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叙文点题“三宜”“三忌”,一宜一语点睛,忌长篇大论 记叙文的点题,有人称之为“画龙点睛”。既然是“点睛”,就应该有“一点即飞”之功力。你如果婆婆妈妈,颠三倒四,就不是“点睛”,而是在描“熊猫眼”了。 在记叙文中,事理是通过记人叙事来昭示的,“点睛”应该惜墨如金,点到为止。为此,我们在点题时要一语点醒文中人、一语化开事中理。,在记叙文圣诞书签中,一个学习资料推销商在圣诞节到各教室送了一叠书签,但只够两人一张,“我”先下手为强,抢到手中,爱不释手。不善言辞的同桌想瞧一眼,被“我”一句话呛了回去,但随后“我”便懊悔起来,于是有了下面的一幕: 我感觉自己气度尽失。礼让何在?同桌之情何在?我忙撕下一张
2、纸工整地写道:“圣诞快乐!”附在书签上一起送至同桌面前。他先是一愣,接着开心地笑了,我也笑了,感觉自己仿佛也成了一位圣诞老人。 文末这句,虽只有15个字,却将本文的主旨从个人喜好升华为同桌深情,将“受惠者”升华为“施爱者”。这一“点”,胜却万语千言,无尽之意,尽含其中。,二宜虚实结合,忌无根无据 有些同学在点题时,喜欢玩心跳和无厘头。点题之语,来之无影,觅之无踪,让人抓不着。这样的点题之语,无论有多精妙,都只会给人穿靴戴帽之感。 点题之语从何来?应从记叙文所叙之事而来,应缘事而生理。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个“洞明”“练达”的过程,就是点题之语生成的过程。你的点题之语只有
3、先入乎事中,再出乎事外,才能虚实结合,言近旨远。,记叙文烂香蕉的滋味讲述的是一个感人肺腑的亲情故事:母亲每次到学校看望女儿,都要带一大串香蕉为“我”加强营养,最后一次送香蕉正值复习迎考,“我”一头扎进忙乱的考前复习之中,早已把那串母亲送来的香蕉置之脑后,待到考试结束,整理东西时,突然发现母亲送来的那串香蕉大多已经烂了。在宿舍里,母女有下面一场精彩的对白: 我掰开香蕉,咬了一口,仍是甜的,再咬一口,还是甜的,于是我坐下来慢慢地吃完了所有的香蕉。我觉得它和新鲜的香蕉一样的香甜,甚至比新鲜的更好吃,因为它少了那股进口时的苦涩。我抬起泪眼,问母亲:“妈妈,为什么烂香蕉却这样可口?”母亲轻声说道:“其实
4、,烂了的滋味是一种成熟的滋味。” 上文中何为“实”?“(吃)香蕉”为实。何为“虚”?“(品)母爱”为“虚”。画线句的妙点,虚实结合,既言事,又明理,故而意味深长,余韵袅袅。,三宜草根开口,忌故作高深 有些同学在点题时,喜欢炫耀自己的智商和情商,其表现有二:一是自觉是“高人”,于是路见“草根”一声吼,不该开口也开口:“就此打住,且听我给你指点迷津。”二是就凭空虚拟的一个高人,要么是武侠版的仙风道骨的老者,要么是文化版的皓首穷经的圣哲。一开口,不是真谛,就是哲理,让你霎时灵魂出窍,肃然起敬。 的确,“草根”在日常生活中说出的话都很“土气”,但这“气”带着生活的气息,有着生活的况味,恰似一枚橄榄,越嚼越有生活的味道。,在记叙文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中,一位来自大瑶山贫困农村的父亲是这样教育自己进城读书的孩子的:“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这句话虽然出自“草根”之口,比较粗糙,但是话糙理不糙,它带着“硬汉”的血性和“不向命运低头”的刚性,它比任何高人的聒噪更接地气,更触及生活的深层底蕴。 上述“三宜”旨在引导,“三忌”意在警示。我们坚信:你的点题功力不断提升之日,就是记叙文渐入佳境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