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高考语文专题备考:小说复习小说阅读小说情节题型一情节概括题1情节结构模式(1)传统小说模式(线性结构模式)常见模式解读单线结构基本模式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样的结构模式。双线结构由两条线索组成,或一明一暗,或一主一次。摇摆式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这种情节往往扣人心弦,极具魅力。对话式以人物对话构成作品的主体,结构简洁紧凑。便于突出人物性格特征,透视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在有限的篇幅里,折射出较丰富的思想。(2)外国小说模式常见模式解读“延迟”式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突转”式(欧亨利
2、式)出人意料,但又合乎情理。“横截面”式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意识流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按照心理时序任意往来。2情节线索明线: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暗线: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暗线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的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3这种试题分为明考型(题干直接明确概括情节或梳理情节、脉络)和暗考型(题干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两种。设问形式
3、注意点(2013重庆高考)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明考型)(枪口下的人格)注意特定要求,如围绕谁梳理相关情节。(2018全国卷)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暗考型)微纪元(节选)4情节概括“4方法”结构连贯法、场面连贯法、线索连贯法、细节连贯法题型二情节手法(含叙事技巧)题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有一定的叙述限制,但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心理活动告诉
4、读者;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叙述方式1顺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2倒叙:制造悬念,引人入胜。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衬托中心人物,丰富情节,深化文章主题;插叙的内容是事件之外的,去掉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4补叙:对上文的内容做补充交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若无补叙,就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5平叙: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拓展作品容量。情节安排技巧1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2抑扬: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
5、强作品的可读性。3照应: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4伏笔: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5对比:将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和启示。6衬托: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7铺垫: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8突转: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错答剖析:只答套话,没有结合文本具体分析。题干要求“分析”或“说明”,作答时需要点面结合,既要有特点的概括,也要有结合文本内容的具体分析,做到“点+析”。注意评析型的题目,要结合题干中的某理论或观点去解答。题型三情节作用题1.根据位置判断作用开头情
6、节1一般开头: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引出下文,为后面情节做铺垫;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设疑开头: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思考或阅读兴趣。3写景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中间情节1补充叙事,揭示矛盾关系。2照应前文,或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3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结尾情节1.出人意料式结尾:结构安排上,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表现手法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尾:主题上,能更好地深化主题;表现人物性格上,强化人物性格的悲剧色彩;结局上,令人回味,引人思考。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尾:从表达效果
7、上看,喜剧性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统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4戛然而止式结尾:留下空白,给读者留出充分想象的空间。2.思考方向分析情节作用要有整体意识,一般从结构、形象、环境、主题、读者等方面考虑,也还必须考虑到小说文体的基本特征,有时又和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或“构思技巧”)结合在一起考查。具体要从2方面思考。内容方面对环境的作用交代/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对人物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或精神,刻
8、画人物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等。对主题的作用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对读者感受的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结构方面照应前文;承上启下;线索,贯串全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等。(关键术语:照应、悬念、伏笔、铺垫)3.情节作用题答题“2步骤”第一步:通读全文,确定位置找出相关情节在小说中的位置,根据所处位置,思考该情节的作用。第二步:确定角度,找出对应解答“情节作用”题需要从内容方面(环境、人物、主题、读者)和结构方面思考,从文中找出对应内容进行分析。注意点:不要套路化答
9、题,要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多角度思考,角度要全。补充:分析小说中“我”的作用。(1)“我”是故事的叙事视角。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给读者带来真实可信的感觉。(2)“我”是故事的叙述者。由“我”把握着情节叙述的节奏。(3)“我”是故事的评价者。强调其教育性,暗示小说主题,引发读者思考。(4)“我”是故事的参与者。推动着情节的发展。(5)“我”是主人公的衬托者。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叙事除叙述视角、叙述方式、叙述技巧外,还应了解叙述腔调(叙述中还可能夹杂情感和判断)、叙述速度(节奏)。小说环境环境描写的命题角度有三个: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特点的概括(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三个
10、命题角度往往呈现两种形式:一是环境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环境特点和作用相结合。解答环境类题目,了解环境描写手法是关键。题型一环境描写的手法1、环境描写手法环境描写手法描写方法修辞手法1比喻;2.夸张;3.拟人;4.对偶;5.排比;6.反复;7.借代;8.设问;9.反问;10.引用;11.双关;12.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表达技巧1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2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3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4
11、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5白描: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6细描(细节描写):突出事物的主要特点,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便于表达感情。7抑扬:有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等。描写角度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等。从历年高考题看,重点考查自然环境,阅读时要注意文中有关自然环境描写的文字,尤其要注意表述技巧明显的句子。2、赏析环境描写手法“3步骤”题型二环
12、境特点的概括(分析)1、环境分类环境分类1.自然环境描写: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2.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它包括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它涉及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等。2、解答环境特点概括(分析)题“3步骤”特别提示: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景物特点”和“景物描写的特点”的区别,后者
13、考查的是“景物描写的技巧(手法)”。题型三环境描写的作用1、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方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人物方面烘托心情;体现身份、地位、性格等;暗示命运。情节方面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内容(为下文做铺垫),与结尾相呼应;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内容相呼应,结构完整。主题方面揭示主题;深化主旨。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方面展示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人物方面揭示形成人物性格的社会基础。情
14、节方面推动情节发展。主题方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凸显小说主题。2、思考方向环境描写的作用不会直接体现在文字上,故总结其作用时需要根据有关环境的特点去进行。因此,边读边用心总结环境特点是正确的思考方向。3、解答环境描写作用题“3步骤”第一步:找句子,析特点找到环境描写的具体语句,分析环境的特点,因为环境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用和目的是一致的。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找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并作对应分析。这里要注意区分出自然环境描写作用与社会环境描写作用各自不同的思维角度。另外,要注意特定条件下环境描写的特定思维角度,如“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作用”有其情节分析的特殊思维角度。第三步:分
15、条列,规范答组织答案时,要每个角度的作用单列一条,这样答案要点更明晰。小说形象题型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1、小说常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特别提示修辞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手法,特别是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2、“2步骤”解答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题注意:准确圈画相关的描写文字,多角度思考描写方法,找准、找全描写方法。审清题干要求,需要有概括、有分析,要结合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语言作简要分析。“点+析”的模式。题型二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1、人物形象构成2、人物形象术语(注意正反两类)(1)性格类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自
16、尊自爱、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个性张扬、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乐于挑战、永不服输、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目光敏锐(反面: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故步自封、妄自菲薄、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唯利是图、孤芳自赏)(2)拼搏类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
17、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反面: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3)奉献类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反面:斤斤计较、自私自利)(4)职责类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爱岗敬业、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敢于创新、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严以律己(反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贪生怕死)(5)品质类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仁义守信、乐善好施、虚怀若谷、胸有大志、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坦荡无私、德艺双馨、诚实守信、知恩图报、宠辱不惊、言而有信、表里如一、
18、不耻下问、与世无争、不慕权贵、知错就改(反面:爱慕虚荣、追名逐利、鼠肚鸡肠、投机取巧)(6)大爱类热爱集体、家国情怀、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精忠报国、壮志凌云、民族气节、舍生取义、浩然正气、无私无畏、深明大义、见识高远、顾大体识大局、舍生取义、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大义灭亲、疾恶如仇、扶危济困、刚正不阿、远见卓识(反面:狭隘的爱国主义、有民族偏见)3、思考方向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是小说阅读中的必考题,这部分常常有两种命题形式: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点;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在具体命题时,有些考题要求只概括,不分析;有些考题要求概括之后再分析。所以要仔细审题,明确是概括(简写),还是
19、分析(详写)。注意:答题区域不一样,答题要求不一样。注意题干中的作答动词与答题方向。4、解题“2步骤”注意:人物形象特点与性格特点的区别:性格特点包括人物的心理、情感、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形象特点不仅包括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还包括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题型三分析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1、人物形象和物象作用一览表形象作用主要人物情节作用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与情节密切相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对情节产生推进作用。主题作用小说通过塑造人物的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最根本用意,所以分析主要人物的作用,必须考虑主题。社会作用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对
20、当代社会的思想产生的影响或作用,体会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正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次要人物情节作用次要人物的见闻,可以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往往担当特定的角色,有一定的叙事功用,常常起到线索作用。对主要人物作用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突现主要人物的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清晰。环境作用很多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主题作用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
21、的艺术感染力。如祝福中的“我”就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具有现代意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精神上的种种矛盾。物象自身作用物象作为小说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环境作用物象衬托了环境,要看其对时代特点、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看其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人物作用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对主要人物的映衬,如梅、玉、竹等。情节作用一些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点题作用物象揭示深化了怎样的主题。2、分析人物形象(物象)作用“2步骤”注意:多角度思考主要人物作用,尽量答足三个方面的作用,把最典型的要点放
22、前面。小说语言小说语言有两层含意:一是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二是小说作者的语言,即作者的叙述语言(用语特点和语言风格)。高考小说命题中,呈现两大题型:一是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二是品味语言艺术。题型一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1、思考方向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首先要理解语句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的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语句的临时意义;再次要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2、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2步骤”注意:有些句子的含意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顾及全篇,才能理解句子的含意。题型二品味语言艺术1、思考方向品味小说语言艺术,包括
23、两方面:一是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二是赏析语言的描写技巧,如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等描写技巧,遣词造句技巧,修辞方面的技巧。要注意思考语言本身的特色,切不可走偏到分析语言表现的人物个性方向。2、品味语言艺术“3角度”小说标题、主旨题型一标题题1、思考方向常见的标题类题目有2种:一是理解标题意蕴型,二是分析标题作用型。无论哪一种,均需关注2个方面:一要关注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要关注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对于理解标题意蕴题,特别要关注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等)。
24、对于理解标题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气氛,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串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如果以问题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人思考”的作用。2、标题意蕴“3步骤”3、标题作用“5角度”题型二主旨题1、思考方向理解小说的主旨最重要的要思考四个问题:(1)小说叙述了怎样的事件?(2)小说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25、?(3)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现象?(4)小说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态度?2、解答小说主旨题“5抓”【补充提醒】面对新高考出现的新题型,不要慌张,审清题意,灵活应对。可借鉴应对作文的策略,把主观题当作一道微型作文题来做。紧扣题干给出的重要信息,抓住问题的焦点,结合文本,辅助运用相关哲学观点来分析思考,再依据分值,仿照常规题型的答题模式,由浅入深,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有序组织答案。分析类题目的每一点答案都按照“点+析”的模式,先写出要分析的点,再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补充知识【回归选修教材】第一单元:叙述1.叙述角度叙述角度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叙述者如上帝一般
26、俯瞰人间,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候还跳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如莫泊桑的项链。有限视角的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这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而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无优劣之分,选择怎样的视角完全依照小说的具体需要。一篇小说可以通篇都用全知视角或有限视角,也可能有视角的转换。如鲁迅的祝福。总结:(
27、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好处: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便于作者对人物进行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2.叙述人称叙述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他”。第一人称的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相比较而言,第三人称叙述则更自由,与全知视角一样,对人物和故事无所不知
28、,但它的叙述并不那么亲切没有距离感。小说家选择何种叙述人称完全是根据小说的具体叙述需要而定的,也无所谓孰优孰劣。小说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的情况很少见,严格上说不是一种叙述角度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这个人物一种抒情目光,将之当作朋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总结:(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相对自由。(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抒情气息浓。3.意识流意识流是西方文学的一种表现方法。意识流叙述打破了传统的因果关联的叙述,用人物
29、的意识流动,如回忆、梦幻、感受、联想、情绪、心理独白等来组合作品。内心独白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如墙上的斑点。4.冰山理论海明威认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他认为,所有这一切被省略的东西,读者会通过自己的想像加以联接与弥补。因此,“冰山理论”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文本的简洁,即“少”;二是叙述者的不动声色,即“静”。5.小说结构特点(1)单线结构(2)双线结构 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鲁迅药 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 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
30、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3)一波三折式结构(摇摆式结构):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4)欧亨利式结尾(突转式结尾):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美国欧亨利最擅长这种结构,故称“欧亨利式”。作者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一真相又符合情理,结尾的突转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生动性。分析时,一要分析其结尾的出
31、人意料,而要分析其结尾的合理性(即分析前文的铺垫、伏笔、暗示等)。(5)延迟式情节: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体现小说的结构张力(使小说故事富有张力),比较典型的小说就是牲畜林。(6)蒙太奇式。也叫“镜头组合式”,即运用电影蒙太奇组接法,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或场面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结构。几个镜头的衔接,能造成一种意境,表达出作者的思想。(7)横断面式。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如半张纸。(8)意识流式。即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的意识流结构。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
32、,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如墙上的斑点。6.小说制造波澜的方法(1)扣人心弦悬念法(2)节外生枝误会法(3)出奇制胜巧合法(4)出人意料陡转法(5)曲径通幽抑扬法(6)烘云托月铺垫法课文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2)艺术特色:A以小见大小:一幅画面、一段对话、一个老人小格局,小人物大:宏大的战争主题桥边的老人是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C.叙事特点:截取一个横断面,以小角度(小人物)表现大主题。小说选取
33、浮桥这一特定场景,写在“涌过桥去”的逃难人群中,一个老人却因眷恋故土和心爱的动物而不忍离去。那浮桥仿佛一个窗口,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们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以非战争的场景描写表现战争的残忍。小说不是以战火纷飞、血腥残酷的战争实景来表现主题,而是以战争即将到来的环境,以一个孤身老人的言行,揭示出了战争的残忍、罪恶。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我”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叙述故事不带主观色彩(海明威的这一叙述风格人们称之“零口吻”);“我”是一个观察者,见证了老人的言行,可以增添故事的真实性。以没有结局而结尾,耐人寻味。小说一直渲染敌人的飞机即将轰炸的紧张气氛,而结尾写“
34、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没有逃难的老人的命运将如何呢?小说到此打住,有余味深长的效果。生动、充满张力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情节的展开主要借助人物对话,“我”与老人的问答之间,蕴涵了生动的情节。如“我”问故乡,问动物,问政治以及老人的对答。(3)作者: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在艺术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他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
35、与不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2)艺术特色A辐射状结构B自由联想(2)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第二单元:场景1. 场景: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场景即“场面描写”。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场景有大场景和小场景之分,有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之分。2. 把握场景的功能:如果场景在小说开头,那么其功能是给全篇“定调”。或者定下情感的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舒缓自
36、然或顺理成章。营造特定的意境与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感染读者或人物。如果场景出现在人物出场前,那么其功能便是导引人物出场。如果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之中,其作用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如果场景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那么其功能是揭示人物的性格。如果某个场景作为小说的主背景,那么其作用很可能是作为一种象征。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便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自己命运的斗争。在大多情况下,小说中的某个场景的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这要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3. 风景的意义:作为背景出现的风景,往往对事件起着相应的衬托作用,暗示社会背景。风景也可作为幕间音乐,起过渡和调整节奏、舒缓情绪的作
37、用。风景还有营造氛围,表现地域特色,富含美感,衬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课文3炮兽雨果(1)内容:描写了“炮兽肆虐”“人兽之战”“赏功罚过”三个场景,塑造了一个临危不乱、有勇有谋、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将军形象。(2)艺术特色A对照法B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3)作者: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剧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炮兽选自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九三年,采用对照法,着力刻画了叛军头子朗德纳克侯爵的形象。4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通过描写苹果丰收、庄园生活、深秋打猎、小地主生活等四幅图画,将读者
38、带入那个已逝的田园梦境,在对昔日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贵族衰落的不满,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艺术特色】(1)绘景艺术:动静结合、调动多种感官的写景状物手法。(2)结构艺术:用思绪来组织内容;首尾呼应。以欢乐喜悦的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的打猎场景结尾,形成强烈的对照。(3)象征手法:安东诺夫卡苹果象征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4)作者:伊凡蒲宁,俄国作家,写作中短篇小说的高手,1910年,中篇小说 乡村问世,使他成为俄国文坛上的第一流作家,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1933年获得诺贝尔奖。第三单元:主题所有作品都是有主题的,“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等是小说
39、家写不厌的“母题”,作家试图通过小说来表达自己对婚姻、家庭和爱情的体悟,对人性弱点的悲悯与失望,或者对真善美的讴歌与追求。这样的小说主要以思想的深度来展示其独有的魅力,我们称之为思想小说。有些小说则主要以讲故事为目的,其魅力在于故事本身的曲折、离奇或者故事讲述的独特技巧。这样的小说,我们称之为故事性小说。但凡优秀的小说,它的形象大于思想,它靠形象来揭示蕴含其中的深刻思想。小说最忌讳“主题鲜明”,好的小说总是赋予读者丰富的解读空间,让读者见出其中复杂多义的世界,从而充分展示其无穷魅力。罗兰巴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说的正是小说主题具有复杂多义的特点,这就使得小说主题具有丰富的探究性。
40、但是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并不是无边界的,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把握应该相对合理而不能离谱地误读。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读者读出的毕竟还应该是哈姆雷特。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相对合理而复杂多义的主题而不至于被认为是误读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小说的主题: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课文5丹柯高尔基(1)主题:通过塑造丹柯这一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敢于为理想英勇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悲剧性英雄形象,鼓励人们去追求胜利,追
41、求光明;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懦弱、忘恩负义的人们。(2)【艺术特色】A、浪漫主义手法B、对照手法:丹柯族人(3)作者: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是一篇以英雄为主题的作品。6炼金术士保罗戈埃罗(1)主题:通过叙述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历经千辛万苦却最终未能找到宝藏的寻梦经历,启示人们要想实现梦想,就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考验,需要付出代价。同时鼓励人们要敢于为梦想打
42、拼。(三种人:爆米花小贩、矿工、圣地亚哥)(2)艺术手法:象征手法的运用主题的寓言性。这是一篇侧重通过事件来表现主题的小说。主人公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在寻梦的过程中成长。这篇小说涉及的文学创作的母题是梦想。(3)作者:保罗戈埃罗,巴西作家。1988年,凭借一千零一夜中一个故事的启发,保罗戈埃罗创作出版了寓言故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原著名炼金术士),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被誉为“影响了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作者在小说中将人生价值追求比作炼金,用以点化、提炼人生真金的“哲人之石”和“生命之液”则象征少年梦想与苦难磨练。第四单元:人物1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大多是以塑造人物
43、形象为中心。小说塑造人物的常见方法是“贴着人物写”,“贴着人物写”即塑造人物时要符合人物性格。通过紧贴人物的心理写,写出人物的精神世界;通过紧贴人物的言行写,使小说有更强的动作感。通过紧贴人物的心理写,写出人物的精神世界;通过紧贴人物的言行写,使小说有更强的动作感。直接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等。语言也是一种行为,它可反应人物内心,推动情节发展。心理描写包括内心独白、梦境描写和幻觉描写等。间接描写:即通过其他人物、事物、景物来烘托;另有借助对话、行动、聚焦典型事件、聚焦典型场景、矛盾冲突等塑造人物。直接描写是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44、。这样,让人物在矛盾斗争中说话、行动、神情变化、心理活动,能够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产生直接的感染力量。语言也是一种行为。言行是内心世界的流露。2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圆形人物:圆形人物性格较为复杂,住住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现实中人类的多维性构成了小说中“圆形人物”的创作基础。在那些深刻的文学作品里,更能打动我们的往往是那些具有复杂精神内涵的人物。如飘中的斯佳丽。扁平人物:也被称为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的。扁形人物的性格比较单一、突出、鲜明。“扁平人物”的单调虽然乏味,但在讽刺性小说中,却常常能产生喜剧效果,起到讽刺的作用。如变色龙中的
45、奥楚蔑洛夫。一般来说,圆形人物的艺术性要强于扁平人物,因为前者内涵更丰富,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够的张力。在人物众多的长篇小说中,往往采取主要人物为“圆形人物”,次要人物为“扁平人物”的做法,两种人物共同承担着阐释主题的任务。课文7娜塔莎列夫托尔斯泰(1)人物形象:活泼、天真、热情,争强好胜、渴望受关注及胸无城府,率真个性、为爱义无反顾。(2)艺术特色: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人物塑造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刻画人物的方法。(3)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除战争与和平外,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体特色的鸿篇巨制,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娜塔莎选自战争与和平。娜塔莎是托尔斯泰为我们塑造的一个圆形人物,这类人物的性格较复杂,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美国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中的女主人公斯嘉丽等。而扁平人物有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中的奥楚蔑诺夫等。8素芭泰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