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食物链与食物网【教材简析】在自然界中,每一种植物、动物都需要一定的生存条件,其中有机物营养、能量)的获得就是其中之一。但植物、动物对于有机物的获得方式不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得能量,动物则通过进食获得。因此,在自然界中,动物或植物之间都会由于有机物或能量传递的关系,与同一区域内的其他动植物之间形成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构成食物链、食物网。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植物、动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环境。在学生的认知中这些环境主要为非生命环境很少有学生能系统地认识到生物生存也需要生物环境。本课就是在此背景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某一区域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促使学生认识到一种动物
2、或者植物可能就是其他动物或者植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进而在学生的心中建立起初步的生物群落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识。【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记录的方法,本节课需要在一定的区域内找出所有的动物植物,了解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但是有的食物关系不容易发现,还需要上网查询资料了解食物关系。所以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好相关动植物资料的准备,或是开放计算机房、平板电脑方便学生查找分析,便于学生分析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关系,找出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实地观察一定区域内的动植物相互影响的现象,分析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找出很多“链条”状的联系
3、,形成食物链,知道动植物所需的能量(养分)在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依次传递着。科学思维能够通过“模型”的观察、分析与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探究实践正确使用观察方法和工具,并记录下动植物及相互影响的现象,分析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能形成链条状的联系。态度责任在分析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时,能够正确认识动物间的食物关系,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套筒游戏了解食物关系,完成食物链的绘制。难点正确认识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课前对绿豆苗田进行观察,弄清该区域内动植物的名称及生长环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制作动植物标签,辅助
4、学生观察。学生1.一次性纸杯(分别写有落叶、瓢虫、蜘蛛、蜗牛、蟋蟀、蚯蚓、蚜虫、绿豆苗、小草、小鸟);2.不同颜色的棉绳5条(长46米)塑料套圈6个、生物头环(绿豆苗、蚜虫、蜗牛、瓢虫、青蛙、鸟)。【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校园中植物的照片1.用ppt展示学生观察所种的绿豆苗时发现的问题。 提问:从图中你有什么发现?如绿豆苗一些叶子表面有小洞说明某种动物会吃绿豆苗等。用ppt展示学生对绿豆苗田大搜查的结果图片,有落叶、瓢虫、蜘蛛、蚯蚓、蚜虫、绿豆苗、小草、小鸟。提问:绿豆苗的叶子会是谁吃掉的呢?设计意图通过对绿豆苗的观察,发现动植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
5、,激发学生思考到底是谁吃了绿豆苗。二、食物链与食物网(预设10分钟)教学准备:若干个一次性纸杯(分别写有落叶、瓢虫、蜘蛛、蜗牛、蟋蟀、蚯蚓、蚜虫、绿豆苗、小草、小鸟)、动物食性介绍资料、学生记录单。1.从学生汇报中提炼出最有可能吃绿豆苗的动物,如蚜虫。提问:蚜虫能从绿豆苗的叶子里获得什么?蚜虫又会被谁吃掉?1.教师引导介绍:动物捕食是为了获得食物、能量及营养物质,而绿豆苗通过直接或间接被其他动物食用,使绿豆体内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在不同的动物中传递。2.套筒游戏(1)请学生演示套筒游戏提问:谁愿意来当老师的小助手?(2)游戏方法:遵循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将被吃的生物套入吃该生物的套筒中。提问:绿豆
6、苗被谁吃?蚜虫被谁吃?瓢虫被谁吃?(3)将套筒转化成食物链将这组套筒一个个取出,按从内到外的顺序记下来,并用箭头连接。提问:箭头的方向该朝哪边?教师引导介绍:绿豆苗被蚜虫吃,蚜虫被瓢虫吃,瓢虫被小鸟吃,注意箭头的方向,也就是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传递方向。4.出示食物链的定义:我们将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提问:一条食物链要从绿色植物开始,到肉食动物结束才算完整。 这条食物链完整吗?5.利用套筒游戏找出更多的食物链(1)出示生物的食性介绍资料。提问:面对文字较多的材料,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记录分析?(2)出示套筒游戏提问:还记得套筒游戏的规则
7、吗?记录食物链又要注意什么?(3)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根据生物间的食物关系,用套筒游戏建立多条食物链,用画箭头的方式表示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同时教师巡视指导,如果两种生物间已经有箭头链接了,画第二条食物链时就不再画箭头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该区域动植物的食性调查,了解动植物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用套筒游戏引出食物链,教师先演示学生后实验。在观察活动时,教师随时给予学生指导,方便后续交流汇报。三、食物关系和能量传递(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学生记录单1.展示学生的成果,找出多条食物链,并汇总在黑板上。提问:同学们,这么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在一起像什么?教师引导介绍:这种多条食物链构成了网状的食物
8、关系图被称为“食物网”。创设情景:有的同学觉得蜘蛛很可怕,希望蜘蛛数量大幅减少甚至消失。提问:你觉得他这样的想法对吗?会对其他生物会有什么影响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蜘蛛呢?小结: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食物链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是同等重要的一环,保护一种动物就是保护很多种动物。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与食物链相关的所见所闻创设情景,引发思考,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动物间的食物关系,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四、模拟食物网(预设10分钟)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棉绳5条(长46米)塑料套圈6个、生物头环(绿豆苗、蚜虫、蜘蛛、瓢虫、青蛙、鸟)。1.游戏规则选择班里的2名同学作为“生物
9、考察员”,将剩下的同学分成810组,每组同学分别扮演一种生物,共同用手握住一个圆环。提问:在田野绿豆苗丛中能吃谁,又会被谁吃掉?2.体验生物缺失的影响“生物考察员”将田野食物网里的几条食物链用“线”和“圆环”连接起来,形成“食物网”。减少一种“生物”的数量或者去掉其中的一种“生物”,观察分析游戏中的“网”会发生什么变化。提问:自己扮演的生物会不会受到影响?设计意图利用线和圆环连接成食物网做模拟实验,让学生更真实的体会到每一种动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环。【疑难解答】1.学生在校园观察动植物时,向教师求助动植物的名称,但是教师也不认识,怎么办?利用现代化技术,通过手机或平板下载“形色”“花伴侣”等植物识别软件或小程序,对植物进行拍照搜索。对于不认识的动植物可以先用手机拍照留下照片,然后打印成照片或者画下来,并标上记号,向园林维护人员等专业人士进行问询。 2.学生对观察到的动物食性不清楚,向教师求助,但教师也不是很了解,怎么办?五年级的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上网搜索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观察结束的时候带学生去计算机房上网搜索,或者当做一次家庭作业,在家上网搜索,也可以去图书馆查询相关书籍。【教学后记】 3