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六章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557871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7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六章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六章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六章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六章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六章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第一节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人际交往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人际吸引的基本规律人际吸引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第三节 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 第四节第四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常见的问题和调试大学生人际关系常见的问题和调试 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真正的友谊,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的。有距离,才会有尊重,友谊才会天长地久。尤今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周 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PAC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理论 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固然是人际交往的驱动力,但人们的心理状态对交往的进程和结果的影响是很

2、大的。加拿大精神科医生柏恩博士在于1964年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从心理上分析人际交往这一复杂现象,提出了PAC分析方法。这种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的,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成人”状态表

3、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儿童”状态像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我不知道”。根据PAC分析,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如果

4、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剌激成人反应。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根据PAC分析理论,人际交往存在着以下十种类型:(一)PP对PP型在这种类型中,甲乙双方都表现出一种颐指气使的武断,如甲方说:“你把这任务完成一下。”乙方却说:“你不见我正忙着吗?找别人干去吧!”(二)AA对AA型在这种交流类型中,双方都能以理智的态度对待对方,如甲问:“你能把这项任务完成吗?”乙说:“如果没有什么干扰,我想是能够的。”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三)CC对CC型在这种类型中,甲乙双方都易诉之于感情。比如甲说:“过不

5、到一起干脆离婚。”乙答:“离就离,谁离不开谁呢!”(四)PC对CP型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乙双方表现出权威和服从的行为,即甲方以长者自居对待乙方,乙方亦能服服贴贴不以为然。如甲作为上级对乙说:“这件事完不成要受批评。”乙作为下级回答:“真完不成,我甘愿接受批评。”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五)CA对AC型在这种交流类型中,一方表现为小孩子脾气,而另一方则表现为有理智的行为,这在同事之间、夫妻之间经常会发生。(六)PA对AP型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方表现为有理智,但又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为此,甲方经常要求乙方担任P的角色,起到对甲方的监督和防范作用。这在上下级、同事、夫妻之间经常会发生和利用这种

6、类型相互作用。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七)PC对AA型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方要求乙方以理智对待他,但乙方则以高压方式对待甲方,这在上下级、同事之间经常发生。(八)CP对AA型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方讲理智,而乙方却易感情用事,这种现象也经常发生在不同人之间的交流中。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九)PC对PC型在这种交流类型中,一方采取命令式而另一方不服,也采取同样方式回敬。这种交流方式必然会引起矛盾冲突。这经常表现在上下级、家长和子女之间。(十)CP对CP型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乙双方都把对方作为权威看待而表现出一种服从的意向,这在同事和朋友之间经常发生。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了解PAC

7、分析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交往中有意识地觉察自己和对方的心理状态,作出互补性或平行性反应,使信息交流畅通。倘能在交往中把自己的情感、思想、举止控制在成人状态,以成人的语调、姿态对待别人,给对方以成人剌激,同时引导对方也进入成人状态,作出成人反应,那就有利于建立互信、互助关系,保持交往关系的持续进行。国外对管理人员进行PAC分析理论教育,帮助他们了解人们在相互接触中的心理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教学互动PAC心态小练习心态小练习问题:分析一下下列人物所说的话各自代表什么心态?小张和小红是好朋友,下课后,李老师(体育老师)把小红留下来练打球(因小红球打得不好),小张在旁观看

8、。李老师:我与小红先练,小张你想练时再来。(1)李老师:小张,我累了,你来练。(2)小张:我不练。(3)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李老师:不练就别看了,你先回家吧。(4)小张:不,我就要看!(5)李老师:你还是来练,练好了过几天考试才会考好。(6)小张:那好吧,但小红不能走。(7)李老师:好的。(8)答案:1、2、3、8是A心态,4、5、7是P心态,6是C心态。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第一节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人际交往概述曾经有人问编者人际交往的能力对一个人有什么意义,编者说,这就好比你是个理科生,但在高考中无论你理科多么强,一旦你的语文和英语不及格,你就永远当不了尖子。在今天中国这个教

9、育普及率迅速发展的年代,求学已经不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了,然而把平时所学发挥出来,却反倒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直接决定了协作能力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而协作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和良好的人际联系。如果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功课不及格的话,你就是真正的那个“怀才不遇”者。正所谓,如果成功是因为你各方面做的都很好,而失败却往往只是因为你忽略了其中一个环节。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及特点一、人际关系的定义及特点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通俗地说就是人和人相互来往而建立起来的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

10、战友关系等等,都属于人际关系的范畴。其特点是:1个体性个体性人际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会影响彼此的人际关系。社会角色关系与人际关系不同,在人际关系中,社会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为自己所喜欢或愿意接近则成为主要问题。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2直接性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以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就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旦建立,会被个体直接体验到,在心理距离上的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3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

11、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相互排斥和疏离的情感。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一般来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流等4个阶段。1.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包括注意、选择交往对象、与交往对象进行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2.情感探索阶段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情感联系。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此阶段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3.情感交流阶段情感交流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沟通的深度

12、和广度有所拓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和批评。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4.稳定交往阶段在此阶段,交往的双方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加深,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心理私密性领域,其相互沟通与自我坦露广泛而深刻。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根据经验,在这4个阶段中,前3个阶段一般都会进行得比较顺利,而到第4个阶段,当一种相对固定的人际关系已经初步建立,双方开始深入交往的时候,一部分个体却往往难以长时间维系彼此的关系,因此说第4阶段才是最重要也是最难以控制的阶段。个体在这一时期需要消耗极大的精力来使出最大的努力用以维系和延续此种人际关系。在该阶段里,虽然双方的

13、空间、时间和心理距离都会大大地缩短,但是由于个体一直以来的习惯、背景、环境等的差异,难免会表现在对同一事物细节问题上的种种分歧。当我们开始在人际关系中放松自己或者展示自己相对较真实的一面的时候,很多交往方面的问题也就顺带浮出水面了,这就是为什么“知己难求,求而难众”的原因。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三、人际关系的意义与作用三、人际关系的意义与作用1.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人与人在工作学习中通过交往形成人际关系。工作学习中人际关系的好坏,对工作学习的开展和效果都有很大影响。人际关系好,大家对工作学习的认识一致,感情融洽,行动协调,因而促进工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有助与提高工作效率;人际关

14、系紧张,则感情别扭,行为不协调,内耗大,于是阻碍工作学习的开展,降低工作学习效率。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2.增进心理健康增进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的好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密切。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好,与人关系融洽,心情愉快,有安全感,就能促进心理健康;反之,心理健康就会受到损伤。如果一个人无论在工作中或是在家庭中人际关系都很紧张,并长期持续,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溃疡病等。改善人际关系对身心疾病的防治有很大作用。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3.促进行为改变促进行为改变人际关系对促进人的行为改变起着很大作用。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彼此行为相互作用,相互模仿。人际关系好,一

15、方的行为会对另一方起很大的暗示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种关系不是绝对的,有时候行为的改变也可能是反方向的。譬如,一些时候,人们会与身边的一些不喜欢的人,刻意保持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态度,以此来拉开与这些人的距离。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们大多数时间都是与他人一起度过的。Reed Larson和他的同事们(1982)进行了一个精心控制的实验,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检验手段,发现3/4的非睡眠时间人们都是和其他人在一起度过的,只有在做家务、洗澡、听音乐或者在家学习的时候人们才可能独自一人。与此相对应,当人们在学习或者工作的时候,更倾向于和其他人在一起。

16、为什么人们如此需要和他人相伴呢?一个原因可能是人们寻求关系的需要,也就是需要和他人相伴的倾向。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第二节第二节 人际吸引的基本规律人际吸引的基本规律为什么我们喜欢某些人而不是另一些人?我们依照什么选择朋友?最普遍的回答就是我们喜欢能够给我们带来利益的人,能够帮助我们满足需要的人。一个重要的利益形式是社会赞许,许多研究表明我们希望他人能够对我们有正面的评价。那么影响人际吸引的特定因素又是什么呢?心理学家把他们归纳为4点:接近性(proximity)、熟悉性(familiarity)、相似性(similarity)和个人品质。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一、接近性一、接近性

17、对两个人是否是朋友的最佳预测可能是他们住的远近。如果一个人住在宿舍的六楼,而另一个住在宿舍的一楼,那么这两个人成为新朋友的可能性就非常的低了,甚至就是隔了几个房间的两个宿舍,其成为新朋友的可能性也会大打折扣,反倒是临近宿舍的人比较容易打成一片,相互成为朋友。接近性是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一些研究考察了大学学生宿舍的设计如何影响社会交往。通常,学生宿舍有两种设计方式,一种是房间排列在长长的走廊两侧,同层住户共有社交区域和浴室。另一种是在一个公用的起居室周围有几间卧室,形成一个套间,通常居住在同一个套间的学生共用卫生设施。这两种设计使学生享有的空间大小是类似的,但是两

18、种设计对学生似乎有不同的影响。在一个研究中,把一年级的女学生随机分配在不同的居住条件下。为了更好地控制环境,研究者选择了在同一个建筑内的两个相同的长走廊楼层,其中一个楼层被改造成为有起居室的多个小居住单元。研究者在学年开始发给学生问卷,在学年中又几次要求学生填写问卷。他们同时对寝室的社会交往进行系统的调查。实验结果十分明了,住在小居住单元里的学生的报告显示他们在寝室内的交友情况比在长走廊条件下居住的学生更为成功,而且被观察到更多的起居室和走廊内的社会交往。较小的居住单元似乎比大单元更有助于友谊的形成。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应该如何解释接近性效应呢?居住距离近的个体彼此容易接触,与邻居闲谈

19、,询问他如何搭乘公交到最近的超市不需要多大努力就可以实现;相反,相隔很远的人际关系需要较多的时间、计划和金钱来维持。如果好朋友搬到远方,他们通常都发誓一定要定期保持联络,不过最后许多人都发现这种定期联络是可怜的几张生日卡片或者偶尔的一两个电话。当然,在接近喜欢的联系中也有例外。如果一开始两个人之间就有矛盾和冲突的话,接近性和更多的接触反而可能加剧彼此的厌恶感。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二、熟悉性二、熟悉性对邻居和同学我们比较熟悉,这种熟悉感能够增强人际吸引。实际上,仅仅经常看到某个人就能够增强对他的好感。Robert Zajonc和他的同事用实验证实了这种单纯接触效应。在一个研究中,Robe

20、rt Zajonc给被试者(大学生)看人像照片。一些面孔出现了25次,而其他的只出现了1次或2次。然后,被试者指出他们对每个人像的喜爱程度和他们对相片中人物可能的喜爱程度。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者看到面孔的次数越多,他们越喜欢这张面孔和相片中的人。有研究已经证明,这个结果在经常见到同一个人的时候也会出现。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另一个有趣的支持熟悉性效应的实验涉及人们对自己面孔的反应。人的面孔不是完全对称的,左眼的位置可能略高于右眼,笑容稍有扭曲,头发分界略偏右等。我们的朋友作为旁观者看到我们的脸,而我们自己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相当于朋友看到的面孔的镜像。对我们来说,反之,右眼要高些,头发分

21、界在左边等。一项研究给大学女生被试者拍照,并且把照片给被试者和她们的朋友看。有一些照片没有变动,而另一些则被转换方向。被试者本身偏好镜像照片(68%喜欢,32%不喜欢),她们的朋友则更喜欢真实的照片(61%喜欢,39%不喜欢)。每个人都喜欢他们看到次数最多的面孔。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为什么熟悉性能促进好感呢?首先,当人们变得越来越熟悉彼此时,他们同时也更能预测对方的行为,这会便于我们和他们打交道,结果,他们在场的时候,我们就越来越感到舒适。其次,我们会假设被单纯接触的人与我们很相似。就上面提到的Robert Zajonc的实验,其他学生对出勤次数多的女生进行评价时,认为那些经常上课的人

22、与他们自己在人格、背景和对未来的计划上都更相似。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单纯接触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譬如让我们重复地去看一个带着手铐的男人,不久,人们就肯定他是个罪犯而表示厌恶。单纯接触只是有利于增进对那些正面和中性人物的好感,而当兴趣、需要或者人格特点冲突的时候,增加彼此间的接触,冲突就会恶化。除此之外,过多的接触也可以导致厌烦。能够最大化好感的接触可能有一个最佳水平,这个最佳水平的高低决定于具体的人和情境。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三、相似性三、相似性影响人际吸引的另一个基本因素是相似性,我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兴趣、价值观、背景和人格上与我们相似的人,这种相似性效应体现在朋友间、约会

23、和婚姻中,正应了那句古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Theodore Newcomb最早为相似性有助于友谊提供了证明。他在密歇根大学附近租了一间很大的房子,并给男大学生提供免费住宿,条件则是参与他的研究。在学生搬进来之前,他们需要填写一份关于他们态度和价值观的问卷。Newcomb控制了房间的分配,使得有些住在同一房间的人态度有些相近,有些则大大不同。在学期末,住在同屋且态度相近的人通常喜欢彼此,并且成为朋友,而那些住在一起态度迥异的人则倾向于厌恶彼此而不能成为朋友。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应该如何解释相似性效应呢?为什么在人际吸引中相似性效应如此重要?首先,相似性通常

24、是有回报的。与我们相似的人倾向于同意我们的观点,这样增强了我们对自己观点的信心;与之相反,如果有人不赞同我们,批评我们的观点、品位和判断,我们会感到很不愉快。其次,相似性会增加我们交往的成功率,我们可能都喜欢约会那些漂亮、富有、出名的人,不过最后我们的伴侣通常是那些和我们相似的人。因为与其在一些不太可能的交往中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不如在一些比较现实的层面上选择一些相对较好的人来交往。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另一个问题是人们之间的不同可能会有很大的正面影响。当然,很少有人愿意和自己的“克隆体”来往。友谊的欢乐包括刺激和新奇、学习新的观点、学习欣赏丰富的人生经历。当我们感觉到被其他人接纳后,

25、我们就更容易体会到不同的好处。朋友的兴趣和技能与自己不同,可以共享知识从而使双方受益。譬如在计划一次集体远足时,如果有人了解帐篷和装备,有人可以计划饮食,还有一人对该地区比较熟悉,可以选择一个较好的野营地,这就非常方便。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总之,研究表明,相似性、熟悉性和接近性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我们也注意到这些因素中也有一些例外,补充这些例外才能够对人际吸引的过程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但是这些较少的例外并不削弱一般原则的重要性。这些因素不仅是好感产生的原因,也是好感的后果。接近性引起好感,但是,一旦我们喜欢了某人,我们就会经常采取措施以便保证我们在未来会和此人接近。相似性也是如此,

26、有纵向研究表明,结婚多年的夫妻会变得更加类似。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四、个人特征四、个人特征究竟什么决定了我们喜欢某一个人超过另一个人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有些人喜欢短发,而有些人则喜欢长发飘飘;有些人喜欢体态丰满,而有些人则喜欢骨感消瘦。人们对最有吸引力的特征的认同存在着个体差异。但通过心理学家的实证调查研究表明,有些特质受到普遍的赞许,排在最前面的是与信任相关的一些特质,包括真诚、诚实、忠诚、可靠,而排在最后面的包括不诚实和虚伪。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人格特征也很受赞许,即外表魅力和才能。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虽然我们都知道不应该以貌取人,但是我们很难免在外貌基础上形成对

27、他人的印象,尤其是在交往的初期,好的外貌容易给人一种良好的第一印象。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即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优秀品质,虽然实际上未必如此。心理学家的很多实证研究都证明,孩子式的脸型和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脸型相对其他脸型比较受欢迎。孩子式的脸型五官都聚集在一起,容易使人产生怜爱之心,而且孩子式的脸型更容易让人们觉得可以信任,从而获得别人的好感。黄金分割比例的脸型是指五官以黄金分割的比例分布,譬如,鼻子的宽度和嘴的长度,正好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这样的脸型容易让人产生和谐、舒服的感觉。除此之外,干净的皮肤和穿着、合理的服饰款式和颜色搭配以及优雅的举止和风度也会在第一印象中给人留下较

28、好的记忆。任何人都愿意自己健康,同时又和健康的人交往,而人们对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初次评价,只能是依靠举止、表情、皮肤、头发等等外在的特征,所以,适度地注重自己的外表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中不可小觑的一个环节。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通常,我们喜欢那些社交能力强、聪明和有才能的人。拥有哪方面的才能对人际吸引最重要是由特定个体的性质决定的:作为朋友我们喜欢那些健谈的人,作为同学我们喜欢那些成绩较好又乐于助人的人,教授则喜欢博学的演讲者等。比起没有才能的人,与有才能的人在一起能够带来更多的好处。而在才能导致好感的定律中,有一个特例存在,就是当某人有点儿过于完美时,就有可能不会导致好感,反倒是才能出色

29、的人犯一些小小的错误,获得的好感要多于他完美无缺的情况。在所有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中,人格品质是最稳定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下面的表格依次表明各种人格品质受欢迎的程度:最积极的品质 中间品质 最消极的品质 真诚 诚实 理解 忠诚 真实 可信 智慧 可信赖 有思想 体贴 热情 善良 友好 快乐 不自私 幽默 负责 开朗 信任 固执 刻板 大胆 谨慎 易激动 文静 冲动 好斗 腼腆 易动情 羞怯 天真 不明朗 好动 空想 追求物欲 反叛 孤独 依赖别人 古怪 不友好 敌意 饶舌 自私 粗鲁 自负 贪婪 不真诚 不善良 不可信 恶毒 虚假 令人讨厌 不老实 冷酷 邪

30、恶 装假 说谎 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第三节第三节 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 一、影响人际关系的关键因素一、影响人际关系的关键因素要想探讨人际关系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要回到人际关系的由来上。归根结底,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源于一个字“益”。这里的“益”不是“利益”的益,而是“有益”的益。人不会做没有好处的事情,任何一个人开始一段新的友情,都是因为能从朋友那里获得某种“益”。一些人是因为工作在一起,需要和同事有更好的默契,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一些人是因为学习在一起,免不了有问题需要相互请教,以便更好地学习;一些人则是因为兴趣相投,可以一同交流心得,等等。我们都是为了从朋友那里

31、获得没有朋友时获得不了的“益”,才努力去结交朋友的。所以任何人际关系的线索,还是都在这一个“益”字之上。然而求“益”是人人所欲,但不见得是人人可得,就如同本节开始所谈,人人都想吃鱼,却不见得人人都会钓鱼。那么这“益”又如何取得呢?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我们可以去思考一个浅显的道理,人的生活是有很多需要的,自然就要求人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很多事情。但同样一件事情,就有办得好、办不好之说。就拿文中的钓鱼来讲,精通渔道的人,一天钓来满桶都是轻而易举的,但不懂渔道的,恐怕一天都钓不来一条,这就是说,什么事都有一个擅长与不擅长的道理。人要想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去完成自己生活中必须去办的事,就需要培

32、养好各种能力,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回过头来说,培养能力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样样事情都很精通,那样一来,分工也就有了其存在的必要了,自然也就产生了“人际”这个可以取彼长补此短的事物了。说到这里,看起来问题完全解决了,但经历过现实生活的人都知道,人际关系这东西不见得比一项能力容易掌握。那就是说,这省“力”求“益”的事情只是给“力”换了个方向而已。那问题又出来了,这个“力”如何省,这个“益”如何求呢?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大家可以回想生活中哪种人相对容易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具备下面两者至少其一的人一般都有比较好的人缘才能和信用。有才能的人,给别人帮忙,和别

33、人共事,总是可以让别人省下很多的“力”,自然是“好的朋友,大家都希望可以结交。朋友又如同一个不需要精算但不可不算的银行,而银行最重要的就是信用,谁都不会愿意去那些只能存钱不能取钱的银行当储户,自然银行的信用越高,来存款的人也就越多。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人际关系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省“力”而获“益”,达到这一目的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才能和信用,才能就好比木棍本身的坚韧,而信用就好比是绳索,让几根木棍绑在一起,使其比原来坚韧许多倍。所以想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让“益”于人,而具备某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信用又是让“益”于人,而又获“益”于己的关键。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二、具备良好人际关系的

34、途径二、具备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 1加强交往加强交往交往是人际关系的开始,没有开始,自然也就没有过程,没有过程就更谈不上过程的好与坏,所以想要获得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勇敢地去交往,从具体的事、具体的人中去理解、去学习、去摸索,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我们所期望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了解,使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走向深渊的,往往都不是因为什么大的过错,而仅仅是因为一些小小的误会。我们无法了解别人的想法,别人自然也很难知道我们在想什么,只有通过交往和沟通,我们才能互相理解、消除误会,使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2互惠互互惠互“益益”既然前文我们提出了人际交往

35、的目的就是让交往的双方能有“益”可图,那么双方能否都获得益处,便成了人际关系成败的关键。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交往的过程中,往往首先看到的是自己的“益”,有了“益”,我们就有了和某个人交往的内在动力;反过来对于对方来说,如果他接受我们的交往邀请,也一定是我们对他们有“益”,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互惠互“益”,朋友的关系才会被努力建立起来。但当这种“益”变成了“害”,那么就好像蛀虫侵蚀木桥一样,如果得不到遏止,桥迟早都会因为撑不住断掉。极少有人愿意去维持一段没有“益”的友谊,我们同样也不能期望别人高风亮节去为我们奉献什么,“欲取之,必予之”的道理放在人际关系的法典里,恐怕再适合不过了。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

36、交往心理 3“予之所需予之所需”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我们一心一意相处了几年的老朋友,却更喜欢某个和他仅仅认识一两个月接触不多的人。这是为什么呢?当然,产生这样的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原因是需要我们自己来反思的,那就是我们对我们的老朋友是不是做到了“予之所需,避之所害”。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大家都知道同样一件东西对不同的人价值会大不相同。有的女孩会因为得到一件漂亮的衣服尖叫,而有的男孩连自己买衣服都懒得一去,但却对贝克汉姆的旧球衫爱如珍宝。聪明的人一定会知道一件球衣该送给谁,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又该送给谁。反过来,如果东西送错了人,那样不但得不到朋友的认可,反而增添了别人的烦恼。给朋友

37、恰当的“益”,才能以一当十,收获丰富的友谊;而不当的“益”,则只会徒增双方的负担。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4“海纳百川海纳百川”谁都免不了犯错误,谁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都不是霸王,自然就不能也不该要求别人按照我们的喜好去做事。能够谅解一定程度别人的过错,接受部分的不同,就是一段友谊维持的重要条件。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有被别人理解和尊重的充分理由,但反过来,谁又能没有被别人不尊重、不理解的理由呢?有人说,世界上有恶人,但却没有一无是处的人,你不了解一个人的优点,原因只是因为你还没有看到。我们想要去结交朋友,都是免不了会接触到朋友的缺点的,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对他的优点

38、熟视无睹,只有同时学会容纳和欣赏,我们才能真正获得一段长久成功的友谊。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一个人人际关系好坏的重要标准是看这个人能获得多少有效的社会支持,下面是常用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让我们自己来估测一下我们的社会支持吧。【指导语】下面的问题用于反映您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支持,请按各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写。1.您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只选一项)(1)一个也没有 (2)12个 (3)35个 (4)6个或6个以上 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2.近一年来您:近一年来您:(只选一项只选一项)(1)远离家人,且独居一室

39、 (2)住处经常变动,多数时间和陌生人住在一起(3)和同学、同事或朋友住在一起 (4)和家人住在一起 3.您和邻居:您和邻居:(只选一项只选一项)(1)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2)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3)有些邻居很关心您 (4)大多数邻居都很关心您 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4.您和同事或者同学:您和同事或者同学:(只选一项只选一项)(1)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2)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3)有些同事或者同学很关心您 (4)大多数同事或者同学都很关心您 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5.从家庭成员得到的支持和照顾(在合适的框内划“?”)。无 极 少 一 般 全力支持 A.夫妻

40、(恋人)B.父母 C.儿女 D.兄弟姐妹 E.其他成员(如嫂子)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6.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经济支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的来源有:(1)无任何来源(2)下列来源(可选多项)A.配偶;B.其他家人;C.亲戚;D.同事;E.工作单位;F.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G.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H.其他(请列出)7.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安慰和关心的来源有:(1)无任何来源(2)下列来源(可选多项)A.配偶;B.其他家人;C.亲戚;D.同事;E.工作单位;F.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G.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H.其他(请列出)第六章

41、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8.您遇到烦恼时的倾诉方式:您遇到烦恼时的倾诉方式:(只选一项只选一项)(1)从不向任何人倾诉(2)只向关系极为密切的12个人倾诉(3)如果朋友主动询问您会说出来(4)主动倾诉自己的烦恼,以获得支持和理解9.您遇到烦恼时的求助方式:您遇到烦恼时的求助方式:(只选一项只选一项)(1)只靠自己,不接受别人帮助(2)很少请求别人帮助(3)有时请求别人帮助 (4)有困难时经常向家人、亲友、组织求援 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10.对于团体(如党组织、宗教组织、工会、学生会等)组织活动,您:(只选一项)(1)从不参加(2)偶尔参加(3)经常参加(4)主动参加并积极活动(一)社会支

42、持评定量表条目计分方法1.第14,810条,选择1、2、3、4项分别计1、2、3、4分。2.第5条分A、B、C、D四项计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4分。3.第6、7条分别为:如回答“无任何来源”则计0分,回答“下列来源”者,有几个来源就计几分。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析方法1.总分:即十个条目计分之和。2.客观支持分:2、6、7条评分之和。3.主观支持分:1、3、4、5条评分之和。4.对支持的利用度:第8、9、10条。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量表解释:量表解释:客观支持分代表的是那些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

43、参与,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等,分数高就代表这方面的支持较高;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和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分数高则代表你这方面的支持比较高;还有一个就是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包括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有些人虽可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并且,人与人的支持是两个相互的过程,一个人在支持别人的同时,也为获得别人的支持打下了基础。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第四节第四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常见的问题和调试大学生人际关系常见的问题和调试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的误区及调试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的误区及调试(一)自我认识迷失在一般

44、人看来,自我认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其实从根本上来看,自我认识的很大一部分恰恰是别人的看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的自卑者都是生活在别人的冷眼世界里的,而绝大部分自我中心者都是生活在宠爱当中的。从看孩子的角度出发,一个人自卑、自我中心,问题的大部分都不是在这个人本身,而在于其生活和教育的环境。然而当他成人之后,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他又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时候,或者当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当事人还生活在自己构造的“想象”空间的时候,那么自卑与自我中心的责任就不能再推给别人了。我们可以理解在家中的饭来张口,难道还要理解在学校里的张扬跋扈?在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如果对环境

45、的态度不发生改变,就只会把我们自己带向失败的深渊。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无论到任何一个环境当中,自我的定位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人能否适应这个环境,并从这个环境获取所需的前提。对于一个自我中心的人来说,过去之所以可以自我中心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一个相应的环境支持着他,自我中心的认识不但不会让他丧失所得,反而会使他的所得达到最大。但到了新的环境,不少同学都不愿意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依旧沿用过去的自我定位,受到挫折也不愿意改变态度,把自己收缩到自己的小空间内,回忆过去,幻想未来,诅咒周围的环境,即使痛苦难过,也不愿意改变自我认识,怨天尤人。孰不知,所有问题的根基都在自己的身上,花太多的时间

46、和精力去呐喊让别人适应我们,但我们又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去适应别人呢?任何事情都是有条件的,不满足事情的条件,我们自然也就没办法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东西。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正确地认识自我,对我们在学校的人际交往来说,极其重要。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无法真正归属到集体当中,要么被集体排斥,要么自己排斥了集体,但无论哪种情况,都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当然,认识自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有耐心,使用正确的方式。譬如,与别人多沟通,尤其是诚恳的倾听,就是从别人的态度中,了解自我的一个重要方法。还有承认自己有缺点同时也有优点的现实,更多地了解和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使自我的认识更加接近真实的情况。其

47、实,无论一个人有多远大的目标,对于明天,他的要求都应该是立足于今天,所以只有努力了解了今天的自己,才能更好地塑造明天的成长。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二)社交技巧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真诚相待虽说是成功交往的主要手段,但有时光凭自己的热情是不够的,一定的社交技巧与沟通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交往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往往都是因为社交技巧缺乏造成的。不少同学依旧沿用中学时代的个性方式,过分看重自身所谓的真实与独立,不愿主动与人打招呼;与人交往的时候过分拘谨,表现为低头、畏缩、不看他人或者左顾右盼,或趾高气扬、故作潇洒;交谈中注重自我表达,不能很好地对他人的感情进行良好的回应,言语表达准确性不足,等等

48、。这种情况就好比卖东西的不懂包装,别人一看就对你的货没有了兴趣。很多时候,包装和货物的真实价值一样重要,故作清高的卖家和弄虚作假的卖家一样,最后都很难成为成功的商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首先,包装的关键在于别人的眼睛看到的体态语言。干净适合的服装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体态语言,这是对他人重视和尊重的表现,在异性交往中尤为重要。身体微微前倾,柔和的目光接触,记住他人的名字,对他人面带微笑都是社交技巧中最常用的体态语言。这些语言不仅表达了友好的意思,还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始终受人欢迎。大家都希望自己受人尊重,自然也就喜欢尊重我们的人,能

49、够在交往中恰当使用良好体态语言的人,自然也就更受大家的欢迎了。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其次,耳朵里听到的语言使用。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自然只有道同的人才能相处为朋友,所以在交谈中,谈论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会对友谊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如果遇到一些问题上有分歧,不要套用父母对我们的方式,轻易指责别人的不是,把小事情的争论引发到人身攻击上。要知道,在同学关系中,直接否定别人的观点,一般都达不到改变他人想法的目的,反而会减少同学对我们的认可,为了这一时的口头快慰,甚至可能给自己的同学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对待争论,最好是适可而止,也可以适当承认对方观点,保留自己的看法,毕竟很多问题的看法不一都是因

50、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双方的观点有可能都是正确的。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最后,是我们自己的眼睛看到的观察。无论我们自己怎样表现,都不要忘了这个世界基本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自然我们应对问题的方法也需要随机应变。而“变”的基础就是观察,只有我们认真观察,善于观察,才能获得正确的信息,作出正确的行动。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三)交往观念偏差人际交往的目的是获“益”,但我们想要获“益”的前提却是交往的对方也可以获“益”,没有这个前提,不仅仅是公平出了问题,就是交往这项活动都要以失败告终。有一些同学认为,人际交往就是为了自己能够获“益”,而不关心别人的情况,自然就会导致一次次交往的失败。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六章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