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情境导入 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两人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并肩战斗近 40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 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演讲词演讲词悼词悼词文体知识悼词我国古代称为“诔文”“哀辞”“吊文”“祭文”等。现代悼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文章。狭义的悼词是指在追悼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寄托哀思的专用哀悼文体。本文属于后者。一、介绍死者的逝世时间、地点、原因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二、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和贡献。三、歌颂
2、死者的品德。述哀赞功颂德学习任务一了解马克思的伟大功绩。二抓住标志性词语,把握课文结构。三反复诵读,把握关键词语,品味 语言的感情色彩。四体会马克思的崇高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者简介恩格斯(18201895),德国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卡尔马克思的挚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主要著作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自然辩证法手稿等。伟大的友谊l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活中相互扶持。马克思受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在外,生活很穷苦。恩格斯把马克思的生活困难看做自己的困难,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
3、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1863年初,马克思一家到了一一贫如洗的地步。马克思打算让大女儿和二女儿停学,找个地方做工去,自己和燕妮、小女儿搬到贫民窟去住。恩格斯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忙打电报劝说马克思别这么做,又迅速筹集又一笔钱,汇给了马克思,使马克思一家暂时渡过了难关。碰到恩格斯需要帮助的时候,马克思同样竭尽全力,毫不犹豫。1848年11月,恩格斯逃亡到瑞士,因为走时匆忙,身边没带多少钱。马克思知道了,连忙从病床上挣扎起来,到银行将自己仅有的钱取出,全部寄给了恩格斯。伟大的友谊l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产主义的事业亲密合作。他们分开,就经常通信,彼此交换对政
4、治事件和意见和研究工作的成果。他们时时刻刻设法帮助对方,为对方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到骄傲。马克思答应给一家英文报纸写通讯稿时,还没有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帮他翻译。恩格斯从事著述的时候,马克思也往往放下自己的工作,帮助他编写其中的某些部分。马克思逝世1883年,马克思逝世。这使恩格斯悲痛万分。朋友们劝恩格斯去旅行,散散心。但他想到马克思生前用毕生精力写作的资本论还没完成,就谢绝了朋友们的劝说,并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着手整理和出版资本论的最后两卷。他日以继夜地抄写、整理、补充、编排,几次累得生病。花了整整11年时间,才完成了这部伟大的著作。恩格斯说:“这是我喜欢的劳动,因为这时我又和我的老朋友在一起了。
5、”马克斯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在40年里,在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诵读正音l诅咒(z)即使(j)诽谤(fi)l悼念(do)卓有成效(zhu)诬蔑(mi)l衷心(zhn)忌恨(j)给予(j)l浅尝辄止(zh)zjfidozhumizhnjjzh文脉梳理阅读全文,概括全文基本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一(1)追述马克思的逝世二(2-8)评述马克思的成就与影响三(9)对马克思的深切悼念文本导读1.阅读文章第1段,本段虽然没有直接表明哀痛悲伤的字眼,但是我们却分明感受到字里行间弥漫着浓浓的哀伤。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恩格斯的哀痛之情的?两点三刻:对时间交代的具体,可见作者对这个
6、时刻的刻骨铭心,可见悲痛之深。最伟大的思想家:高度评价,可见崇敬,由崇敬而见哀伤。“最”在这里是程度副词,突出了马克思在哲学界无与伦比的地位。0102030405去世,是不忍,可见悲痛之深。用了“讳饰”的手法。也切合马克思的身份,暗含了对战友生命不息,思想不止的崇敬。停止思想流露出在马克思临终时未能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两分钟”,强调时间短暂,可见去世之突然,饱含了作者对战友溘然辞世未能见最后一面的深深遗憾。还不到两分钟了作者由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悲痛;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遗容的安详。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阅读文本3-7段,抓住语言标志,概括马克思的主要成就。实践
7、贡献实践贡献两个发现两个发现(点(点面)面)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剩余价值的规律剩余价值的规律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宣传(编报著书)宣传(编报著书)组织组织(创立工人协会创立工人协会)思想家思想家革命家革命家理论贡献理论贡献第3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所说的“简单事实”包括几个方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
8、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必须由经济基础来解释上层建筑,而不是由上层建筑来解释经济基础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是形成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的基础。这句话中的“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运用暗喻手法,强调马克思的发现如黑夜中燃起的明灯,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的指导意义。第4段中,“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
9、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发现剩余价值的伟大意义的?第5自然段中,“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l抒情。l“很够了”“幸福的了”,通过抒发自己对马克思无限钦敬和无限羡慕的感情,从侧面烘托马克思学说的伟大。第6自然段中,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其中“这”指代什么?“主要的”究竟指什么?“这”指代马克思的“两个发现”和“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的“独到的发现”。“主要的”是指“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也就是说,对比马克思伟大的理论创造,
10、他有着更为光辉的革命实践。这里的“主要的”,表明对马克思的功绩的表述再次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文章第七段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罗列许多报刊的名字,并且附上时间地点?从德 国到巴黎、布鲁塞尔、伦敦,从 1842年一直到 1861年从时间和空间上看,这位伟人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足迹遍布欧洲,曾四次被反动政府驱逐,但“为人类 的幸福”信念支撑着他,尽管一 路颠沛流离,却矢志不逾。每一个报刊名字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辗转迁徙的革命生涯,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足以反映马克思革命实践 的丰富。也表现了恩格斯在 回忆他 的生平经历时一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自豪。第8段歌颂了马克思哪些品格?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
11、呢?找出感受最深的一处,和大家交流。第8段歌颂了马克思哪些品格?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呢?找出感受最深的一处,和大家交流。(1)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这说明他的理论和实践给了各国资产者以致命的打击,是资产者不可调和的敌人。与下文“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中无与伦比的作用和地位。第8段歌颂了马克思哪些品格?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呢?找出感受最深的一处,和大家交流。(2)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他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比喻、对比。充分表现了马克思对政敌的极大蔑视,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充分表现了马克思的人格魅力。由
12、此可以领略伟人在政治迫害的疾风骤雨中巍然屹立的伟岸与无畏。第8段歌颂了马克思哪些品格?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呢?找出感受最深的一处,和大家交流。(3)他可能有很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可能”“未必”,委婉而准确。“但”字一转,突出了马克思所有的敌人都是无产阶级共同的敌人,没有一个“私敌”。表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把全部精力献给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许多”“一个”,一多一少,都是强调。1.这篇悼词在表现手法上是怎样将议论、记叙、抒情融为一体的?谈谈你的理解。全文以议论为主体,全面而准确地评价了马克思的伟大历史功绩;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情景,概述马克思一生的主要革命活动,高度凝练、概括,是议论和
13、抒情的基础;抒情的成分贯串全文,对马克思逝世的悼念和惋惜之情蕴含在字里行间,对马克思杰出贡献和伟大人格的崇敬赞颂之情溢于言表,具有感人的力量。问题探究2.文中对马克思的称谓,分别有“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这个人”“这位巨人”“马克思”“这位创始人”等。这些称谓的变化有什么作用?l这些称谓的变化,充分表现出作者高超的表达技巧和他对马克思的深挚的感情。l如用“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一称谓,对马克思的形象进行了一个高度概括;用“这个人”这一称谓,表示对马克思逝世所产生的影响要进行客观评价,但在感情上又将马克思与演说者和听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用“这位创始人”这一称谓,表明了马克思在共产国际中重要而
14、特殊的地位。含英咀华(1)第1段中,“停止思想了”和“安静地睡着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运用了讳饰手法,前者突出了马克思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后者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怀念和悲痛之情。含英咀华(2)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将达尔文与马克思类比,说明这种发现意义非同寻常。运用“历来”“繁芜丛杂”等词语进行修饰,体现这个发现前所未有。(3)能否把第二段中的句子,改写为:“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和历史科学,都是巨大的损失。”?不能。第二
15、段中用两个“对于”,从在无产阶级实际斗争中的领导作用和研究社会科学的成就两个方面突出了马克思的杰出贡献;同时,表明了从两个方面总领后文的内容。不用“巨大”,而用“不可估量”(无法估计和衡量),因为后者程度最高,强调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之大,同时也赞扬了马克思主义对指导革命的伟大作用。(4)结尾“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深刻含意是什么?为什么要用一个“将”字?(1)恩格斯这句饱含深情和敬意的结语,虽是一般悼词的结语,但绝不仅仅是形式的需要,而是从马克思的丰功伟绩中引申出来的必然结论,它照应全文,总结全文,体现了作者和亿万人民的心声。(2)“将”字是充满信心的预见和憧憬。当时,共产主义运动才刚刚
16、兴起,恩格斯的一个“将”字,便说明他认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必将蓬勃发展。拓展延伸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这篇1251 个字的短文,仍感到其具有无比的震撼力和历久弥新价值与意义。我们应该从这篇悼词中汲取哪些精神力量呢?学习革命导师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钢铁意志,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1学习革命导师英勇无畏、为世界上所有谋幸福的理想,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应对不同的挑战,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为人类谋幸福为己任。2结束语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