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 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应用规律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充分认识了小数和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的知识基础上, 进一步探究小数点的位置移动
2、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教学, 为以后学习小数加法和减法打下坚实基础的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有关规律的教学是属于概念教学,较为抽象,我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联系自己所教学生对概念认知的思维能力,在制定本课教学环节时,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使学生主动地学数学。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主要采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愉快多样的教学环境,联系生活中的故事,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培养严谨的学习作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3、1、师: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这段话。课件出示:四(1)班三位同学的身高如下:宋玲玲13.4 米李小明1.41 米陈乐乐0.14 米我看到有的同学已经笑了,能给大家说说你为什么笑吗?指名说一说数据中存在的问题。师:两个写错的数据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正?生:小数点写错了位置,13.4 米应是 1.34 米(向左移动一位) ;0.14 米应是 1.4 米(向右移一位)师:可见小数点的位置会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中找
4、题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纽扣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谁能给大家说说,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纽扣?师: 看来同学们对纽扣的了解还真不少。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纽扣,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纽扣图片。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从学生生活入手,出示图片引起学生兴趣。直到最后一枚纽扣,老师告诉学生这枚纽扣的价钱是 5 分一枚。师: 1枚纽扣5分钱, 10枚多少钱呢?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吗?试一试!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师:谁能把你的计算方法和结果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说算法,教师作必要的提问。如:生 1:1 枚纽扣 5 分钱,10
5、枚就是 50 分,也就是 5 角。师:5 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是多少?生 1:0.5 元。生 2:1 枚纽扣 5 分钱,10 枚是 5 角,也就是 0.5 元。师: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510=50(分) 50 分=5 角=0.5 元对于学生的说法,只要合理都要予以肯定。课件出示两种算法。师:一枚纽扣 5 分钱,10 枚纽扣是 0.5 元,你们能把 5 分写成以“元”做单位的数,并写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写算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写出的算式是什么?生:我是这样想的,5 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是 0.05 元,求10 枚纽扣多少钱,列式是 0.0510
6、,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列出算式是 0.0510=0.5(元)教师板书: 0.0510=0.5(元)师:1 枚纽扣 5 分钱, 10 枚纽扣 0.5 元,100 枚纽扣多少钱呢?课件出示第二个问题。自己试着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并列算式。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算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1)1 枚 5 分钱,100 枚就是 500 分,也就是 5 元。(2)10 枚是 5 角钱,100 枚就是 10 个 5 角,是 5 元。(3)1 枚纽扣 5 分钱,10 枚纽扣 5 角钱, 100 枚就是 10 个 5角,是 5 元。 师:对!一枚纽扣 5 分钱,100 枚纽扣就是
7、 5 元。请你把 5 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并列出算式。学生写完后,指名汇报。 教师板书: 0.05100=5(元)师: 一枚纽扣 5 分钱,100 枚纽扣 5 元,1000 枚纽扣多少钱呢?课件出示第三个问题自己算一算,并写出算式表示。学生计算并列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怎样列式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1)100 枚纽扣 5 元钱,1000 枚中有 10 个 100 枚,就需要 10个 5 元,是 50 元。算式是:0.051000=50(元)(2)10 枚纽扣 5 角钱,100 枚纽扣 5 元钱,1000 枚纽扣要 50元。
8、列式是:0.051000=50(元)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0.051000=50(元)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以学生身边的事为题材,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三、总结规律三、总结规律师:观察我们写出的这三个算式中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师: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进行启发性对话。如:生 1:我发现这三个算式中第一个因数都是 0.05,另一个因数不同,分别是 10、100、1000。生 2:第一个因数相同,都是 0.05,第二个因数不同,分别是10、1
9、00、1000。师:很好!这三个算式第一个因数相同,第二个因数不同,分别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谁能用扩大了几倍来描述一下这三个算式呢?生 3:第一个算式是 0.05 扩大 10 倍,第二个算式是 0.05 扩大100 倍,第三个算式是 0.05 扩大 1000 倍。师:同学们认真观察第一个算式,0.05 扩大 10 倍,积有什么特点?生:数字 5 不变,小数位数变了,原来是两位小数,现在变成了一位。师:0.05 由两位小数变成一位小数,小数点是怎样变化的?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师: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 0.0510=0.5 这个算式的特点?生:0.05 扩大 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10、师:说得很好!0.05 扩大 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大家再观察第二个、第三个算式的积小数点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可能会说:生:0.05 扩大 100 倍,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两位。 生:0.05 扩大 1000 倍,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三位。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通过这三个算式,我们发现一个小数扩大10 倍、100 倍、1000 倍所得的积,只是小数点的位置发生变化。也就是,原来的数扩大 10 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扩大 100倍,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扩大 1000 倍,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三位,这就是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课件出示规律请学生读一读。师:谁来说一说小
11、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指名一、二人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师生的互动发现规律,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的能力。四、运用规律四、运用规律师: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应用这个规律可以使一个小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计算非常简便,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出示题目: 把 3.87 分别扩大 10 倍、 100 倍、 1000 倍, 各是多少?师:请同学们先试着列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学生试着解答,教师巡视,发现试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特别关注扩大 1000 倍计算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交流时,可重点进行全班指导。师:谁来说说 3.87 扩大 10 倍、100 倍,你是怎么列
12、式计算的?用计算器检验的结果怎么样?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说法,只要意思对,计算正确即可。如:生 1:3.87 扩大 10 倍,列式是:3.8710=38.7。根据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 10 倍,所以,3.8710 只要把 3.87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结果是 3.8710=38.7。用计算器检验结果正确。生 2:3.87 扩大 10 倍,列式是:3.8710,只要把 3.87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行了。结果是 3.8710=38.7。用计算器计算也是这个结果。师:3.87 扩大 1000 倍,怎样列式?学生说,教师出示 3.871000=师:3.871000,
13、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出现了什么问题?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3.87 只有两位。师:谁来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说:生 1:3.87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可以把 3.870,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是 3780。如果学生提不到把 3.87 看成 3.870,教师可以启发。如:3.87可以变成三位小数吗?怎么办?当学生明白为什么可以把 7 的后面补 0 后,教师可简单概括。师:把一个小数扩大整十、整百、整千倍时,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可以在后面补 0。五、课堂练习五、课堂练习师:利用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可以使许多数学问题变的很简单。下面,请看“练一练”的第 2 题,谁能先把这些题做完。全班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想的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又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六、全课小结六、全课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下面我们一起再来回忆一下。课件出示。设计意图:再一次理解和感受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七:课外作业:七: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