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故都的秋第七单元温故知新1.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2.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 柳永雨霖铃)3.3.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战国 宋玉九辩)悲秋诗词悲秋诗词温故知新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唐王维山居秋暝)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3.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颂秋诗词颂秋诗词温故知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昔人论诗,有
2、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思考:为什么描写同一个对象,感情色彩会截然不同?明确:景物与语言皆为情感服务,为作者的感情所驾驭。教学目标1.赏析故都的秋景,品味故都的秋味,体味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情感。2.体悟文本中真实的自然情怀、闲适的人文情怀。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郁达夫: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
3、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
4、,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文化常识创造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7月由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组建。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后期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9年2月,创造社被国民党政府封闭。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为何作者以“故都的秋”为题?“故”指曾经的、过去的、老旧的。北京最早于1368年9月12日称北平,后于1427年作为明朝的都城改名为北京,北平早于北京近60年。民国时于1928年6月20日又改为北平市。不言北
5、平,而言故都,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意,也暗含着文化不言北平,而言故都,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意,也暗含着文化底蕴。底蕴。“故都故都”与与“秋秋”结合,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统一。结合,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统一。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和南国秋的特点。北国秋清、静、悲凉 南国秋慢、润、淡任务三:再读课文,研读文本视觉视觉听觉听觉色彩色彩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蓝色或白色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训鸽的飞声碧绿青青天思考:关于秋蝉、秋雨的描写分别是如何体现故都之秋“静”“悲凉”的特点?请同学们进行探讨。任务三:再读
6、课文,研读文本任务三:再读课文,研读文本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秋蝉残鸣:秋蝉残鸣:任务三:再读课文,研读文本“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作者通过对秋蝉残声的听觉描写,表现了故都之秋的“静”,表达了对故都之秋的热爱:秋蝉在北方是常见的,就像蟋蟀耗子一般。它们在树上一声一声地嘶叫,越发衬出自然环境的静。这种静不是死寂、沉寂、寂静,而是清静。古诗词中关于蝉的描写古诗词中关于蝉的描写:“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
7、衬托而愈觉其深”钱钟书管锥编“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任务三:再读课文,研读文本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秋雨话凉:秋雨话凉:任务三:再读课文,研读文本灰
8、沉沉的天底下息列索列的雨声一阵冷风北国清秋之雨来去之快秋雨描写:秋雨描写:任务三:再读课文,研读文本 “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闲人话凉:闲人话凉:闲人话凉,把了字的音拖得又高又长,极尽悠闲姿态。可一层秋雨一层凉,四季之秋往往容易使人联想到人生之秋。作者在写秋雨时,是否曾想到辛弃疾说的“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归纳拓展 作者用一支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文末,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思考:文章的结尾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用意何在?运用了什么手法?总结 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 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