上演示实验的实验现象,你可得出什么结论?生甲: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生乙: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师:由观察和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师:各种乐器在演奏时都是通过相应部位振动而发音的。如二胡、小提琴、大提琴等弦乐器都是靠弓和弦的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由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的。请你再举出一些物体发声时振动的实例。生:三、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师:发声体并不是直接贴着耳朵,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生:思考、讨论。演示实验2:演示课本P38图24,探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瓶内有空气时,我们可以听到闹钟(或音乐芯片

5、)发出的声音;当用抽气机抽气时,闹钟声或音乐声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师:这个实验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生甲:空气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生乙: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问题:如果我在水面上拍手,玻璃鱼缸中的金鱼会怎样?现象:金鱼听到拍手声赶紧游向缸底。师: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生:水可以传声。两人一组进行迷你小实验:课本P39图27,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固体可以传声)师:空气、水、棉绳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可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声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四、声音传播的速度声音是以波动的方式传播的。例如,音叉振动使附近的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状态,并不断扩展。物理学中将

6、这样的波称为声波。声波传播的距离与传播时间之比叫声音的传播速度,即声速。请大家阅读课本P39P40内容,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生甲: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生乙: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大小关系是v固v液v气。生丙: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常温下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v340 m/s。师:对以上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生:讨论、交流后提出: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怎么测出来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怎么测出来的?3声音在钢铁中传播速度为什么比在水中传播速度快?师:大家思考、讨论得很认真,问题提得很好。学会提出好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关于回声,大家

7、又有多少了解呢?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这种现象是声的反射,称为回声(或回音)。回声有时候能与原声区分开来,有时候无法区分回声和原声。师:要区分回声和原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0.1 s(即声源与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 m),否则就无法区分回声和原声,会感觉到声音变得更响亮。在教室里讲话听起来比在操场上讲话响亮得多就是这个原理。回声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回声探测水中鱼群、水下礁石或潜水艇等;利用回声和原声混合,让音乐厅的演奏效果更好。北京天坛就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对回声利用的一个典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0科学书屋:天坛我国古代声学应用的奇迹。生:阅读。师:向学

8、生详细介绍天坛回音壁,并用课件展示天坛的回音壁。声音传到我们耳朵,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1图29人耳的结构及配文后回答以上问题。生: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然后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师:如果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将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如果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你会有什么感觉?生活中会出现什么不便?生甲:车的喇叭声听不到,会发生车祸。生乙:不能与人

9、方便地交流。师:大家平时应该注意保护听力,同时关心、爱护聋哑人。五、课堂归纳小结师:本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生:讨论、交流后得出:本节课我们学到了: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以波的形式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一般为v固v液v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小与温度有关;15 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v340 m/s。3回声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1)声音以波的形式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常温下,空气中v声340 m/s。本课的教学核心概念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在此前往往关注的是动作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状态。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想突破难点,就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学生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后,再次提供音叉,让学生设计实验,用眼睛看到物体的振动。这样处理,使探究“振动”的内涵由易到难,由显到隐,由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逐步丰富概念外延。思维的顺应和激活,实现了教学的“层递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物理 > 沪教版 > 八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核心素养目标]第二章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2024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为本站会员(QXX)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