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故都的秋 郁达夫 1.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和写景手法,如情景交融、以景显情等,深入体会故 都的秋的特点。 2.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优美、精警的语句所蕴含的深厚意味。 3. 结合作者思想、创作风格及时代背景,探究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故都的秋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 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 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 正开得烂漫。正开得烂漫。 史铁生史铁生 暄气初消,月正圆,暄气初消,月正圆, 蟹正肥,桂花皎洁蟹正肥,桂花皎洁。 林语堂林语堂 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 叶青,人与海棠俱醉。叶青,人与海棠俱醉
2、。 林清玄林清玄 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 而变衰 宋玉 2021-8-14 碧云天,黄叶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有关秋天的诗句有关秋天的诗句 秋 词 自 古 逢 秋 悲 寂 寥, 我 言 秋 日 胜 春 朝。 晴 空 一 鹤 排 云 上, 便 引 诗 情 到 碧 霄。 刘禹锡 2021-8-14 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王勃滕王阁序 有关秋天的诗句有关秋天的诗句 2021-8-14 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杜甫登高
3、有关秋天的诗句有关秋天的诗句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秋有形。 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情景?让我们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情景?让我们 一起来欣赏他的散文名篇一起来欣赏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故都的秋。 郁达夫与孙荃(原配)郁达夫与夫人王映霞 郁达夫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名文,字达 夫。浙江富阳县人。现代著名作家,诗夫。浙江富阳县人。现代著名作家,诗 人。人。 代表作:代表作:短篇小说短篇小说沉沦沉沦、春春 风沉醉的晚上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薄奠、迟迟
4、 桂花桂花,中篇小说,中篇小说迷羊迷羊、她她 是一个弱女子是一个弱女子和和出奔出奔等等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本文的创作背景本文的创作背景 1933年4月,郁达夫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 三年,过着颠沛流离生活。这一时期,他思想苦闷、创作 枯竭,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创作本文时,一位朋友邀请郁达夫北上,游玩北平,衣 食住所皆免费提供,只需要郁达夫为此写一篇文章发表即 可。于是郁达夫欣然前往,并在到北京的第三天“晨起上 厕所,从槐树阴中看见了半角云天,竟悠然感到了秋意, 确是北平的新秋”,次日即“晨起,为王余杞写了二千字, 题名故都的秋”。 郁达夫日记手稿 “故”有着天然依恋和向往的情感,
5、 用“故都”二字,既指明了作者描写既指明了作者描写 的地点,又显示出作者的深切之情。的地点,又显示出作者的深切之情。 而题目中“秋”字,指明了所写内容 ,让人一目了然。 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故都”就是北平,既然 是写北平的秋,为什么作者不直接用“北平的秋 ”作为题目,而用“故都”二字? 浏览后 思考: 愿付出生命 不辞千里 眷恋、热爱、痴迷 第第3 3段:段:晨起观秋 第第4 4段:段:槐树落蕊 第第5 5段:段:秋蝉残鸣 第第7-107-10段:段:秋雨话凉 第第1111段:段:佳日秋果 哪些自然段描写了秋天?是怎 样描写的,用几个简洁的词语 概括。 破屋破屋 一丝一丝 一丝日光一丝日光
6、牵牛花的颜色牵牛花的颜色 疏疏落落的秋草疏疏落落的秋草 碧绿的天色碧绿的天色 驯鸽的飞声驯鸽的飞声 庭院秋景庭院秋景 特点:清、静、悲凉特点:清、静、悲凉 手法:衬手法:衬 托托 2021-8-14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质疑:质疑: 作者为什么认为以蓝作者为什么认为以蓝 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或白色为佳,紫黑 色次之,淡红者最下?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静对着喇叭似 的牵牛花 蓝朵为佳蓝朵为佳 2021-8-14 北国的槐树北国的槐树 高大的槐树,高大的槐树, 飘落的树叶,飘落的树叶, 扫帚的丝纹扫帚的丝纹 2021-8-14 作者选取了破屋作者选取了破屋、高天、驯鸽的飞、高天、驯鸽的飞 声、破壁腰
7、中、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声、破壁腰中、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疏疏落落的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疏疏落落的 尖细且长的秋草尖细且长的秋草等意象,这些等意象,这些 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 萧瑟,透露出作者萧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悠闲中的孤寂、落 寞寞。 槐树落蕊槐树落蕊 “微细微细” “柔软柔软” “细腻细腻” “清闲清闲” “落寞落寞” 静静 清清 悲凉悲凉 2021-8-14 思考与探讨思考与探讨 写秋蝉的目的何在?写秋蝉的目的何在? 秋蝉残鸣 “衰弱衰弱” “残声残声” “啼唱啼唱” (清、静、(清、静、 悲凉)悲凉)
8、 怎一个“愁” 字了得! 2021-8-14 秋雨淋人人知秋: 灰沉沉的天底下灰沉沉的天底下 息列索列的雨声息列索列的雨声 一阵冷风一阵冷风 都市闲人着装举止、都市闲人着装举止、 神情声调神情声调 (清、静、悲凉)(清、静、悲凉) 秋雨图秋雨图 在闲话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 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明确: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 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 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 悲凉”的北国的秋味。 云散雨霁谁点缀,桥头斜影叹秋凉。云散雨霁谁点缀,桥头斜影叹秋凉。 2021-8-14 明确明确 几声秋虫的哀鸣足以牵动作者心魂,渲几声秋虫的哀鸣足以牵动作者心魂,渲
9、染了故都之秋染了故都之秋冷落、悲凉冷落、悲凉的气氛。此处的气氛。此处 以动衬静以动衬静,令人顿生令人顿生“蝉噪林愈静,鸟蝉噪林愈静,鸟 鸣山更幽鸣山更幽”之感,之感,加加“浓浓”秋味秋味。 2021-8-14 佳日秋果图佳日秋果图 2021-8-14 淡绿淡黄的颜色淡绿淡黄的颜色 成熟至八九分成熟至八九分 清秋佳日清秋佳日 果树秋天之奇观: 文章表现秋景色彩的词有:蓝、白、文章表现秋景色彩的词有:蓝、白、 青、淡红、紫黑、碧绿、淡绿微黄等。青、淡红、紫黑、碧绿、淡绿微黄等。 还有灰,还有灰,“灰蒙蒙的天底下灰蒙蒙的天底下”。 这些表现秋景色彩的词都偏重于这些表现秋景色彩的词都偏重于 冷色调,表
10、现了作者心中孤独、冷清、冷色调,表现了作者心中孤独、冷清、 悲凉的心情。悲凉的心情。 品味:五幅图如何体现品味:五幅图如何体现“清、静、悲凉清、静、悲凉”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 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 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 静,来得悲凉。” 找出能概括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词语 清、静,悲凉 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第1-21-2自然段:自然段:写的是对北国和南国秋天 之对比 第第3-113-11段:段:具体写北国之秋景 第第12-1412-14段:段:再写对北国秋之眷念 你觉得这篇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为什么? 阅读1-2自然段,思考:作者不远千里从南到北,赶
11、去北平,是为 了饱尝故都的秋味,南方也有秋天,在他看来,南方的秋天又是怎 样的呢?我们在地理上也算是南方了,同学们可以结合这几个词想 想,我们这里的秋天是不是这样的。 慢、润、淡慢、润、淡 读一、二自然段,分别用三、四个字概 括北秋、南秋?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感受分别是什么? 饱尝一尝、向往 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思考题思考题: 作者写故都之秋意外的南国之秋用意作者写故都之秋意外的南国之秋用意 何在?运用了什麽手法?何在?运用了什麽手法? 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 直抒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直抒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12、对比的手法对比的手法 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 黄犬之与骆驼。黄犬之与骆驼。 四个比喻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四个比喻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味” 去领悟秋之去领悟秋之“味味”,从形象的,从形象的“味味”去品味抽象的去品味抽象的 “味味”。北国之秋像。北国之秋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白干、馍馍、大蟹、骆驼”, 让人感到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而南国之秋就像 “黄酒、稀饭、鲈鱼、黄犬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润、味浅、 味淡、味短味淡、味短。 2
13、021-8-14 本体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 黄酒黄酒 白干白干 稀饭稀饭 馍馍馍馍 鲈鱼鲈鱼 大蟹大蟹 黄犬黄犬 骆驼骆驼 喻体喻体 比喻 味烈味烈 味深味深 味浓味浓 味久味久 味润味润 味浅味浅 味淡味淡 味短味短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南国之秋:慢、润、淡 对比 衬托 北国之秋南国之秋 味 怀念、留恋、向往 热爱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 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郁达夫说:“要把情 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 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 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 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 一部分”,达到
14、了情景 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思考:思考: 写第写第1212节的作用是什么?节的作用是什么? 中心句:中心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 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起深沉、幽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起深沉、幽 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落脚点:落脚点: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 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 底。底。 2021-8-14 故都的秋故都的秋 总写总写 (1212段)段)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江南的秋:慢、润、淡 分写分写 (311(311段段) ) 记
15、叙记叙 清晨静观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秋雨话凉 秋日胜果 观秋色:清 听秋声:静 品秋味:悲凉 议论 人皆感秋 非到北方不可 中国文人尤甚 总写总写 (1213(1213段段) ) 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北国之秋:色彩浓,回味永 向往向往 品味品味 赞美赞美 眷恋眷恋 2021-8-14 总结: 本文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 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按照 “清”“静”“悲凉”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清秋 景色。故都的秋景共有五种: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 秋蝉残鸣图、都市闲人图、胜日秋果图。最后部分以议 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
16、中间部分展开,酣畅淋漓。 主题探究 有人认为作者是“颂秋” 的,也有人认为作者是 “悲秋”的,你认同哪种 观点? 背景 1、此文写于1934年, 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 去北平,正是怀着最后再看一眼北平的心情重游故地。此时的 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 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 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课文第十二 段)郁达夫也感染上了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2、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 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 方面,他抑郁善感; 3、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
17、,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 也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 1933年到1937年,日本帝国 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 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 压。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 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 过着游山玩水的隐逸生 活这期间,作者写了大量 的寄情山水排遗郁闷的散文。 19451945年年9 9月月1717日被日本宪兵日被日本宪兵 秘密杀害。秘密杀害。 主观上主观上 1 1 旧中国政治黑暗,作者思想苦闷,逃避现实。旧中国政治黑暗,作者思想苦闷,逃避现实。 2 2 郁达夫个人气质上有多愁善感的一面。郁达夫个人气质上有多愁善感的一面。 3 3 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 4
18、.个人生活经历和婚姻经历。 客观上客观上 季节是秋天,所以作者选取了秋天所特有的景季节是秋天,所以作者选取了秋天所特有的景 物和特有的自然色彩。物和特有的自然色彩。 2021-8-14 尽管作者对秋极尽赞美之情,可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尽管作者对秋极尽赞美之情,可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 却是作者的寂寞、孤独、忧伤、悲凉,这是为什么呢?故都的秋却是作者的寂寞、孤独、忧伤、悲凉,这是为什么呢?故都的秋 在作者那个时代也不乏明艳之色,也有繁闹景象,作者为什么不在作者那个时代也不乏明艳之色,也有繁闹景象,作者为什么不 写这些?写这些? 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 避现实;
19、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 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 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课堂训练 仿照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格式把故都的秋景连 缀成诗,并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枯藤枯藤 老树老树 昏鸦昏鸦 小桥小桥 流水流水 人家人家 古道古道 西风西风 瘦马瘦马 夕阳西下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在天涯 小院小院 破壁破壁 破屋破屋 碧天碧天 飞声飞声 漏光漏光 蓝朵蓝朵 白花白花 秋草秋草 浓茶浓茶 槐蕊槐蕊 仿秋思仿秋思 破屋破屋 浓茶浓茶 小院,小院, 碧天碧天 鸽声鸽声 漏光,漏光, 秋草秋草 蓝朵蓝朵 残垣。残垣。 槐蕊轻落,槐蕊轻落, 孤寂人在北方。孤寂人在北方。 仿秋思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